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SLIPA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惠 《西南军医》2011,13(6):1061-1063
目的探讨SLIPA喉罩在腹腔镜胆囊切除麻醉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82例,随机分成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两组麻醉诱导相同,维持采用静吸复合麻醉。记录两组置入喉罩和插管次数、成功率,比较各时点血流动力学的指标,统计两组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置入的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SLIPA喉罩组置入和拔出喉罩时的血流动力学平稳,而气管插管组在插管前后、拔管前后MAP、HR有明显高于喉罩组。术中S组漏气率(19.51%)较T组明显增高(P<0.05)但不影响通气。喉罩拔出后24.39%的带血迹,术后声嘶、咽痛发生率低于T组。结论 SLIPA喉罩易于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不良反应少,适用于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胆囊腹腔镜麻醉中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选2019年01月-2019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麻醉的58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表法将其中29例纳入对照组(予以气管插管麻醉),余下29例纳入观察组(予以喉罩麻醉),统计并比较两组的麻醉优良率、术后睁眼及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55%比对照组72.41%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睁眼及拔管时间比对照组更短(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6.90%比对照组41.38%更低(P<0.05)。结论胆囊腹腔镜麻醉中采取喉罩麻醉比气管插管麻醉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美迪斯(MEDIS)插管型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6年1—5月在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12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MEDIS插管型喉罩组(M组)和UE可视喉镜下气管插管组(U组),每组各61例患者。观察并记录各组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通气情况、苏醒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M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各时间点心率、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1 d咽喉痛率以及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U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使用MEDIS插管型喉罩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快、术后咽喉痛以及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罩用于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全麻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均经快速诱导后分别插入气管导管和置入喉罩。记录两组不同时段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和气道平均压值及随访术后咽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0.98以上,诱导时胃膨胀程度相似,呼气末二氧化碳和气道平均压随麻醉、气腹的影响变化一致,无显著差异;在插管(罩)和拔管(罩)时,气管插管组的心率和血压显著升高,喉罩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喉罩通气可达到与气管插管一样满意的通气效果,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毕清醒快,并发症少,可安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联合喉罩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联合喉罩组(R组,n=62)和常规插管全麻组(C组,n=62),比较两组术中各时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的变化及麻醉效果,观察记录手术结束到拔喉罩(拔管)时间和患者清醒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气道峰压基本相似,R组在喉罩置入和拔除喉罩前后HR、MAP无显著变化;C组在T1、T2、T3、T4时的HR、MAP均有显著变化(P<0.05)。组间比较,在T1、T2、T3、T4时点,C组HR、MAP均明显高于R组(P<0.05)。两组各时点Sp O2均无显著变化。C组手术结束到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明显长于R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R组(均P﹤0.05)。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联合喉罩麻醉能够满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要求,简单易行,安全有效,是较为理想的一种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李光才  王勇 《航空航天医药》2013,24(9):1067-1069
目的:探讨Supreme喉罩(SLMA)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患者60例,ASA分级Ⅰ级或Ⅱ级,年龄18 ~60岁,体重45 ~70 kg,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upreme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E组).两组麻醉诱导后置入SLMA或气管导管.S组置入喉罩后行FOB评分检查喉罩对位情况.记录喉罩和气管插管成功率;记录入室时(T0)、麻醉插管前即刻(T1)、麻醉插管后即刻(T2)、麻醉插管后3 min(T3)、麻醉苏醒拨管前即刻(T4)、麻醉苏醒拨管后即刻(T5)麻醉苏醒拨管后3 min (T6)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合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变化;观察插管(喉罩)时、拔管(喉罩)时、术后24h咽喉部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均成功插入气管导管(喉罩),但第一次插管成功率E组明显高于S组(P<0.05);与T0比较,S组T1、T2、T3时,E组T1、T2、T3、T4时的MAP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与S组比较,E组T2、T4时的MAP,在T2、T4、T5时的HR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S组在呛咳、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但E组的套囊带血明显低于S组(P<0.05).