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清晰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SPN)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48例肺孤立性结节,平扫后增强,分析强化值及其强化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影像鉴别。结果:恶性结节的强化值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恶性结节增强后CT值立即升高,2min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良性结节特别是结核球增强后CT值缓慢上升,无明显峰值出现。结核球的主要强化形态是无强化及包膜样强化。结论:强化值≤15HU提示良性结节;强化值>20HU考虑恶性结节。高清晰螺旋CT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的良、恶性鉴别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进行灌注扫描,测定病灶血容积(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的数值和时间-密度曲线(TDC),并测量孤立性肺结节增强前的CT值、强化值、结节-动脉强化值比。结果:肺恶性结节的灌注参数、强化值和结节动脉强化值比均高于肺良性结节,有显著性差异。炎性结节的强化值及结节-动脉强化值比(S/A)与恶性结节无显著性差异。恶性结节、炎性结节、良性结节的TDC形态不同。结论:结节动态对比增强CT可用于无创性的诊断和评价孤立性肺结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动态CT增强扫描对结节样肺癌与结节样肺炎的定性价值。方法随机选择83例SPN患者,先行薄层(3.0-5.0mm)平扫,再静脉注射对比剂(优维显)100mL后,对选定的结节中心行动态CT增强扫描,测量其增强前后的CT值,并对其中47例行三维表面重建。结果肺炎性结节以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60HU,动态曲线呈持续上升型;肺癌性结节以轻。中度强化为主,净增值为20-60HU,动态曲线呈缓慢持续升高型;三维重建成像显示:恶性结节以Ⅰ、Ⅱ型血管异常为主;良性结节以Ⅳ型血管异常为主。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中追加三维重建对孤立结节的鉴别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增强后的CT值变化特征,为SPN的影像定性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N图像处理专用软件,对29例恶性结节患者和25例良性结节患者的增强前后CT扫描图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良、恶性结节组的强化与非强化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001);良、恶性组的不规则强化比较结果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086);恶性结节组的强化幅度平均为(47.3±24.1)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16.6±15.5)HU;恶性结节组的最大强化CT值平均为(136.2±40.3)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60±61)HU(P=0.007);恶性结节组的强化面积与良性结节组的强化面积,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增强扫描后的强化幅度和最大强化值,以及不规则强化影像。可作为SPN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 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 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美国GE公司的Hispeed CT 16排螺旋CT灌注的扫描方法对43例SPN患者(有病理诊断38例,20例为恶性结节,8例为炎性结节,10例为良性结节)的肺灌注参数值进行分析,同时对病灶进行时间-密度曲线形态及强化程度的分析。结果:恶性结节的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均高于炎性结节(P<0.05),而血流量(BF)亦无显著性(P>0.05),而炎性结节的BF、BV、MTT、PS均高于良性结节(P<0.05)。结节的时间-密度曲线(TDC)显示,恶性结节表现为速升缓降型,炎性结节表现为速升速降型,良性结节表现为平缓型(P<0.05)。强化形式,恶性结节多表现为均匀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炎性结节多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良性结节多为不强化(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既能提供结节的形态学信息,又能提供结节的血流动力学信息,为临床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及恰当的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CT动态增强扫描的层面优化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SPN患者行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运用一定的选层重组方法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的一致性,测量SPN增强前后CT值,记录增强峰值(PH)、SPN与主动脉PH的比值(SPH/PPH)、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进行评估.结果:选层重组前后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率分别为30.43%(14/46)和100%(46/4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PH、SPH/PPH高于良性结节(P<0.01);而恶性结节和炎性结节的PH、SPH/P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结节、炎性结节和良性结节具有不同的TDC模式和强化模式.结论:选层重建后各延时像测量层面一致性的优化可进一步客观反映SPN的动态增强情况,更有利于观察病灶的细微结构,结合TDC和强化模式分析,能提高SPN定性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CT增强扫描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先对病灶进行平扫,以3ml/s速率注入造影剂80~100ml后30s、1、2、3、4、5、7min对病灶进行薄层增强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T-DC)及强化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82例肺结节中恶性62例(均为肺癌),良性20例。恶性结节强化值(38.5±14.5)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8.2±16.2)Hu(P<0.01)。在强化特征方面28例肺癌出现高密度点条状强化,30例肺癌和4例良性结节强化不均匀,3例肺癌和4例良性结节强化均匀,4例结核球和1例炎性假瘤呈环状强化,8例结核球不强化。恶性结节增强后,CT值立即升高,3分钟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良性结节特别是结核球增强后,CT值缓慢上升,无明显峰值出现。周围型肺癌强化类型以中重度结节状强化为主,肺结核球以无强化或轻度边缘性强化为主。结论:动态CT增强扫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经病理证实的62例肺孤立性结节,平扫后,以2 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1、2、3、4、5 min薄层扫描.