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孙为民 《天津药学》2001,13(5):50-50
采用中药六虫汤(自拟),合用其他药物治疗脑血栓60例,并与对照60例进行比较,疗效肯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观察应用蝮蛇抗栓酶联合长龙通治疗60例脑血栓形成之疗效,与同期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维脑路通治疗60例作对照。结果两组均有疗效,而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分数减少6分以上治疗组有45例,而对照组仅有21例。  相似文献   

3.
周庆富  费宗祥 《淮海医药》2002,20(3):223-224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 ,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 ,且尚缺少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 1997年 1月~1998年 12月 ,我们根据成人脑卒中“时间窗”特点 ,中西医结合 ,相应采取以溶栓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 ,超早期治疗脑血栓形成 32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2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 ,男 2 3例 ,女 9例 ;年龄 5 8~ 72岁 ,平均 6 4 .2岁 ;病程 4~ 6 h,平均 5 .4 h;血栓部位 :内囊 18例 ,颞叶 7例 ,顶枕叶 5例 ,小脑 2例 ;轻型 6例 ,中型 2 2例 ,重型 4例。诊断均符合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临床8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0例脑血栓形成患者,治愈59例,治疗时间7d-6个月,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6%。结论发病后的尽早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年龄,缺血性中风类型,病情程度和基础疾病选择,最适当的治疗。对卒中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  相似文献   

5.
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军伟 《中国实用医药》2012,17(17):143-144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200例脑血栓形成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200例脑血栓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A组50例,西医治疗组B组50例,中西医结合医治疗组C组100例,将三组的治疗疗效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C组100例患者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形成的疗程短、治愈率较高、预后较好,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对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28例脑血栓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与对照组64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依那普利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7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治疗脑血栓形成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1999~ 2 0 0 1年我院急诊收治脑梗塞病人 15 9例。经临床检查及脑 CT明确诊断为脑梗塞。其中 90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 ,收到较好效果 ,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5 9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 90例和对照组 6 9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治疗组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草药。治疗组 90例中男 5 9例 ,女 31例 ,年龄 79~ 39岁 ,平均5 2岁 ,发病在 2 4 h以内即就诊 6 2例 ,占 6 8.9% ,发病在 2 d以上占 31.1% ,伴有意识障碍 19例 ,占 2 1.1%。完全偏瘫 6 3例 ,占 70 %。对照组 6 9例中男 5 2例 ,女 17例 ,年龄 75~ …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80例诊断为脑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加以分析。方法 :1995年3月~2003年10月我院收治脑血栓患者80例分两组。用中西医早期康复综合治疗42例为综合治疗组 ,只用中西医治疗38例为一般治疗组 ,对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分析。结果 :综合治疗组痊愈26例 ,占61 % ,有效16 % ,占38 %。一般治疗组有效16例 ,约占42 % ,死亡2例 ,约占6 %。结论 :中西医早期康复结合为一体治疗脑血栓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临床4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临床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痊愈20.4例,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结论如发病3h内,满足适应证者可行溶栓治疗。目前推荐在卒中单元进行急救、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某院脑血栓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对照组(西医治疗)各57例,比较神经功能、血清炎性因子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神经功能较对照组低,血清炎性因子较对照组低,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能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方法对18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年龄在23~46岁。②早期表现为头疼、呕吐、癫痫、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③MRI及MRV检查示:单纯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4例,上矢状窦合并横窦3例,单纯横窦1例。④脱水、抗凝、溶栓等治疗效果好。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早期临床无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应及早行MRI MRV检查,以早期诊断,尽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32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CVST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其中以中青年育龄妇女多发:病因以产后高凝状态最常见,其次为感染、口服避孕药、系统性红斑狼疮、血小板增多症等,有6例患者病因不明:多为急性、亚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以头痛、呕吐、视物不清、癫痫发作、意识障碍、局灶性神经缺损等多见:84.4%的患者D-二聚体增高;87.5%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异常。影像学表现颅内静脉窦狭窄或闭塞、脑梗死、脑梗死伴出血等;治疗以脱水降颅压、抗凝治疗为主,根据病因、高危因素及并发症给予抗炎(感染性血栓)、扩容改善循环、抗癫痫对症治疗等;临床治愈18例,好转12例,无效1例,出现脑疝自动出院1例,总有效率为93.8%。