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食管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目的 研究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不同位置的食管胃吻合口和时间因素对胃食管反流程度的影响。方法 对3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病人进行24h食管pH监测、电子胃镜检查,其中食管胃弓上吻合组(A组)21例,弓下吻合组(B组)18例。结果 (1)A组DeMeester评分和反流性食管炎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P〈0.05)。(2)随着时间的推移A组和B组DeMeester评分无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 不同位置的食管胃吻合口影响胃食管反流程度,食管胃吻合口位置越高胃食管反流和反流性食管炎程度越轻。时间因素对胃食管反流程度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外科疗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报告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80年1月至2002年6月手术治疗30例残胃贲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病人。结果残胃贲门癌或残胃食管癌男性多于女性,初次胃部分切除手术距残胃癌的诊断时间平均为13.5年,70%为。BillrothⅡ式吻合者。30例均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结论胃部分切除5年以上出现上消化道症状的病人,应考虑残胃贲门癌、残胃食管癌的可能,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施行手术。残胃贲门癌可行全胃切除,P形空肠袢代胃Roux-en-Y式吻合重建消化道具有储存食物、防止反流性食管炎的功能,同时可以切除足够长度食管,防止癌肿残留。残胃食管癌切除后可采用结肠代食管。残胃贲门癌和残胃食管癌的手术治疗可获得与原发性贲门癌和食管癌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20061466 食管癌与贲门癌患者术后残余食管与胸腔胃功能研究/刘俊峰…∥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8).-2678-2681 应用放射性核紊胃排空、食管测压、24h食管pH监测、电子胃镜、摄像上消化道造影和DeMeester烧心症状评分对92例食管癌与79例贲门癌术后患者进行客观检查,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食管与贲门癌术后患者的胸胃排空较正常人明显延迟(t=7.105,P〈0.01),且随时间推移有所改善,但术后1年仍未达到正常人水平(t=2.900,P=0.016)。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食管上括约肌关闭压和残余食管静息压均高于正常人(分别为t=2.275,P=0.03;t=2.160,P=0.039)。24h食管PH监测发现89.7%的术后患者存在胃食管反流,半卧位的反流程度低于平卧位(t=3.074,P-0.005)。结论:食管癌与贲门癌术后胸胃排空明显延缓。且随时间推移逐渐改善,但很难达到正常人水平。食管与贲门癌术后广泛存在胃食管反流,采取半卧位可减轻反流。图1参10  相似文献   

4.
随着食管外科的普及和手术方法不断改进,食管癌、贲门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等并发症的发生已明显减少。我院于1998年至2006年共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黏膜吻合术139例,经过周密的术后护理,患者恢复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制鼻胃肠管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报告7例自制鼻胃肠管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方法。方法 7例食管胃吻合口瘘均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胃代食管胸内吻合术后并发症患者,采用自行设计制造的一次性无菌、无毒、无热源硅胶鼻胃肠管行胃减压及十二指肠或高位空肠营养。结果 治愈6例,死亡1例。结论 自制鼻胃肠管治疗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效果确切、满意,有一定临床价值,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5年6月至2005年6月,我们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应用器械行胃食管吻合412例,发生吻合口瘘13例,占3.16%,发生率较高,现总结分析原因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分层吻合术患者生命质量评价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分层吻合术的手术效果,评价患者手术后生命质量。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264例食管、贲门癌患者分为两组,食管胃分层吻合组:162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黏膜连续缝合,食管胃分层吻合术;器械吻合组:102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器吻合术。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QLQ—C30和自制量表对患者术后3—6个月生命质量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结果 食管胃分层吻合组有137份问卷、器械吻合组有77份问卷符合评分要求。食管胃分层吻合组在体力功能和情感功能维度得分高于器械吻合组(P<0.05),吞咽困难维度、胃食管反流症状维度得分低于器械吻合组(P<0.05),其他维度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食管胃分层吻合术后患者体力功能和情感功能优于器械吻合术,吞咽困难、反流症状少于器械吻合术,生命质量高于器械吻合术。  相似文献   

8.
三管法治愈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22例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院自1990~1997年共施行食管贲门癌手术2268例,发生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22例,占097%,应用三管法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17例,女5例;中位年龄56岁。其中食管癌20例,贲门癌2例,均为左侧胸腔内食管胃机械方法吻...  相似文献   

