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糖血脂、泌乳素、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 85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组(29例)、帕利哌酮组(28例)、阿立哌唑组(28例),疗程8周,每组于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泌乳素(PRL)、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 结果 ①治疗后奥氮平组FBG、TG、TC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HDL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帕利哌酮组TG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阿立哌唑组血糖血脂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奥氮平组、帕利哌酮组PRL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帕利哌酮组升高更明显(P<0.05),阿立哌唑组PRL较治疗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奥氮平组T3、T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帕利哌酮组和阿立哌唑组T4、FT4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④治疗后3组PAN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 结论 奥氮平、帕利哌酮和阿立哌唑对首发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奥氮平明显影响患者血糖血脂,帕利哌酮明显影响甘油三酯,阿立哌唑对血糖血脂影响不明显;三者均引起泌乳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帕利哌酮升高泌乳素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菲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患者的代谢紊乱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1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代谢正常无NAFLD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结果 (1) NAFLD组BM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NAFLD组FPG、2hPG、HbA1c、TC、TG、LD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无明显差异(P>0.05).(3) NAFLD组ALT、AS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GGT较正常对照组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FLD患者伴有超重/肥胖、糖、脂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为临床治疗NAFLD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二甲双胍联合荷丹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荷丹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6例NA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荷丹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口服,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临床疗效、肝脏B超、药物不良反应有无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LT、AST、TG、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B超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02,P>0.05);治疗后B超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95,P<0.01).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荷丹片治疗NASH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理气滋阴调脂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及血脂的影响。方法:共收集NASH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给予理气滋阴调脂方颗粒剂,每日1剂;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易善复)胶囊,每次456 mg,每日3次,和非诺贝特胶囊200 mg/d,每晚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9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90、180 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血脂[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尿常规及肾功能等安全性检测。结果:两组治疗90、180 d ALT、AST、GGT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90、180 d TG、TC水平均明显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理气滋阴方可降低NASH患者ALT、AST、GGT水平及TG、TC水平,从而达到治疗NASH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肝酶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取T2DM合并NAFLD患者50例(观察组),另设50例未合并NAFLD的T2DM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四项[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肝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指标,测定血清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指数).结果 观察组BMI、ALT、AST、GGT、FPG、FINS及HOMA-IR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对照组(P<0.05).ALT与TG、CHOL、FPG及HOMA-IR均呈正相关(r=0.141、0.162、0.202、0.178,均P<0.05),AST与TG、CHOL均呈正相关(r=0.334、0.284,均P<0.05),GGT与TG、CHOL、PFG及HOMA-IR均呈正相关(r=0.264、0.226、0.321、0.278,均P<0.05).结论 积极控制血糖和血脂可能有助于预防T2DM合并NAFLD患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并影响糖尿病及肝脏相关并发症最终转归.  相似文献   

6.
章员良  简玉华  林春兰 《重庆医学》2018,(10):1416-1418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该院的200例NAFLD门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入选病例分为试验组(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和对照组(水飞蓟宾),每组100例.观察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试验组(91.0%)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患者血清AST、ALT、ALP、GGT、TG、TC、LDL-C水平比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肝酶异常、横纹肌溶解与胃肠道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水飞蓟宾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NAFLD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随机选取T2DM患者116例,其中合并NAFLD组(68例),未合并NAFLD组(48例).检测两组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尿酸(UA)、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清颗粒蛋白前体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T2DM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 (1)T2DM合并NAFLD组与未合并NAFLD组相比,BMI、腰围、臀围、腰臀比、FINS、HOMA-IR、TG、ALT、AST水平明显升高(P<0.05),HDL-C水平降低(P<0.05).