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风药在治疗中风病中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本院90例中风患者采用风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基本痊愈57例,显效18例,进步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风药配伍运用非常灵活其而广泛,应充分发挥风药这种双向调节作用,积极探索其证治规律,把风药治疗中风的宝贵经验继承下来,并在创新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病毒性肝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4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同期45例健康体检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长度、胆囊前后径明显小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而胆囊壁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门静脉(PV)、脾静脉(SPV)以及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流明显快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壁早期异常改变,对实现病毒性肝炎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菁 《北方药学》2012,(11):46-46
目的:探讨血清前白蛋白(血清PA)检测在肝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7年6月~2011年12月来本院门诊部以及住院部收治的560例病毒性肝炎进行血清PA的含量检测。结果:急性病毒性肝炎与慢性肝炎轻度者比较,慢性肝炎轻、中、重度各组之间比较,以及肝炎肝硬化和慢性重型肝炎比较,血清PA值均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A是判断肝功能是否受到损害的一项灵敏指标,检测血清PA的动态变化有利于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并对其进行编号,根据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24)和研究组(n=30),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组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获得的效果。结果干预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达到70.8%,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3.3%,经比较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疾病知识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94.8±1.6)分、(95.6±2.5)分,二者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和生活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整体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促肝细胞生长素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108例,随机分为促肝细胞生长素组(观察组)与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常率高于对照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各种病毒性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行安慰剂治疗,观察组行恩替卡韦治疗.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两组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应用恩替卡韦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A...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在我院就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60例,采用整体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方式进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且可改善患者抑郁情绪,对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有重要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应用微信平台干预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依从性进行观察及评价.方法 选取我院诊断慢性病毒性肝炎并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通过微信平台干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服药指导及随访,对照组给予纸质版健康宣教材料及电话随访,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方面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20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整体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得知,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与生活方式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整体护理,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积极性,促使并发症减少,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11.
王路 《首都医药》2003,10(4):51-52
众所周知,慢性病毒性肝炎是危害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虽然近几年经过调节免疫抗病毒及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不能完全阻止慢性肝炎的进程,以至其中一部分人要发展至肝硬化、肝癌,死于与之相关的并发症。因此治疗慢性肝炎的目的,应针对肝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7(IL-17)A~F(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IL-17F)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及肝硬化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6例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组)和50例乙肝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的血清及粪便,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的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IL-17A~F、IL-1β、IL-6、趋化因子-13。比较3组IL-17A~F的表达情况及与细胞因子、肝功能、HBV DNA的相关性。结果 慢性乙肝组及肝硬化组的IL-17A~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慢性乙肝组与肝硬化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肝组IL-17A~F与IL-1β、IL-6、CXCL-13呈正相关,与总胆红素呈负相关;IL-17C与总胆汁酸呈正相关;IL-17B,IL-17D,IL-17E与粪便HBV DNA呈正相关。肝硬化组IL-17B与IL-1β呈正相关;IL-17C与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IL-17D与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IL-17A~F与血清及粪便HBV DNA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患者均存在IL-17A~F高表达,但临床意义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基因干扰素Q-2b与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A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25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采用干扰素,治疗组采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复发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静脉留置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与普通头皮针相比,外套管采用硅胶材料制成,质地柔软,无刺激性,降低了刺破静脉的危险,允许患者适当活动。我院肝病患者治疗时间长,静脉反复穿刺,血管破坏严重;特别是肝昏迷患者,用普通头皮针需每日穿刺多次,影响了给药速度。通过使用静脉留置针,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缓解了个别护士因害怕针头刺伤的恐惧心理。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现将效果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罗霞  龙鑫  陈天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313-3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促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日康复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近期我院收治的10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分成两组,观察组强化心理护理及康复指导,分析两组治疗依从性。结果 52例观察组患者均消除自卑心理,服药依从性较好比例达100.0%,能做到定期门诊随访的比例占90.3%,治疗信心增强占94.2%,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消除患者心理障碍,使患者愉快接受治疗,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药科学》2016,(7):13-15
目的通过检测乙肝孕妇及其新生婴儿抗HBc-ⅠgM水平,分析孕产妇及其新生婴儿抗HBc-ⅠgM水平关系,为早期发现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病毒提供依据。方法对兰州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孕产妇及其出生后2h内新生婴儿全部进行抗HBc-ⅠgM检测,对检测结果用SPSS 21.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母亲抗HBc-ⅠgM指标和子代HBc-ⅠgM指标存在较高的正相关。结论早期检测抗HBc-ⅠgM有助于早期发现新生儿乙肝,动态监测抗HBc-ⅠgM滴度是判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经济方便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给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5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8.7%,满意度为80.0%,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和满意度分别为93.3%和94.7%,差异明显(P <0.05);两组护理前心理状态无明显差异(P> 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优质护理可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效果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小洁 《北方药学》2016,(8):167-167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健康教育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8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4例。对照组急性采用卧床静休+营养支持+药物,慢性采用干扰素+甘利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理改善和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观察组HbeAg、HBV-DNA、HbsAg转阴率;ALT和AST改善;心理改善和相关知识知晓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乙型病毒型肝炎治疗中,将健康教育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心理和不良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19.
血清学标记物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抗病毒治疗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 DNA)存在于肝细胞内,直接测定需行肝组织穿刺活检,但临床上常因肝脏取材、检测技术及患者意愿难以实施,因此寻找一种创伤性低、准确性高、可重复性高的指标来反映HBV ccc DNA转录活性是非常有必要的。血清HBcr Ag水平与血清HBV DNA水平及肝内ccc DNA水平密切相关,可以用来预测抗HBV治疗停药时机及复发情况。该文综述了HBcr Ag检测在CHB患者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使用抽签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并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使用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在健康教育达标率、治疗时间、护理满意度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给予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使用临床护理路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应予以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