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鸡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制备抗鸡γ-干扰素单克隆抗体(mAb)。方法:应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以重组菌BL21(DE3)(pET-ChIFN-γ)表达产物的包涵体作为抗原免疫BALB/c鼠,以纯化的GST-ChIFN-γ作为检测抗原,制备抗鸡γ-干扰素mAb;采用ELISA、Dot-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mAb的特异性。结果:获得2株可稳定分泌抗鸡γ-干扰素mAb的杂交瘤细胞株1G5、5E3,其Ig亚类均为IgG2a,腹水mAb1G5、5E3的ELISA效价分别为1∶1600000,1∶120000。在Dot-ELISA试验中,这2株mAb均只与表达His-ChIFN-γ及GST-ChIFN-γ的重组大肠杆菌反应,与未表达这2种IFN-γ的其他8种菌株均不发生反应。在蛋白质印迹试验中,2株mAb均能与融合蛋白GST-ChIFN-γ、His-ChIFN-γ发生反应,出现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mAb1G5、5E3是针对鸡γ-干扰素的特异性mAb。结论:成功地制备抗鸡γ-干扰素的mAb,它们在免疫检测、免疫细胞功能分析和免疫调节研究等方面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鼻咽癌细胞株在鸡胚尿囊膜模型上促进血管生成能力的差异。方法选用6日龄鸡胚,开窗后分别种植5-8F、6-10B及CNE-2三种鼻咽癌细胞株,三种细胞株细胞数为2×106/鸡胚者各一组,细胞数为5×105/鸡胚者各一组,另一组为对照组(PBS),每组10个鸡胚。孵育6日后,统计分析新生血管数及血管面积/鸡胚面积比。结果种植细胞数为5×105/鸡胚时,5-8F、6-10B细胞部分鸡胚有移植瘤形成,CNE-2细胞鸡胚均未见成瘤。种植细胞数为2×106/鸡胚时,三种鼻咽癌细胞株均可100%成瘤,其新生血管数依次递减,分别为(38.7±2.50)、(33.5±4.43)、(29.7±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面积/鸡胚面积比分别为(22.2±2.18)%、(18.7±2.45)%、(16.9±2.62)%,均高于对照组的(9.5±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8F面积比高于其他两种细胞株(P〈0.05)。结论鼻咽癌5-8F、6-10B及CNE-2三种细胞株在鸡胚尿囊膜模型上血管生成能力依次减弱,实验研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相似文献   

3.
干扰素及其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20世纪初,病毒学家发现,当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的时候,两种病毒间普遍存在相互拮抗的现象,于是提出了病毒间存在着干扰(interference)的概念.1957年Issacs和Lindermann用灭活的流感病毒和鸡胚绒毛尿囊膜一起培养,产生了一种可溶性物质,该物质作用于其他鸡胚绒毛尿囊膜后,可以抑制随后攻击的活病毒繁殖,于是把这种物质命名为干扰素(Interferon,IFN),干扰素是产生干扰现象的主要原因.后来发现除两栖类外的大多数脊椎动物受病毒感染后均可产生这类抗病毒物质.干扰素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低分子量蛋白质.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指出: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功能的活性蛋白,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共固定化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的协同抗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重组人干扰素(IFN-γ)和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共固定化对体外培养的人宫颈癌细胞(Hela)生长的影响。利用光固定化方法将IFN-γ、TNF-α共固定在24孔聚苯乙烯培养板(PSt)上,培养Hela细胞,分别设为:共固定(IFN-γ+TNF-α)、单固定(IFN-γ、TNF-α)、游离(IFN-γ、TNF-α、IFN-γ+TNF-α)各组培养,研究癌细胞生长抑制曲线,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检测Hela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结果表明共固定化干扰素和人肿瘤坏死因子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最高达82%,显示IFN-γ对TNF-α具有良好的协同抗宫颈癌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联合γ干扰素(pEGFP-mINF-γ)真核表达质粒,探讨γ-干扰素对卵巢癌细胞系skov3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将重组质粒转染入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获得稳定表达INF-γ细胞株,设空质粒转染组(skov3-pEGFP组)和空白对照组(skov3组);逆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法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测定INF-γ的分泌量;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和荧光显微镜下细胞染色法检测INF-γ对skov3细胞体外生长和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RT-PCR和ELISA法证实重组质粒已整合到skov3细胞并获稳定表达;MTT法检测细胞的增值速度及细胞抑制率,pEGFP-mINF-γ组第5天的细胞抑制率为21.67%,明显高于skov3-pEGFP和skov3组,P〈0.005;Hoechst染色检测结果显示skov3-mINF-γ组细胞凋亡,荧光显微镜下skov3-mINF-γ组凋亡细胞明显多于skov3-pEGFP组和skov3-nu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ov3-pEGFP组和skov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EGFP-mINF-γ,该质粒转染人卵巢癌细胞sk-ov3可抑制其生长,并不影响INF-γ的分泌量,异种INF-γ基因可能对人上皮性卵巢癌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干扰素γ(IFNγ)又称免疫干扰素,其抗病毒活性较低,免疫调节和抗细胞增殖作用较强,是一种强的巨噬细胞、NK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剂。IFNγ增强抗原提呈,活化T淋巴细胞,与多种致炎因子相互作用,促进粥样病变处炎症反应,加重病变进展。作为脂质代谢相关酶的调节因子,IFNγ诱导泡沫细胞形成,并活化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但也有研究显示,它可影响一些脂质受体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并减少平滑肌细胞增殖而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扰素是由有关生物细胞在干扰素诱生剂作用下产生的一类诱生蛋白。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将其分为三种:α干扰素(IFN-α)、β干扰素(1FN-β)和γ-干扰素(1FN-γ)。根据氨基酸顺序的不同,又分为若干亚型:人α-干扰素至少有20个亚型,β干扰素有4个亚型,γ-干扰素可能也有4个亚型。  相似文献   

8.
