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清学进行检测,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溶血病的特征。方法选择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4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三项试验,即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吸收放散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结果 240例血样中,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10例,占4.17%;吸收放散试验阳性60例,占25.00%;游离抗体试验阳性45例,占18.75%。吸收放散试验单项阳性、吸收放散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同时阳性与游离抗体试验+吸收放散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同时阳性的检出率[n(%)]分别为6(0.25)、80(33.33)、11(4.58),三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138例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A型患儿占49.27%,B型患儿占50.72%,未检出AB型和O型患儿,A型和B型患儿的性别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项试验是检测新生儿溶血病较为常用的免疫方法,能为临床及时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早期干预方法.方法 选择2007~2009年经社区访视的肉眼判断为黄疸的193例阿氏评分为10分的足月新生儿中,来院就诊的经生化检测诊断为高胆红素血症的172例新生儿(已除去胆红素测定为正常值的21例)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97例,对照组75例作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干预组经早期干预后,其黄疸消退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黄疸减轻人数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早干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使新生儿尽快消除黄疸或减轻黄疸,减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率和高胆危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2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两组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2 d后血清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有利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黄疸消退,且操作简便,无其他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家荣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1):2039-204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护理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出生的80例足月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新生儿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游泳及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黄疸情况,排便情况、哭闹时间及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出生后第5天的黄疸指数、黄疸持续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胎便排空时间、睡眠时间以及哭闹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每天排便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其能够降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水平,能有效预防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在台州市中心医院出生的7105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其出生时间分为对照组(n=3482)和观察组(n=3623)。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护理新生儿,即实行母婴同室。观察组则在传统护理基础上,采用规范健康新生儿早期的喂养、睡眠、穿衣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1~5d内,经皮测黄疸指数和新生儿体质量下降指数。统计出生12个月内,两组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住院率。结果日龄2~5d,两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和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12例新生儿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而住院,住院率分别为(8.17±4.59)%、(13.67±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P<0.01)。结论实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降低健康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患儿性别、日龄、母婴血型类型及总胆红素水平是否为确诊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母婴ABO血型不相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501例,通过血清学3项试验诊断是否为ABO-HDN,并通过χ^2检验、分层χ^2检验、Bonferroni校正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01例病例中ABO-HDN确诊率为69.97%(1750/2501),其中女婴确诊率为74.18%(859/1158),高于男婴的66.34%(891/1343,P<0.001),分层χ^2检验中只有日龄<4d组男女确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患儿血型A型确诊率(79.66%)高于B型(71.05%),包括母婴血型模式O-A(84.71%)高于O-B(76.46%),B-A(10.00%)高于A-B(1.23%);日龄<4d、4~7d和>7d3组患儿确诊率分别为82.08%、66.27%和46.86%,经Bonferroni校正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日龄越小,确诊率越高;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日龄、母婴血型类型和总胆红素水平是确诊ABO-HD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结论患儿日龄、母婴血型类型及总胆红素水平是确诊ABOHDN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早期高胆红素血症病因与防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日龄≤7d住院新生儿高胆红素症的发病情况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423例生后7d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及胆红素值进行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新生儿溶血、不明原因、感染因素、其它因素。该组病人占同期收治高胆红素血症组74.7%,早期蓝光光疗等综合治疗,可明显减少高胆红素血症及其并发症。结论防治高胆关键是加强围产期保健,早期蓝光光疗等综合治疗,可明显减少高胆及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阎安平 《临床荟萃》2002,17(6):339-340
新生儿溶血症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国最常见的是ABO溶血。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中枢神经影响较大 ,严重者可致残。既往换血疗法应用较多 ,但在基层开展有一定困难。探讨一种新的治疗ABO溶血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将所治疗 15例患儿的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2 8例患儿均为足月儿 ,早产儿不在此观察范围。对象来源于是 1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12月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患儿。其中 ,男 16例 ,女 12例 ;血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将 12 5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 :①干预组 :6 4例 ;②对照组 :6 1例。干预组 2 4h内采用苯巴比妥、尼可刹米治疗 ,对照组未采取早期干预。并观察两组的总胆红素值变化。结果 :干预组总胆红素值在 96h、14 4h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对早产儿早期干预 ,可有效地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日光早期干预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倾向的效果。方法:将2009年5~8月我院产科足月产新生儿5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0例,两组新生儿开奶时间相同,均为母乳喂养。对照组按新生儿护理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每天进行日光干预2h,每天2次。结果:实验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倾向者进行日光早期干预能显著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早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是因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新生儿红细胞破坏。ABO溶血病是其中最常见的类型,国内报道占HDN发病率的85.3%[1],如不及时治疗将导致严重的贫血、心衰,或因胆红素脑病而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HDN仅发生于胎  相似文献   

12.
