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研究老年性痴呆 (Alzheimer’sdisease ,AD)患者血浆中 β淀粉样蛋白 (amyloid betapeptide ,Aβ)Aβ1 4 2 、Aβ1 4 0 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分层选择了轻度AD组患者 2 3例 [19≤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 (MMSE)≤ 2 6分 ,临床痴呆程度量表 (CDR) =1分 ],中度及中度以上AD组患者 35例 (MMSE <19分 ,CDR≥ 2分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 (HC)组 30例。所采集标本需EDTA抗凝管收集新鲜处理 ,低温离心取上清液、加苯磺酸 2h内置低温冰箱保存。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对所有检测对象同批检测Aβ1 4 2 、β1 4 0 。结果 轻度AD患者Aβ1 4 2 血浆浓度较HC组显著升高 (P <0 .0 0 1) ,中度及中度以上AD患者Aβ1 4 2 血浆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下降 ,与H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AD各组患者Aβ1 4 0 血浆浓度与HC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分层检测AD患者血浆中Aβ1 4 2 的浓度 ,有可能成为辅助诊断轻度AD的生物指标。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淀粉样血管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淀粉样血管病变 (cerebralamyloidangiopathy ,CAA)是由淀粉样蛋白在软脑膜及脑皮质血管内沉积所致〔1〕。1975年报道 ,在尸检的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脑内有87%CAA〔2〕。 1984年 ,一种与AD有关的CAA中的β淀粉样蛋白 (Aβ)被确认〔1〕。Aβ蛋白由 39~ 4 2个氨基酸的肽链构成。老年斑 (SP)中的Aβ蛋白长臂主要是 4 2~ 4 3对碱基 ,而脑血管性Aβ蛋白则主要为 39~ 4 0对碱基。Aβ蛋白沉积在大脑实质形成SP或神经炎斑 ,沉积在血管壁则导致脑淀粉样血管病变。CAA至今被认为是AD最常见的血管性病理改变 ,80 %~ 10 0 %AD患者脑…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进展恶化的原因除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外,还与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关,尤其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的降低〔1〕。有关β-内啡肽(β-EP)的调控作用得出的结论不尽一致。本文采用对COPD患者进行静脉血浆β- EP测定,并观察其与T淋巴细胞亚群关系,旨在探讨β- EP对免疫功能的影响。1 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 根据COPD诊断标准,选择佳木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2 0 0 0年5月~2 0 0 3年8月住院的6 0例COPD患者,根据有无呼吸衰竭分为两组:呼吸衰竭组30例,年龄6 0~87岁,平均73.5岁,男10例…  相似文献   

4.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慢性、进行性以记忆力衰退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其病理表现为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神经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研究发现,由Aβ诱发的脑组织慢性炎症级联反应介导神经元损伤是AD病理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1〕;同时,临床上发现AD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升高〔2,3〕,因此IL-1β和TNF-α作为介导脑组织  相似文献   

5.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下降,行为异常和社交障碍〔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大脑皮层和海马等脑区神经细胞外老年斑(SP)形成、神经细胞内出现神经纤维缠结(NFT)、神经突触丢失和神经元大量死亡〔2,3〕。AD患者脑内出现大量蛋白样沉淀及神经纤维的交联。β-淀粉样蛋白(Aβ)是脑内蛋白样沉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4〕。尽管AD发病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明确,Aβ作为AD发病的始动因子已得到  相似文献   