γ干扰素是在免疫调节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细胞因子,表现出明显的抗增殖和抗纤维化效应。主要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产生,与γ干扰素受体以二聚体的形式结合。γ干扰素是诱导Th1产生的细胞因子。它刺激Ⅰ类和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表达,籍此可以调节细胞毒及辅助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9.
干扰素(interferon,IFN),是由英国科学家Isaacs于1957年通过鸡胚绒毛尿囊膜研究流感病毒干扰现象时首先发现的[1].干扰素是病毒感染机体时,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产生的一组结构类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是机体抗病毒感染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种免疫因子,IFN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功能.干扰素抗病毒效应往往早于特异的机体免疫反应,可有效地限制病毒复制,并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是世界范围内许可的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肿瘤和免疫紊乱的药物.一方面,干扰素可有效抑制病毒在细胞中的增殖,在宿主抗病毒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病毒也进化出相应的机制以对抗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从而成功侵染宿主并维持长期感染状态.鉴于此,本研究就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及病毒对干扰素效应的逃逸机制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0.
把人源γ-干扰素(IFN-γ)CDNA,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人肺腺癌A549细胞株。经G418筛选获得了能稳定分泌干扰素的A549-IFN-γ克隆细胞,经Co^60照射制成疫苗,结果证实它对小鼠肿瘤显示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王炜  肖保国 《现代免疫学》1997,17(6):376-377
<正>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是以抗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为其主要的致病性抗体。目前认为该抗体的产生依赖于T淋巴细胞,T细胞所分泌的细胞因子参与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的诱导和发病过程。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分别由Th1和 Th2亚型细胞所分泌,在机体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检测了早期发病的MG手术病人的骨髓、胸腺及外周血中IFN-γ和IL-4分泌细胞数,以期了解是否Th1及Th2均参与了MG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脐血单个核细胞表达IL-12、IFN-γ及其mRNA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12(IL-12)的主要作用是促进TH1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产生γ-干扰素(IFN-γ),介导细胞免疫。脐血单个核细胞(CBMC)产生IL-12的能力鲜见报道。重组IL-12(rIL-12)在体外能促进新生儿CD4+T细胞产生IFN-...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用天然免疫活性多糖.香菇(Lentinus edodes)、银耳(Tremella fuifformisBerk)和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多糖,研究其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细胞因子IFN-γ和IL-2水平的影响。选择180只雏鸡并将其随机分为9组:3个多糖提取物添加组(LenE、TreE和AstE),3个添加提取物并免疫接种疫苗组(LenE+V、TreE+V和AstE+V),1个球虫免疫组和2个对照组(球虫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检测球虫感染后第7、14天鸡血清IFN-γ效价和脾淋巴细胞IL-2的水平。结果显示,球虫感染后第7、14天,添加多糖提取物并疫苗免疫组的血清IFN-γ效价显著高于单纯疫苗组(P〈0.01)。然而,单纯提取物添加组与单纯疫苗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种多糖提取物相比,感染第7天后,AstE组的IFN-γ效价最高,而TreE+V组的IFN-γ的效价显著高于LenE+v组和AstE+v组。脾脏细胞IL-2产量与血清IFN-γ效价的表现基本一致。感染后第7天,提取物加疫苗免疫组的平均IL.2水平显著(P〈0.01)高于单纯疫苗组,提取物添加组的平均IL-2水平与单纯疫苗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感染第14天后,多糖提取物添加组及多糖提取物加疫苗组的平均IL-2水平都与单纯疫苗组没有显著差异。IL-2产量在不同多糖提取物添加组间没有显著差异。本实验结果表明,多糖提取物抗球虫作用可能与刺激免疫细胞分泌IFN-γ和IL-2等细胞因子、提高T-细胞免疫应答有关;中药免疫活性多糖对球虫感染鸡有很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当多糖与疫苗一起使用时,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胰岛素对人a1(I)前胶原(COL1A1)基因启动子的调控作用及肿瘤坏死因子a(TNFa)、干扰素γ(IFNγ)、干扰素a(INFa)对这一作用的影响。方法:构建含 COL1A1基因启动子序列与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报告基因的重组体pCOLH0.27与pCOLH2.5,它们分别含该启动子序列-268~ 42bp(0.27kb)与-2483~ 42bp(2.5kb)片段。