结论:Sureme喉罩和气管插管用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均可能保证有效通气和安全性,但Supreme喉罩在维持心血管反应、降低呼吸道并发症及气道管理方面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60例ASA Ι~Ⅱ级拟在全麻下行眼科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喉罩-七氟醚组(实验组)和氯胺酮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术中、术后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体动反应,呼吸抑制,术后嗜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术后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喉罩全凭七氟醚吸入麻醉适合用于小儿眼科手术,麻醉诱导快,术中安全平稳,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次腰麻复合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方法选择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单次腰麻复合喉罩(A)组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B)组,观察围麻醉期的血流动力学、SpO2、PETCO2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在置入期和拔除期HR、MAP的变化较B组小(P<0.05,P<0.01);两组的SpO2、PETC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A组无咽喉不适,B组咽喉不适6例;A组患者阿曲库铵,芬太尼用量及术后恢复室停留时间明显小于B组(P<0.05)。结论采用单次腰麻复合喉罩麻醉和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都可安全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术后苏醒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4μg/kg、依托咪酯0.3mg/kg、阿曲库铵0.6mg/kg进行麻醉诱导。所不同的是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8mg进行超前镇痛。术中两组均置入喉罩控制呼吸,采用丙泊酚、阿曲库铵和芬太尼维持麻醉。采用VAS评分和躁动评分评估苏醒期及术后的疼痛和躁动情况。记录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芬太尼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0.5h、1h、6h、12h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拔除喉罩即刻、术后0.5h及1h躁动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氯诺昔康进行麻醉诱导前超前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七氟烷组)25例与丙泊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丙泊酚组)25例。以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1 mg/kg诱导插管,麻醉维持为:七氟烷组插管后吸入3%七氟烷,丙泊酚组以4~8 mg/(kg.h)速度静脉泵注丙泊酚,两组术中均持续泵注0.05~0.3μg/(kg.min)瑞芬太尼。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后能及时苏醒,在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药用量方面,组间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七氟烷瑞芬太尼复合麻醉适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地佐辛注射液静脉镇痛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及术后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9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地佐辛组(Ⅰ组,男15例,女15例)、曲马朵组(Ⅱ组,男16例,女14例)、对照组(Ⅲ组,男17例,女13例).患者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静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术毕关气腹时Ⅰ组以地佐辛0.1mg/kg,Ⅱ组以曲马朵2mg/kg,Ⅲ组以生理盐水1ml静脉注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躁动评分及镇静评分法,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拔管后0.5、1、4、12、24h的镇痛评分,以及拔管即时、拔管后5、10、30、60min的躁动评分及镇静评分.结果 Ⅰ组和Ⅱ组在拔管后0.5、1、4、12h时点的VAS评分明显低于Ⅲ组(P<0.05),在24h时点各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在4h时点VAS评分低于Ⅱ组(p<0.05),其余时点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拔管即时到拔管后30min各时点,Ⅰ组对躁动的控制效果和镇静效果均显著强于Ⅱ组和Ⅲ组.结论 地佐辛注射液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苏醒期躁动有良好的防治作用,镇痛明确,用于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高血压患者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8例高血压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 ,随机分成全麻组 (A组 ,8例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组 (B组 ,10例 ) ,监测气腹前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比较术中用药量和术毕苏醒情况。