6.
陈维  徐文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1):1092-1094
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 (AD)中枢神经系统病理改变与早老素 (presenilin ,PS)、β 淀粉样蛋白 (Aβ)及神经元突触改变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就PS、Aβ和神经元突触改变在AD发生过程中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1 PS自从 1992年发现PS 1基因后〔1〕,1995年又确定了PS 2基因〔2〕。PS的mRNA分析显示 ,PS 1和PS 2在神经系统有广泛的表达 ;同样也存在于其他许多器官中〔3〕。PS在人类一般常局限于粒细胞及新皮层等相同的神经组织中。正常人神经细胞与AD患者受损的神经细胞相比 ,PS表达可能相反 ,AD病人神经元纤维缠结 (NFT)中对PS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阿尔茨海默病(AD)和帕金森痴呆(PDD)患者脑脊液(CSF)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Aβ1-42)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同时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脑卒中研究所-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的“很可能AD”标准的22例AD组患者与20例PDD组患者和21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无痴呆表现的心理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NC组)进行研究。结果3组CSF中tau蛋白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高于NC组(P<0.05);AD组与PDD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组CSF中A1β-42平均浓度比较,AD组明显低于NC组(P<0.05),PDD组与NC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AD患者CSF中tau蛋白和Aβ1-42浓度变化是其重要的实验室表现,可以作为AD的辅助诊断指标和与PDD早期鉴别诊断的可能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8.
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β2-微球蛋白和血尿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均为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外研究表明 ,血管紧张素 (Ang- )受体阻断剂能够同时降低血压、β2 -微球蛋白 (β2 - MG)和血尿酸水平 〔1〕。为此我们对 4 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氯沙坦治疗 ,同时观察其血压、β2 - MG和血尿酸水平的变化。从而评估氯沙坦对老年高血压肾性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干部病房 1998年 3月至 2 0 0 0年 8月住院的高血压病人 4 3例 ,其中男 34例 ,女 9例 ,年龄 6 3~ 88(71± 5 .2 )岁 ,病史 16 .1± 9.6年 ,血压 16 0~ 2 5 0 / 90~ 14 0mm Hg,以…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脑肠肽(BGP)在肝性脑病(HE)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10例HE患者和10例健康对照者脑脊液(CSF)β—内啡肽(β—EP)和精氨酸加压素(AVP)含量。结果:HE患者CSF中β—EP含量明显减低(P<0.005);AVP含量与CSF压力呈显著负相关(P<0.001);β—EP、AVP含量与CSF糖、蛋白水平无明显关系(P>0.005);β—EP含量与HE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P<0.05)。结论:BGP可能参与HE的发生机理并能从CSF中反应出来;HE患者的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能与神经元释放BGP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至2012年为止,美国大约有540万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并且每69 s就会产生1例AD患者,到2050年,这个时间可能缩短至33 s〔1〕。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的AD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明显升高〔2〕。Akiko等〔3〕研究证实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大脑内的胰岛素信号受损有关。在AD的离体实验及动物实验中均发现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分布异常〔4〕。AD患者的尸解发现大脑中IR、IGF-1R、胰  相似文献   

11.
Alzheimer病β-淀粉样蛋白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老年斑 (SP)是 Alzheimer病 (AD)患者脑内重要的病理改变之一 ,而β-淀粉样蛋白 (β- amyloid,Aβ)是 AD的核心成分 ,被认为是多种因素导致 AD的共同途径。本文就有关 Aβ的神经毒机制假说作一综述。1 Aβ的神经毒性作用为了证实 Aβ的神经毒性作用 ,Kowall等将 Aβ注入大鼠或猴的大脑皮质中 ,发现注射部位发生组织坏死 ,周围神经元缺失及神经胶质增生 ,并与剂量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而且 Aβ诱导的神经元退行性变与 AD的病理改变十分相似。刘辉等 〔1〕应用凝聚态 Aβ进行大鼠海马齿状回背侧细胞带微量注射 ,发现Aβ注射后大鼠迷宫…  相似文献   

12.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与脑脊液中多种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 ,AD)病因及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对5 7例患者分为AD组和VaD组进行血清和脑脊液(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及白细胞介素- 8(I-L 8)水平检测。对照组2 8例均无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结果 (1)AD组CSF中TNF- α水平明显高于Va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5 ,P <0 .0 1) ;(2 )AD组和VaD组CSF中IL- 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5 ) ,AD组血清中IL -1β水平明显高于VaD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 .0 1) ;(3)AD组和VaD组血清和CSF中IL 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 5 ,P <0 .0 1) ;(4)AD组患者CSF中的TNF -α、IL -1β及IL -8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 =0 .0 6 ,P <0 .0 5 ) ;(5 )血清或CSF中的TNF- α、IL- 1β及IL -8检测水平与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之间均无相关性。结论 细胞因子可能参与了AD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AD)患者的迅速增加是当前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故对AD病理机制的研究及开发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了目前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重点。AD主要病理特征为大脑萎缩,在脑膜、大脑皮层及海马的血管壁内见有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SP)〔1〕、神经纤维缠结(NFTs)及神经元丢失〔2〕。大量研究表明,Aβ沉积和tau蛋白的NFTs在AD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海马和大脑皮层区细胞外Aβ的聚集及细胞内高磷酸化tau蛋白的神经纤维样缠结,导致  相似文献   

