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 ,剖宫产术中应用米索前列醇 (Misopros tol,)舌下含服或口服预防产科出血获得了显著疗效 ,文献已有报道。但产妇术中术后极易发生一过性短暂寒颤发热反应 ,给产妇术后身心康复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米索前列醇与剖宫产产妇寒颤发热反应的相关性和预防治疗对策。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ASAⅠ~Ⅱ级剖宫产产妇 180例 ,年龄 2 2~ 32岁 ,体重 6 0~ 78kg ,手术时间 4 0~ 6 0min。1.2 分组与方法  180例产妇随机分成三组 ,每组6 0例。EO组 (麦角新碱 催产素组 ) :胎儿取出后宫体肌注射麦角新碱 0 .2…  相似文献   

2.
改良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剖腹产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传统的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改良并探讨其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 4 0例剖腹产手术患者 ,随机分为传统连续硬膜外麻醉组 (对照组 ,n=2 0 )和改良连续硬膜外麻醉组 (试验组 ,n=2 0 )两组。L2~ 3间隙正中穿刺 ,对照组穿刺成功后向上置管 ,改平卧位后常规给药。试验组穿刺成功后注入麻醉药 6~ 8ml,然后将针头斜口旋向头端 ,向头端置管 ,改平卧位 ,酌情追加诱导量。监测记录麻醉前、麻醉后 15 min、胎儿取出时及手术结束时的 MAP、HR、Sp O2 的变化情况 ,胎儿取出后的阿氏评分以及手术结束时的失血量和尿量。结果 :试验组麻醉平面下界明显宽于对照组 ,术中辅助药应用比对照组明显少 (P<0 . 0 1) ,两组患者循环系统变化、胎儿阿氏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改良连续硬膜外麻醉行剖腹产术操作简便、循环动力学稳定 ,对胎儿评分无不良影响 ,而麻醉效果比传统的连续硬膜外麻醉更好。  相似文献   

3.
术后硬膜外镇痛在国内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新技术 ,作者探讨了硬膜外单次反复给药镇痛 ,硬膜外连续给药镇痛及硬膜外自控镇痛 3种镇痛方法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本组 1 2 0例 ,男 68例 ,女 5 2例 ,年龄 2 8~ 60岁 ,体重 45~ 85kg ,ASAⅠ~Ⅱ级 ,手术均为胆囊切除术。病例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40例。 3组患者在ASA分级 ,年龄、性别、身高和体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患者均为右上腹经腹直肌直切口 ,术前30min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 ,安定 1 0mg。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T穿刺 ,局麻药为 2 %利多卡因(内含 1 :2 0 0 …  相似文献   

4.
可乐定 (Clonidine)是一种新型镇静一麻醉药 ,本实验旨在观察术前口服一定剂量的可乐定对术后硬膜外注射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1 临床资料患者 60例 ,男 2 1例 ,女 39例 ,年龄 36~ 59岁 ,ASAⅠ~Ⅱ级 ,择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可乐定组于术前 30min口服可乐定 2 2 5μg ,肌注鲁米那钠 0 1 g、阿托品 0 5mg ;对照组于术前 30min肌注鲁米那钠 0 .1 g、阿托品 0 .5mg。患者入手术室后 ,选择前臂浅静脉建立静脉通路 ,常规监测ECG、SpO2 及无创血压 ,采用T9~ 1 0 硬膜外穿刺置管 ,局麻药选用 2…  相似文献   

