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omputed tomography urography,CTU)及三维重建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2月对16例上尿路结石患者术前行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将获得的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以指导选择最佳穿刺径路。结果:CTU及三维重建可提供清晰的肾盂肾盏、输尿管的形态结构,可明确结石在肾脏、输尿管的空间定位,有利于确定经皮肾穿刺的部位。全部患者经单通道行MPCNL术获成功,结石总取净率93.74%,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CTU及三维重建有助于术前规划穿刺点、穿刺方向,术中理解B超定位、穿刺时动态的、二维的影像,对MPCNL穿刺定位具有指导意义,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CT三维成像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CT三维成像技术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多发结石、鹿角状结石患者行KUB、IVU和CT检查,并应用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对CT图像进行处理。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结果:34例患者经皮肾穿刺取石,结石清除率达96.8%,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发生。结论:在经皮肾镜取石手术中,CT三维成像处理获得的三维图像较KUB、IVU和普通CT图像对复杂性肾结石的定位与穿刺更具优越性,简便易行,安全性高。CT三维成像处理技术可提供肾盂肾盏集合系统的清晰图像,并可准确发现结石,判断结石的立体形状及其与肾盂肾盏的关系,有利于明确经皮肾穿刺部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在三维螺旋CT造影、重建技术引导下建立经皮肾穿刺通道在PCNL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先行俯卧位螺旋CT扫描,造影后再进行三维重建,根据结石的部位、形状、大小和有无肾盏积水的情况,确定穿刺点、穿刺角度和穿刺深度,建立理想的穿刺通道。结果 120例患者手术中有107例1次穿刺成功,13例经微调后2次穿刺成功。手术历时50~150 min,平均100 min。术中无通道建立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一次性行PCNL取净结石98例,22例1周后经肾造瘘管再行PCNL取石,其中多发性肾结石未取净14例;结石取净106例,总取净率为88.33%。结论三维螺旋CT有助于复杂性肾结石PCNL术中明确穿刺定位、经皮肾通道的建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结石的清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微经皮肾镜在Ⅰ期行超声引导肾穿刺造瘘、Ⅱ期经皮肾镜手术取石通道中建立的应用价值。方法 21例Ⅰ期行超声引导肾穿刺造瘘,Ⅱ期利用超微经皮肾镜辅助探查原造瘘通道后建立手术通道行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纳入探查组,同期Ⅰ期造瘘、Ⅱ期行常规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2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中通道丢失率及术后结石清除率。结果 探查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中通道丢失率少/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的术后结石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行Ⅱ期经皮肾镜患者中使用超微经皮肾镜辅助探查建道,可减少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和三维重建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择期行PCN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行静脉肾盂造影,观察组行CTU和三维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7%),结石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CTU和三维重建安全有效,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4排CT行泌尿系非增强三维重建对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疗效和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100例行经皮肾镜手术取石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影像学检查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CT非增强三维重建,对照组行泌尿造影,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所用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穿刺成功率等。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通道数目及结石清除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64排CT行泌尿系非增强三维重建对经皮肾镜手术的临床疗效确切,具有较高的穿刺成功率,能缩短手术时间,可作为常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虎林 《新疆医学》2009,39(10):22-23
2008年10至2009年5月,我院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4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48-51
目的 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CTU)在泌尿系结石术前诊断及定位中应用的实用性及准确性。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0例行PCNL的泌尿系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术前行CT尿路三维重建(CTU)检查,对照组术前行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术前通过不同方法检查,分别设计PCNL穿刺通道,比较两组在一次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取净率以及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PCNL,其中两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结石取净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行CT尿路三维重建(CTU),精准设计PCNL穿刺通道,在PCNL中的实用性、精准性、安全性优于静脉肾盂造影(IVP)检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对其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探讨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对本组262例患者进行PCNL手术,对术中和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和处理及回顾性分析,探讨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本组对PCNL术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均满意。结论PCNL术疗效肯定,是治疗复杂性肾、肾盂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理想方法之一,但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预防和处理的关键为合理选择患者,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操作轻柔,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6例行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的病例,总结此类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特点.结果 46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能减少和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脊柱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确诊脊柱转移瘤患者行脊柱正侧位X线平片检查、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的诊断结果,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敏感性。