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证为血液不循经脉而渗溢于脉外的各种出血症。反复出血后病情极易发生转化,从而导致病情演变.诸如血脱、气脱等血证危脱变症。当此之际,倘能详审病势,强化对血证危脱变症的救治显然是极其重要的。唐容川《血证论》对此有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其辨治经验开血证危脱变症诊断治疗先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指导意义。堪为后学效法,兹探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脉症顺逆,是指从患者的脉象与除脉以外的其他症状所揭示的辨证意义是否一致来判断病情的复杂程度和预后的吉凶。脉症相应为顺,脉症不相应为逆。一般来说,后者较之前者,病情更为复杂。对于脉症不相应的辨证,目前《中医诊断学》的教材多引用张介宾的“盖症有真假,脉亦有真假”及何梦瑶的“凡脉症不相应,必有一真一假”等言,说明必须  相似文献   

3.
眼底血证辨证论治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底血证是以眼底发生出血性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各种疾病的总称,病位在视网膜和脉络膜.常见的出血性眼底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老年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出血、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内眼手术及外伤性眼内出血等.其出血原因、部位和形态各不相同,病机及转归也不尽相同.本文试从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入手,探讨眼底血证的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4.
1 病名概念厥脱是厥与脱的综合征,为常见的危重急症。厥,一指肢体或手足逆冷的症状;一指突然失去知觉,不省人事。脱,为多种疾病病情突变时的危重衰竭证候,厥与脱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厥为脱之轻症,脱为厥之变症,两者常易合并出现。是由邪毒内陷,或内伤脏  相似文献   

5.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属中医学“脉痹”“脱疽”范畴。脉痹病因病机为正气不足,风寒湿邪侵袭血脉,血液凝涩,脉道不通,临床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不仁,或见冷、热、燥、湿及水肿,治疗原则为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治法包括针刺、汤液及药酒治疗,其预后与正邪盛衰有关。脱疽病因病机为寒冷刺激、房事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情志不遂或外伤,致气血凝滞,经脉阻塞,肢节失养,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发凉、苍白、疼痛、坏死脱落,早期采用中药内服,晚期手术,配合各种外治法局部治疗,其预后与气血是否衰败及毒邪是否传变有关。  相似文献   

6.
生脉注射液在临床应用上较为广泛,其作用为益气养阴,复脉固脱。适用于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其应用时不需做皮试,报道偶见寒战、皮疹、心悸及胃肠道反应,罕见过敏性休克。2011年8月我院发生1例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7.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儿童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多参考古代文献中“血证”等相关论述治疗该病。以《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为例,分析小儿血证的发病机制、治法方药。通过对原文分析可知,小儿血证以热乘血气为基本病机,治疗大法也以清热为主,辅以化瘀、收涩止血;针对不同部位的出血,选药时顾及药物归经及病变脏腑特性的不同。其病机特点和治法方药可为诊治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提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脉通灵合剂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热毒伤阴型的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明确的中医辨证属热毒伤阴型的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脱疽)患者,用脉通灵合剂治疗并总结疗效.结果 临床痊愈28例;显效35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91.25%.肢体皮肤发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溃疡愈合等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明显(P<0.01).结论 脉通灵合剂是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厥症为古代四大症之一,其病证表现为寒厥和热厥两大类。其病机为气机升降出入的严重障碍或虚极欲脱或邪实闭极,为疾病发展至极之变,常表现为闭证、脱证或内闭外脱之证。其病理变化复杂,涉及多个脏器,以心、肾为重心而夹痰夹瘀夹秽浊。中医以手足逆冷或神昏占语或痉厥并见为主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经双介入治疗后的护理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方法对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手段的的术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介入术后密切观察病情,能减少门脉高压症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结论胃冠状静脉栓塞及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术后对病情及并发症的观察也十分重要,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肾小球肾炎初起表现与《伤寒论》少阴病经症板相类似,西医对该病无特殊治疗方法,运用中医经络学说及六经传变理论,少阴病分经证,腑证、本证(脏证)及亡阳证四个阶段,病变规律是由浅及深,病情由轻及重至危的发展过程,在未传时咽痛色红、无困倦,当欲传时咽痛不红、体困、睑面浮肿,脉微细,进而邪深入腑脏而危。根据这一传变规律,能在未传之时或邪入少阴经时就给予及时治疗,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不致邪深入脏,并发心肾阳衰的危重证,从而达到防疾病,减少急性肾炎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金匮要略》“脉脱”一词,历来注释不同。提出研究“脱”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脉象,不可大侧重于考字书,而应结合临床实践来求索。分析认为:“脉脱”是血痹,即西医所说的无脉症。而“脉脱入脏即死,入腑即愈”一句中的“入”字,实与中风中脏、中腑之“中”同义。  相似文献   

