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急症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 (症状性 )高血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或在某些诱因作用下 ,使血压突然升高 ,病情急剧恶化 ,并常伴有心、脑、肾功能障碍。此症必须及时处理 ,否则可危及生命。1 高血压脑病是指在高血压病程中脑循环发生急剧障碍 ,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本症多见于急进型高血压病或严重缓进型高血压伴明显脑动脉硬化者。高血压脑病的发病机理极为复杂 ,有两种学说 :①过度调节或小动脉痉挛学说。②自身调节破裂或脑血流过度灌注学说。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为急性脑水肿、脑部毛细血管坏死、点状出血和…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危象     
刘忠铭 《吉林医学》1991,12(1):1-3,15
<正> 概念临床上所称高血压危象是指血压急剧升高引起的严重临床表现,主要为高血压脑病和恶性高血压。少数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可一时性急剧增高,达到(26.7~36.0/16.0~21.3)kPa。亦可由肾性高血压、醛固酮增多症、妊娠高血压、嗜铬细胞瘤以及其它一些病因引起的一时性血压急剧升高。此时因脑血管严重痉挛、脑循环急剧障碍而引起脑水  相似文献   

3.
4.
5.
目前全球有近6亿的高血压患者,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只有不到1/4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与此相关的脑卒中,冠心病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加,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正迅速增加,2000~2001年亚洲国际心血管病合作研究的结果显示,中国35~74岁的人口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已达27.2%,估计全国患者人数约为1.3亿,在城市的血压控制率也仅为4.2%,远远低于全球的该比例.根据1991年的普查显示,血压控制率(经治疗: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仅2.9%(城市4.2%;农村0.9%).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急症     
<正> 高血压急症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需要立即降压(不必降至正常水平)的情况,另一种是指需在数小时之内使血压降至安全水平的情况。前者指具有脑病或主动脉破裂等靶器官损害者,这种情况需在严密监视下静脉用药以立即降压,后者则指那些血  相似文献   

7.
8.
儿童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高血压治疗的目的是用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控制血压在正常范围内,一般控制在同性别、年龄和身高儿童血压的第95百分位以下,减少不良反应,防止高血压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小儿高血压多是继发性高血压,因此首先强调病因治疗,比如:通过经皮球囊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肾动脉狭窄和主动脉缩窄,通过手术切除嗜铬细胞瘤、肾上腺皮质腺瘤等.对于原因未明的高血压应采用减轻体重和改变生活方式等非药物治疗方法控制血压.而对于非药物治疗无效、症状性高血压、严重高血压和伴随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则应考虑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友元 《四川医学》2010,31(9):1250-1252
目的比较高血压与非高血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发病类型和预后的差异。方法根据高血压病史将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12月收治的525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高血压组(n=301例),非高血压组(n=224例),对其危险因素,脑梗死的类型和预后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高血压脑梗死多于非高血压脑梗死,男性的比例较高。高血压组腔隙性脑梗死和后循环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而非高血压组的高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是引起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特别是男性的风险较高;而高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是非高血压脑梗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不论高血压组还是非高血压组引起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为腔隙性脑梗死和后循环梗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群体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方法 应用统一调查表,回顾性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史,分析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疗效及其不良反应。不同用药情况人群分别统计药物疗效,并排除药物自身影响。结果 40.1%正确用药的患者,疗效达93.07%,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9%;32.5%基本正确用药的患者,疗效达85.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27.4%不正确用药的患者,疗效为77.8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2%。三组间上述两指标相互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应提供科学合理应用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观察高血压会员制在农村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陕西省泾阳县周边农村7000余名高血压患者实行会员制管理,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复诊、随访等方式,评估危险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并指导用药。结果:通过会员制管理,良好控制患者血压,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使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采用会员制管理是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血压会员制在农村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对陕西省泾阳县周边农村7000余名高血压患者实行会员制管理,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复诊、随访等方式,评估危险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并指导用药。结果:通过会员制管理,良好控制患者血压,普及高血压相关知识,使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明显提高。结论:对农村高血压患者采用会员制管理是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社区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利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估北京市社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特点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社区高血压病患者中临床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89名高血压患者中有709人通过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复方类和钙通道阻滞剂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抗高血压药物,分别为52.9%和41.7%。自费患者使用利尿剂和复方类等价格相对便宜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比率高于公费医疗患者和医保患者,而价格相对昂贵的钙拮抗剂和ACEI的使用率低于医保和公费医疗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中服用价格相对较高的抗高血压药物的比例逐渐减少。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不仅与其降压效果有关,还与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经济承受能力相关,因此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合理地为其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与肾性高血压患者在动态血压中的昼夜节律变化规律,在研究对住院病人中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和肾性高血压患者各25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夜间下降值分别为2.18±3.19kPa及1.67±1.11kPa,血压下降百分率分别为11.42±7.59%及13.48±9.13%;肾性高血压者血压下降值分别为0.58±14kPa及0.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抗高血压因子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结合本科的研究结果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合理利用食物的特性或调节膳食中的营养成份,用以防治疾病称为食疗。药食结合是中医药生活化的具体体现,在日常饮食中能起到养生防病的作用。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篇中提到:“食能祛邪而安五脏,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适性遣疾者,可谓良工。”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具有降压作用的食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蔡炼东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4):545-547, 550
目的探讨高血压管理卡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因脑出血收治,经抢救后出院的高血压病人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与对照组68例。2组病人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根据病人血压和危险因素、服药情况等,设计“高血压管理卡”,采用高血压管理卡进行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12个月后的预后情况、相关指标、高血压控制情况和生活习惯。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干预后收缩压、舒张压、尿微量白蛋白、总胆固醇和血糖均低于干预前(P < 0.05~P < 0.01),且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和胱抑素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高血压知识知晓率、体质量控制率、规律服药率和高血压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以上各项控制率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 < 0.01),且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5)。对照组干预前后的生活习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戒烟酒、减少油脂摄入、体育运动、遵医嘱服药和测血压率均高于干预前(P < 0.05~P < 0.01),且戒烟酒、减少钠盐和油脂摄入、体育运动、遵医嘱服药和测血压率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 < 0.05)。结论高血压管理卡对控制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改善病人生活习惯有较好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马服胜 《当代医学》2011,17(15):78-79
目的比较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发病类型、危险因素以及预后差异。方法根据高血压病史将2003年5月~2008年6月收治的5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高血压组(n=300例),非高血压组(n=20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非高血压组高血压脑梗死多,男性比例较高。高血压组后循环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高于非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的高龄、糖尿病和心血管病明显高于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引起脑梗死最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尤其男性风险较高;非高血压脑梗死主要危险因素是高龄、糖尿病、心血管病。两组引起脑梗死最常见的为腔隙性脑梗死以及后循环梗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