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动脉CT造影已经成为主动脉及其分支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但由于主动脉病变CT血管造影扫描范围大。自头臂血管至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处。所以常规扫描剂量会对患者造成较大辐射损害[1]。随着多层螺旋CT的应用,降低X射线剂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2]。尝试研究低剂量扫描应用于主动脉成像以减少该类患者的扫描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2.
螺旋CT检查中无定位图像扫描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螺旋CT检查中,首先进行定位图像扫描,然后在定位图像上确定扫描起始点和终止点,以此确定扫描范围。经过实践,笔者认为有很多部位做CT扫描,无需扫描定位图像,可直接在体表定位确定扫描范围进行螺旋扫描,同样达到诊断要求,减少了患者的受照剂量。特别是多层螺旋CT(MSCT)应用以来,大范围扫描得以开展,象胸腹主动脉加下肢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扫描定位图像患者的受照时间是16s左右。运用无定位图像扫描操作技术,患者就可以减少这些受照剂量。  相似文献   

3.
黄倩  王莉  黄葵红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15(8):677-677,681
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是由静脉注射对比剂后,利用螺旋CT的各种成像方法进行的一种微创的血管检查方法,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期应用于脑血管、肾血管中,随着16层螺旋CT的出现,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已开始应用于双下肢、上肢血管造影。我院自2003年11月应用美国GE公司16层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4.
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造影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在急性胸痛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6例临床急性胸痛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对所有扫描原始数据用冠状、矢状面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方法行冠状动脉、肺动脉和胸主动脉成像。由2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生对所有图像进行观察,对疾病进行诊断,其中16例患者同时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所有行64层螺旋CT心胸联合血管造影的患者1次检查均可清晰显示双侧肺动脉、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胸主动脉,同时均可进行纵隔及肺窗重组,对胸部疾病进行诊断。显示冠状动脉狭窄10例,急性肺动脉栓塞14例,主动脉夹层6例(其中1例同时伴有冠状动脉右支急性血栓形成);并诊断气胸1例、缩窄性心包炎1例;4例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64层螺旋CT1次心胸联合血管造影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冠状动脉、肺动脉及主动脉,对其病变作出正确诊断,还能清晰地显示胸部疾病,是急性胸痛病因诊断无创、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螺旋CT的问世,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SCTA)已成为现实。它扫描速度快,可在一次屏气的30秒内完成扫描,尤其在胸、腹部避免了呼吸的影响,并且系少剖伤检查,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腹部动脉的SCTA主要用于检查与评价:①腹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如肾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车身的病变与变异;②胰、脾、肝周围血管受肿瘤侵犯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螺旋CT血管造影术在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夹层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例夹层动脉瘤行螺旋CT连续容积增强扫描,并将获得的数据传至工作站行三维重建,结合横断面及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根据Debakey分型,De.bakeyⅠ型10例,DebakeyⅢ型11例,两型中不典型夹层各2例。典型夹层动脉瘤的CT征象主要是分离移位的内膜、真假腔、主动脉壁增厚、钙化、主动脉不规则扩张;不典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征象为主动脉壁呈半月状或环状增厚,伴或不伴有内膜钙化内移。结论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在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便于治疗后观察对比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16层螺旋CT的问世,能够轻松实现薄层、快速、大范围的扫描,先进后处理软件的支持,为CT血管成像的临床使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现在CT血管造影(CTA)已被用来检查身体各个部位的血管病变,笔者将我院用16层螺旋CT进行颈、颅动脉血管造影检查获得的操作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多层螺旋CT是检查小肝癌的一种相当敏感的方法,经病理检测证实,证实的敏感性为80%,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肝内小的瘤灶检出率,高于常规CT和动态CT。 CT血管造影是CT与血管造影两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根据插管的部位、扫描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动脉造影CT(computed tomographic artemgraphy,CTA);  相似文献   

9.
三维螺旋CT血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磁共振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发展起来。螺旋CT问世后又出现了另一种小创伤性血管检查技术一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TornograPhyAnslosra砷vCTA)。螺旋CT血管造影就是经周围静脉高速注入碘造影剂,在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期,用螺旋CT对其进行快速体积数据采集,由此获得的图像再经各种计算机处理技术,合成三维血管影像。一、CTA技术1.螺旋CTA基本原理螺旋CT是利用滑环技术将扫描架的转动部与固定部相连,在病人通过扫描架时进行连续快速的数据采集,可在一次弊气的30秒内完成某一…  相似文献   