9.
食管胃吻合术后吻合口瘘、反流性食管炎及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后果严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我们1995-2004年采用Y型食管胃吻合术重建贲门共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113例,与同期采用常规食管胃吻合术重建贲门共治疗食管癌及贲门癌101例进行比较,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青年医师连续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无并发症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食管癌36例,贲门癌16例。肿瘤根治性切除后行食管胃胸膜顶吻合2例,主动脉弓上(含弓后)吻合13例,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37例。手术均采用机械吻合。结果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160~280 min,围术期无麻醉意外,术中无大出血,无近期的吻合口狭窄,连续无吻合口瘘、脓胸、乳糜胸、心脑血管意外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青年医师连续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无并发症的关键在于"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多学习,并按照从贲门癌→食管下段癌→食管中段癌→食管上段癌这一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食管肿瘤、贲门癌行肿瘤切除后,以胃重建食管时食管-胃吻合技术的改进,预防吻合口瘘及狭窄的发生。方法采用Gambee单层吻合法及全层间断单层吻合法交替应用。结果采用此方法吻合的286例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2.7%(4/146)。吻合口瘢痕狭窄0.7%。束出现胸腔内吻合口瘘及近期吻合口狭窄。结论此法适用于食管-胃吻合术,特别适用于贲门癌胃切除较多的弓下食管-胃吻合术及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迄今,在广泛应用吻合器的情况下。手法缝合食管、胃吻合仍是外科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功,本文介绍的改良Gambee吻合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游离空肠修复下咽及颈段食管肿瘤切除后组织缺损的临床分析;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机械吻合术后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和治疗;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的外科治疗;改良人工食管结构预防新生食管狭窄;机械吻合器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中的应用;食管癌术中胸导管预防结扎连续1031例无乳糜胸手术经验;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同时发生的食管胃重复癌的外科治疗;胃代食管术后胸胃穿孔的病因及治疗;^18FDGPET/CT在术前检测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及分期中的应用;食管胃、空肠唇状吻合术的临床应用;局部晚期贲门癌外科治疗37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食管胃套接术与器械吻合术治疗食管、贲门癌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食管胃套接术与器械吻合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减少食管、贲门癌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方法将285例诊断明确的食管、贲门癌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食管胃套接组(套接组)134例,采用食管癌切除食管瓣片成形-食管胃套接术;器械吻合组(吻合组)151例,采用食管癌切除器械吻合术.术后观察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随访观察3年. 结果套接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和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分别为0%、2.2%和1.5%,而吻合组为1.3%、13.9%和21.2%(P<0.01). 结论食管瓣片成形-食管胃套接术术后并发症少、操作简单,较器械吻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10cm以上食管癌外科治疗效果分析;食管-胃粘膜吻合术;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术;颈段食管癌22例术后缺损修复方法探讨;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的外科治疗;贲门癌手术的理想途径-经左胸腹联合斜切口;激光致食管黏膜纤维化对套扎后食管曲张静脉复发的预防;2058例左胸颈两切口食管癌切除术;贲门癌不同术式的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贲门癌切除机械吻合术后的胃食管反流;严重多发伤中膈肌损伤六例早期诊断与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6.
食管胃吻合术后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呼吸衰竭(简称急性呼衰)是食管胃吻合术后的严重并发症,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据文献报道川,目前急性呼衰已成为食管贲门癌术后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我科1985~1997年,共行食管胃吻合术4186例,术后并发急性呼衰26例,抢救成功18例,死亡8例。护理体会如下。1!院床资料本组26例,男ZI例,女5例。年龄42~78岁,平均64.6岁。病变位于食管上段8例,中段10例,下段4例,责门部4例。病变长度3~10cm。均在全麻下手术,行食管大部切除加左颈部食管胃吻合术22例,贲门癌切除加主动脉弓下食管胃吻合术4例。手术时间为110~150min,平均138…  相似文献   

17.
食管残胃吻合治疗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残胃吻合治疗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6例报告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湛江,524001)陈捷钱定一何悦概1990年1月至1996年5月,我院对6例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施行食管癌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占同期812例食管癌手术的0.7%。现报告...  相似文献   

18.
1987年,Siewert等[1]基于食管-胃交界部的解剖特点,认为远端食管癌和贲门癌属于同一种疾病,首次提出了食管胃交界部癌的概念.2000年,WHO肿瘤分类中将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单独列出,并将其定义为骑跨于食管和胃交界部(esophagogastric junction,EGJ)的腺癌性病变,包括许多以前归入胃贲门癌的病例,但未界定其解剖位置和分型.  相似文献   

19.
我院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 45 3例 ,未发生吻合口瘘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45 3例 ,男 2 67例 ,女 186例 ,年龄 3 6~ 78岁 ,平均 5 7.4岁。食管癌 3 0 2例 ,贲门癌 15 1例。其中 6例因进食困难脱水、电解质紊乱术前纠正 ;1例饮酒后大出血胃镜检查诊断食管癌术前纠正贫血。肿瘤根治切除后以手工缝合法行食管胃吻合、颈部吻合 2 76例 ,主动脉弓下吻合 177例。2 .手术方法 :根据食管肿瘤部位不同 ,在食管重建时采取颈部吻合或主动脉弓下吻合。肿瘤下缘距膈肌 3cm以上的食管癌采用颈…  相似文献   

20.
食管胃胸内机械吻合4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胃胸内机械吻合415例报告王春堂张逢兴我们1986年6月~1996年6月使用上海GF-Ⅰ型吻合器对食管癌、贲门癌等病变切除后行食管胃胸内机械吻合41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在415例患者中,男344例,女71例。年龄33~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