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观察ATP 结合盒转运子E1(ABCE1 )的mRNA和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及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各种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Westernblot 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癌旁肺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ABCE1mRNA 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肺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ABCE1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癌旁肺组织(P<0.05),且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 =3.992,P =0.001)。ABCE1 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pTNM 分期无关( P> 0.05),与病理类型有关(P =0.036),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高于鳞癌; ABCE1mRNA 的表达与肺癌组织学分级有关(P =0.026)。结论ABCE1的表达可能与非小细胞肺癌的侵袭和转移相关,在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可能成为潜在的肿瘤标记物及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 STMN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5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 STMN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将 STMN1 siRNA 通过瞬时转染于食管鳞状细胞癌 TE-1细胞,使用 qPCR 和 Western blot 实验检测转染效果,通过划痕实验、Millicell 小室侵袭和转移实验观察转染 STMN1 siRNA 对 TE-1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STMN1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 TNM 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显著相关,STMN1表达阳性者预后显著差于表达阴性者。siRNA 干扰 STMN1的表达可明显抑制 TE-1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结论STMN1促进了食管鳞状细胞癌侵袭和转移的发生并且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icroRNA-577(miR-577)在人肺鳞状细胞癌组织内的表达及对NCI-H520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收治并行手术切除的60例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检测miR-577的相对表达量,分析miR-577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采用人工合成的miR-577模拟物转染NCI-H520细胞,检测NCI-H520细胞过表达miR-577后迁移、侵袭能力及miR-577下游潜在靶点β-catenin的表达变化。结果 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miR-577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降低(P?<0.05),低表达miR-577与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过表达miR-577能够削弱NCI-H520细胞迁移、侵袭能力及细胞内β-catenin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iR-577表达降低,miR-577可能通过下调β-catenin的表达来削弱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
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54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8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B7-H1的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1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2%和31.5%,而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无B7-H1蛋白和mRNA的表达.B7-H1蛋白和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pTNM分期有关(P<0.05).结论: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对判断其浸润、转移及病情进展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低氧培养条件下肺癌细胞株及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测定法检测缺氧对肺癌细胞侵袭力的影响,分别采用RT-PCR法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法测定缺氧条件下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小细胞肺癌细胞株H446及60例肺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IF-1α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两种肺癌细胞系在缺氧下侵袭力较正常时增强.随着缺氧时间的延长,肺癌细胞的HIF-1αmRNA和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P<0.05或P<0.01).肺癌组织中HIF-1α的mRNA和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75.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的30.0%、20.0%(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中晚期(Ⅲ~Ⅳ期)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早期(I-Ⅱ期)(P<0.05).结论:氯化钴诱导缺氧上调HIF-1α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使之进一步耐受缺氧.HIF-1α的过表达参与了肺癌的侵袭转移,HIF-1α可成为判断肺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薛春竹  凌翔  雷琼琼 《重庆医学》2012,41(19):1954-1956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半乳凝素1(Gal-1)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蛋白质印迹技术分别检测35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远处正常肺组织(距癌组织边缘大于5cm)中Gal-1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中,Gal-1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P<0.05);NSCLC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中,Gal-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NSCLC患者正常肺组织(P<0.05);NSCLC患者癌组织中Gal-1mRNA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组织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Gal-1表达与NSCLC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一个潜在的NSCLC发病与转移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ZE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ZEB1的表达情况,分析胃癌组织中ZEB1的表达与年龄、性别、组织分化、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ZEB1阳性表达率为81.67%,正常胃黏膜组织中ZEB1阳性表达率为23.33%,二者阳性表达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ZEB1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ZEB1在胃癌组织中过度表达,与胃癌的转移侵袭及进展密切相关,检测胃癌组织中ZEB1的表达对胃癌的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栓蛋白-1、P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癌旁组织中TSP-1、P53、VEGF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值。