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慢性局限性牙周炎患者牙种植修复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在烟台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患有慢性牙周炎需要种植的患者共15例,所有患者种植前都经过牙周科系统的洁治、刮治,牙周炎得以控制。15例患者共计植入种植体53颗,其中即刻种植6例,植入15颗种植体,延期种植9例,植入38颗种植体。所有种植体3—6个月后完成修复,3个月、6个月、1年、以后每1年定期回访检查,进行评价,共回访2年,评价内容包括X片测量牙槽嵴顶至种植体顶的距离、牙周袋深度、临床效果等。结果:所有种植体2年后均行使功能良好,种植体存留率100%,负荷两年后牙槽骨吸收平均为1.62±0.64mm。结论: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完善的牙周治疗,病情得到控制后行种植修复,2年的临床效果是肯定的,更长期的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12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全颌种植义齿修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对经牙周治疗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拔除剩余牙齿后同期植入种植体并采用全颌种植义齿修复的可行性。方法对12例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治疗,控制病情后,拔除剩余牙齿并同期植入种植体,5~6个月后行全颌种植义齿修复。根据临床、X线检查和患者主诉评价修复效果。结果共计108枚种植体植入20个牙弓,其中37枚种植体即刻植入拔牙窝内。种植体平均承载3年,所有种植体均无松动。2枚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有进行性骨吸收,其中1枚为即刻植入拔牙窝内的种植体。除2枚有进行性骨吸收的种植体外,其余种植体周围的骨吸收高度平均为(1.33±0.10)mm。108枚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8.1%,37枚即刻种植体的存留率为97.3%。结论对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治疗后拔除剩余牙齿并同期植入种植体,采用全颌种植义齿修复,可减少牙槽骨的吸收、缩短种植修复疗程,在定期的口腔卫生维护下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慢性重度牙周炎患者行系统性牙周治疗后上颌磨牙区拔牙后即刻种植和位点保存术后延期种植两种种植方式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38例慢性重度牙周炎患者导致上颌后牙区牙齿保留无望,经过系统性牙周治疗及复查提示牙周状况良好后行种植治疗,共植入修复体49枚,其中即刻种植组23枚,位点保存术后延期种植组26枚,种植术后3~6个月行修复治疗。观察种植体留存情况及修复后种植体周围组织状况。结果:种植体脱落情况:即刻种植组2枚,延期种植组1枚,存留率分别为91.30%和96.15%。两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即刻及6月后复查的PD、BI、BOP(+)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种植成功的种植体功能良好,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良好。结论:慢性重度牙周炎患者经过完善的牙周系统治疗,在牙周状况良好的条件下,上颌后牙区拔牙后即刻种植和位点保存术后延期种植短期内临床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时采取即刻负荷的临床效果。方法:牙周炎患者6例,完善的牙周治疗后在下颌颏孔间植入四枚种植体,于术后48小时内用SynCone基台即刻负荷过渡义齿,并定期复诊检查。结果:术后随访12~40个月,植体无松动,无明显骨吸收,义齿使用良好,患者满意。结论:牙周炎患者经完善治疗后接受种植即刻负荷的修复方法,近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患者拔除余留牙后行种植总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重度牙周炎患者18位,拔除单颌所有余留牙后即刻或4~6周后植入种植体,采用即刻负重或延期负重的修复方式,并于术后3~8月后完成最终种植总义齿的修复。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及X线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18位患者共植入144颗种植体,共完成24个种植总义齿的修复,其中上颌14例,下颌10例,12例采用了即刻负重的方式,12例3~8个月后延期负重。最终9例行固定总义齿修复,15例行覆盖义齿修复。永久修复完成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13个月。观察期内共2颗种植体丧失。修复完成后6个月时与植入时相比,种植体周边缘骨吸收0.56mm。采用覆盖义齿或固定义齿,种植体边缘骨吸收无明显差异。讨论:对于临床预后不佳的重度牙周炎患者,早期拔除余留牙后采用种植总义齿的修复方式,可早日恢复患者的咀嚼功能。严格的适应症选择,合理的治疗设计及正确的手术实施是保证成功率的关键。结论:对重度牙周炎患者采用种植总义齿的修复方式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重度牙周炎患者拔牙后种植治疗并行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需行义齿修复的重度牙周炎患者12例.术前行完善的牙周治疗,术中拔除余留牙,彻底清创,植入种植体并于手术当日完成树脂临时修复,6个月后行永久修复.术后l、6、12、24个月复诊,评价种植体和修复体存留率及软硬组织状态.结果 植入种植体84枚,上颌50枚、下颌34枚,其中32枚为即刻植入新鲜拔牙窝.3例(4枚)种植体失败,种植体两年存留率为95%,其中上颌92%( 46/50),下颌为100% (34/34);修复成功率为100%.所有的种植失败均发生在手术后6个月内.即刻种植体植入拔牙窝和种植体植入正常牙槽骨两组在植入扭矩及牙槽骨吸收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组牙周炎患者行完善牙周治疗后全口种植即刻修复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Straumann种植体用于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患者53颗上颌前牙拔除后即刻植入53颗Straumann种植体,其中31颗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术后4~6个月后行永久性修复。