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在各种髋关节疾病的晚期,全髋关节置换术在缓解髋部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界面磨损、无菌性松动是影响假体长期生存率的重要因素,材料的更新和假体设计的改进使界面磨损和无菌性松动率显著降低。陶瓷是目前人工关节中抗磨损的最佳材料,  相似文献   

3.
陶瓷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陶瓷臼碎裂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笔者于2008年4月,收治陶瓷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陶瓷臼碎裂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部隐痛,不适感。走路时可闻及异响,但不影响日常活动。患者6年前因右侧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行人工全陶瓷型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运动、感觉功能恢复良好。查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Boutin~([1])首次将氧化铝陶瓷假体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几十年来陶瓷假体在耐磨性、生物相容性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优势~([2-3]).对于陶瓷假体普遍的担心是陶瓷假体的碎裂,尽管碎裂发生率不足1.5/万,但一旦碎裂则后果严重.本文将对人工关节陶瓷假体碎裂的原因、诊断、碎裂后翻修手术的特点及要点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二期翻修术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全髋关节置换的最严重并发症,给后期的进一步治疗造成许多困难。本文着重讨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二期翻修方法。方法自1998年9月~2000年3月,共治疗全髋术后感染病例7例,其中男2例,女5例;年龄42~68岁,平均51.5岁。早期感染2例,晚期感染4例和急性血源性感染1例。3例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产碱假单胞菌,3例细菌培养阴性。所有病例都采用清创、假体取出后二期翻修的治疗方法。结果7例病例在初次清创假体取出,含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抗生素的骨水泥间隔物置入后,伤口均Ⅰ期愈合。二期手术间隔时间平均11.7个月,翻修术后随访平均7.2个月,未出现感染征象。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具有安全系数高,感染容易控制的优点,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15):1431-1434
<正>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成人髋关节重建中最常见的手术。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减轻痛苦,恢复关节运动功能,维持髋关节稳定。术后效果与外科手术技术、生物材料和假体设计等多方面因素有关[1]。人工假体按材料分为金属对聚乙烯、陶瓷对聚乙烯、陶瓷对陶瓷和金属对金属几种[2]。相比于其他材料,陶瓷对陶瓷假体在临床效果、使用寿命等方面上有着明显的优势[3],其硬度高、抗磨损力强、磨损产物少、润滑性好,有着更好的活动性能和生物惰性,但因陶瓷的脆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通过对10例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护理,指出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及假体关节脱位、指导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10例全髋关节翻修术患者的护理,指出术前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及假体关节脱位、指导功能锻炼是护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并总结第四代陶瓷内衬碎裂原因及翻修手术后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于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1例右侧髋臼陶瓷内衬破裂患者,对其进行翻修手术。结果术后2周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右髋关节弹响及疼痛均消失,患者主动屈伸活动未见异常。术后12个月复查骨盆正位,假体位置正常,未见明显松动,关节内未见高密度金属影。结论陶瓷-陶瓷在全髋关节置换中是相对理想的界面,但术后异响及陶瓷碎裂问题仍有待解决,出现异响后应及时密切观察。明确陶瓷假体碎裂后应尽早行髋关节翻修手术。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置换术后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采用一期全髋关节翻修术3例,二期全髋关节翻修术4例,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患者髋关节评分平均提高37.6分(Harris评分),经随访无一例感染患者复发。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可一期或二期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改善患肢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hen B  Yang J  Pei FX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0):1407-1410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术的手术指征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6月至2000年6月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64—75岁,平均68岁。翻修原因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29例(51.8%),髋臼磨损及股骨头中心性脱位14例(25.0%),股骨柄松动12例(21.4%),股骨柄断裂1例(1.8%)。Harris评分术前平均37分(28~40分)。所有病例均一期翻修,有骨质缺损者同时植骨。结果49例患者术后获得平均7年(5—8年)随访,7例失访。末次随访Harris评分平均88分(84~90分)。全部病例术后无伤口感染和神经血管损伤。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扩髓时骨皮质不全骨折1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3例,髋关节脱位1例。随访患者中无髋臼及股骨柄假体需要再度翻修。X线片显示人工关节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感染征象。结论髋臼磨损及股骨头中心性脱位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全髋关节翻修的主要原因。中期临床随访结果显示,若手术指征正确,手术技巧娴熟,该翻修手术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采用一期全髋关节翻修术3例,二期全髋关节翻修术4例,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患者髋关节评分平均提高37.6分(Harris评分),经随访无一例感染患者复发.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可一期或二期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改善患肢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置换术后感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2年6月共收治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采用一期全髋关节翻修术3例,二期全髋关节翻修术4例,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结果:患者髋关节评分平均提高37.6分(Harris评分),经随访无一例感染患者复发。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经过彻底清创和使用有效抗生素治疗后,可一期或二期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治疗假体周围感染,改善患肢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比较一期翻修与二期翻修的随访结果。方法1999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1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男10例,女5例;年龄54~71岁。左侧8例,右侧7例。初次行人工股骨头置换6例,全髋关节置换9例。术后1个月感染6例,6个月感染9例。患者体温均正常,周围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中性多核细胞计数正常,血沉34~80mm/h,平均61mm/h,C反应蛋白11.7mg/L(5,4~21.0mg/L)。术前Harris评分25~40分,平均33分。X线片示患者股骨均有不同程度骨膜反应及骨溶解,假体柄有松动。前次手术距本次翻修术1~41个月,平均7.3个月。细菌培养提示11例阳性,其中8例为表皮葡萄球菌,2例为大肠埃希氏菌,1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纯清创或采用庆大霉素骨水泥一期翻修术10例,二期抗生素骨水泥假体翻修术5例。术中采集脓液或关节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组织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术中细菌培养结果与术前一致。病理学检查示均为炎性肉芽组织生长,并有大量多核细胞浸润。翻修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获随访12~37个月,平均19个月,感染均未复发,局部软组织无肿胀和压痛。14例髋关节疼痛消失,1例行走时有轻微疼痛但不影响行走。Harris评分为79~92分,平均84.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X线片示假体固定可靠,无明显松动迹象及骨溶解发生。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只要诊断明确,处理得当,一期翻修与二期翻修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行翻修手术的具体原因,并与以往文献报道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1—2019-06完成的93例全髋关节翻修术,翻修术前均为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将患者分为早期组(假体使用时间5年)和晚期组(假体使用时间≥5年),统计行翻修手术的原因,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45例(48.4%)全髋关节翻修原因为假体无菌性松动,19例(20.4%)为假体周围感染,15例(16.1%)为假体周围骨折,8例(8.6%)为聚乙烯内衬磨损,4例(4.3%)为髋关节反复脱位,髋关节疼痛、骨水泥游离体各1例。93例假体使用时间为(7.72±6.39)年,早期组38例,假体使用时间为(1.50±1.50)年;晚期组55例,假体使用时间为(12.02±5.09)年。早期组中13例假体周围感染,10例假体无菌性松动,9例假体周围骨折,4例髋关节反复脱位,1例聚乙烯内衬磨损,1例骨水泥游离。晚期组中35例假体无菌性松动,7例聚乙烯内衬磨损,6例假体周围感染,6例假体周围骨折,1例髋关节疼痛。结论假体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翻修原因,随后依次为假体周围感染、假体周围骨折、聚乙烯内衬磨损、髋关节脱位等,这与国内外许多学者的研究一致。  相似文献   