(2)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在T2DM合并NAFLD组显著高于未合并NAFLD组(P<0.01).(3)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提示BMI、HOMA-IR、TG分别作为独立危险因素影响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颗粒蛋白前体、BMI及AL T为T2DM患者发生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颗粒蛋白前体水平明显升高,高水平的颗粒蛋白前体是T2DM合并NAFLD的独立影响因素,可能成为评估T2DM合并NAFLD的重要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健康管理对患者健康行为及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予非健康管理(即患者自觉性管理),试验组采取多学科协作健康管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得分、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结果 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MI、FBG、TC、TG、ALT及AS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实施多学科团队协作健康管理可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不良生活行为和习惯,并降低BMI、FBG、TC、TG、ALT及AST等影响患者身体质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小剂量多次注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7月在西南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9.2岁,随机分为艾塞那肽2针治疗组12例,3针治疗组11例,比较治疗前后6个月体质量、BMI、腰围、腰臀比、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C肽、自我血糖监测(SMBG)、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肌酐(Cr)、尿素氮(UN).结果 两组体质量、腰围、腰臀比、FPG、PPG、HbAlc、Tch、TG、LDL-C、HDL-C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3针治疗组患者BMI下降较2针治疗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MB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3针治疗组患者午餐后血糖[(12.56±1.32) mmol/L]及睡前血糖[(8.97±1.07) mmol/L]较2针治疗组的午餐后血糖[(13.25±1.23) mmol/L]、睡前血糖[(9.78±0.70) mmol/L]更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天3次5μg艾塞那肽注射更有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非乙醇性脂肪性肝炎(NASH)病人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27例NASH病人(NASH组)、33例非乙醇性单纯性脂肪肝病人(NAFL组)及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IL-6、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GG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PG)水平,并测定收缩压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NASH组血清hsCRP、IL-6、ALT、AST、GGT、TC、TG、FPG、BMI和收缩压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F=3.58~35.70,q=5.30~10.50,P<0.05、0.01);NAFL组血清hsCRP、ALT、 AST、GGT、TC、BMI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q=4.24~6.69,P<0.01).与NAFL组相比,NASH组血清IL-6、ALT、AST、GGT、TG、收缩压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q=2.54~10.46,P<0.05、0.01).结论 血清IL-6及hsCRP在NASH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速效降脂舒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速效降脂舒肝汤。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血脂、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观察肝脏B超和肝脏及脾脏CT检查的变化,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降低(P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升高(P0.01),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amma-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以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水平均降低(P0.01),血清层黏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III,PCⅢ)以及Ⅳ型胶原(collagen type IV,Ⅳ-C)水平均降低(P0.01),肝脏B超积分降低(P0.01),肝脾CT比值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TC、TG以及LDL水平较低(P0.01),HDL水平较高(P0.01),TBIL、γ-GT、ALT以及AST水平均较低(P0.01),LN、HA、PCⅢ以及Ⅳ-C水平均较低(P0.01),肝脏B超积分较低(P0.01),肝脾CT比值较高(P0.01);对照组有效率为48.72%,观察组有效率为76.9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速效降脂舒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脏影像学及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益气散聚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散聚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益气散聚方组39例和安慰剂对照组28例。分别予益气散聚方和安慰剂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肝脾CT比值、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2-IR)、肝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血脂等方面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益气散聚方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肝脾CT比值明显上升,BMI、HOMA2-IR水平下降,肝功能好转,TNF-α、hs-CRP和血脂水平明显下降,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气散聚方组总有效率为94.87%。结论:中药益气散聚方治疗NAFL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比较丹田降脂丸与氟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其对肝脏的影响。方法 112例高脂血症患者分为2组,丹田降脂丸组52例患者给予丹田降脂丸2 g,口服,每日2次;氟伐他汀组60例患者给予氟伐他汀胶囊40 mg,口服,每晚1次;2组疗程均为6周。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但血清HDL-C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丹田降脂丸组患者血清TG水平低于氟伐他汀组(P<0.05),但2组血清T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血清ALT、AS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田降脂丸和氟伐他汀均可有效调整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丹田降脂丸降低血清TG水平效果更好,且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苗药赶黄草总黄酮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小鼠的作用。