随访12~36个月,通过临床和放射学检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53颗种植体,1颗因初期稳定性差失败5,2颗成功。10颗种植体随访期内出现轻微的软组织退缩,患者对美学效果满意。结论适应证选择适当,Straumann种植体应用于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1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牙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因牙列缺损需行种植修复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1例,术前行牙周基础治疗并积极进行口腔卫生宣教,牙周炎控制后共植入32枚种植体,3个月后行永久修复,修复完成后第1、3、6和12个月复诊。复诊时检测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量、软组织健康状况及各种机械并发症。结果:所有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完成修复第一年平均骨吸收量为1.02mm,随诊期内所有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状况良好,未发现机械并发症。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前规范的牙周基础治疗和口腔卫生宣教以及患者自我清洁能力的提高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前牙区牙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3例前牙缺失患者植入48颗种植体(均为Xive及3I种植系统),术后行即刻临时冠修复,3~6个月后行最终烤瓷冠修复,并对其进行定期临床观察和放射学检查.结果:修复后经3~50个月观察,所有病例全部成功,美学效果良好,患者均较满意.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在前牙区行牙种植即刻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状态对种植修复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在牙列缺损患者中,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55例,牙周健康患者58例为对照组,各植入70颗Ankylos种植体.完成修复的3、6和12个月后,观察并记录改良菌斑指数、改良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边缘骨吸收量等指标,计算种植体的存留率.结果:修复后两组种植体存留率均为100%.其中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种植体边缘骨吸收量:3个月后分别为0.44±0.15mm和0.41±0.17mm,6个月后1.01±0.20mm和0.93±0.35mm,12个月后1.13±0.25 mm和1.10±0.24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内两组间mPLI、mSBI和PD值的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过系统牙周治疗病情稳定后,慢性牙周炎患者行种植修复后,其短期疗效与牙周健康患者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Osstem 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用于5~6 mm的缺牙间隙即刻修复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36例患者的36个5~6 mm缺牙间隙处植入直径2.5 mm或3.0 mm的Osstem 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36颗,即刻在椅旁或技工室完成树脂冠临时修复,树脂冠避开与对颌牙接触。术后3~5个月,金合金烤瓷冠完成修复。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线检查。结果36颗种植体行烤瓷冠修复时无1颗失败,其中1颗种植体植入后导致1颗邻牙牙髓坏死,经根管治疗后天然牙和种植体均成功保留。36例患者从种植体植入开始平均随访21.3个月(12~37个月),36颗种植体均获得成功,种植义齿龈缘与邻牙龈缘曲线协调,龈乳头充盈,美学效果理想。结论5~6 mm缺牙间隙采用Osstem MS一段式小直径种植体即刻修复种植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牙周炎与牙周健康患者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后的疗效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牙列缺损患者44例,共植入种植体80颗,慢性牙周炎患者病情稳定后植入种植体40颗(牙周炎组),牙周健康者植入种植体40颗(牙周健康组),计算2组修复后5年种植体的存留率,测量种植体周骨吸收量,对2组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2组种植体周骨吸收量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牙周炎组及牙周健康组种植体5年存留率分别为95.0%、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6,P〉0.05)。牙周炎组及牙周健康组种植体周骨吸收量分别为(2.34±0.72)mm、(1.76±0.6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边缘骨吸收显著增加,为种植修复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慢性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种植修复的早期临床效果,初步探讨慢性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5例慢性牙周炎患者24颗种植牙作为实验组,选择10例牙周健康者20颗种植牙作为对照组,二期修复负载时(种植体植入后4~6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龈沟液量(PISF)、改良菌斑指数(mPLI)、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BI)、探诊深度(PD)及附着丧失(AL)等各项临床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周的龈沟液量明显多于牙周健康患者(P〈0.05);两组种植体周的各项临床指标均值除mPLI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与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2种不同的经牙槽嵴顶入路上颌窦底提升方法在同期植入种植体情况下的3~5年临床观察效果。