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州市近年来登革热疫情特点及流行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2006—2010年登革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2006—2010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916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850例,输入病例66例。本地感染病例年发病率在0.06/10万~10.19/10万之间,疫情涉及10个区(市);850例本地感染病例主要集中于荔湾区(占38.24%)、番禺区(占22.35%)、白云区(占11.41%)、越秀区(占9.41%);4—12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8—10月为发病高峰期,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89.41%(760/850);男性441例,女性409例,男女性别比为1.08∶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但发病率以20~39和50~69岁人群居高;职业分布以家务及待业(148例)、工人(122例)和离退人员(85例)为主,分别占总病例数的17.41%、14.35%和10.00%。66例输入病例中,89.4%(59例)来自亚洲地区,其中东南亚国家占74.2%(49例)。结论广州市登革热仍为输入或输入引起本地传播的传染病,加强对可疑发热患者的监测和蚊媒控制是广州市预防控制登革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6年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广州市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06年报告登革热输入性病例10例,本地感染病例765例,累计发病率为10.19/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9个区82个行政街(镇);全年本地疫情流行期为6月中旬至12月上旬,明显存在8-9月和10-11月两次发病高峰;共发生60起暴发疫情,其中10起暴发疫情对流行曲线的走势有较大影响,累计病例456例,占全年全市总报告病例数的59.61%;实验室监测表明2006年广州市病毒流行株为Ⅰ型登革病毒,各1例输入性病例,毒株分别为Ⅲ、Ⅰ型登革病毒。结论2006年广州市发生登革热流行,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较广;疫情由输入性病例引起本地暴发流行的可能性较大,尚无明确证据表明登革热在广州市已形成地方性流行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广州市2010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为今后广州市登革热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数据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广州市2010年共报告登革热病例81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59例,输入性病例22例,累计发病率为1.57/10万,无死亡病例;疫情涉及全市8个区26个行政街(镇)。检测可疑登革热发热患者血清标本1879人份,其中阳性139人份,阳性率为7.40%;分离到登革病毒29株,其中登革病毒Ⅰ型7株、Ⅱ型2株、Ⅲ型6株、Ⅳ型14株。蚊媒监测结果显示,蚊媒密度在6—10月份达到高峰,布雷图指数(BI)达4.02~6.40,与登革热疫情流行高峰相一致。结论2010年广州市登革热流行总体上呈现出中等强度、多点散发的流行态势,发病数较2009年明显增多,与广州市历年来登革热流行规律基本一致,属于发病规模较小的登革热暴发年份。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广州市登革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步调整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9年广州市报告登革热的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比较广州市登革热疫情的时间、空间与人群分布差异。结果 2011—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病例43802例,累计报告发病率为35.37/10万。本地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至12月,输入病例一年四季发生。广州市登革热病例排名前4的行政区分别为白云区(27.50%)、海珠区(13.93%)、越秀区(11.16%)和荔湾区(10.38%)。境外输入来源主要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等东南亚国家(38.56%),境内输入来源以广东省内其它城市为主(49.78%)。本地病例中女性占比高于输入病例;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 20~39岁的青壮年,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占比本地大于输入;本地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为主,输入病例中商业服务占比高于本地。 结论 2011—2013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呈上升趋势,2015年大幅下降,随后发病频率与流行强度明显增加,2019年再次出现登革热流行高峰。广州市本地登革热疫情波及范围近年来呈现市中心向周边地区扩散趋势,流行特点发生变化,需进—步调整登革热防控策略,加强广州市蚊媒监测系统,提高边境检疫部门应急处置工作,在登革热疫情初期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东山区2002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州市东山区登革热疫情流行特征,预防和控制登革热的发生。方法 对登革热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及疫情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东山区2002年5~11月共发生登革热415例,平均发病率为0.68/10万,8、9月为发病高峰期;发病最多的街道是农林街(2.12/10万)、大东街(1.25/10万)、黄花岗街(1.22/10万);20~50岁年龄组的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61.44%;干部职员发病数占总病例数18.07%、离退休人员占17.80%、学生占14.94%;外来流动人员发病占总病例数的23.86%。新发病例数与降雨量、平均气温变化有关。