13.
血证的治疗,常用有止血、消瘀、宁血、补虚四大法,即出血过多宜急止,有瘀停留当消瘀,血止瘀去须宁血,再以补益填其虚。但治疗血证,当务之急是怎样止血,以防失血过多而“气随血脱”所谓急则治其标也,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把胶、壳(石)炭类等止血药在血证上的联合应用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探析新安医家程从周血证诊疗思路。程从周所著《程茂先医案》集中体现了其诊疗思想和学术经验,其擅用人参、黄芪温补培元,属新安医学中的"固本培元派";运用温补的诊疗思想亦体现在其诊治血证多运用补中益气法,遣方用药以参芪益气养血。  相似文献   

15.
1995年和2005年广州地区心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1995年与2005年广州心血管病患者的血脂水平,以及10年间血脂变化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南方医院1995年和2005年心内科住院病人作为研究样本(1768人),并分为单纯高血压患者、单纯冠心病或其等危症患者、冠心病合并冠心病等危症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者合并冠心病等危症患者、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冠心病等危症患者、其他心血管病患者6组,然后由统计教研室对其血脂水平及分布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1995年与2005年调查人群血脂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TG、TC、HDL-C水平均为2005年高于1995年,而LDL水平2005年低于1995年;(2)1995年调查人群的血脂水平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而2005年调查人群的血脂TG、HDL-C水平在性别上均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TG男性高于女性,HDL-C女性高于男性,而TC、LDL-C无性别差异;(3)1995年心血管病不同患病人群组血脂TG、TC、LDL-C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且均为单纯高血压患者组最高.而2005年不同患病人群组血脂4项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表现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者合并冠心病等危症患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冠心病等危症患者组TG水平最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合并冠心病等危症患者组TC水平最高,冠心病合并冠心病等危症患者组HDL-C水平最低,单纯高血压患者组LDL-C平均最高.结论 广州心血管病患者血脂水平10年来发生了显著性变化,并且存在性别差异.单纯高血压患者组血脂水平普遍高于其他患病组人群.  相似文献   

16.
《诸证析疑》为新安医家余午亭所著,该书立方遣药独具一格。余氏融诸家之长,对血证有深刻的认识,书中有衄血、吐血、便血等诸多章节论述血证。临证注重四诊合参,尤重脉诊,在诊疗血证的过程中,主张先审何经,依经而治,遣方用药灵活多变。余氏从气血立论辨治血证,另辟蹊径,拓展了血证诊疗的思路,对今日临床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肝前性门脉高压症。1.门静脉血栓症。2.脾静脉血栓症。3.动脉——门脉瘘。二、肝内血窦前性门脉高压症。1.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2.先天性肝纤维变。3.门脉性纤维变。4.住血吸虫病。三、肝内血窦性门脉高压症。1.重症脂肪肝。2.肝炎。四、肝内血窦后性门脉高压症。  相似文献   

18.
新安医家汪廷元所著的《赤崖医案》中的几则血证医案,体现了汪廷元诊疗血证的学术思路,反映了汪廷元的临证水平。汪廷元临证详审病因病机,注重脉诊,见血不妄止血,寒热并用,强调治病求本。文章通过对《赤崖医案》血证医案的分析、总结,认为汪廷元临证辨治血证审因求证,脉证合参的学术思路,以期为中医临床血证的诊疗提供思路,更好的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早日恢复。方法回顾笔者所在科9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不同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98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无手术死亡,术后14~30d出院。3例患者出现腹水,经治疗后消失。术后近期出血为2例,主要为肝功能失代偿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创面广泛渗血所致,予以补充凝血因子输血治疗后好转。随访15例,9例恢复正常劳动力,6例症状改善。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因其操作简便,适应证广,从而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健康指导,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伤寒论》阳主阴从的阴阳观强调阳气的主导重要性.少阴寒化、厥阴失合引起阳用障碍而致急危重症,《伤寒论》虽精于汤液调节阴阳,但其恐缓不济急,故欲急温其阳,应舍药取灸以发其燎原回阳之效.少阴寒化重症灼灸以通阳复脉、助阳抑阴、温阳补阴;厥阴失合危症施灸以升阳救逆、通阳外达、扶阳固脱.《伤寒论》之灸法回阳施治救急,始终贯穿于阳主阴从的阴阳理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