结果  ( 1)气腹后A组患者的收缩压 ,舒张压 ,平均动脉压 ,心率明显上升 ,与B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5 ) ;( 2 )A组普鲁泊福与芬太尼的用量明显大于B组 (P <0 .0 5 ) ;( 3 )A组术毕出现呼吸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与B组相比明显滞后 ,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下施行LC ,能减轻术中的应激反应 ,血压波动小 ,易控 ,因此 ,可作为高血压患者选用的一种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宋计平 《临床军医杂志》2013,(6):592-593,610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与丙泊酚全身麻醉药物诱导对高龄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8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非心脏手术的156例高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78例),前者接受咪达唑仑全身麻醉,后者接受丙泊酚全身麻醉。分别在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插管前1 min(T1)、麻醉诱导插管后2 min(T2)、麻醉诱导插管后5 min(T3)、麻醉诱导插管后10 min(T4)等5个时间点监测患者的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每分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外周血管阻力(SVR)、峰值速度(VpK)、净射血时间百分比(ET%)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T0时HR、SV、CO、MAP、SVR、VpK、E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应的T0相比,两组患者在T1~T4时的HR、SV、CO、MAP、SVR、VpK均显著下降(P<0.05),ET%则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在T1~T4时的HR、SV、CO、MAP、SVR、VpK均显著高于对照组,ET%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丙泊酚相比,咪达唑仑更适用于高龄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全身麻醉药物诱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喷雾气管导管在冠心病患者全麻拔管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围拔管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择期行全麻气管插管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分为喷雾气管导管利多卡因表面麻醉组(SL组)、喷雾气管导管组(S组)和普通气管导管组(C组)。记录诱导前(T0)、拔管前(T1)、拔管即刻(T2)及拔管后1 min(T3)、拔管后2 min(T4)、拔管后10 min(T5)的收缩压(SAP)、舒张压(DAP)、心率(HR)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记录拔管过程中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变化,明显呛咳及拔管后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例数。结果三组患者SAP、DAP、HR及RPP在T1均明显低于T0(P<0.05),S组与C组SAP、DAP、HR及RPP在T2、T3、T4较T0均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SL组SAP、DAP、HR及RPP在T2、T3、T4均显著降低(P<0.05)。与C组比较,SL组拔管时呛咳、拔管后咽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但拔管后咽喉部异物感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各组间拔管后声音嘶哑例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全麻拔管前经喷雾气管导管进行气道表面麻醉能有效抑制拔管期心血管反应,控制心肌氧耗,气道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无肌松药全麻下行鼻内镜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12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常规肌松药组(Ⅰ组)及无肌松药插管维持组(Ⅱ组)各60例。Ⅰ组予维库溴铵0.08~0.1 mg/kg诱导,在患者有体动时,或每40 min静脉注射0.05 mg/kg维持肌松;Ⅱ组在复合气道充分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术中无肌松药维持。记录两组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2 min(T1)、气管插管后2 min(T2)、手术开始后2 min(T3)、手术开始后20 min(T4)、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的血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比较两组术中体动次数、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术中追加输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的用药量。结果两组T1时点MAP、HR较T0均有下降(P〈0.05),T2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3时点MAP较T0上升,与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术后命令反应时间[(9.0±2.4)min vs(2.1±1.2)min]、拔管时间[(15.1±3.6)min vs(3.5±1.6)min]、离室时间[(25.5±8.2)min vs(5.6±2.7)min]比较,Ⅰ组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肌松药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鼻内镜手术麻醉效果可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右旋美托咪啶对高血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8例高血压单纯性胆囊结石患者,术前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右旋美托咪啶组):开放上肢外周静脉后,静注右旋美托咪啶1.0 μg/kg,10 min泵完,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 2 mg/kg,阿曲库铵0.5 mg/kg,诱导插管后,持续由麻醉机吸入七氟醚1~1.5 MAC,右旋美托咪啶0.5 μg/(kg·h)静脉泵注至缝皮,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神志清醒后拔管.B组(咪达唑仑组):静注咪达唑仑40 μ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 2 mg/kg,阿曲库铵0.5 mg/kg诱导插管后,继以七氟醚1~1.5 MAC吸入,咪达唑仑50 μg/(kg·h)泵至缝皮,待自主呼吸恢复后清醒拔管.