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1个新的SERPINC1基因杂合错义突变导致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家系进行表型和基因突变分析,探讨此基因突变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 收集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共3代5人);检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的抗凝血酶活性(antithrombin activity,AT∶A)、抗凝血酶抗原(antithrombin a...  相似文献   

2.
抗凝血酶因子Ⅲ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T-Ⅲ是人血浆中重要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由9个α-螺旋结构,3个β-折叠,一个反应中心环组成。天然AT-Ⅲ与肝素结合使半掩埋的RCL排出分子表面,AT-Ⅲ分子处于高抑制活性构象。AT-Ⅲ基因位于1q23-25,长度为19kb。外显子I前后的DNA序列调控AT-Ⅲ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缺失、变异将导致AT-Ⅲ分子在血浆中的浓度低下或功能异常,引发血栓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患者及其家系进行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探讨其分子发病机制。方法应用PCR扩增抗凝血酶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 扩增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分析, 寻找基因变异位点并排除基因多态性。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utation taster)预测变异的致病概率。结果先证者与其父亲各凝血指标正常, 而抗凝血酶活性及抗原含量明显下降, 分别是34%、48%和12.97 mg/dL、15.60 mg/dL;母亲均正常。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父亲AT基因存在g.2736dupT杂合变异。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该变异为致病性变异。结论该家系先证者及其父亲是AT g.2736dupT变异所致的Ⅰ型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 该变异为尚未报道过的新变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重组的抗凝血酶Ⅲ(AT-Ⅲ),制备其抗血清并测定效价.方法 利用基因克隆技术获得AT-Ⅲ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AT-Ⅲ,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蛋白纯化并免疫兔,间接ELISA、Western blot法检测抗血清.结果 SDS-PAGE、Western blot法检测原核表达蛋白结果显示,在相对分子质量(Mr)77 000附近出现特异性条带.对该融合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兔,制备AT-Ⅲ抗血清,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血清的最高效价可达到1∶12 800,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抗血清可与293T、CHO细胞表达的AT-Ⅲ蛋白及AT-Ⅲ蛋白纯品特异性结合.结论 成功制备了人抗凝血酶Ⅲ抗血清.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人类抗凝血酶Ⅲ蛋白质和DNA多态性的相互关系,对51名正常健康无血缘关系的中国蒙古地区的配对血浆DNA样本进行了抗凝血酶Ⅲ(ATⅢ)IEF表型测定和ATⅢ5'基因座PCE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ATⅢ变异体和ATⅢ5'基因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相互独立。提示:ATⅢ5'基因座长度多态性不是产生ATⅢ变异体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肝病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抗凝血物质,占人体总抗凝血能力的50%~60%。本文采用凝固时间法测定几种肝病患者血浆AT-Ⅲ活性并与健康人进行比较,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实验对象健康对照组:选择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178例,经体格检查、B超、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脂、肾功能等检查均正常者。其中男75例,女103例;年龄18~58岁。肝病组:选择我院初诊肝病患者195例,其中急性肝炎56例,慢性肝炎88例,肝硬化39例,重症肝炎12例。诊断标准按2000年9月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联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过程中凝血因子和炎 症因子的变化及抗凝血酶Ⅲ(ATⅢ)对活化凝血因子、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抗凝血酶 Ⅲ调节炎症反应的应用时机和有效剂量。方法:复制失血性休克大鼠模 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休克组、常规剂量ATⅢ组和大剂量ATⅢ组,每组10只。休 克组予普通复苏液,常规剂量ATⅢ组予抗凝血酶Ⅲ 20 U/kg,大剂量ATⅢ组每天予抗凝血酶 Ⅲ 100 U/kg,连续3 d。检测各组第1、2、3 d血浆核因子kappa B(NF-κB)、6-酮-前列 腺素F1α(6-Keto-PGF1α)、E-选择素(E-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凝血酶原片段F1+2、D-二聚体(D-D)、血栓调节素( TMD)变化。结果:大剂量ATⅢ组血浆核转录因子、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 子(P<0.01)、E-选择素水平明显低于休克组、常规剂量ATⅢ组(P<0.05)。 