结果:NSCLC组织中TSP-1的阳性表达率为39.06%,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其表达与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0.05)。P53在NSCL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2.81%,其表达与临床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显著相关(P<0.05)。NSCLC组织中的MVD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远处转移有关(P<0.05)。MVD与TSP-1呈负相关(P<0.05,r=-0.39),与VEGF呈正相关(P<0.05,r=0.44)。TSP-1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P<0.05,r=-0.53),但与P53无相关性。结论:TSP-1与肿瘤的血管新生及侵袭生长关系密切,可能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可以作为判断肿瘤侵袭性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增殖诱导配体(APR IL)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肺组织标本中APR IL mRNA的表达情况,其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APR IL mRNA在肺癌组织中表达最高,癌旁组织次之,正常肺组织最低(P<0.05)。且APR IL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淋巴结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肺癌肿块大小和病理细胞类型无关(P>0.05)。结论:APR IL在肺癌发生和促进其淋巴结远处转移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li-1蛋白在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50例癌旁组织中Gli-1的表达,并分析Gli-1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Gli-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Gli-1在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侵袭范围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Gli-1可能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检测肺癌组织中Gli-1表达水平可能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并对肺癌的恶性程度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研究RhoA、RhoB和RhoC在肺癌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Rho亚家族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研究四种肺癌细胞系RhoA、RhoB和Rho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人肺癌组织RhoA、RhoB和RhoC蛋白表达。结果四种肺癌细胞系RhoA和RhoB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肺癌细胞系组间比较,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间Rho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hoA、RhoB蛋白在人肺癌组织呈阳性表达,中分化鳞癌组阳性率与非中分化鳞癌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hoC全部呈阴性表达。结论 RhoA、RhoB在肺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提示Rho亚家族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分化和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鳞状细胞癌(简称肺鳞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 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2(TIMP- 2)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利用 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 60 例肺鳞癌(高分化鳞癌 40 例,低分化鳞癌 20例, 其中28例淋巴结转移)及部分癌旁正常肺组织(28例)中的MMP-2、TIMP- 2表达情况。结果 MMP- 2与TIMP- 2表达于癌细胞胞浆中,MMP- 2表达阳性率为45%,在低分化肺鳞癌中的表达高于高分化者(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P<0.01)。TIMP- 2表达阳性率为40%,在高分化或无淋巴结转移的肺鳞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或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肺鳞癌中MMP- 2和TIMP- 2表达与其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林玲  王会河  罗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1):41-43+47+169
目的观察肿瘤转移相关基因Mta1(metastasis associated gene 1)及其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86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和20例头颈部正常组织用逆转录-PCR(RT-PCR)方法检测Mta1 m RNA表达,用免疫组化检测Mta1蛋白表达。结果 Mta1 m RNA在86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平均表达水平(1.72±0.56)%与头颈部正常组织(0.93±0.68)%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组织阳性率(65.12%,56/86)与对照组(15%,3/2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 m RNA及其蛋白在下咽癌、鼻咽癌、颈部皮肤鳞癌、淋巴结癌、扁桃体癌中平均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与头颈部正常组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ta1 m RNA及蛋白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阳性率与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等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Mta1 m RNA及其蛋白表达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浸润转移关系密切,提示该基因可成为预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转移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中Nrf2、Keap1和NQO1蛋白表达的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7例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Nrf2、Keap1和NQO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Keap1、Nrf2和NQO1蛋白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Keap1蛋白在肺Ⅰ、Ⅱ、Ⅲ期鳞癌和Ⅲ期、Ⅳ期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Nrf2蛋白在肺Ⅰ期鳞癌和Ⅱ、Ⅲ、Ⅳ期腺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NQO1蛋白在肺Ⅰ期鳞癌中的表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在Ⅱ期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3种蛋白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临床分期和是否侵及胸膜有关(P<0.05)。结论:肺癌组织中Keap1、Nrf2、NQO1蛋白表达异常,提示Keap1-Nrf2/ARE通路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mRNA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人胚胎肺泡上皮细胞、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中的表达,从mRNA水平探讨其在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组织芯片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1320点阵石蜡组织芯片中TTF-1 mRNA的表达.用Leica Q500MC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试TTF-1 mRNA表达强度.