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分析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以53例晚期肝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综合护理结果。结果:患者入院接受治疗28天后,53例疼痛患者在护理后明显改善9例,较为改善23例,未改善21,改善比例60.5%;48例饮食状况不佳患者在护理后明显改善18例,较为改善16,未改善14例,改善比例70.8%;32例负性心理患者护理后明显改善10,较为改善14,未改善8,改善比例75.3%;46例睡眠质量差患者在护理后明显改善12,较为改善14.未改善20,改善比例56.5%。结论:对肝癌晚期患者进行细致护理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晚期肺癌疼痛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6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82例,以Excel随机函数法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入院宣教,进行护患沟通,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等等。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循证护理,采取心理干预、环境干预、饮食和锻炼干预、睡眠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NR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参照组,且QOL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缓解晚期肺癌疼痛程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文关怀护理对肝癌晚期患者疼痛、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探讨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60例肝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在疼痛VAS评分、SDS和SAS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SDS和SAS评分以及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肝癌晚期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能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并以此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具有普遍实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心理、疼痛和生命质量影响。方法:2016年7月-2017年12月,选择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肿瘤内科治疗的96例晚期肝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情况评分、疼痛情况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和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肝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和疼痛情况,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CIK细胞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72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CIK细胞治疗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加强回输时、回输后不良反应的观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护理.结果72例患者中,6例出现不良反应,50例精神、饮食、睡眠、免疫力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6例自觉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 CIK细胞治疗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及在回输时、回输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例肝癌晚期患者给予一系列舒适护理措施。结果:睡眠情况改善180例,有效率90%;食欲增加160例,有效率80%;双下肢水肿渗液症状改善140例,有效率70%;腹胀症状改善160例,有效率80%;在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97.5%,健康教育知晓率98.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于肝癌晚期患者,可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症状缓解,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对收治的12例不宁腿综合征患者通过心理护理、促进睡眠、合理指导用药和饮食及调动家庭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全方面的护理.结果 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控制,肢体异常不适感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的休息和睡眠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30):164-167+171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对晚期肝癌患者癌痛、心理应激、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2 月至2020 年3 月本院96 例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A、B、C 三组,每组各32 例。A 组给予人文关怀结合中医特色护理,B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C 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三组患者不适症状、癌痛、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睡眠质量。结果 A 组头晕乏力、睡眠困难、食欲减退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5.63%、15.63%、9.38%,B 组为15.63%、18.75%、12.50%,均低于C 组的43.75%、46.88%、34.38%(P<0.05);A 组与B 组干预后癌痛情况改善优于C 组(P<0.05);A 组干预后SAS、SDS 评分低于B 组,B 组低于C 组(P<0.05);A 组干预后面对维度评分高于B 组,B 组高于C 组,回避、屈服维度评分低于B 组,B 组低于C 组(P<0.05);A 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低于B 组,B 组低于C 组(P<0.05)。结论 人文关怀结合中医特色护理可有效改善晚期肝癌患者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癌痛和心理应激,加强积极应对疾病的心理,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肝癌晚期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观察2011年5月-2014年8月入住我科的66例肝癌晚期患者,护理人员从基础护理、生理护理、心理护理等各方面提供综合护理。结果:66例肝癌晚期患者减轻了对自身疾病状况的恐惧程度,使患者安详地走过人生最后的一段旅程。结论:我院医护人员对肝癌晚期患者提供的综合护理,大大降低肝癌晚期患者的恐惧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在未来的临床护理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黄丽芳 《中国民康医学》2023,(20):180-182+186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在晚期肝癌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40例晚期肝癌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常规疼痛护理,设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40例晚期肝癌癌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护理,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癌性疼痛[简明疼痛评估量表(BPI)]评分、睡眠质量[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及心理应激反应(癌症患者心理调节问卷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BP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IS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情绪/自尊、主观感受、日常生活、人际关系/社会生活、其他等心理应激反应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晚期肝癌癌痛患者,可减轻癌性疼痛和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睡眠质量,效果优于单纯常规疼痛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肿瘤病人的护理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43例晚期肿瘤患者,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基础护理以及并发症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量表相关评分均优于护理干预前(P0.05)。结论:针对晚期肿瘤病人,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疼痛,避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胃癌晚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总结96例胃癌晚期患者的疼痛护理经验和体会.结果:护理干预后胃癌晚期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提高其生活质量.结论:在胃癌晚期疼痛患者中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晚期肝癌患者实施临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对65例晚期肝癌患者进行临终护理干预措施,从心理、疼痛及基础护理方面入手,并对患者家属进行鼓励,做好肝癌患者的临终护理.结果:晚期肝癌患者获得良好的临终护理关怀,生存时间延长,患者情绪稳定,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于晚期肝癌患者而言,为了降低其心理恐惧和躯体痛苦,给予临终护理干预,通过医务人员及家属的关怀与照顾,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郭枫 《吉林医学》2013,34(7):1358-135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晚期肝癌患者共50例,上述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临床病理分期处于晚期,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肝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在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C30)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和物质生活维度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躯体功能维度、心理功能维度、社会功能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晚期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对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实践,总结体会,以提升护理质量与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青春型精神分裂症合并肺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一系列护理,统计结果。结果:76例患者中精神症状好转率为85.5%,肺结核有效率为79.0%。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饮食、卫生、行为、用药及心理的护理,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6.
谢丽 《中外医疗》2011,30(29):164-164
目的给予晚期肝癌患者相应的疼痛治疗和临终护理措施,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对我科37倒晚期肝癌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舒适护理,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使其获得安全感及舒适感。结果有效减轻或缓解病人疼痛,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结论做好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晚期肝癌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1例多发软骨炎合并干燥综合征患者护理体会。方法:对1例多发软骨炎并干燥综合征患者从饮食、口腔、眼部、皮肤、疼痛、心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结论:护士在治疗中除了对症治疗护理外,应加强心理及专科护理,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手术治疗指征,根据住院号末尾数奇偶性进行分组,将奇数者纳入对照组,仅提供临床传统护理措施;偶数者纳入研究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患者围术期睡眠质量的影响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干预后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睡眠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宫颈癌患者提供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可有效改善其睡眠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谢丽 《中外医疗》2011,30(27):169-169
目的 给予晚期肝癌患者相应的疼痛治疗和临终护理措施,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提高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 对我科37例晚期肝癌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舒适护理,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使其获得安全感及舒适感.结果 有效减轻或缓解病人疼痛,使其正确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护理.结论 做好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晚期肝癌患者的痛苦,减少护理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沈荣  滕其霞 《吉林医学》2016,(4):1005-1006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90例晚期肿瘤疼痛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没有实施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疼痛护理、健康教育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将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焦虑程度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焦虑评程度及满意度都明显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肿瘤疼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