14.
<正>阿尔茨海默病(AD)表现为进行性学习记忆障碍和认知能力下降。其病理特征:大脑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聚集形成老年斑(SP)和细胞内Tau蛋白过磷酸化引起神经纤维缠结(NFTs)形成。许多学者〔1〕认为,Aβ对AD病理形成过程发挥重要作用,研究Aβ的产生、代谢及毒性对AD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该领域Aβ与AD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Aβ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气道内支架置入术治疗老年人癌性气道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选自我院 1997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住院的晚期肺癌患者 2 2例 ,男 15例 ,女 7例 ,年龄 6 0~ 70岁 ,平均(6 6 0± 3 7)岁。鳞癌 16例 ,腺癌 6例。经影像学和气管镜确定狭窄部位 ,其中主气管 9例 ,左总支气管 7例 ,右总支气管 5例 ;狭窄口直径分别为 5 0~ 10 0mm〔(6 8± 3 0 )mm〕、4 0~ 6 0mm〔(4 8± 1 4)mm〕、3 0~ 6 0mm〔(4 5±1 4)mm〕 ,狭窄长度分别为 15 0~ 35 0mm〔(2 1 1± 8 2 )mm〕、11 0~ 32 0mm〔(2 5 0± 8 0 )mm〕、11 0~ 2 2 0mm〔(16 0± 5 5 )m…  相似文献   

16.
老年前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病学资料表明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colitis ,UC)的好发年龄为 2 0~ 3 0岁 ,60岁以上老年人UC发病率可有第二个高峰〔1〕。近 2 0年来 ,我国UC发病呈上升趋势〔2 ,3〕。然而 ,有关我国老年前期人群 (4 5 5 9岁 )中UC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的报道鲜见。在此 ,我们回顾性分析老年前期UC患者的临床特点。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回顾性收集 1985~ 2 0 0 0年诊断为UC的住院患者及部分门诊患者共 186例 ,老年前期患者 42例。诊断标准参照《UC的诊断及疗效标准》(1993 ) 〔4〕。 186例UC患者中 ,男12 1例 ,女 65例 ,年龄 5…  相似文献   

17.
<正>老年痴呆(A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特征是β淀粉样蛋白(Aβ)堆积和神经纤维缠结,主要区域是内嗅皮质和海马区〔1〕。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包括远近期记忆力障碍,分析判断能力衰退,情绪改变,行为失常,记忆损害等,目前还没有效的治疗方法〔2〕。Aβ可以通过激活钙敏感受体,引起的AD激活神经细胞释放Aβ42,导致星形胶质细胞聚集和Aβ42聚集。早老蛋白(PS-1)在雌激素受体(ER)引起钙流出,  相似文献   

18.
<正>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表现以进行性认知障碍、人格及行为损害为主。AD主要的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老年斑(SP),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元突触功能异常及椎体细胞丢失。研究显示90%以上的AD患者均存在血脑屏障(BBB)损伤〔1〕,Aβ损伤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而引起BBB破坏可能是AD新的特征性病理改变〔2,3〕。1 BBB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19.
<正>阿尔茨海默病(AD)典型病理变化为脑区神经细胞间出现大量老年斑(SP),神经元胞体中出现神经元纤维缠结(NFTs),神经元丢失及胶质细胞增生等〔1〕。β-淀粉样蛋白(Aβ)假说已经成为AD发病机制的主流学说。一方面,Aβ可引起Tau蛋白异常磷酸化,进而导致DNA损伤、钙离子(Ca2+)内流、氧化应激等变化,推进AD神经退行性变进程〔2〕。另一方面,病理性Aβ沉积还可通过激活钙通道触发内质网及线粒体应激反应引起细胞凋亡、突触完整性破坏和细胞膜功能丧失,导致记忆能力下降和认知功能障碍〔3〕。  相似文献   

20.
β-淀粉样蛋白及相关老年性痴呆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原发性脑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已经成为人类继心血管病、癌症、中风之后的第四号杀手〔1〕。Glenner〔1〕1984年首先从一位AD患者脑脊液中成功地分离出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2×103(4.2kD)的淀粉样肽,并测出了序列。由于其基本结构中含β片层结构,且为含40~42个氨基酸的多肽,故命名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AD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和细胞外老年斑(senile plaque,SP),而老年斑的主要成分就是Aβ。本文拟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