10.
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主动脉夹层属危重急症,发病急,预后差,尽管外科手术及药物治疗有长足进步,但围手术期病死率仍很高.应用螺旋CT扫描、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T angiography)及影像后处理功能,使图像分辨率明显提高,能够明确主动脉夹层的类型并了解其形态变化,为临床内科及外科制定手术计划提供精确的影像信息,从而减少病死率.本文对22例螺旋CT诊断的主动脉夹层作了回顾性分析,并探讨螺旋CT扫描及SCTA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增强扫描已成为CT检查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随着螺旋CT的出现,螺旋CT血管造影、肝脏双期CT增强扫描等新技术得以日益广泛的应用。CT增强的效果取决于注射速度、延迟时间、扫描方法等技术条件的选择。确切了解这些因素对CT增强的影响,恰当地选择扫描、注射的相关条件,对于扫描的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螺旋CT诊断(附11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夹层动脉瘤的医学影像检查既往主要依靠X线检查,随着螺旋CT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的飞速发展,螺旋CT血管造影,电子束CT的血管造影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已用于临床并显示了优越性[1]。我院3年来用螺旋CT检查1l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夹层主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3例夹层动脉瘤患者分别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后行血管重建,对比发现。结果:行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主动脉双腔.行血管重建可更直观地了解病变范围。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在动脉早期扫描后行多维重建是早期、准确发现夹层动脉瘤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肺隔离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肺隔离症的诊断能力。方法 15例经病理(14例)和血管造影(1例)证实的叶内型肺隔离症患者均经多层螺旋CT平扫与增强扫描,并采用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建显示异常血管与病灶的关系。结果 15例肺隔离症患者中,14例的病灶位于左下叶,1例的病灶位于右下叶,异常体动脉供血全部来自胸主动脉,其平均直径1.6cm。CT平扫表现为肿块形7例,圆形或卵圆形5例,不规则形3例。增强后15例均显示异常体动脉供血。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能准确诊断肺隔离症,并可取代其他有创性检查,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  相似文献   

15.
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给血管病变创造了一条无创的检查道路.随着设备的完善,软件的升级,CTA技术更加成熟.16层螺旋CT的问世,能够轻松实现薄层、快速、大范围的扫描,为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创造了更好的条件.笔者将16层螺旋CT进行血管造影检查获得的初步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重症胸痛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胸心部血管性病变所致急重症胸痛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并经证实的由血管性病变引起的急重症胸痛患者,利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曲面重建以及容积再现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 结果 CT血管造影显示急性主动脉夹层13例,急性肺动脉栓塞9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12例,所有病例最终经过临床证实. 结论 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急重症胸痛诊断中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急重症胸痛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肺栓塞螺旋CT血管造影的护理操作规程。方法:利用高压注射器和非离子型造影剂对14例临床拟诊为肺栓塞的病人进行了6次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结果:16人次肺栓塞患者螺旋CT血管造影无一例有副作用反应,肺动脉显示良好,肺血栓显示清楚。结论:正确的护理操作规程是螺旋CT血管造影成功保证。  相似文献   

18.
多层螺旋(MSCT)以其亚秒级的扫描速度,薄的层厚及多种后处理重建方式,使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技术发展很快。由于操作简当、方便、安全、无创伤性,可部分或基本取代传统的血管造影。甚至有作者认为MSCTA在某砦方面比传统血管造影还更具优越性。本文主要阐述MSCTA技术在显示腹主动脉下段至下肢动脉病变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多层螺旋CT胸部三联合扫描检查急性胸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浩 《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12):1631-1633
40层螺旋CT的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使一次扫描覆盖冠状动脉、主动脉、肺动脉并清晰重建其血管影像成为可能,即对冠心病、肺动脉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等三种常见急性重症的快速联合检查,是急性胸痛患者有效的诊断和筛查手段。本文旨在探讨应用40层螺旋CT胸部三联合扫描检查急性胸痛患者。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血管造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磁共振血管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等非创伤性技术发展起来。螺旋CT问世后又出现了另一种小创伤性血管检查技术-螺旋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螺旋CT血管造影就指利用螺旋CT在受检查者靶血管内造影剂充盈的高峰时期,进行连续解剖及病生理原始数据的立体采集,然后利用计算机的后处理功能.最终重建成靶血管立体影像的血管成像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