结论 广州市东山区存在登革热流行的基本条件,应继续采取以消灭蚊虫孳生地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防止登革热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南昌市2011—2019年登革热流行特征,为本地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南昌市2011—2019年登革热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2019年,南昌市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128例,其中输入性病例67例,本地病例61例,平均发病率0.026 8/10万;除湾里区没有病例报告外,其它8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其中5个县区报告本地病例;除1、2月份外,全年均有病例报告,病例报告高峰时间为6—10月,占所有病例数的91.41%;病例输入的高峰为6月和8月,占所有输入性病例数的83.58%;本地病例报告高峰为9月,占所有本地病例的78.33%;患者年龄最小4岁,最大84岁,中位数39岁,主要集中在20~49岁,占69.53%;男性75例,女性53例,男女性别比为1.42∶1;职业以家务及待业者最多,达48例(37.50%);其次为农民22例(17.19%),商业服务10例(7.81%),工人8例(6.25%)等;境外输入病例70.18%来自柬埔寨。血清型主要以登革I型为主(97.37%),无重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南昌市登革热疫情主要以东南亚输入并引起本地暴发流行;加强来自东南亚疫区入境人员的健康教育和本地区媒介伊蚊的监测和控制,对控制登革热疫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登革热防治经验,及时早期发现病例,防止暴发疫情的发生。[方法]对2010~2011年福建省报告的登革热病例资料进行病例发现能力的分析。[结果]2010~2011年福建省累计报告42例登革热病例,其中实验室诊断病例40例,临床诊断病例2例。登革热年平均发病率0.06/10万,2010年为0.07/10万,2011年为0.05/10万。42例登革热病例分布在福建省9个设区市中的6个市的18个县(市、区),其中泉州市21例,福州市11例,莆田市6例,漳州市2例,厦门市1例,三明市1例;发病时间为8~10月22例,占52.38%;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龄12~54岁,中位数29.5岁;商业服务人员17例;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41例(经厦门口岸入境的30例、经福州口岸入境的7例、经广州El岸入境的4例,28例入境前已发病),本地感染病例1例;从发病到诊断时间间隔均数为5.95d。41例输入性病例中,28例入境前已经发病,经检验检疫发现9例,33例经医院发现(其中15例通过首诊医生发现)。[结论]福建省登革热病例绝大多数在境外感染或发病,首诊发现率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白云区2002年登革热暴发流行的特征。方法 对登革热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蚊媒孳生地布雷图指数调查。结果 本次疫情共发病168例,发病率为19.41/10万;病例以21~40岁年龄组为主,占43.45%。发病时疫区布雷图指数高达145.0,平均为27.3。采取隔离治疗病人,开展以消除伊蚊孳生地,灭杀成蚊为主的综合措施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 本次疫情证实为登革热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3年8—11月荔湾区东沙街道发生登革热疫情,共报告病例107例,累计发病率为2.82/10万。首发病例于8月24日发病,末例病例于11月29日发病,疫情持续98d,病例发病时间相对集中于9、10月,共报告95例,占发病总数的88.79%。病例分布于4个社区中,其中东望53例、沙洛25例、南激21例、金宇8例,不同社区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50例,女性57例,男女性别比为1:1.14。发病年龄相对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共报告72例,占发病总数的67.29%。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占33.65%)、工人(占23.36%)为主。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病原为登革I型病毒。疫情流行期间布雷图指数最高达28.21。结论广州市荔湾区东沙街道2013年登革热疫情历时较长,是该地区历史上最为严重的1次疫情;控制传播媒介是控制疫情的有效措施,但要采取科学的措施才能迅速控制疫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州市越秀区甲型H1N1流感(以下简称甲流)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越秀区2009~2011年甲流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2009年5月29日越秀区报告我国首例因输入性甲流病例引起奉地续发感染病例,至2011年底,全区累计报告甲流病例911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2009年发病率为66.63/10万,2010年发病率为7.95/10万,2011年发病率为3.50/10万(P〈0.01);年均发病率(/10万):农林街最高达44.80.流花街最低,无病例报告(P〈0.01);男性为30.18,女性为21.75;10~14岁人群发病最高,达239.82。911例病人中,学生占72.12%,2009年9~11月发病的占总病例数的74.09%;2009年9~11月发生聚集性疫情39起,发病372例,38起在学校中,1起在医院。结论越秀区甲流的流行经历了由输入性到本土流行两个阶段,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和季节性特征,中小学校是越秀区甲流疫情的重点场所,学生是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实施网络直报以来广州市急性出血性结膜炎(AHC)的疫情动态,掌握其流行现状,为疫情预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1年广州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AHC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1年广州市共报告AHC病例18724例,年平均发病率24.08/10万,其中2007年(发病率为33.00/10万)和2010年(发病率为124.32/10万)出现明显高峰;病例集中在夏秋季节的8—10月份,在2007年和2010年8一10月份发病数分别占当年病例总数的96.40%和98.61%;城乡结合部为高发区(33.34/10万),其次是农村地区(18.95/10万)、市区(18.13/10万);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32:1;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但以5—9岁年龄组及0~4岁年龄组发病率为最高,发病率分别为78.64/10万、70.93/10万;职业构成比居前3位的依次为学生(27.60%)、工人(12.85%)、幼托儿童(10.59%)。