5.
曲马多治疗剖宫产术中寒战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表现为全身不随意的肌肉收缩。寒战不仅对机体产生强烈不适感 ,而且增加机体代谢率 ,加重产妇的心肺负担 ,对术后恢复极为不利。我们对剖宫产产妇术中出现的寒战利用曲马多治疗 ,并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 ,在临床上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产妇术中出现寒战 96例 ,年龄 2 0~ 3 8岁 ,平均年龄2 9岁。寒战发生时间在胎儿取出后 1~ 10min ,麻醉方式为硬膜外或腰硬联合麻醉 ,手术室温度控制在 2 2~ 2 4℃。1 2 方法在上述病例中我们随机使用 2种不同药物进行治疗 ,其中 48例 (以下称对照组 …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心力衰竭产妇行剖宫产术的经验.方法 10例心脏病并发心力衰竭的孕妇,年龄22~35岁,孕龄28~35周岁,其中:脑卒中5例,先天性心脏病3例,妊娠期高血压心脏病2例,术前均经内科支持治疗,行择期剖宫取胎术.10例产妇术前探视,有4例经过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缓解,6例仍有呼吸困难,端坐呼吸,不能平卧.为了尽快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本组均采用连硬外麻醉.于坐位下行L2~L3间隙硬膜外穿刺,取半卧位60,应用1.33%利地合剂,麻醉完善改为平卧位后开始手术.术中监测各项生理指标,维护产妇心脏功能.取出胎儿后给予去乙酰毛花苷0.4 mg,呋噻米40 mg.结果 10例产妇手术经过顺利,取出胎儿后其症状明显改善,呼吸情况明显好转,下肢水肿明显消退.新生儿全部存活,婴儿Apgar评分出生后6~10分,5 min后均为10分.结论 在有效控制心力衰竭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麻醉技术和恰当转换体位,可保证心力衰竭产妇安全顺利地渡过麻醉手术期.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患者 ,3 1岁 ,孕 2产 1,妊娠 42 +2 周 ,ASA[1] Ⅲ级 ,因胎儿宫内窘迫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急诊剖宫产手术。患者进手术室后生命体征平稳给予开放静脉通道 ,硬膜外腔穿刺置管 ,推入利多卡因等局麻药 2 0min后手术开始 ,15min娩出一个重度窒息男婴 ,行清吸呼吸道、吸氧、胸外心脏按压后新生儿开始有自主呼吸。新生儿抢救结束 ,发现产妇呼吸、心跳骤停 ,瞳孔散大、眼球固定 ,立即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 ,同时快速静脉注射肾上腺素 1mg胸外心脏按压 ,3min后患者心脏复跳 ,随之自主呼吸恢复 ,但双侧瞳孔散大 ,对光反射消…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97年开始实施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腔自控镇痛以来,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例(ASAⅠ-Ⅱ级)足月剖宫产患者,年龄24~31岁,体重60~75kg的初产妇。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为腰1~2(L1~2),麻醉平面胸8~骶(T8-S)。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带硬膜外导管回病房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PCEA),时间为24~48h。给药模式:首次剂量5ml 持续输注02~03ml/h 每次PCEA2ml,锁定时间为30min。对照组拔除硬膜外导管,术后4~6h肌注度冷丁100mg。12 仪器与方式 选用英国Gras…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中,静脉辅用小剂量氯胺酮对减轻产妇不适的作用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剖宫产足月产妇50例,以1.73%碳酸利多卡因(内含1∶20万盐酸肾上腺素)行连续硬膜外麻醉,进入腹腔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4~0.6 mg/kg,若1 min后患者入睡分离腹膜,2~4 min后取出胎儿。结果:所有产妇术中分离腹膜、胎儿娩出时均无知晓,新生儿评分(Apgar)均在8分以上。结论: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术中,静脉辅助用氯胺酮0.4~0.6 mg/kg以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足月妊娠孕妇仰卧 3~ 7min后 ,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及主动脉远端与髂动脉致回心血量骤然减少 ,心搏出量下降 ,患者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当转为侧卧位后 ,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严重者可能发生胎盘早期剥离。我院在2 0 0 1年 9月为 1例产妇行剖宫产术时 ,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现将急救措施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 ,2 6岁 ,初产妇 ,足月妊娠。胎儿宫内窘迫 ,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麻醉前血压为 16/11kPa。取左侧卧位麻…  相似文献   

