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损伤性嗅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损伤性嗅觉功能障碍动物模型,了解电刺激嗅觉诱发电位的特性及变化规律。方法 通过立体定位和电解损毁技术,对动物一侧或双侧嗅球造成损伤,动态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点(24h、48h和1周)嗅觉诱发电位的变化,并观察嗅球与嗅黏膜病理和超微结构改变。结果 一侧嗅球损伤后,诱发电位N2波消失,N1和P1波潜伏期延长,波幅减小;双侧嗅球损伤后,表现为N1、N2波消失,仅记录到P1波,其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变化较大,以上改变均以24~48h变化最显著。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显示,24~48h嗅球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神经元变性样改变。结论 嗅球损伤程度不同,对嗅觉诱发电位的影响也不相同,这种改变是以其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化学性嗅觉功能障碍的大鼠动物模型,观察电刺激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evoked potentials,OEPs)的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腹腔注射 300 mg/kg 3-甲基吲哚对SD大鼠造成嗅上皮的损伤,动态观察给药后不同时间点(1 h、3~6 h和24 h)的OEPs变化。结果 电刺激嗅黏膜时在嗅球附近可记录到“负-正-负(N1-P1-N2)”的三相波,当刺激电流为3 mA时,潜伏期和振幅分别为N1波12.9 ms/19.1 μV,P1波23.6 ms/27.0 μV,N2波41.7 ms/15.1 μV。给药后1 h OEPs变化无显著性;3~6h后OEPs出现变化,表现为N1波或N1、N2波消失,其潜伏期明显延长及振幅变小;以上改变在给药后24h更加显著。结论 腹腔注射3-甲基吲哚可建立SD大鼠急性嗅觉障碍的模型,该模型操作简单且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3.
嗅觉诱发电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电刺激家兔嗅区黏膜记录的诱发电位的波形及其稳定性,探讨一种可以客观评价嗅觉功能的方法。方法:将双极刺激电极经家兔前鼻孔置于嗅区黏膜,给予电刺激,在颅顶记录嗅觉诱发电位(OEPs);改变刺激参数和部位,观察对电位潜伏期、阈值和波形的影响。结果:在颅顶前方近嗅球处记录到一组波形稳定的N1-P1-N23相复合波。潜伏期为:N1波20.6ms,P1波33.5ms,N2波58.3ms;改变刺激强度对各波无明显影响;改变刺激频率对各波影响较大,频率过高.波形分化较差。结论:正常OEPs是一组波形稳定的负-正-负3相复合波,波形稳定、重复性好,各参量可作为评价嗅觉功能变化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嗅球缺血性损伤后的病理改变,探讨缺血对嗅觉的影响。方法:选取40只成年SD大鼠(体重250-300g),分成对照组、实验组(1周组、1月组、2月组),每组10只。将实验组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造成缺血,分别在1周、1个月、2个月时处死,光镜下观察嗅球病理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嗅球内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光镜下可见实验组大鼠嗅球僧帽细胞胞核深染、颗粒细胞数目减少。透射电镜下1周组大鼠嗅球内僧帽细胞线粒体破坏,细胞变性、坏死;1月组僧帽细胞退行性变,神经纤维髓鞘断裂、板层脱落。结论:缺血可损伤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可能造成或加重嗅觉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损伤后不同时间电刺激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evoked potentials,OEP)的变化。方法 对照组A组21只,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并按照术后1h、2 h、4 h和1天分为B组17只、C组10只、D组6只、E组6只的SD大鼠进行电刺激OEP检测。结果 ①A组中有18只(85.7%)大鼠可记录到一组由“负-正-负”三相波组成的诱电位波形图,3只(14.3%)为“负-正”两相波组成。N1、P1、N2潜伏期分别为(13.91±1.40)、(24.09±3.19)、(45.32±5.35)ms;N1、P1、N2振幅分别为(17.42±7.71)、(28.57±11.70)、(13.07±5.82)μV。②B组电刺激OEP 的N1、P1潜伏期显著延长,E组N2潜伏期显著延长;E组N1振幅显著增大。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以导致电刺激OEP的变化,可能造成或加重嗅觉障碍。  相似文献   

