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的处理方法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1%聚维酮碘溶液和3%过氧化氢处理切口,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比较两组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2%;对照组发生感染6例,感染率为12%,观察组切口发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1%聚维酮碘溶液和3%过氧化氢处理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杨向前 《河北医学》2011,17(3):328-331
目的:探讨奥硝唑局部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阑尾切除和切口缝合方法相同,观察组用奥硝唑局部冲洗手术切口,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观察两组伤口的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率为2.00%,对照组感染率10%,两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及病原学调查。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0月因化脓性阑尾炎而行阑尾切除手术的患者26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32例,实验组术中用0.1%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切口,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细菌类型。结果:实验组切口感染率为6.1%(8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4.4%(19例),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率为9.1%(12例),对照组切口脂肪液化率为7.6%(1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切口感染患者切口分泌物细菌培养共分离出细菌32株,革兰阴性菌25株,占78.1%;革兰阳性菌7株,占21.9%。检出株数居首位的为大肠埃希菌,检出19株,占59.4%。结论:应用聚维酮碘溶液冲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手术切口,能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感染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  相似文献   

4.
杨锋  张磊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42-143
目的观察奥硝唑局部冲洗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奥硝唑局部冲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局部冲洗。观察切口感染情况。结果治疗组感染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具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菌素对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患者按术前是否应用抗菌素且排除其它干扰因素分两个组,观察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术前应用抗菌素组切口感染率为6.83%,术前不用药组为15.63%,P<0.05;术后切口局部红肿热痛率,未应用抗菌素组均明显高于用药组。结论术前使用抗菌素能有效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术前应用抗菌素对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接受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患者按术前是否应用抗菌素且排除其它干扰因素分两个组,观察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术前应用抗菌素组切口感染率为6.83%,术前不用药组为15.63%,P<0.05;术后切口局部红肿热痛率,未应用抗菌素组均明显高于用药组.结论 术前使用抗菌素能有效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注联合碘伏溶液切口冲洗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所有患者均行阑尾切除术,术后予以对照组质量浓度为0.9%的Na Cl溶液冲洗切口,静脉注射头孢噻肟钠,术后予以观察组碘伏溶液加浓度为0.9%的Na Cl溶液冲洗切口,静脉注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评估两组切口愈合情况与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阑尾切除术后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静注联合碘伏溶液切口冲洗,可提高急性阑尾炎患者切口愈合情况,减少切口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碘伏冲洗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碘伏原液冲洗切口,对比两组切口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以碘伏原液冲洗切口可有效的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 g·L~(-1)的碘伏溶液冲洗切口后放置负压球引流管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及切口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治疗的92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体积分数3%的过氧化氢溶液+生理盐水冲洗切口,观察组接受5 g·L~(-1)的碘伏溶液+负压球引流管处理切口。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5.22%(7/46)、4.35%(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5 g·L~(-1)的碘伏溶液冲洗切口后放置负压球引流管,可有效减少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加快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氧水、甲硝唑腹腔冲洗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8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者给予双氧水加甲硝唑冲洗腹腔,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2组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12.5%,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3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双氧水加甲硝唑冲洗腹腔对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88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预防措施(生理盐水冲洗),观察组患者采用聚维酮碘+过氧化氢预防,并给予2组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记录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出现切口感染有1例、占2.27%,对照组中出现切口感染8例、占18.18%,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预防感染的工作非常重要,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方案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才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奥硝唑局部冲洗对化脓性阑尾炎手术后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所收治的74例化脓性阑尾炎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划分为治疗组(奥硝唑局部冲洗治疗)与对照组(常规生理盐水冲洗治疗)两组,各计37例.观察组与对照组阑尾的切除及切口缝合方式一致,对两种冲洗方式作用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切口的愈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奥硝唑局部冲洗治疗)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共计32例,乙级愈合共计4例,丙级愈合共计1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2.7%.观察组(常规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患者术后切口甲级愈合共计26例,乙级愈合共计7例,丙级愈合共计4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10.8%.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硝挫局部冲洗治疗方式对于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患者阑尾切除手术之后伤口感染问题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王著安 《河北医学》2010,16(11):1314-1316
目的:探讨不同的处理方法预防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0.5%络合碘和3%过氧化氢处理切口,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比较二者的切口感染率。结果:观察组发生感染1例,感染率为2.50%;对照组发生感染5例,感染率为12.50%,观察组切口发生感染率低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0.5%络合碘和3%过氧化氢处理化脓性阑尾炎切口,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替硝唑与生理盐水冲洗阑尾炎手术切口,预防切口感染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对159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9例。治疗组在腹膜缝合后使用替硝唑冲洗切口,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切口。结果: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单纯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手术切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化脓性阑尾炎和坏疽性阑尾炎手术过程中替硝唑冲洗切口可明显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原因及综合性预防措施。方法我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84例,分为观察组(综合预防组)和对照组(常规预防组)各42例,比较两组术后感染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6周后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感染率2.4%低于对照组的21.4%(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的23.8%(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10.3±3.4)d,短于对照组的(17.8±4.1)d(P〈0.01)。结论综合性预防措施能有效改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后症状,降低切口感染率、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急性化脓性及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方法。方法对22例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A组)采用术中保护切口,关腹时冲洗手术切口,术后切口早期处理;同期34例急性化脓阑尾炎(B组)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及术后处理。比较2组的切口感染率、切口愈合时间、切口疝发生率、慢性窦道发生率。结果 A、B 2组的切口感染率分别为4.5%,24.1%(P<0.005);切口愈合时间分别为10.1 d,21.4 d(P<0.005)。结论术中保护切口及关腹时冲洗伤口,术后换药处理可以明显降低化脓及穿孔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及伤口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许长胜 《吉林医学》2011,(30):6324-6324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临床病理类型、切口类型与术后切口感染的关系,为切口感染的防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24例行阑尾切除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7例,术后切口感染率为7.59%;麦氏切口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91%,显著低于探查切口组的23.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性阑尾炎组术后无切口感染发生,化脓性阑尾炎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3.82%,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组为21.57%,三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查切口、坏疽穿孔性以及化脓性急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局部冲洗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50例符合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0例,观察组切口缝合前给予0.5%甲硝唑液冲洗切口,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静滴,每天2次;对照组20例切口缝合前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切口,术后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3g静滴,每天2次,结果:观察组有28例达到甲级愈合,乙级和丙级愈合各1例,均未发生切口感染。对照组14例达到甲级愈合,有3例乙级愈合,3例丙级愈合,感染率为20%,明显高于观察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用左氧氟沙星静滴抗感染相比,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联合0.5%甲硝唑液局部冲洗手术切口可明显降低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率,可作用一种有效预防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析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后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急性阑尾炎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0例,后组接受腹腔常规冲洗,前组接受腹腔冲洗基础上的脂肪层下置管引流,比较两组感染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为7.5%,对照组感染发生率26.67%;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为(5.38±1.27)天,对照组愈合所需时间(9.31±2.05)天;观察组切口1级愈合率为75%,对照组50%。结论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在切口脂肪层下置管引流可以减少感染的出现,加快术后恢复,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中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对预防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接受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的患者按术中是否接受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并排除其他干扰因素随机分为治疗组113例和对照组111例,治疗组除术中行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外,其他治疗同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切口感染率为5.31%,对照组切口感染率为13.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切口局部注射抗生素能有效降低急性化脓性阑尾切除术术后切口感染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