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詹友庆  梁伟雄 《癌症》1997,16(1):55-57
本文报告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20例,主要发生于右半结肠,临床以腹块、腹痛、体重下降以及血便、胜利胀等为主要特点。病理类型绝大多数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组织学则以弥漫型B细胞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掌握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病变主要发生在右半结肠,以腹块(85%)、腹痛(75%)、体重下降(45%)以及血便(40%)、腹胀(30%)等为主要特点。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19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18例为弥散型B细胞型。治疗宜采用手术、化疗、放疗等的综合治疗方法。结论临床、影像学和内窥镜检查结合可提高诊断率;根治切除者预后较好;规范性化疗可以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直肠类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癌是一种特殊类型肿瘤,其组织结构似癌,但发展缓慢,又极少转移,与癌不同,故称类癌,因具嗜银性,又称嗜银细胞瘤。Oberndorfer于1907年首先命名本病,Saltyknow于1912年报告首例尸检直肠类癌,1954年Lembeck在类癌中发现5羟色胺(5-HT),同年Walden首先描述了5-HT所引起的“类癌综合征”。典型症状包括:腹泻、潮红、气喘、紫绀和右心瓣膜病等。  相似文献   

4.
直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骞 《实用肿瘤杂志》2009,24(2):102-103
直肠间质瘤是最常见的直肠间叶来源肿瘤,约占直肠间叶来源肿瘤的80%,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发病率列于胃、小肠之后居第三位。自1983年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提出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人们对直肠间质瘤起源、基因表达和突变、免疫组化检测、组织学诊断、恶性程度的界定、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的应用已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是一种比较少见,但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自1857年Moore报道第一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以来,全世界文献报道的病例只有500例左右,且多为小样本数的报道。本文结合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ARMM的相关报道,以期进一步认识该病的生物学特性,同时了解其诊断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原发性恶淋淋巴瘤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为一种临床上少见的原发于胃肠壁内淋巴滤泡的恶性肿瘤。我院自1975-1991年共收治胃肠道恶性肿瘤3242例,其中PMLGL为58例,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2.8%。诊断:采用Dawson标准,病理组织学分型;基本上按国际标准分类。病期按照的AnnArbor分期标准划分。因本病没有特异的临床症状和体症,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B超引导下针吸活检及纤维内窥镜的应用对此病的早期诊断有帮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胃肠道原发性恶性淋巴瘤(PMLGI)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是胃肠道肿瘤的一种特殊类型,术前诊断较困难,临床误诊率高,其疗效和预后与胃肠道其它恶性肿瘤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8例结直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发发部位在右半结肠,临床表现为以腹部肿块,腹痛、体重下降以及血便、腹胀为主要特点,病理类型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织学以弥漫型B细胞为主,本病少见,临床易误诊为癌,治疗宜采用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结论:诊断时应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及内窥镜检查结果,以提高诊断符合率,治疗应采取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肾上腺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笔者曾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例1 男性,67岁,因左侧腰部酸痛伴左上腹牵涉痛20余天,无发热及尿路刺激症状,B型超声提示左肾上腺肿瘤,于1997年6月18日入湖州市南浔区练市医院.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7.1℃,心率80次/分,血压18.4/11.3 kPa(138/85 mmHg),精神较软弱,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部无压痛,肝脏、脾脏触诊无肿大,左侧肾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血电解质正常,肝、肾功能正常,肾素、血管紧张素及皮质醇、醛固酮、儿茶酚胺正常.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德寿  杨云生 《癌症》1996,15(6):480-480
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一例潘德寿杨云生周殿元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罕见,国内报道甚少,现报告1例如下。患者,男性,36岁,农民。住院号:176233。7个月前出现大便带有粘液。尔后1个月内,大便次数增加,每日可达5~6次,且感下腹坠胀,随即在当地医院做大...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睾丸淋巴瘤(primary testicular lymphoma,PTL)由Malassez于1877年首先报道,是一类少见的恶性肿瘤。因临床病例较少,尚未有标准治疗方案。浙江省青春医院收治1例特殊的双侧原发性睾丸淋巴瘤,并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青年人肺癌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2000年1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的≤40岁青年人肺癌67例。