结论2005年以来广州市AHC隔2—3年流行1次,且流行强度有增加的趋势,加强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的AHC疫情监测,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和工厂AHC防治知识、良好卫生习惯的宣传教育是未来控制广州市AHC暴发和流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州市白云区2006—2014年登革热的流行特点和影响因素,为今后有效防控登革热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白云区2006—2014年登革热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4年白云区共报告登革热病例12 032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12 017例,输入性病例15例,年发病率为0.00~532.58/10万;2014年报告病例11 840例,发病率为532.58/10万。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8—11月,共报告11 979例,占发病总数的99.56%。发病数居前5位的街镇依次为永平街、棠景街、石井街、新市街、同德街,该5个街镇的病例数占全区总病例数的50.11%(6 029/12 032)。男性5 995例,女性6 037例,男、女平均发病率分别为61.64/10万和74.06/10万,男性发病率低于女性(P0.01)。以20~49岁年龄段发病数最多,共报告7 652例,占发病总数的63.50%。病例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居多(3 153例,占26.21%),其次为工人(1 229例,占10.21%)。结论白云区登革热流行具有输入病例与本地传播并存、散发与多点暴发并存及季节性、周期性流行等特点,及早采取以控制蚊媒密度为重点的控制措施、加大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的执行力度是控制登革热流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温州市登革热和疟疾等输入性虫媒传染病发病情况,为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4--2012年登革热和疟疾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收集和分析登革热及疟疾监测资料。结果温州市累计报告输入性登革热病例11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7例。以孟加拉国和新加坡输入为主(8/11);发病以6—11月为主,占81.82%。2010-2012年布雷图指数分别为14.65、18.43和16.98,6月布雷图指数最高。2004-2012年累计报告疟疾病例322例,其中间日疟242例,恶性疟71例,混合感染9例。疟疾病例中315例为输入性病例,其中境外输入占34.29%,境内输入占65.71%。血检“三热”患者157500例,感染率为0.20%。结论温州市存在登革热和疟疾输入风险及引起本地暴发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监测,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和疟疾等输入性传染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州市2015—2019年登革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广州市2015—2019年登革热发病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登革热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广州市共报告登革热3 712例,死亡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14/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1 570.55,P<0.01)。病例报告高峰为8—11月,流行前期4—8月报告登革热本地病例数与9—12月本地病例数呈高度正相关(r=0.930,P<0.05);20~59岁年龄组2 742例(占73.87%),就业人员1 969例(占53.04%);本地病例主要集中在荔湾、白云、海珠、天河、越秀5个中心城区,共报告2 685例(占72.33%);各区年均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8—2019年登革热本地病例中周边地区报告767例(占29.72%),高于2015—2017年周边地区报告病例(260例,占2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7,P<0.01)。结论 广州市登革热本地病例数、发病率逐年增加,存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和人群聚集,应及时发现,及早处置,防止扩散。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4年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街登革热流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控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55例登革热临床诊断和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年共报告登革热255例,其中重症4例,无死亡,占全区病例数5.3%,发病率0.30%;疫情涉及12个社区居委;发病率最高的是40~49岁.结论 北京街2014年登革热为本地流行状态,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和全社会参与是有效控制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2002年与2006年广州市登革热疫情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全市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广州市2002年和2006年疫情监测与报告信息系统和实验室监测信息系统,以及相关的现场调查报告、疫情简报等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2年与2006年广州市登革热病例数分别为1423例和765例,发病率分别为20.14/10万和10.19/10万,2002年广州市除从化市外的12个区(县级市)均有病例报告,而2006年疫情仅涉及9个区(县级市).两年疫情相同点在于在本地疫情发生前均先出现境外输入性病例;报告病例年龄、性别、职业分布无明显差异;发病高峰均在8-9月份;临床特征多以典型病例为主;两年疫情均由Ⅰ型登革病毒引起,但基因测序结果 表明两者并非同源.2002年BI指数明显高于2006同期,两年BI指数变化趋势均与病例发生趋势一致,但均与气温和降雨相关程度不明显;2006年疫情的显著特征在于首次在既往无疫情的从化市出现暴发疫情,首次在12月份仍发生1例本地感染病例,为历年最迟.