常规剂量ATⅢ组与休克组比较,核转录因子、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E-选择素水平无显著 差异(P>0.01)。休克组上述细胞因子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常规剂量ATⅢ组、 大剂量ATⅢ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均明显高于休克组(P<0.05)。而常规剂 量ATⅢ组、大剂量ATⅢ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无显著差异(P>0.01)。常规 剂量ATⅢ组、大剂量ATⅢ组血栓调节素(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 酶-抗凝血酶复合物(高凝状态标记物)及D-二聚体(纤溶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休克组( 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休克组、常规剂量ATⅢ组和大剂 量ATⅢ组3 d死亡率分别为40.0%、20.4%、21.2%。休克组死亡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ATⅢ 组和大剂量ATⅢ组(P<0.05),与常规剂量ATⅢ组比较,大剂量ATⅢ组死亡率无明显 差异。结论:失血性休克激活凝血、炎症反应。大剂量抗凝血酶Ⅲ抑制 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1例遗传性抗凝血酶(AT)缺陷症先症者及其家系进行表型诊断和基因诊断,并探讨其家系成员发病机制。方法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该家系9名成员的AT活性(AT∶A)、蛋白S活性(PS∶A)、蛋白C活性(PC∶A),用免疫比浊法检测AT抗原量(AT∶Ag),用Western blot检测血浆中的AT分子质量和含量,抽提外周血基因组DNA,用PCR对AT基因的7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扩增,用直接测序法对该家系所有成员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并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同时筛查100例正常人以排除基因突变的多态性。结果该家系先症者AT∶A和AT∶Ag分别为48%和121 mg/L,先症者AT基因的第6外显子发现10381T del。其家系的部分成员检测到相同的移码突变。结论该家系先症者及部分成员存在Ⅰ型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是由AT基因10381T del移码突变所致。  相似文献   

9.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抗凝血酶Ⅲ与纤溶酶原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抗凝功能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变化。方法以“四管闭塞法”及再开放颈动脉建立家兔急性全脑缺血及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观察血浆抗凝血酶Ⅲ活性(AT -Ⅲ∶A)及纤溶酶原活性 (PLG∶A)的变化。结果与缺血前比较 ,缺血后30min时AT -Ⅲ∶A、PLG∶A无明显下降 ,但再灌注后30min、60min、120min时AT -Ⅲ∶A、PLG∶A均呈明显的进行性下降(P<0.05或P<0.001)。结论家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血浆AT -Ⅲ∶A、PLG∶A呈明显改变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会影响血浆抗凝血功能及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抗凝血酶Ⅲ(AT-Ⅲ)的检测,探讨其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泌尿系感染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泌尿系感染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126例抗凝全血标本,按说明操作CS-5100凝血分析仪,测定三组标本AT-Ⅲ数据.结果 确诊的各1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泌尿系感染抗凝全血标本的AT-Ⅲ检测结果经t检验分析表明,慢性肾小球肾炎组与泌尿系感染组、对照组AT-Ⅲ检测结果比较在统计学上均存在差异(t=7.331,P<0.05;t=7.297,P <0.05);而泌尿系感染组与对照组AT-Ⅲ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16,P>0.05).结论 AT-Ⅲ的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组中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5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T-Ⅲ活性,并与神经系统损伤程度、一般生化项目进行相关性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酶免疫法(EIA)测定患者血浆中免疫复合物的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数量及表型,并与正常组55例体检者进行对照。采用ELISA法分析免疫复合物刺激外周血单核细胞后TNF-α和IL-6分泌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TNF-α和IL-6对人脑血管内皮细胞AT-Ⅲ表达的影响。结果: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T-Ⅲ活性明显降低(P<005),且与神经系统功能损伤程度呈负相关(P<005),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5);同时,患者血浆中TNF-α和IL-6水平明显升高(P<001),伴随免疫复合物含量增多(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患者外周血CD14+CD16+和CD14+CD32+单核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而CD14+CD64+单核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5)。