方法:采用2种上颌窦底提升技术,对70例(共81颗)垂直骨量不足的上颌后牙区种植病例行上颌窦底提升及种植体同期植入手术,术后3、6、12、18~72个月检查上颌窦及种植体骨结合情况。结果:1颗种植体因早期感染脱落,1颗种植体修复戴冠后松动取出,其余79颗种植体X线检查骨整合良好,术后4~6个月完成义齿修复,无上颌窦炎发生。经6~72(36.78±13.74)个月随访观察,临床效果良好。结论:剩余牙槽骨高度6~8mm条件下两种上颌窦底提升方法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临床效果无统计学差异,而使用DASK工具经牙槽嵴顶微创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的适应证更广泛,可用于剩余牙槽骨高度2~5mm条件,患者手术痛苦小,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环状骨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修复前牙区骨缺损的效果。方法 7例前牙区严重骨吸收患者,在颏部或者上颌骨取环状骨,将种植体旋入环状骨,再将种植体连同环状骨一起同期植入已制备好的种植窝内。植入共12颗种植体。种植术后半年行上部结构修复。完成修复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6例10颗种植体成功完成上部结构修复。1例失败,该患者1颗种植体环状骨少量暴露,磨除少量环状骨后愈合良好,另1颗种植体因环状骨暴露,去除环状骨后螺纹暴露过多而被取出后重新植入种植体。结论应用环状骨作为前牙区骨增量手段,效果肯定,可同期植入种植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前牙区延期即刻种植的技术特点及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66例患者前牙区患牙拔除4~6周后,植入Fdalit-2及Xive两种种植系统共107颗种植体,4~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暴露种植体,最终完成烤瓷牙冠修复.结果: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修复完成后观察6~48个月,种植体行使功能良好,无种植体丧失.结论:延期即刻种植的临床方法可行.近期临床效果满意,修复美学效果佳.  相似文献   

17.
Chen L  Zhou WQ  Wu YP  Lu JH 《上海口腔医学》2011,20(3):282-285
目的:采用患者种植床自体松质骨复合β-磷酸三钙人工骨行上颌窦闭合式提升,同期植入种植体,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上颌后牙缺失剩余牙槽骨高度在4~10mm患者行上颌窦闭合式挤压提升后,将自体骨和β-磷酸三钙人工骨按1∶1比例植入上颌窦底,同期植入ITI种植体,4~6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结果:16例患者共植入21颗种植体,平均提升上颌窦底高度为4.2mm(2~6mm);修复后追踪观察12~48个月,除l颗种植体植入后2周同侧上颌窦出现炎症,经抗感染治疗症状消失,6个月后行上部结构修复外,其余20颗种植体植入后无明显上颌窦并发症;所有种植体平均负载32个月,种植体稳定,未见明显骨吸收。结论:上颌窦闭合式提升自体骨复合人工骨移植同期植入种植体,成骨时间短,操作简便,能维持种植体的长期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牙周炎患者行即刻修复进行临床观察研究。方法:选择于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期间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就诊的具有牙周炎病史的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患者,共31例(男16例,女15例)。所有患者均已行完善的牙周治疗。共植入种植体107枚,均于手术当天完成树脂临时修复。术后3个月行永久修复。结果:31例107枚种植体中,下颌18例66枚种植体,上颌13例41枚种植体,修复后成功率为100%.结论:牙周炎病史患者行完善的牙周治疗后,行种植即刻修复也可获得满意的短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修复上前牙区多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上前牙区多牙缺失牙槽骨骨量不足或基牙分布不均、要求种植固定修复的17例患者,行骨劈开引导骨组织再生术,同期植入Strau-mann种植体共41颗,术后6~9个月采用天然牙与种植体联合支持的固定义齿修复。随访3~24个月,行X线和临床检查。结果术后上前牙区牙槽嵴唇舌向宽度平均增加2.3mm,1例患者的1颗种植体松动,其余16例患者的40颗种植体形成良好的骨整合,X线检查见天然牙及种植体周围垂直向骨吸收每年不超过0.2mm。结论严格筛选适应证,应用骨劈开引导骨再生术同期植入种植体,延期行天然牙-种植体联合固定修复上前牙缺失短期效果评价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20.
薛敏  刘贺  刘国惠  郭秀娟 《口腔医学》2019,39(4):321-324
目的探讨平台转移种植体在慢性牙周炎与牙周健康患者边缘骨吸收差异。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间后牙区接受Ankylos系统种植修复牙周炎患者和牙周健康患者各20例,共植入56颗种植体,随访36~50个月,收集复诊临床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测量两组的种植体与天然邻牙边缘骨吸收量,评估两组种植体功能负载3年以上颈部年均骨吸收量的变化及差异。应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时间为(39.2±6.1)个月,无种植体脱落。牙周炎患者种植体年均骨吸收与天然邻牙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牙周健康患者种植体年均骨吸收与天然邻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而两组的种植体年均骨吸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2)。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平台转移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可获得与牙周健康患者相同的理想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