结论 广州市2002年登革热疫情较2006年发病率更高,涉及范围更广,两年均以输入性疫情引发本地感染疫情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西藏林芝地区2004--2012年麻疹流行状况,探讨预防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林芝地区2004--2012年麻疹疫情监测数据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林芝地区2004--2012年共报告麻疹病例367例,年均发病率为23.55/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察隅县和林芝县,分别占病例总数的83.92%(308/367)和11.17%(41/367);9-10月为发病高峰期,共报告312例,占发病总数的85.01%;男性194例,女性173例,男女性别比为1.12:1;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94.01%(345/367);病例职业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47.41%(174/367),其次为散居儿童占23.16%(85/367)、农民占22.89%(84/367)。2006年9月发生1起暴发疫情,报告病例306例。结论林芝地区麻疹发病处于较低水平,但仍有暴发疫情发生,应加强疫情监测,控制暴发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陆丰市2002--2012年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陆丰市2002--2012年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陆丰市2002--2012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116例,死亡8例,病死率为6.90%,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0.68/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2.44/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发病年龄以20—49岁年龄组最多,共89例,占76.72%。男性94例,女性22例,男女性别比为4.27:1。病例职业以农村农民外出务工或经商人员为主,共72例,占62.07%。发病数居前5位的镇分别为甲子镇、碣石镇、内湖镇、南塘镇、甲西镇.该5个镇报告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60.34%(70/116)。感染途径以不洁性行为途径和吸毒途径为主,分别占47.41%(55/116)和33.62%(39/116)。结论陆丰市2002--2012年HIV/AIDS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今后应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控体系,全面落实艾滋病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东莞市2008—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东莞市2008--2011年网络直报的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1年东莞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7268例,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6.26/10万、153.08/10万、382.91/10万和368.63/10万,不同年份间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高峰为4-7月和9—10月;城镇片、丘陵片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96.11/10万和279.27/10万;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病例总数的95.67%(54789/57268);散居儿童占76.62%(43876/57268),托幼儿童占20.31%(11629/57268);本地人口病例占38.85%,流动人口病例占61.15%,本地人口发病率(310.22/10万)高于流动人口(193.98/10万)(P〈0.01);共报告暴发疫情31起,主要集中于4-6月,均发生于托幼机构(幼儿园29起、儿童福利院2起)。结论2008--2011年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5岁及以下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防控的重点人群,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加强托幼机构疫情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20.
2005--2010年广东省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掌握广东省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国家传染病监测网络报告系统和各地市收集2005--2010年广东省报告的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所有个案的时间、空间、人群分布以及临床特征。结果2005--2010年,广东省分别报告登革热境外输入病例23、14、27、27、22、37例,合计150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7%(150/1718)。广东省内、外籍、外省流动人口各占输入病例总数的48.7%(73/150)、31.3%(47/150)、18.0%(27/150)。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7一11月为输入高峰,占全年输入病例总数的70.7%(106/150)。珠三角地区报告输入病例数占全省输入病例总数的94.O%(141/150),其中广州、深圳2个市例数最多,分别占47.3%(71/150)和28.7%(43/150)。150例病例中男104例,女46例。20~49岁人群是登革热输入病例的主要人群,占79.3%(119/150),输入病例和本地感染病例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输入病例的职业以商业服务人员为首位,占29.3%(44/150)。2005--2010年间输入病例来源国家数目逐渐增多,输入的第1来源仍是东南亚地区,占72.0%(108/150),其中印尼病例最多,为26例;南亚地区是输入的第2来源,占总输入病例的16.0%(24/150),其中印度最多,为16例。结论广东省2005--2010年每年输入病例数基本保持稳定,输入疫情仍主要集中发生在珠三角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输入来源国范围有逐年扩大趋势,20~49岁年龄组、商业服务人员是输入病例的好发年龄和职业,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防控和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