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均营素"肠内营养(EN)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2例,经鼻胃管管饲EN制剂"均营素";对照组30例,管饲家庭自制流质饮食.比较两组病人EN前后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红蛋白(Hb)、总淋巴细胞计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置管(PEG)与常规鼻胃管(NGT)行肠内营养(EN)支持的病人下呼吸道感染及细菌谱的差异. 方法:选择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的需要EN支持的病人120例,根据病人及家属的意愿分为PEG组和NGT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病人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的例次以及痰细菌培养的结果. 结果:术后1年随访的临床资料显示,PEG组病人共发生1 1例次下呼吸道感染,培养到细菌17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3株、大肠埃希菌3株、流感嗜血杆菌3株等.NGT组病人共发生53例次下呼吸道感染,培养到细菌38株,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鲍曼不动杆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等. 结论:PEG较传统NGT管饲营养能明显降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和减少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对需要长期行EN治疗的病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肠内营养(EN)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临床结局的疗效和并发症. 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64例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PEG) 33例和对照组(鼻胃管)31例,监测治疗期间病人胃肠功能变化、并发症及EN第1、7、14、21和28天的血清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氮平衡(NB)、住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与早期鼻胃管管饲进行对照,探讨早期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方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机械抽样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5例.A组予PEG;B组予鼻胃管管饲,两组在肠功能存在条件下,24 h内开始肠内营养,比较两组各种营养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并发症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APACHEⅡ评分等指标,进行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伤后早期各项营养指标均有改善,但A组较B组能更好地耐受(P<0.05);A组不良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38%(10/65)、9.23%(6/65),显著低于B组的63.08%(41/65)、66.15%(43/65);同期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A组均较B组改善程度大、速度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PEG对于重型颅脑损伤后临床肠内营养实施是可行的、合理的,与予鼻胃管管饲比较,能明显减少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较早地达到目标营养治疗量,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和比较经皮内镜下胃造口置管术(PEG)和置入鼻胃管(NGT)两种肠内营养(EN)途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需长期EN治疗的病人74例,根据病人和家属选择分为PEG组(n=24)和NGT组(n=50),分别在EN治疗第1、2和3个月后采用SF-36(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量表和微型营养评价法(MNA)对病人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和营养评估,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PEG组EN治疗1个月后生活质量未见改善(P>0.05);2个月和3个月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P<0.05),且均优于NGT组(P<0.05).EN治疗1、2和3个月后,两组病人的营养状况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病人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营养治疗的失败率PEG组低于NGT组(P<0.05). 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需长期EN的病人,PEG有利于改善生活质量,并能改善营养状况,降低营养治疗的失败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脑损伤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脑损伤后吞咽困难患者50例,分为PEG组与鼻胃管组,每组各25例.给予相同的管饲营养液,于治疗前1 d、治疗后15 d、治疗后30 d分别测量体重指数、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肱三头肌肌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钾,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反流性食管炎、血清钾紊乱的发生情况.结果 PEG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鼻胃管组(P<0.05).治疗后30 d,PEG组除血清白蛋白外,其他各项营养指标的改善均优于鼻胃管组(P<0.05).结论 PEG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在脑损伤后吞咽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脑损伤后吞咽困难患者50例,分为PEG组与鼻胃管组,每组各25例。给予相同的管饲营养液。于治疗前1d、治疗后15d、治疗后30d分别测量体重指数、非瘫痪侧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肱三头肌肌围、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钾,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反流性食管炎、血清钾紊乱的发生情况。结果PEG组治疗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小于鼻胃管组(P〈0.05)。治疗后30d,PEG组除血清白蛋白外,其他各项营养指标的改善均优于鼻胃管组(P〈 0.05)。结论PEG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EN)制剂对预防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并发肺部感染、腹泻和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选择重度颅脑损伤病人132例,分为试验组(采用益生菌联合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的EN支持)和对照组(采用单纯EN支持),两组病人均由鼻胃管连续滴注EN液.并观察病人的菌群失调、肺部感染率和腹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病人根治术后经三腔胃肠管行早期肠内营养(EEN)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32例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病人,分为三腔胃肠管组和普通胃管组(胃管+鼻肠营养管).术后进行同样的EN治疗.观察两组病人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恶心、呕吐、腹泻、肺部感染、腹腔感染、切口感染、胃液引流量等.术后第8天,检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结果:普通胃管组病人的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三腔胃肠管组(P<0.05);三腔胃肠管组病人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胃管组(P<0.05),两组间胃液引流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腹腔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肝门部胆管癌病人根治术后采用三腔胃肠管行EEN不仅安全可靠,耐受性好,而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接受肠内营养(EN)治疗的危重症病人对鼻胃管和鼻空肠管的耐受性、安全性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将入住ICU需要1个月以上EN的60例病人随机分为鼻胃管组和鼻空肠管组,每组30例。两组病人给予EN。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3和4周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血肌酐(Scr)水平,监测病人各项胃肠道功能障碍指标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第2周ALB和PA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至第4周接近正常水平。鼻胃管组病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胃潴留、菌群失调等的发生率与鼻空肠管组无显著性差异。病人腹胀、腹泻症状与输注营养液的速度明显相关。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N可改善危重症病人的营养不良,应根据病人个体情况选择EN液的输注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