结果:65例患者中,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确诊脊柱转移瘤43例(66.2%),X线平片确诊24例(36.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诊断发现受累骨节数86个、椎体骨质破坏44例、骨性椎管受累25例,椎旁软组织和腰大肌受侵44例。结论:螺旋CT扫描机三维重建有助于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手术中使用室温灌注液和温热灌注液对患者体温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麻下行经皮肾镜手术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在手术中使用室温灌注液和温热灌注液,记录患者入手术室时,切皮时,术中30、60、90、120 min,手术结束时的核心体温.结果 两组患者核心体温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30 w.in及以后各时间点核心体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经皮肾镜手术中应用温热灌注液,可有效避免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半截石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8例肾结石或(并)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在半截石卧位(33例)和俯卧位(35例)实施经皮肾镜取石术,对2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工作通道数、Ⅰ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 6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穿刺失败和中转开放手术者,无肠管损伤、气胸、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半截石卧位、俯卧位手术时间分别是(73.6±27.5)min及(98.5±30.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出血量、工作通道、Ⅰ期结石清除率、术后肾造瘘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截石卧位施行经皮肾镜取石术具有高效、安全、体位舒适、灵活性强、省时等优点,有良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72例住院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声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及不同类型阑尾炎诊断结果。结果 7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超声正确诊断48例,漏诊24例,准确率为66.7%(48/72);多层螺旋CT正确诊断66例,漏诊6例,准确率为91.7%(66/72),差异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3.642,P=0.0000.05)。不同阑尾炎类型中,坏疽性阑尾炎两种检查方法的确诊率均为1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肿性、化脓性确诊率均为CT高于超声,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超声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在急性阑尾炎术前中具有更大应用价值,不断诊断准确率更高,同时可有效反映阑尾位置、长短、粗细、走向、粘连与周围渗出情况,利于手术施行,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定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期间行经皮肾穿刺钬激光碎石术患者215例。所有患者采用超声定位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建立通道,术中协助处理残余结石。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建立经皮肾通道,行钬激光碎石清石,其中1针穿刺成功185例,2针穿刺成功21例,多针穿刺成功9例。一步扩张法建立通道后置入内窥镜行钬激光碎石术,一期结石清除率为75.3%(162/215),二期结石清除率为92.1%(198/215)。术后出现2例继发性出血,经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后治愈。术后住院时间6~9 d,平均7.5 d。随访全部病例2~12个月,腰部疼痛、血尿等症状均消失,无结石复发。结论超声定位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具有使用灵活方便、定位准确、成功率高的优点。其可避开穿刺路径上的脏器及帮助术中寻找结石,但超声较X线直观性差,需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巧才可灵活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采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发生继发出血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824例PCNL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1.94%)发生继发出血并发症,其中术中出血3例,术后30 d内继发出血13例。所有16例中采用输血治疗者10例(62.5%),全部患者均未行肾切除,其中7例经气囊压迫、绝对卧床休息、抗感染、止血药物等综合治疗痊愈,9例患者急诊行肾动脉造影、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digital subtrection angiography,DSA)治疗成功。结论:PCNL继发出血是该手术难以绝对预防的并发症,与穿刺通道选择是否理想、是否暴力操作及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术中操作规范是预防其发生的关键,一旦发生要准确把握介入治疗(DSA)时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开展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疗效和经验。方法 7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采用PCNL治疗,分析手术疗效,总结手术经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穿刺成功,2例中转开放手术,76例患者均行一期碎石术,其中74例行单通道取石,2例双通道取石,平均手术时间为56.38 min,结石清除率96.15%,3例术后继发出血,1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术后出血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治疗,无丢肾、无败血症、无尿瘘、气胸、肠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基层医院根据自身情况开展PCNL安全可靠,疗效确切,但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循序渐进。  相似文献   

18.
查广盛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6):3567-3569
目的:分析胆脂瘸型中耳炎的螺旋CT表现,探讨螺旋CT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胆脂瘤型中耳炎48例,回顾性分析其螺旋CT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胆脂瘤型中耳炎的螺旋CT表现为鼓室、鼓窦及乳突区软组织肿块,常伴有骨质破坏,其中包括听小骨、盾板、面神经管、半规管、乙状窦及鼓室盖骨质破坏。结论:螺旋CT对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准确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行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PCNL)不同时点静注辅助用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行PCNL病人,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2 0例。均行硬膜外T1 2 ~L1 麻醉。Ⅰ组(对照组)不用辅助药;Ⅱ组术前静注曲马多50~1 0 0mg,咪唑安定2~3mg ;Ⅲ组俯卧位后静注辅助药同Ⅱ组。监测血压(SBP、DBP)、心率(HR)、病人的反应及感受;记录麻醉2 0min、截石位后、俯卧位后、术中1h和2h及术毕血压和心率变化并与基础值比较。结果:3组病人麻醉镇痛均满意;体位变动前生命体征稳定,截石位后心率无显著变化,但血压均有显著下降(P <0 .0 1 ) ;出现低血压需用升压药或加用阿托品例数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术中出现肌颤或躁动者Ⅰ组与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 0 5) ,Ⅰ组与Ⅱ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 <0 . 0 1 ) ,Ⅱ组与Ⅲ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PCNL中两次体位变动可致循环波动,硬膜外麻醉加静脉辅助用药效果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