16.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延迟感染的二期翻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感染中延迟感染比例较高,治疗困难.该文着重探讨这类感染病例二期翻修的方法. 方法对2000年至2004年20例THA后延迟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2岁(48~72岁).细菌培养3例阳性,17例阴性;起病距初始手术平均7.1个月(3~20个月);一期手术前血沉和C 反应蛋白(CRP)均明显增高.所有病例均采用一期彻底清创、假体取出和二期翻修的方法.间隔期内每周监测血沉和CRP,二次翻修术前停用抗生素至少2周. 结果一期术后6周内所有病人血沉和CRP均降至正常.16例病人间隔期为8~9周,4例为15~19周.翻修术后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平均随访28.6个月,无一例感染复发.Harris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52.3分(P<0.01). 结论一期手术彻底清创、血沉和CRP监测及合适的二期翻修时机是成功控制THA后延迟感染的关键,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深部感染一期翻修的临床适应证及操作要点。方法对26例THA术后感染的患者行一期翻修手术,术前及术后使用抗生素,术中彻底清创并一期更换假体,术后持续关节腔灌注冲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23.4个月,Harris评分术前平均(41.3±13.1)分,术后平均(75.5±9.4)分。结论对于THA术后深部感染的治疗,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彻底清创,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重建骨缺损,一期翻修可以获得非常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假体选择. 方法 1995年1月~2002年6月进行全髋关节翻修术33例(33髋),其中男7髋,女26髋.翻修原因:无菌性松动22例,感染后松动8例(其中2例合并窦道形成);股骨头置换术后髋臼磨损3例,不伴有假体中心性脱位.对无菌性松动和股骨头磨损患者采用骨水泥固定型假体13例,生物固定型假体12例,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8例感染患者均行一期骨水泥固定型全髋置换. 结果随访6个月~7年6个月,平均3年11个月.2例出现X线透亮带,但无临床不稳;4例遗留持续性疼痛,无假体脱位、断裂.本组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4~47分(平均38.6分),上升为术后的68~88分(平均82.4分),满意率87.9%. 结论无菌性松动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髋臼侧翻修假体可选择骨水泥型假体、也可选择生物型假体,股骨侧翻修假体均选择骨水泥固定型广泛涂层假体,感染后的翻修选择骨水泥假体较好.  相似文献   

20.
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骨科较成熟的治疗方法,经治病例越来越多。由于人工关节假体自身存在的时限性和手术操作引起的并发症,需行全髋关节翻修手术的患者逐年增多。该文就全髋关节翻修术前诊断、髋臼与股骨假体松动和缺损评估、翻修注意事项及手术进展等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