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形态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 恶性结节的强化值(49±15)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18±16)Hu(P<0.01).周围型肺癌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及周围性强化.恶性结节增强后CT值立即升高,2 min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良性结节特别是结核球增强后CT值缓慢上升,无明显峰值出现.结核球的主要强化形态是无强化及包膜样强化,占92.3%.结论 强化值≤15 Hu提示良性结节;强化值>20 Hu考虑恶性结节.动态增强CT对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的鉴别有较高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feature of the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at 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spiral CT. 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proved by pathology were studied. Thin-section CT scans were obtained before and after enhancement 1,2,3,4 and 5 minutes. Results Malignant nodules enhanced (49±15)Hu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benign nodules (18±16)Hu. The major enhancement pattern of peripheral lung carcinoma was complete enhancement, a little show peripheral enhancement. Tuberculoma show capsular enhancement or non enhancement. Conclusions Absence of significant lung noldue enhancement (≤15 Hu) at CT is strongly predictive of benignity.Malignant nodules enhanced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benign nodules.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CT is useful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lung carcinoma and tuberculoma.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方法:利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对39例肺内孤立性结节(SPNs)患者的不同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绘制SPNs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测量其强化峰值和CT净增值。 结果:良、恶性结节强化后具有不同的时间-密度曲线模式和CT净增值。肺癌的CT净增值[(41.9±2.8)]Hu高于结核的CT净增值[(11.7±7.85)Hu](P<0.01);炎性结节的CT净增值[(43.6±7.7)Hu]与肺癌的CT净增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为初始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水平;炎性结节曲线呈持续上升(无下降)趋势;肺结核的曲线呈平缓走行,无明显起伏。结论: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是用一种无创性方式对SPNs血流模式提供定量信息。  相似文献   

10.
商守宇 《中外医疗》2016,(3):186-187
目的 研究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经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鉴别的诊断差异.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SPN为研究对象,其中经临床确诊恶性结节48例记为恶性结节组,良性结节38例记为良性结节组.对该86例SPN患者行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观察两组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并在时间—密度曲线(TDC)基础上测量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S/A)、结节强化值(HU)、达峰时间(TTP)等指标.比较两组诊断结果 差异.结果 良性结节组BV(3.92±1.52)mL/100 g、BF(68.57±12.31)mL/min/100 g较恶性结节组显著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组强化值(8.62±2.41)HU、S/A(0.17±0.04)%较恶性结节组(38.56±10.42)HU、(0.34±0.05)%明显较低,TTP(34.8±5.24)s较恶性结节组(21.4±3.71)s显著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恶性结节的血流动力和形态学特征采用多层CT灌注成像技术诊断存在显著差异,可作为临床鉴别良、恶性结节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张建伟 《当代医学》2011,17(25):108-111
目的利用CT灌注成像评价孤立性肺结节,探讨CT灌注成像结合动态增强在良恶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4例SPN患者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建立时间-密度曲线(TAC),统计分析CT灌注参数和强化指标,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表面渗透系数(PS)、平均通过时间(MTT),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小肺癌、炎性结节、结核瘤具有不同的时间-密度曲线(TAC);小肺癌与炎性结节的BV、PS值均明显高于结核瘤组P〈0.001,小肺癌组和炎性组之间的BF、BV、MTT值无明显差别P〉0.05。但小肺癌组的PS明显高于炎性组。结论 CT灌注成像对良恶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价值,螺旋CT灌注成像与常规动态增强扫描结合有利于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动态增强扫描对胸部孤立性结节(SPN)的定性价值。方法:对40例胸部结节(其中恶性结节25例,炎性结节8例,良性结节7例)先平扫确定结节范围。以5ml/s和3ml/s两种速率分别在结节中心层面行CT动态增强扫描,记录SPN增强前后的CT值、强化峰值(PH)和峰值时间(PT),结果:恶性结节以中等强化为主,净增值80%(20/25)在20~60Hu之间,20%(5/25)>60Hu或<20Hu。增强峰值和峰值时间分别为(31.31±10.62)Hu、45s。时间-密度曲线(T-DC)呈缓慢升高型;炎性结节呈重度强化为主,净增值均>40Hu。增强峰值(49.25±12.44)Hu,峰值时间为80s和140s。曲线中出现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特点。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反映胸部结节血流的动力学特性,可无创性评价和诊断SP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小结节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CR、DR、CT平扫后发现的肺内小结节,以2.5 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3 min后薄层扫描。