将这2个重组体瞬时转染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加入IGF-1或胰岛素,部分细胞还加入TNFa或IFNγ或IFNa,测定CAT活性。结果:13nmol/L IGF-1使转染后的这2个重组体活性分别增高3.68倍与4.04倍。2.5umol/L的胰岛素亦使之分别增高3.69倍与3.93倍。TNFa、IFNγ、IFNa能降低IGF-1与胰岛素诱导的pCOLH2.5活性。结论:IGF-1和胰岛素能在转录水平促进COL1A1基因的表达,TNF-a、INFγ、IFNa能抑制IGF-1和胰岛素的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DEX)通过环磷酸鸟苷-磷酸腺苷合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cGAS-STING)通路介导的免疫调控机制对胃癌(GC)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GC细胞株MGC-803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空白培养基处理)、DEX低浓度组(DEX-L组,1 ng/ml)、DEX中浓度组(DEX-M组,10 ng/ml)、DEX高浓度组(DEX-H组,100 ng/ml)和DEX高浓度+cGAS抑制剂RU.521组(DEX-H+RU.521组,100 ng/ml DEX+1.0μmol/L RU.521)。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细胞中IL-2、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细胞cGAS、STING、Ⅰ型干扰素(IFN-Ⅰ)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cGAS、STING、Bax、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相似文献   

16.
ABC-ELISA检测人天然及重组γ-干扰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素-亲和素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技术(ABC-ELISA)检测人天然及重组γ-干扰素。以固相化兔多抗IgG捕获待检样品中γ-干扰素,以具有中和γ-干扰素抗病毒活性的生物素化单抗作为检测抗体,再加ABC复合物,用邻苯二胺显色。据已知不同浓度标准γ-干扰素显色后的OD值的标准曲线,判定待检品中γ-干扰素蛋白含量。所检γ-干扰素与抗病毒活性一致,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α、β-干扰素等无交叉显色反应;最低检测值为100pg/ml(相当于抗病毒效价1~2U/ml);可用于重组人γ-干扰素生产、纯化过程中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血清γ-干扰素水平、人淋巴细胞γ-干扰素分泌量及LAK和TIL细胞等产生γ-干扰素水平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Ⅰ型干扰素及其在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7年,Isaacs和Lindenmann发现在流感病毒感染的鸡细胞中,一种细胞分泌物质可调节鸡细胞的抗病毒状态,这种物质被命名为干扰素(IFN)。Ⅰ型干扰素是第一种被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干扰病毒的复制而得名。干扰素的发现立刻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重视。干扰素分为Ⅰ型和Ⅱ型两大类,Ⅱ型干扰素只有IFN-γ;Ⅰ型干扰素则包含多个种类,其中,IFN-α是一个大家族,目前已发现十多种亚型,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研究证实,生长因子与视网膜多种细胞生长增残密切相关^[1],而细胞生长因子可能是通过一氧化氮(NO)的介导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坏^[2]。我们选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GEF)、γ-干扰素(IFN-γ)和NO浓度变化作为指标,探讨糖尿病(DM)患者VEGF、IFN-γ、NO变化及其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IFN-α)、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TNF)体外处理人肝癌细胞系H-7402,ABC-CELISA法检测各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表达水平,用 LDH释放法观察CD3单克隆抗体活化的杀伤细胞(CD3AK)对各处理条件下H-740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经TNF,IFN-α处理的肿瘤细胞ICAM-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同时对CD3A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亦显著增强,IFN-γ虽能够提高靶细胞ICAM-1分子的表达,但CD3AK的杀伤活性并未因此增强。抗ICAM-1和抗白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单抗能够有效地降低CD3AK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并且能够阻断IFN-α、TNF对CD3AK细胞杀伤效应的促进作用。提示ICAM-1/LFA-1参与了CD3AK粘附杀伤肿瘤细胞过程,TNF、IFN-α的促杀伤效应与肿瘤细胞表面ICAM-1分子的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相关性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与肝纤维化相关的细胞因子有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这些细胞因子及其网络的相互作用对肝脏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起调控作用,在肝纤维化形成的不同阶段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