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因时针刺理论浅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四季、月象、时辰、运气等方面论述了《内经》因时针刺理论,认为脏腑经络的气血变化与自然界的时间节律变化关系密切,认识《内经》因时针刺理论对指导临床治疗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因时制宜是中医的一大特色。《内经》中有关针刺的很多内容都强调了因时针刺的问题《难经》亦阐述了许多时间针刺方面的内容、试对《内经》、《难经》中有关因时针刺的内容及其区别进行探讨,从而更深入地认识因时针刺理论以指导针灸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3.
<正> 针刺深浅直接影响着临床疗效,掌握不当,非但不能治病,反有害于机体。针刺深浅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形体、脉象、针刺部位、病证、四时气候等因素的不同而相应变更的。本文就这一问题,从《内经》的论述中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4.
略论《内经》中针刺获效的五要素青海医学院文绍敦《内经》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内容丰富、立论宏博、造诣精湛,为中医各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本文就其对影响针刺获效的有关论述,做一简要的归纳,不妥之处,敬请指正。1体质:针效与体质的关系十分密...  相似文献   

5.
治神思想包括两方面 ,一是说在针刺过程中 ,医者不能只拘守手部形式 ,关键在于“治神”。治神是医者手法的核心 ,贯穿于整个施治过程中。以神“侯气”、“调气” ,进而“调神”、“调形体”。另一方面病者也须以神御气应针 ,使气随神行。两神相应 ,则正气易复 ,邪气易除。病者神形易调 ,机体阴阳趋向平衡 ,疾病自除。故研究学习针刺手法应注意对《内经》中“治神”思想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内经》对针刺前的准备有多篇论及,不但对施术者提出了一些条件,对患者的要求、季节、气候,月份、时日等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可见古代医家对此的重视程度。今人非但不遵此法且多有忽略,为此笔者进行了系统整理。1医者之备《内经》针刺准备首先提出的是对施术者的要求,如果医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即使其他条件如何完善,仍然不能取得理想疗效。1.1针刺之要——贵专医生经过详细诊断,确定病位后,才能施用针刺  相似文献   

7.
内经针刺补泻法举隅西宁市中医院李治民,马衍颖《内经》十分重视依靠针刺手法和根据病人呼吸施术,以行补泻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拟举其要者探讨之,以就正于同道。1呼吸补泻法。是根据病人的呼吸而进针、提针、捻转,以进行补泻的方法,施行泻法的具体操作是:“...  相似文献   

8.
《内经》称针刺放血为“刺血络”、“取动脉”,其刺法有“赞刺”、“豹文刺”、“络刺”等。即运用一定手法,在患者身上选用相应的穴位或络脉刺出少量血液。其记载散见于许多篇章里。该法功用较多,适应证颇广,兹分述于下: 1.祛瘀止血 血液瘀蓄,乃出血病因之一。由瘀血阻滞所致鼻衄,久治不愈,可“通因通用”,针刺委中出血,以活血化瘀而止血。如《灵枢·杂病》:“衄而  相似文献   

9.
学习《内经》“神”的含义有广狭之分,广义的神是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狭义的神则是指人的神志。现将《内经》中有关“神”的九种含义分述于后。1代表精神活动,意识思维、聪明智慧:如《索问·上古天真论》“昔在黄帝,生而神灵。”《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灵枢·五色篇》“积神在心,以知往今。”等。2代表巧妙、高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按其脉,知其病,命回神。”又说:“知一则为工而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难经,六十一难》云:“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至…  相似文献   

10.
《内经》有关因时制宜理论的确立,除了与对人体的认识以及古代天文历法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外,还与古人“天人相应”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并由此指导了《内经》具体针刺法则,它主要包括依四时阴阳节律的针灸治疗法则,顺应月盈月亏的针灸治疗法则,按昼夜阴阳节律施治的针灸治疗法则。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均证明了因时制宜法则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1.
《内经》中对针刺深浅理论,从体质、病情、季节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对正确掌握针刺深度、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经>针刺补泻操作内容对针灸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 <内经>中较为系统地描述针刺补泻操作的内容集中于<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官能><灵枢·终始><素问·八正神明论篇><素问·离合真邪论篇><素问·调经论篇>中,在这些篇章中均为补法、泻法成对出现.将上述篇章中针刺补泻操作解析为呼吸、留针时间、出针速度、针孔...  相似文献   

13.
浅论《内经》中针刺补泻的量学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15.
《内经》十分重视恰当地把握针刺补泻刺激量,并介绍了多种检验针刺补泻即时效应的方法,本文辑录探析了察看脉象变化等五种实用且易掌握的检验方法,对指导针灸临床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内经》代脉考青海省儿童医院马晓明,何秀兰仲景谓:“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今之医者也多谓代是止而有常的歇止脉,然而考之《内经》,代脉有多种含义。1代指脾的正常脉《素问·宣明五气论》:“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  相似文献   

17.
《内经》“放血疗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内经》互文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经》互文探析徐谦德(安徽中医学院合肥230038)关键词:《内经》;互文;修辞中图法分类号:R221;H15互文,又称互言,是一种参互见义的修辞手法;再者,为避免行文重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交替使用同义词也叫互文。〔1〕在《内经》中大量存在着互文。由...  相似文献   

19.
《内经》论针刺补泻发挥邱连利甘肃省中医学校(730050)关键词复合手法导气法冷热感中图分类号R245.31补与泻《内经》所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是补泻手法的根本原则。所谓盛,是指邪气旺盛;所谓虚,是指正气衰退。所以,补是补充正气,在于顺其气,或将...  相似文献   

20.
《内经》、《伤寒论》载有一些针刺治疗经验,或只言经络,但未说明具体腧穴,如《灵枢.杂病》中对"齿痛"、"项痛"的治疗,《伤寒论》的太阳病针足阳明经等的治疗;或记载了具体经络、穴位,但无补泻运用之区别,如《素问.奇病论》的"口苦取阳陵泉"、《伤寒论》"头汗出者刺期门";也有记载了补泻之具体要求,但无取穴经脉左右不同之提示,如《灵枢.口问》对"嚏"、"噫"的治疗。本文以《标幽赋》之旋转补泻古法,单针取穴,对其进行探讨性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