11.
硬膜外麻醉下剖腹产术中经常发生低血压,低血压可使产妇子宫胎盘血流量降低,导致胎儿缺氧及酸中毒。静脉输液是硬膜外麻醉下剖腹产术中预防低血压的有效措施。1临床资料及方法足月孕产妇80例,年龄22~36岁,体重58.5~80.5kg。术前血压正常,收缩压120~150mmhg,舒展压小于90mmhg,心率60~90次/min,母婴健康,急诊或择期行剖腹产术,术前给阿托品0.5mg肌注,孕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先于上臂开通静脉快速滴入林格氏液。麻醉均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2.
1 资料方法1.1 资料1999年 2月至 2 0 0 0年 2月在我院住院产妇中取妊娠足月且近期内未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自然临产阴道顺娩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共 2 80例 ,随机分为A、B、C三组 ,各组在年龄、孕周、孕产以及新生儿体重上经统计学检测P >0 .0 5 ,无显著差异 ,其中A组 12 0例、B组 10 0例、C组 6 0例。1.2 给药方法A组于胎儿娩出后取卡孕栓 1枚舌下含服 ,B组于胎儿娩出后将卡孕栓 1枚用手指送入阴道贴附于前壁下 1/ 3处 ,并停留 2min待药栓全部溶解后再取出手指 ,以免药栓被血液冲出 ,C组于胎儿娩出后将卡孕栓 1枚塞入…  相似文献   

13.
产程阻滞剖宫产多为急诊手术 ,要求麻醉诱导迅速 ,效果确切 ,肌肉松弛良好 ,以便能迅速解除胎儿宫内窘迫状况。我院2 0 0 2 - 0 5~ 2 0 0 3- 0 9在产程阻滞剖宫产手术中 ,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各 10 0例 ,比较两组间的不同效果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选择 ASA ~ 级足月妊娠发生产程阻滞拟行剖宫产的产妇 2 0 0例。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组和单纯连续硬膜外麻醉 (EA)组 ,每组 10 0例。1.2 方法 患者取左侧卧位 ,CSEA组选 L2~ 3间隙为穿刺点 ,用“针内针”型联合穿刺针 ,使用阻力消失法判断硬…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耳针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剖宫产产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子宫下段剖宫产产妇30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单麻组)15例和耳针联合硬膜外麻醉组(联合组)15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胎儿Apgar评分。同时用放免法测定麻醉前(T0)、切皮后即刻(T1)、胎儿娩出后即刻(T2)和术毕即刻(T3)产妇血清肾素(RE)活性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浓度。结果2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诱导时间、局部麻醉药诱导用量、麻醉平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联合组出现牵拉反应、需用麻醉辅助药病例数较单麻组少,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胎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麻组RE和AT-Ⅱ浓度在胎儿娩出后即刻(T2)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单麻组RE浓度在术毕即刻(T1)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联合硬膜外麻醉,可以抑制RAAS的应激反应,改善硬膜外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5.
心理行为干预护理剖宫产产妇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选择 1999年 3月~ 6月的剖宫产产妇 6 4例为干预组 ,1998年同期剖宫产产妇 6 0例为对照组。 2组均为足月初产妇。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剖宫产 ,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麻醉或局麻 ,干预组硬膜外麻醉 5 7例 ,局麻 7例 ,对照组硬膜外麻醉 5 4例 ,局麻 6例 ;年龄 :干预组 2 3~ 35岁 ,对照组 2 4~ 34岁。经统计学处理 ,2组年龄、孕周、剖宫产原因、麻醉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性别、体重、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2 方法2 1 资料收集及统计方法通过查阅 1998年 3月~ 6月的护理纪录得到对照组 6 0例产妇剖宫产术后肛门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6.
蛛网膜下腔注入小剂量芬太尼对术中寒颤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郡兴  瞿虎  蒋海  吴昌彬  詹鸿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0):1114-1115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 (鞘内 )注入小剂量芬太尼 (2 0 μg)对抑制患者手术中出现寒颤的作用。方法 :40例ASAⅠ~Ⅱ级的足月单胎初产妇在腰 -硬联合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 ,随机分为两组 ,试验组 (BF) :鞘内注入 0 75%布比卡因与芬太尼 2 0 μg以维持麻醉 ;对照组 (BN) :鞘内注入 0 75%布比卡因与生理盐水以维持麻醉 ,两组的药物容量相同。观察两组患者在消毒皮肤 (T1)、胎儿娩出断脐 (T2 )、缝合腹膜 (T3 )及术毕出室 (T4) 4个时间段寒颤的发生率、寒颤的严重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效果以及循环、呼吸的变化。结果 :BF组在T1、T2、T3、T4中寒颤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低于BN组 (P <0 0 5)。两组产妇术中寒颤程度随着手术时间均呈现逐渐加重的趋势。两组产妇的新生儿Apgar评分、术中的麻醉效果、循环与呼吸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 ,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 >0 1)。结论 :小剂量芬太尼可明显减少患者术中寒颤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胆囊手术国内多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因镇静、镇痛常不完善 ,病人多知晓 ,而留下不愉快的回忆。因此 ,我们探讨了异丙酚持续给药加芬太尼强化辅助硬膜外麻醉对术中知晓、血压 (BP)和脉氧饱和度 (SpO2 )的影响 ,及麻醉期间血浆内皮素 (ET)的改变。1 临床资料4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胆囊切除术 ,ASAⅠ~Ⅱ级 ,男 17例 ,女 33例 ,年龄 34~ 5 8岁 ,体重 46~ 75kg。术前给苯巴比妥钠 0 .1g ,阿托品 0 .5mg。入室后 ,连接Omni-TrakNVS无创监护仪 ,记录病人的ECG ,BP和SpO2 。硬膜外穿刺间隙T8~ 10 ,给…  相似文献   