动态观察其强化形态、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恶性结节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恶性结节明显强化,强化值较高,1 min内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良性结节强化迥异,无明显峰值出现。结论:动态增强CT对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的鉴别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钙化型肺结核瘤的动态CT增强特点。方法:对24例非钙化型结核瘤进行动态CT增强,观察其增强后的CT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强化特点。结果:24例非钙化型结核瘤中,20例增强后最大CT净增值均小于15 HU,平均(8.47±6.41)HU,时间-密度曲线为平坦型;4例结核瘤增强后最大CT净增值均明显大于15 HU,平均(60.16±17.26)HU,时间-密度曲线为上升型。所有结核瘤增强后无强化7例,边缘薄线型强化7例,轻度强化6例,明显强化4例。结论:(1)不活跃型结核瘤增强后最大净增CT值<15 HU,主要表现为无、轻度或边缘薄线型强化;(2)活跃型结核瘤增强后可见明显强化,需注意与恶性结节区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SPN)应用CT动态增强扫描的层面优化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40例SPN患者,行CT动态增强扫描,并采取选层重组方法,以此保证各延时像测量层面相一致,对SPN增强前后的CT平均值,增强峰值(PH)以及SPN与主动脉(PH)的比值即(S PH/PPH),绘制时间-密度曲线(TDC)进行检测评估。结果在行选层重组方法前后,各个延时像的测量层面一致率分别为27.50%(11/40)、100%(40/40),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结节以及炎性结节的PH值及S PH/PPH显著高于良性结节(P〈0.05),而恶性与炎性结节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选层重建后的各个延时像测量层面,其一致性优化能够更加客观地反应SPN的动态增强状况,有利于对病灶的细微观察,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内小结节20例,术前以2.5ml/s速率注入造影剂后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3min后薄层扫描.动态观察其强化形态、分析强化值、时间-密度曲线及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恶性结节的主要强化形态是完全性强化,恶性结节明显强化,强化值较高,1min内形成强化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而良性结节强化迥异,无明显峰值出现.结论动态增强CT对周围型肺癌与结核球的鉴别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CT增强扫描平台型强化方案与常规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诊断效能差异。方法选取于本院检查的SPN患者152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行平台型强化CT增强平扫)和对照组(行常规CT增强),绘制CT值时间-密度曲线,通过观察曲线形态及对比剂到达峰值时间对2组患者SPN诊断情况进行比较,通过容积分割法体素指数(VI)评估观察组患者SPN诊断CT阈值范围,并比较2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观察组中肺癌45例、炎性结节11例、肺结核14例,增强平扫64 s及124 s CT值及最大净增值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45例、炎性结节10例、肺结核1例TDC曲线呈台阶型(Ⅰ型),1例炎性结节呈双峰型(Ⅱ型)、13例肺结核呈平坦型(Ⅲ型),三者TDC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敏感度为42/45(93%)、特异度为23/25(92%)、符合率为65/70(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案在SPN诊断上有相似的诊断效能。但平台型强化CT增强扫描方案在足够显效的时间内即给药1 min内即可满足SPN的鉴别诊断要求。结论多期动态CT增强扫描平台型强化方案对SPN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良、恶性孤立性肺结节(SPN)增强后的形态学特征,为SPN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PN图像处理专用软件,对23例恶性肿瘤患者和22例良性结节患者的增强前后CT扫描图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良、恶性结节组的强化与非强化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001);良、恶性组的不规则强化比较结果显示差异有显著性(P=0.0084);恶性结节组的强化幅度平均为(45.04±26.76)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15.70±17.84)HU(P=0.033);恶性结节组的最大强化CT值平均为(136.09±41.72)HU,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的(60.60±60.27)HU(P=0.007);恶性结节组的强化面积平均为(21.69±21.01)%,良性结节组的强化面积平均为(8.61±10.8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203)。结论增强扫描后的强化幅度和最大强化值,以及在形态学上的不规则强化,可作为SPN临床影像诊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的实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孤立性肺结节CT动态增强扫描的实用技术方法及其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98例孤立性肺结节,行CT动态增强扫描,延时时间为30、90、180、300、480秒,计算结节病灶的增强值及结节/主动脉强化峰值比:描绘三组结节动态增强扫描时间-密度曲线,比较其形态特点。结果恶性和活动性炎性结节的增强值及结节/主动脉强化峰值比明显高于良性结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二者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结节常规动态增强扫描的时间-密度曲线形态不同,有利于三组结节间的鉴别诊断。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对肺内三组SPN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螺旋CT灌注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螺旋CT灌注成像评价孤立性肺结节(SPN),并讨论该方法在肺部结节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对35例患有无钙化SPN(直径≤30mm)的患者进行动态增强CT扫描.评价SPN的时间-密度曲线(T-DC).记录增强前密度值,强化峰值(PH),SPN与主动脉PH值的比值(S/A),结节强化达到峰值时间(Tp),计算SPN灌注值.结果 良性、恶性结节显示出不同的T-DC模式,恶性同炎性结节的PH(P<0.001;P<0.001)和S/A比值(χ2=33.74,P<0.001;χ2=16.01,P<0.001)显著高于良性结节;而恶性与炎性结节PH(P=0.78),S/A(P=0.51)差异无显著意义.恶性与炎性结节的灌注值均高于良性结节(P<0.001,P<0.01),恶性结节与炎性结节灌注值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39).结论 肺灌注CT对区分良恶性肺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