结果 胚胎肺TTF-1 mRNA的表达强度小于正常成人肺(P=0.000);肺腺癌、鳞癌、小细胞癌和大细胞癌TTF-1mRNA的表达强度均小于胚胎肺和正常成人肺(P=0.000);肺腺癌和小细胞癌TTF-1mRNA的表达强度均大于肺鳞癌和大细胞癌(P=0.000);肺腺癌与小细胞癌TTF-1 mRNA的表达强度基本相同(P=0.068);肺鳞癌TTF-1 mRNA的表达强度大于大细胞癌(P=0.018);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TTF-1 mRNA的表达强度均大于其原发灶(P=0.003,P=0.000,P=0.019);肺小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灶TTF-1 mRNA的表达强度大于其原发灶(P=0.078);有淋巴结转移组TTF-1 mRNA的表达强度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26);TNM分期Ⅱ-Ⅳ期TTF-1 mRNA的表达强度大于TNM Ⅰ期(P=0.010);肺癌TTF-1 mRNA的表达强度与患者性别、肿瘤大体类型和分化程度无关.结论 TTF-1 mRNA的表达强度在正常成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胚胎肺泡上皮细胞和肺癌细胞中具有差异性并依次减少;肺癌TTF-1 mRNA的表达具有癌组织类型差异性,腺癌和小细胞癌相对较高,鳞癌和大细胞癌极少;TTF-1 mRNA高表达的肺癌易发生转移,TTF-1 mRNA高表达的肺腺癌、鳞癌和大细胞癌为具有明显转移能力的肺癌细胞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人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标本中神经纤毛蛋白1(NRP1)mRNA和miR-9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在患者知情同意下,收集2010-2011年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匹配的NSCLC患者组织标本,包括45例正常组织、45例癌旁组织及45例肿瘤组织。采用qRT-PCR法检测不同组织中NRP1 mRNA和miR-9表达水平,分析二者表达水平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组织比较,癌旁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组织比较,癌旁组织miR-9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而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男性癌旁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低于女性(P<0.05)。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NRP1 mRNA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联(P>0.05),但与病理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联(P<0.05);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与年龄、肿瘤病理类型、淋巴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联(P>0.05),而与性别因素有关联(P<0.05)。结论: 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miR-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NR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NRP1 mRNA检测有助于判断NSCLC的分型及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IB1蛋白在60例食管鳞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0例食管鳞癌组织中AIB1蛋白的表达率为53.3%,30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AIB1蛋白不表达或弱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 AIB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而在不同年龄、性别及浸润深度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B1蛋白在食管鳞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表明其可能影响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叉头框C2(FOXC-2)、YB-1及相关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93例胃组织标本,包括正常胃黏膜50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50例,胃癌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组织93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组织74例,淋巴结未转移组织19例,原发灶远处转移组织3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类组织中FOXC-2、YB-1、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及分布情况。结果同正常及上皮内瘤变胃黏膜相比,胃癌原发灶组织中FOXC-2,YB-1,Vimentin和MMP-2表达升高,E-cadherin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C-2、YB-1的表达与E-cadherin的低表达和Vimentin的高表达及MMP-2的表达之间存在弱相关。随着胃癌临床分期提高,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FOXC-2蛋白的表达增强(P<0.05)。随着胃癌临床分期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加深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出现,YB-1蛋白的阳性表达亦增高(P<0.05)。胃癌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出现MMP-2蛋白的表达也随之增强(P<0.05)。结论FOXC-2、YB-1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 可能机制是通过激活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及上调转移相关分子MMP-2的表达从而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mts1及nm23-H1在人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手术切除后新鲜的26例肺鳞癌和13例肺腺癌组织标本采用地高辛标记的mts1及nm23-H1 cDNA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26例鳞癌中,淋巴结转移组11例,mts1 mRNA阳性表达9例,阳性率82%,nm23-H1 mRNA阳性表达8例,阳性率73%;无淋巴结转移组15例,mts1 mRNA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27%,nm23-H1 mRNA阳性表达10例,阳性率67%.13例肺腺癌中,淋巴结转移组5例,mts1 mRNA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80%,nm23-H1 mRNA阳性表达4例,阳性率80%;无淋巴结转移组8例,mts1 mRNA阳性3例,阳性率38%,nm23-H1 mRNA阳性表达6例,阳性率75%.结论mts1 mRNA表达在肺鳞癌的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之间相差显著,在肺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nm23-H1 mRNA表达在肺鳞癌、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之间差异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and-D, VEGF-C and VEGF -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Real-time PCR法检测32例胃癌组织和32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C,VEGF-D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 结果:胃癌组织VEGF-C和VEGF-D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 其中淋巴结转移组VEGF-C,VEGF-D的表达与淋巴结未转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D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VEGF-C和VEGF-D的表达在高分化癌、中分化癌和低分化癌中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C和VEGF-D 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 性别和淋巴结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胃癌细胞非摄入性高表达的VEGF-C和VEGF-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胃癌患者预后的重?慰贾副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