6.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兔动物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兔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手术建立兔视神经挤压伤模型。将兔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损伤后1 h、2周、4周组,观察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模型动物的视神经形态学及视觉诱发电位的改变。结果①对照组视神经纵切面胶质细胞基本呈柱形均匀排列,神经纤维排列整齐,染色均匀,横切面见血管形态良好;损伤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见出血、肿胀逐渐加重的轴突变性,脱髓鞘样变,血管渗出,胶质细胞增生。②每只健康兔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均引出典型电压和时间曲线(NPN),视神经挤压伤后1 h NPN波形低阔扁平,P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周潜伏期进一步延长,波幅降低,伤后4周波形消失。伤后2周、4周分别与对照组、伤后1 h相比及伤后2周、4周相互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建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兔动物模型,视神经损伤后形态学与功能学均有显著改变,为外伤性视神经损伤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嗅觉事件相关电位(olfactory event related potentials,OERP)和嗅觉通路MRI对外伤后失嗅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外伤后失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体检、T&T嗅觉检查、鼻内镜检查、OERP测试、颅脑CT和嗅觉通路MRI检查.结果 主观嗅觉测试:双侧完全失嗅20例;单侧完全失嗅,对侧嗅觉减退2例;单侧完全失嗅,对侧嗅觉正常2例.OERP测试:双侧最大嗅刺激均不能引出OERP者20例,单侧最大嗅刺激不能引出OERP者4例;单侧能引出OERP者4例,其中2例能正常引出,另2例OERP幅值下降且潜伏期延长.氨气刺激均能引出鼻内三叉神经化学感受事件相关电位.嗅路MRI检查:嗅球损伤24例次(100%),额叶直回损伤22例次(91.7%),额叶眶回损伤16例次(67%),远端嗅束和颞叶损伤各2例次(8%).结论 OERP能对外伤后嗅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客观整体评估;嗅路MRI能对外伤后失嗅的损伤部位、程度进行客观、精确的评估.两者结合能对嗅觉功能进行全面、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刺激嗅区粘膜记录兔的嗅诱发电位,记录电极置于头部皮下和嗅球脑膜。使用日产SEN-3301型电刺激器,带有SENSORER-94平衡器的医用示波系统。平衡器能减少电干扰而不影响嗅诱发电位的波形和潜伏期。刺激强度为0.5~4mA,持续时间500Ps,频率为ZHZ。获得三个波峰的诱发电位。把这三个波峰分别命名为N25-P4。-N65。潜伏期分别为23.3士2.63m8,38·9土4·00ms,64·6士4.22ms。N。。有时出现双峰,N。。有时测不出。刺激电流量变试验显示刺激强度在0,5~ZmA之间,嗅诱发电位波幅与刺激强度成线性相关,在ZmA以上成非线…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体重50~80g的Wistar大鼠81只,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解剖显微镜下去除前额部邻近嗅球的小块骨质,用吸引器吸除一侧嗅球,术腔用明胶海绵充填。手术后1、2、3、4、5、7、8、10、24、28、49及84天分别处死,经心脏灌注Bouin氏液后,头部固定脱钙,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及兔抗鼠嗅觉标志蛋白(OMP)、兔抗人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SE)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研究嗅球损伤后,嗅粘膜退变与再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嗅上皮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对35例住院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伴有嗅觉缺失鼻窦炎患者的嗅上皮取活体组织,光镜下将嗅上皮按病变分为正常、萎缩和呼吸上皮化生组,透射电镜分别观察各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光镜下正常的嗅上皮细胞表面超微结构出现支持细胞微绒毛消失、嗅泡内微管结构消失或空泡化致嗅泡变形、嗅纤毛变形或减少、少量纤毛化生等改变;②萎缩的嗅上皮超微结构改变的特点轻、中度萎缩主要为支持细胞上部的细胞器和膜限制性的电子致密囊泡明显减少或消失、空泡化,基底细胞退行性变;重度萎缩为细胞结构不清,多为双层细胞结构,细胞核染色质呈斑块状凝聚、核空泡化或核固缩;细胞质内均出现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排列紊乱、减少或空泡状改变;③呼吸上皮化生区域,丛状纤毛细胞与支持细胞、嗅泡样结构间隔分布,即嗅上皮细胞呈岛状分布。结论炎症导致嗅上皮细胞由表层及里层各种超微结构异常程度与嗅上皮萎缩程度呈正相关;慢性鼻窦炎嗅觉障碍患者嗅上皮超微结构变化与分型分期无关。  相似文献   

11.