结论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可疑患者及时做腰穿、凝血功能及D-二聚体化验,可为诊断提供支持.监测治疗效果;影像学检查CTV或MRI+MRV、DSA具有确诊价值,是早期诊断CVST的关键;积极治疗原发病、去除和(或)干预高危因素、及早应用抗凝药物、脱水降颅压及对症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伽玛刀治疗肿瘤最大径<30 mm的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效果.方法 对2002年8月~2010年7月肿瘤最大径<30 mm的98例大脑镰旁脑膜瘤患者进行伽玛刀治疗.肿瘤最大径<10 mm 51例、10~<20 mm36例、20~<30 mm 11例,伽玛刀治疗处方剂量为26~32 Gy,50%的等剂量线包绕.结果 随访98例,随访23~81个月(平均52个月).肿瘤消肖失37例,肿瘤缩小41例,肿瘤无变化14例,肿瘤继续增大6例.肿瘤生长控制率为93.9%(92/98),其中肿瘤最大径<20 mm的肿瘤控制率达96.6%(84/87).出现肿瘤周围脑水肿反应17例.结论 伽玛刀治疗大脑镰旁脑膜瘤安全有效,肿瘤最大径<20 m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16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与影像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治疗与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围产期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肾病综合征2例,副鼻窦炎1例,另外7例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丰富多样,颅高压为其主要症状;CT表现普遍性脑水肿,脑室变小;磁共振静脉血管造影(MRV)、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可显示颅内静脉窦病变的部位及范围。采用降颅压、扩容、抗凝及溶栓等治疗,10例痊愈,4例好转,1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围产期高发,血液成分改变、感染与本病发生有关;影像学检查为确诊该病主要手段;溶栓、抗凝、扩容等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黄仁刚  江南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271-1273
目的:探讨近年来败血症病原菌变迁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状况以及影响败血症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4年的98例经血培养和临床资料证实的败血症。结果:98例败血症患者血培养共分离出致病菌102株,属社区获得性败血症81例(82.7%),医院获得性17例(17.3%)。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感染分别占34.3%、60.8%、4.9%。社区获得性败血症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败血症以大肠埃希菌、真菌和不动杆菌为主。23抹金葡菌中苯唑西林耐药率39.1%,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31株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占90.3%、61.3%和45.2%,但对头孢三代、四代及酶抑制剂耐药率较低(12.9%~19.1%),未发现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耐药菌株。院内感染、血小板下降、血糖升高及休克增加了败血症患者病死率。结论: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中真菌和不动杆菌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和金葡菌感染首选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万古霉素,大肠埃希菌院外败血症可首选头孢三代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引起胎盘粘连的相关因素,总结其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笔者所在保健院住院分娩诊断为胎盘粘连(包括胎盘植入)的98例患者的产科情况。结果胎盘粘连的发生跟刮宫次数呈正相关,其发生可能与子宫内膜损伤、病变有密切关系。结论胎盘粘连可引起产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临床工作者应严格宫腔操作,避免损伤子宫内膜,预防和减少胎盘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辉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34):176-177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在临床上提高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98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患者以头昏、头痛、心悸、气促多见;其中85%的患者有合并症如脑卒中、蛋白尿、冠心病、高心病等,经1个月左右临床治疗好转出院93例占94.90%,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65mmHg;临床死亡5例占6.85%,其中脑卒中2例,心肌梗死2例,多器官衰竭1例。结论:老年人高血压的合并症多,临床治疗要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减少靶器官的损害,从而进一步降低该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晕厥的病因及美托洛尔治疗小儿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的疗效,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卧位立位血压、血常规、血糖浓度、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头颅CT、脑电图、24h动态心电图以及直立倾斜试验(HUT)等检测指标,以鉴别得病的原因;将VVS患儿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片)及对照组(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晕厥发作次数及HUT结果.结果 小儿自主神经介导晕厥发病率最高(64.3%),其中VVS晕厥发病最多(66.7%).治疗组经美托洛尔治疗后有效率为85.7%,HUT阴转率为66.7%;对照组有效率为42.8%,HUT阴转率为44.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自主神经介导晕厥发病率最高,尤其以VVS晕厥最多见;口服美托洛尔片可有效治疗小儿VVS晕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脑血栓形成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同时给予丹参注射液,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评定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丹参注射液能够显著改善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神经功能,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随着肺结核发病率上升,而好发于中青年的体表淋巴结结核,在临床上也不少见,但以颈淋巴结结核最为多见。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1997年10月~2000年9月确诊的颈淋巴结结核98例,以探讨临床特征,提高早期确诊率。1 一般资料1.1 性别与年龄:98例中,男48例,女50例。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76岁,其中10~19岁8例、20~29岁44例、30~39岁23例、40~49岁9例、50~59岁8例、60岁以上6例。1.2 部位与类型:左颈部43例,右颈部37例,双侧颈部18例,合并肺结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