检测并记录患者入室后(T1)、插管后即刻(T2)、清醒后准备拔管前(T3)、拔管后即刻(T4)的血压(BP)、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结果 A组T2、T3、T4时BP、HR和血浆NE、E值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B组(P<0.01); A组T2、T3、T4时BP、HR和血浆NE、E值与T1时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B组T2、T3、T4时BP、HR和血浆NE、E值均明显高于T1(P<0.01).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辅助全麻用药,能维持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插管和拔管期间循环功能稳定,抑制围麻醉期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是否较单纯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在小儿腭裂修复术中使用更为安全合理。方法30例择期行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咪唑安定复合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MRP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组(RP组)。每组15例。比较两组麻醉各时段血流动力学变化、瑞芬太尼丙泊酚使用剂量及苏醒情况。结果两组在术中维持及拔管前血压及心率较基础值均降低(P〈0.05);Ⅱ组在插管时血压升高明显,与Ⅰ组相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Ⅱ组使用丙泊酚量较Ⅰ组显著增加(P〈0.05),瑞芬太尼用量也有增加趋势但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Ⅰ组拔管期躁动的患儿比例也较低。两组拔管时间差异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是一种有效的小儿腭裂麻醉方法,而复合咪唑安定则更为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胰腺手术的麻醉效果以及硬膜外0.375%罗哌卡因用于胰腺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和舒芬太尼的需求量的影响。方法胰腺手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手术持续时间1.5~4 h,随机分为硬膜外(生理盐水)、舒芬太尼组(S组)和硬膜外(0.3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组(R组)。全麻诱导采用靶控输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意识消失(呼之不应)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当BIS值达到40~50时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管插管后,调节丙泊酚靶浓度维持BIS在40~50,舒芬太尼靶浓度则根据动脉血压和心率来调节。记录两组入室时(基础值)、插管前即刻、插管后2 min、切皮即刻、剖腹探查即刻、手术1 h、拔管即刻的SBP、DBP、MAP、HR、BIS及舒芬太尼Ce(SCe)与丙泊酚Ce(PCe)。同时记录诱导时舒芬太尼和丙泊酚的总量。结果与S组比较,R组在切皮即刻、剖腹探查即刻、手术1 h、拔管即刻SCe降低(P<0.05)。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插管前即刻、手术1 h、拔管即刻SBP、DBP、MAP、HR均降低(P<0.05),两组插管后2 min、切皮即刻、剖腹探查即刻HR均降低(P<0.05);与S组比较,R组插管后2 min、切皮即刻、剖腹探查即刻、手术1 h、拔管即刻SBP均降低(P<0.05),剖腹探查即刻、手术1 h DBP、MAP均降低(P<0.05),插管后2 min、切皮即刻、剖腹探查即刻、手术1 h、拔管即刻HR均降低(P<0.05)。两组丙泊酚诱导和维持的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芬太尼诱导剂量相比,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剂量在R组显著减少。结论硬膜外0.375%罗哌卡因能够减轻胰腺手术应激反应,同时减少全麻药舒芬太尼的用量。  相似文献   

19.
黄安宁  陈娜  丁莉莉  胡彬 《武警医学》2008,19(2):153-156
 目的 评价舒芬太尼用于胸外科手术时对血流动力学、术后苏醒时间及血浆中应激物质(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浓度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外科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n=16 )和芬太尼组(F组,n=14),于手术各时间点分别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术后苏醒时间和镇痛效果,并测定各时点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 F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S组大(P <0.05),S组术后苏醒时间短于F组,但镇痛时间长于F组,S组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变化较小.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长时间的胸外手术中,可维持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苏醒较快,但镇痛效果维持时间长,体内应激性物质产生较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术前预注帕瑞昔布钠对胆肠吻合术患者麻醉与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胆肠吻合术患者40例,随机双盲分为C组和P组。C组麻醉诱导前15 min给予生理盐水5 ml,P组给予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5 ml稀释)。两组麻醉维持均采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顺式阿曲库铵全凭静脉全身麻醉,患者清醒拔管后,采用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记录术中雷米芬太尼的用量、术毕拔管情况及术后VAS评分、PCIA芬太尼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术中麻醉维持P组的雷米芬太尼用量及平均泵注速度均小于C组(P〈0.01),且拔管时烦躁例数也少于C组(P〈0.01),P组在0、6、12 h的VAS评分低于C组(P〈0.01或P〈0.05),PCIA按压次数和芬太尼用量也均少于C组(P〈0.01或P〈0.05),两组拔管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胆肠吻合术术前预注帕瑞昔布钠可减少术中雷米芬太尼的用量,防止拔管时烦躁,并增强PCIA中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减少芬太尼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