方法:取健康、合格KM小鼠,雌雄各半,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非诺贝特组(33.3 mg/kg)、赶黄草总黄酮0.66、0.33 g/kg组和肝苏颗粒组(8.4 g/kg),灌胃给药,连续6 w,观察记录小鼠一般状态。给药结束后,取血清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与正常组对照相比,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的AST、ALT、TBIL、CHO、TG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表明NAFLD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相比,赶黄草总黄酮0.66g/kg、0.33g/kg、肝苏颗粒和非诺贝特组明显降低血清中AST、ALT、TBIL、TG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P0.05或P0.01)。结论:赶黄草总黄酮对NAFLD小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60例NAFLD患者(NAFLD组)及60例健康者(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受检者血清瘦素水平,并与体质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胺转肽酶(GGT)、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相关分析,从而判定瘦素在NAFLD发病中的作用.结果 NAFLD组受检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2.4±2.0)g/L与(5.2±1.0)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ALT(r=0.76,P<0.05)、GGT(r=0.57,P<0.05)、HOMA-IR(r=0.88,P<0.05)、TG(r=0.77,P<0.05)、FBG(r=0.83,P<0.05)、腰臀比(r=0.88,P<0.05)、BMI(r=0.79,P<0.05)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64,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腰臀比(β=8.175,P<0.01)、HOMA-IR(β=0.974,P<0.01)、FBG(β=0.564,P<0.05)呈独立正相关.结论 NAFLD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升高,瘦素抵抗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魏青  宋淑荣  李倪  梁茜 《重庆医学》2017,(34):4799-4801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对产后HELLP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44例产后HELLP综合征患者作为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血浆置换;同时选取该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7例产后HELLP综合征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变化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PLT、ALT、AST和LDH恢复时间.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PLT、AST、ALT、LDH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住ICU时间,PLT、ALT、AST和LDH的恢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血浆置换可以明显改善产后HELLP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病人对糖脂代谢、认知功能及相关因子水平影响。方法:选择入院就诊精神分裂症病人80例纳入研究,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应用氯氮平片及利培酮片进行治疗,分析2组临床疗效,对比病人雌二醇(E2)、泌乳素(PR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PG),以及认知功能评分。结果:干预后2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阴性症状和阳性症状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1)。干预后2组病人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量表不同维度分值均较干预前增加(P<0.05~P<0.01),且观察组病人工作记忆、言语学习及问题推理维度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P<0.01)。治疗后,除对照组HDL-C外,2组病人血糖及血脂其他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干预后,观察组FPG、TC、TG、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对照组E2降低,PRL升高(P<...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观察其病变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 2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组.对照组小鼠予以蛋氨酸-胆碱充足(MCS)饲料喂养,模型组小鼠予以蛋氨酸-胆碱缺乏(MCD)饲料喂养造模.于造模8周末处死小鼠.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血清草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肿瘤坏死因子-α(TNF-∞、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 造模8周末,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肝组织病理学观察显示严重肝脂肪变,肝细胞水肿,可见点灶状坏死及淋巴细胞浸润,局灶见界面肝炎,汇管区扩大,纤维组织增生.模型组小鼠肝脏炎症活动度得分和纤维化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小鼠血清ALT、AST、TNF-α、IL-6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而TG和TC水平显著下降(P<0.01).结论 小鼠经MCD饲料喂养8周出现严重肝脂肪变、肝纤维化和炎症因子高表达,表明成功诱导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模型.该方法造模简单,成模快,存活率高,适合用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和药物干预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多糖(SCP)对高脂饮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的降血脂作用及其抗氧化活性,为五味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灌胃给予双蒸水,给予普通饲料)和SCP组(灌胃给予50 mg·kg-1SCP,给予普通饲料),每组8只。其余16只大鼠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确定高脂血症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NAFLD组和NAFLD+SCP组(NAFLD+50 mg·kg-1SCP),给药12周后称大鼠体质量并计算肝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酶学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TB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微量酶法检测肝组织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形态表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AFLD组大鼠肝指数明显增加(P < 0.01),血清中TC、TG、LDL-C、ALT和AST水平升高(P < 0.01),肝组织中TG和TC水平升高(P < 0.01),血清及肝组织中MDA水平升高(P < 0.01)、SOD活性降低(P < 0.01),肝组织中GSH水平降低(P < 0.01)。与NAFLD组比较,NAFLD+SCP组大鼠体质量及肝脂数明显降低(P < 0.05),血清中TC、TG及LDL-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和TG水平降低(P < 0.01),血清及肝组织中MDA水平降低(P<0.01),SOD活性升高(P<0.01),肝组织中GSH水平升高(P<0.01)。HE染色检测,NAFLD组大鼠肝小叶结构紊乱,出现明显的肝细胞脂肪变性;NAFLD+SCP组大鼠肝小叶内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减轻。结论:SCP对高脂饮食诱导的NAFLD大鼠血脂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