对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手术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按TNM分期:Ⅱ期17例、Ⅲ期41例、Ⅳ期9例。病理类型:腺癌和小细胞癌达67.2%(45/67)。术前41例曾误诊误治。全部经手术治疗,34例行根治手术,20例行姑息手术,13例行剖胸探查。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73.1%、46.3%、25.4%;结论:青年人肺癌就诊时多为晚期,生物学行为较差,早期诊治是提高生存的根本措施。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肠道原发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方法复习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临床资料、大体所见、HE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按2008年WHO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分类重新进行分类,并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21例肠道原发性淋巴瘤发病年龄从7~81岁,平均年龄52.7岁,中位年龄55岁。男性88例,女性33例,男女比例8∶3。发病部位分别为大肠(结、直肠)62例(51.2%),小肠(空、回肠)47例(38.8%),十二指肠7例(5.8%),多发部位4例(3.3%),阑尾1例(0.8%)。临床上以腹痛、腹胀(72.9%)、下消化道出血(22.0%)、发热(10.2%)、腹部包块(8.5%)、腹泻(8.5%)、消瘦(5.1%)等为首发症状。大体上表现为隆起型(37.3%)、溃疡型(33.9%)和浸润型(28.8%)。组织学类型分别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68例(56.2%),MALT淋巴瘤18例(14.9%),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13例(10.7%),肠病相关T细胞淋巴瘤7例(5.8%),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4例(3.3%),套细胞淋巴瘤和滤泡性淋巴瘤各3例(2.5%),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2例(1.7%),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Burkitt淋巴瘤和不能分类的B细胞淋巴瘤各1例(0.8%)。59例外检病例中共随访39例(66.1%),随访时间1-102月,平均随访时间19.7月,目前死亡15例。20例失访(未回信或拒绝告知)。结论肠道原发性淋巴瘤以中老年男性多见,最常累及的部位是大肠(结、直肠),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多见;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肠道原发性T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比B细胞淋巴瘤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青年人肺癌的致病因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5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诊断的≤ 4 0岁青年人肺癌 67例。对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手术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按TNM分期 :Ⅱ期 17例、Ⅲ期 4 1例、Ⅳ期 9例。病理类型 :腺癌和小细胞癌达67 2 % (45 67)。术前 4 1例曾误诊误治。全部经手术治疗 ,34例行根治手术 ,2 0例行姑息手术 ,13例行剖胸探查。 1年、3年、5年存活率分别为 73 1%、4 6 3%、2 5 4 %。结论 :青年人肺癌就诊时多为晚期 ,生物学行为较差 ,早期诊治是提高生存的根本措施。综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 3 8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1977年 3月 1日~ 2 0 0 2年 11月 1日经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纵隔肿瘤及囊肿 2 3 8例。其中胸腺肿瘤 10 4例 ( 4 3 7% ) ,并发重症肌无力 19例 ,发生危象 9例 ;畸胎类肿瘤 3 9例( 16 4% ) ;神经源性肿瘤 3 5例( 14 7% ) ;胸内甲状腺肿 2 6例( 10 9% ) ;纵隔囊肿 17例 ( 7 1% ) ;其他肿瘤 17例 ( 7 1% )。结果 :2 3 8例中彻底切除 2 3 1例 ( 97 0 0 % ) ,7例未能彻底切除者 ,术后给予放疗。术后重症肌无力危象死亡 1例 ( 0 4% ) ,2 3 7例痊愈。结论 :胸部X线及CT检查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起主要作用 ,手术切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强调早期诊断 ,及时手术 ,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采取不同入路 ,注意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 6例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采用CHOP及COMP方案化疗 ,取得满意疗效。初步研究结果提示 ,原发性卵巢恶性淋巴瘤临床上容易误诊 ,认识其临床特征 ,积极行手术及充分化疗 ,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114 例。结果 本组患者中盆腔及会阴复发83 例,吻合口复发20 例,阴道壁复发11 例。81 例(71.1% )手术后2 年内复发,79 例患者有骶神经丛刺激症状。21 例再次手术切除,34 例局部放疗,59 例化疗或其他治疗。再次手术切除与非手术切除治疗3 年生存率分别为57.1% 及4.3% ,5 年生存率 28.6% 及1.1% ,差异有显著性( P< 0.001)。结论 直肠癌根治术后2~3 年内要严密随访,有利于早期发现复发。对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1月至2001年12月我们两院共收治原发性直肠恶性淋巴瘤5例,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21岁~47岁,中位年龄38岁。病程最短10天,最长11个月,中位病程3个月。症状:血便或黏血便4例,里急后重及腹泻1例。均经肛指、纤维结肠镜及病理活检;癌瘤表面粗糙或溃疡,占肠腔周径1/2~3/4,活动度差或固定。初诊时病理活检报告:3例为直肠黏膜慢性炎症,经再次多处深活检并送外院会诊确诊为直肠恶性淋巴瘤,因病人拒绝手术仅行放疗及化疗,另2例误诊为直肠癌经Miles术后而被确诊。本组5例均属非霍奇金淋巴瘤…  相似文献   

19.
20.
淋巴瘤侵犯骨髓的诊断和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淋巴瘤骨髓侵犯在临床比较常见,依据Ann Arbor分期,一旦发现患者淋巴瘤细胞侵犯骨髓,即可以判断患者为Ⅳ期病变,预后不良,所以淋巴瘤是否累及骨髓与淋巴瘤的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