经免疫复合物刺激后,外周血单核细胞TNF-α和IL-6分泌明显升高(P<001),而TNF-α或IL-6与人脑血管内皮细胞共孵育后,均可下调其AT-Ⅲ蛋白表达水平(P<005或P<001)。结论:AT-Ⅲ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明显降低,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其可能的机制是免疫复合物通过CD14+CD64+单核细胞介导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升高AT-Ⅲ活性对缺血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凝血因子XⅢ(FXⅢ)是催化凝血过程最后一步反应的凝血因子,在止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FXⅢ缺乏将导致凝血块不稳定,引起出血。近年来的研究发现FXⅢA链和B链基因突变影响FXⅢmRNA、蛋白质的的表达及稳定性,引起FXⅢ缺乏。本文就FXⅢ基因突变与遗传性FXⅢ缺乏症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肺损伤与凝血和抗凝机制的关系。 方法: 严重感染病例25例。分别于入院后第3、5和9 d进行血常规、血小板计数、血浆蛋白、肝肾功能以及vWF、AT-Ⅲ和PC的检测。同时进行血气分析并计算PaO2/FiO2。将PaO2/FiO2降至300 mmHg以下的14例作为肺损伤组,其余11例作为非肺损伤组。 结果: 白细胞总数肺损伤组和非肺损伤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肺损伤组和非肺损伤组经给氧或呼吸机治疗后,PaO2能保持在(92±5)mmHg和(104±10)mmHg,与正常对照组的(96±3)mmHg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PaO2/FiO2在病程中逐渐下降,最低分别达(251±43)mmHg和(368±35)mmHg,两组差异显著而且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465±17)mmHg(P<0.01)。肺损伤组AT-Ⅲ:Ag[(132.5±11.9)mg/L]、AT-Ⅲ:A[(55.2±8.3)%]和PC[(63.0±6.8)%]水平分别显著低于非肺损伤组的(171.9±12.3)mg/L、(83.2±9.8)%和(79.3±13.6)%(P<0.01),而反映凝血机能的vWF水平[(141.4±12.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101.1±13.6)%](P<0.01)。 结论: 急性肺损伤时存在凝血和抗凝的失衡,可能与急性肺损伤发生和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足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方法:选取本院疮面修复科2012年4月~2013年3月107例糖尿病足患者为观察对象,按其严重程度分为0~2级(A组)、3~4级(B组)两组,另选体检健康者45例为对照(C组),检测以上对象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及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并比较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结果:B组血浆D-D、Fbg水平显著高于A组和C组;B组AT-Ⅲ活性显著低于A组,更低于C组。结论:血浆D-D、Fbg水平和AT-Ⅲ活性的联合检测对于判断糖尿病足患者体内高凝状况及监测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李大千  蒋云  梅燕萍 《医学信息》2019,(17):167-169
目的 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与纤维蛋白原(Fbg)对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下肢静脉血栓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10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什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AT-Ⅲ、D-D与Fbg变化及其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率。结果 术前观察组AT-Ⅲ低于对照组[(82.82±9.17)% vs(101.4±7.66)%],D-D与Fbg高于对照组[(23.49±14.82) g/mL vs(0.37±0.12) g/mL]、[(4.65±1.12)g/L vs(2.52±0.51)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d AT-Ⅲ高于术后3 d[(90.61±7.68)% vs(89.13±29.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D与Fbg低于术后3 d[(2.80±0.95) g/mL vs(12.35±8.01) g/mL]、[(2.75±1.01)g/L vs(3.58±1.0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项联合检测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诊断率高于AT-Ⅲ、D-D和Fbg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AT-Ⅲ、D-D和Fbg是判断机体抗凝水平和血栓形成较为简便且快速的方法,可以作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诊断与治疗的指标,且三项联合检测可提高下肢静脉血栓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动态观察了异丙肾上腺素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浆前激肽释放酶(PKA)和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并探讨了它们之间及其与心肌缺血、梗塞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首次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4小时,PKA已显著降低(P<0.05),AT-Ⅲ也有降低趋势;24小时两者均显著降低(P<0.01),且两者间呈正相关(r=0.59,P<0.05);48小时AT-Ⅲ几乎恢复到正常水平,PKA则仍显著降低;24小时PKA与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及心电图Ⅱ导联J/R比值均呈负相关(r=-0.60,-0.78;P<0.05,0.01)。