18.
妊娠合并心脏病剖腹产麻醉处理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85~ 2 0 0 1年行妊娠合并心脏病剖腹产 5 0例 ,就其麻醉处理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年龄 2 4~ 32岁 ,孕周 35~ 4 0周 ,胎次 1胎 4 3例 ,2胎7例。风湿性心脏病 2 4例 ,心肌炎 8例 ,法乐氏四联症 3例 ,室间隔缺损 7例 ,心包炎 1例 ,其中术前心衰 9例。本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麻药为 1%盐酸利多卡因和0 .2 5 %地卡因混合液。术中常规面罩给氧 ,连续心电监测 ;静脉缓慢滴注 5 %葡萄糖溶液 35 0~ 5 0 0 ml。心衰孕妇取半卧位 ,术中给西地兰 0 .4 mg,速尿 2 0 mg;子宫切开前双下肢上空气止血带 ,胎儿取出后缓慢松开止血带。均顺…  相似文献   

19.
术中输入加温液体对剖宫产孕妇寒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中输入加温液体对寒颤的影响而达到对剖宫产孕妇术中寒颤的预防。方法选择20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输入36℃加温液体)和对照组(输入常温下液体)。观察两组孕妇人手术室时、手术开始时、胎儿取出后、手术结束时寒颤发生情况,并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孕妇人手术室时均无寒颤,手术开始时、胎儿取出后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中输入加温液体可有效地预防剖宫产孕妇术中寒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消炎痛栓联合小剂量度冷丁用于上腹部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消炎痛栓联合小剂量度冷丁在上腹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126例患随机分入三组,实验组(43例)用消炎痛栓100mg(41例)、度冷丁50mg(42例)术后痛。观察术后疼痛分级及相关症状。结果 镇痛效果上,实验组与单用度冷丁组无显差异,单用消炎痛组明显差于上述两组;副作用 上,实验组和单用消炎痛组类似,与单用度冷丁组比较,呕吐、排尿困难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提前,结论 消炎痛栓联合小剂量度冷丁用于上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