Behavioral and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mice following bilateral olfactory bulbectomy were studied. Mice were trained to discriminate between a 0.01% Cycloheximide solution and distilled water. After olfactory bulbs were removed, discrimination was lost, and had not returned 300 days after bulbectomy.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e were as follow. Degeneration of olfactory epithelium was observed immediately after the bulbectomy, followed by decrement of the epithelial thickness and the number of olfactory cells. An increase in both epithelial thickness and the number of olfactory cells was observed 14 days after the bulbectomy, and epithelial thickness 300 days after the bulbectomy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ham-operation group. At 300 days after the bulbectomy, axons of olfactory cells migrated through the lamina cribrosa, but didn't contact the forebrain. In this study, the olfactory bulb was considered to have played a role in functional recovery of olfactory behavior, and that olfactory cells were continuously renewed under conditions of target organ, i.e. olfactory bulb, loss.  相似文献   

12.
电刺激嗅神经诱发电位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一种不受主观因素影响,能客观反映嗅觉功能的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20只家兔,刺激电极分别置于筛板和鼻甲溴区粘膜及呼吸区粘膜;记录电极置于头皮表面近嗅球部,给予0.2~4.0mA电刺激,记录产生的诱发电位。结果 电极置于筛板和鼻甲嗅区粘膜可记录到一组“负-正-负”三相的诱发电位波,依次命名为N1、P1、N2,当刺激强度为2.0mA时,筛板粘膜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分别为16.27、25.36、49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凋亡是否参与嗅上皮正常生理更替和嗅球摘除后嗅觉神经元死亡而后再生的过程,探讨凋亡与神经元再生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正常成年大鼠以及摘除嗅球后大鼠嗅上皮16、32、48 h和3、7、30 d时凋亡的出现和改变情况。结果正常成年大鼠嗅上皮中有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TUNEL)的阳性细胞(1.93±0.31)个/200μm。摘除嗅球后TUNEL阳性细胞数增加,32 h达峰值(90.9±18.03)个/200μm,以后迅速下降,维持于低水平。透射电镜下见嗅球摘除术后嗅觉神经元出现胞质浓缩、胞核染色质边聚等细胞凋亡的特征性超微结构改变。尚可见少量胞质内出现自噬泡以及除线粒体以外的细胞器扩张,但胞核正常的嗅觉神经元。结论凋亡参与成年大鼠嗅觉神经元生理性更替以及实验性嗅觉神经元死亡和再生的过程。此外,尚存在自噬型和胞质型神经元死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嗅球、嗅束动脉的来源分布及相关动脉的病理变化,为嗅球、嗅束因缺血所致嗅觉障碍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80例脑标本嗅束、嗅球动脉的来源、数目、分支和分布;对其中60岁以上的50例脑标本嗅束、嗅球和相关动脉作病理解剖研究。结果:嗅束、嗅球动脉主要来自眶前动脉、眶后动脉和返动脉,分单支、双支、三支和多支4种类型。病理观察发现,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有粥样硬化改变者占86.3%。营养嗅束、嗅球的小动脉有狭窄或阻塞者15例,与被阻塞的小动脉相对应的嗅束病理切片可见神经纤维变性和萎缩现象。结论:60岁以上脑动脉硬化患者可使嗅球、嗅束小动脉阻塞,引起神经纤维变性,可能与嗅觉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大鼠嗅球神经干细胞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建立大鼠嗅球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体外培养方法,研究其增殖和分化特性。方法采用添加丝裂原的无血清培养基分离、培养新生第1天和成年大鼠嗅球NSC,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培养的NSC及自然分化为特异性神经细胞的类型,四甲基偶氮唑盐(MTY)法测定嗅球NSC的生长曲线。结果从生后第1天和成年大鼠嗅球分离、培养出表达巢蛋白(nestin),并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NSC。生后第1天和成年大鼠嗅球的神经球形成率分别为20%~30%和0.1%。嗅球NSC的增殖依赖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asic,bFGF),其中EGF的促分裂增殖作用明显优于bFGF。结论从生后第1天和成年大鼠嗅球可以培养出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NSC。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的冻存保护液对于胚胎大鼠嗅球神经干细胞(nerural stem cells,NSCs)生物特性的影响。方法我们应用不同冻存保护液对胚胎大鼠嗅球NSCs进行冻存,研究低温冻存以及不同的冻存保护剂对该细胞增殖及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分析冻存与复苏对于胚胎大鼠嗅球NSCs生物学特性(细胞活力、克隆形成率、生长曲线、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采取正确的冻存与复苏方法,对胚胎大鼠嗅球NSCs的生物学特性无影响。结论胚胎大鼠嗅球NSCs经低温长期冻存,复苏后对于该细胞的基本生物学特性没有明显影响,可以低温冻存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