13.
新生儿ABO溶血病早期红细胞、血红蛋白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很多,新生儿溶血病是常见病因之一,其中又以ABO溶血病多见,可引起早期红细胞大量溶血破坏,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而出现黄疸,严重时可并发胆红素脑病,产生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故早期诊断及干预相当关键。临床上ABO溶血病可通过血清免疫学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中的运用。方法:筛选本单位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和患儿的治疗依从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胆红素水平明显改善,黄疸消失时间早,患儿的治疗依从度高,且三项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减短黄疸消失时间,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溶血三项试验和就诊日龄与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20年4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11例ABO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同时回顾分析其就诊日龄等临床资料。结果 411例患儿中,除新生儿胎龄和出生体重外,新生儿就诊日龄、直抗试验(DAT)阳性与否和溶血三项结果皆为阳性与否在TSB水平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日龄≤1 d组、2~4 d组、≥5 d组,新生儿DAT阳性率分别为50%,46.6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除胎龄小于35周和出生体重小于2 500 g的病例后,患儿TSB水平与日龄相关系数为0.42(P0.001)。日龄≤1 d组、2~4 d组、≥5 d组的中位TSB水平分别为176.37 μmol/L、220.20 μmol/L和271.10 μmol/L,经Bonferroni校正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就诊时日龄越大,新生儿TSB水平越高,DAT阳性率越低。结论对疑有ABO新生儿溶血病的患儿及时进行溶血三项检测,早日诊断,及时干预,以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静脉输注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辅助治疗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BO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ABO-HDN)的疗效。方法 54例ABC-HDN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VIG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IVIG组常规治疗+IVIG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24、72 h血清总胆红素,比较两组患儿的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IVIG组在治疗后24、72 h体内血清总胆红素均较对照组低,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IVIG治疗ABC-HON可有效降低血清总胆红素,缩短患儿的光疗时间及黄疸消退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两种干预对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情绪和睡眠时间的影响。[方法]将6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按常规治疗护理,间断蓝光照射48h,分4d进行,B组在A组基础上施以抚触,每天2次,每次15min,分别于光疗初期及后期进行,观察两组患儿4d内哭闹及睡眠情况。[结果]B组哭闹次数明显小于A组,每日睡眠时间明显多于A组。[结论]常规干预加抚触有利于稳定患儿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杜玉清  朱桂菊  穆军 《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0):1363-1364
目的:探讨早期混合喂养对剖宫产术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20倒剖宫产分娩的正常新生儿,随机分戍两组各60例,观察组早期混合喂养,对照组母乳喂养。观察两组产妇泌乳时间、新生儿排便时间、生后4-5d血清胆红素。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乳汁分泌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纽新生儿排便时间、出生后4—5d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剖宫产新生儿早期混合喂养可以预防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19.
黄疸在新生儿期很常见,大约有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可在生后第1周观察到黄疸。新生儿期黄疸大多数属生理性,可自行消退,不需治疗;也有少数新生儿黄疸可成为高胆红素血症,甚至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抚触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倒,对照组与干预组在常规预防的同时,干预组增加抚触.[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干预组发生率为34%,对照组发生率为58%,干预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抚触对预防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