提示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在异丙肾上腺素导致大鼠心肌梗塞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心肌梗塞后血浆AT-Ⅲ的降低主要与内源性凝血系统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与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肾脏受累程度的关系.方法:以86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为对象,检测其AT-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platelet,PLT)和24h尿蛋白定量(24hU-TP).根据24hU-TP结果,分为24hU-TP≥1g/24h组和24hU-TP<1g/24h组,首先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AT-Ⅲ、FDP、D-D和PLT的差别,然后,进行24hU-TP与AT-Ⅲ、FDP、D-D和PLT的相关性分析,最后,以AT-Ⅲ、FDP、D-D和PLT为自变量,以24hU-TP为应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AT-Ⅲ、FDP、D-D和PLT对24hU-TP的影响.结果:①24hU-TP≥1g/24h组AT-Ⅲ、FDP、D-D和PLT均显著高于24hU-TP<1g/24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24hU-TP与AT-Ⅲ、FDP、D-D均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521、0.432、0.226,均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提示,AT-Ⅲ(95%CL=0.78~0.934,P<0.05)、FDP(95%CL=1.075~1.223,P<0.05)是24hU-TP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AT-Ⅲ、FDP与HSPN患儿肾脏受累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抗凝血酶Ⅲ(anfithrombin-Ⅲ,AT-Ⅲ)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现已明确AT-Ⅲ是血浆中生理性抑制物中最重要的一种抗凝物质。在病理情况下如创伤、烧伤、感染,DIC、血栓形成、肝肾疾患等,血浆AT-Ⅲ水平可明显下降。我室于1984年5月建立测定AT-Ⅲ活性的方法(凝血酶凝胶空斑法)。测定了100名健康人的AT-Ⅲ活性。动态观察七名烧伤病人血浆AT-Ⅲ活性的变化。并对AT-Ⅲ与烧伤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凝血酶凝胶空斑法测定AT-Ⅲ的功能活性。其原理是根据AT-Ⅲ能和凝血酶生成复合物使凝血酶丧失转化纤维蛋白元成纤维蛋白的酶活性。这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不同类型冠心病 (CHD)患者血浆组织因子 (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TFPI)抗原水平及抗凝血酶 Ⅲ(AT Ⅲ)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TF抗原 (TF Ag)、TFPI抗原 (TFPI Ag)均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 ,AT Ⅲ活性采用发色底物法。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组和稳定型心绞痛 (SAP)组TF抗原水平治疗前后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水平接近 (P >0 .0 5 ) ;各组治疗前后TFPI抗原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各组治疗前AT Ⅲ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 ,AMI组和UAP组AT Ⅲ活性升高至对照组水平 (P >0 .0 5 ) ,SAP组和OMI组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AMI及心绞痛患者发作期 ,外源性凝血途径被启动 ,TF过度表达 ,TFPI反馈性增高 ,AT Ⅲ活性因被过多拮抗和消耗而降低 ,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III(AT-III)、凝血因子Ⅴ(FactorV)基因多态性与广东籍汉族早孕期妇女子痫前期和子痫发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7例早孕期广东籍汉族妇女AT-III及FactorV基因的突变情况,将其中54例妊娠20周后发生子痫前期和子痫的患者作为观察组,513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基因突变检测分别采用DdeI和MnlI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观察组ATIIIDdeI++、DdeI+-及DdeI--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1.9%、27.8%和20.4%,对照组则分别为66.7%、25.5%和7.8%。观察组AT III DdeI-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4.3%,20.6%,P〈0.01),AT III DdeI--基因型在子痫前期和子痫发病中的相对风险率为3.025。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检出Factor VLeiden突变。结论 ATIII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广东籍汉族妇女子痫前期和子痫发病相关,而Factor VLeiden突变与其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