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远针近推疗法防治老年性肾虚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34例)和碳酸钙组(30例)。针推组采用远针近推疗法,即针刺患者双侧下肢委中、太溪穴,同时在患者腰部进行推拿治疗,共治疗30次;碳酸钙组口服碳酸钙D3片,连续服用12周。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生物力学指标腰椎曲度、腰椎前凸指数、骶骨倾斜角、腰骶角、L5椎体指数、L3椎体指数的变化。结果:针推组治疗后腰椎前凸指数和骶骨倾斜角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针推组腰椎前凸指数改善优于碳酸钙组[(19.59±19.16)mm vs(14.47±13.28)mm,P<0.05];治疗后碳酸钙组L5椎体指数较治疗前改善(P<0.05),其腰椎形态学改变产生的原因尚待研究分析。结论:远针近推疗法可以通过良性应力刺激调节腰椎生物力学结构,重建腰椎力学平衡,对于防治骨质疏松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远针近推疗法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患者疼痛的缓解与改善作用。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研究。对照组(30例)口服碳酸钙D3片,连续服用12周。治疗组(34例)采用"远针近推"疗法,即针刺患者双侧下肢委中、太溪穴,同时在患者腰部进行推拿治疗,3个疗程共30次。分别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值的变化。结果:不管是对照组还是治疗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疼痛逐渐减轻。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2个月(P0.05)和3个月后(P0.01),疼痛明显减轻,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远针近推"疗法能有效改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肾虚型腰痛,治疗宜采用长疗程,一般应在2~3月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远针近推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腰背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应用远针近推疗法治疗,即在患者病变部位及其远端进行针刺,并在病变远端留针的情况下,在其病变局部进行推拿;对照组口服钙尔奇D片和阿法骨化醇片治疗。2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骨密度值增加量和腰椎生物力学指标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症状均有缓解,骨密度值均有增加,腰椎生物力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远针近推疗法能有效缓解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增加骨密度,改善腰椎生物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邓华英  韩艳 《新中医》2016,48(10):221-223
目的:探讨补肾强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并总结饮食调护体会。方法:将120例原发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予碳酸钙D3片口服治疗,并予常规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强骨汤口服治疗,并加强饮食调护。治疗前后测患者骨密度,采患者静脉血检测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并对患者进行疼痛分级评价。结果:治疗3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骨密度T值、血清钙(Ca)含量、骨钙素(BGP)含量升高,疼痛分级评分(NRS)评分、碱性磷酸酶(ALP)含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血清磷(P)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血清P、BGP、ALP含量变化更加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强骨汤配合饮食调护治疗原发型骨质疏松症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增加骨密度,改善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生化指标,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远针近推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肾虚型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128例老年骨质疏松肾虚型腰痛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给予碳酸钙D3片口服,连续服用12周;观察组的68例患者实施远针近推疗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共30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疼痛症状均有所缓解,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骨质疏松肾虚型腰痛患者运用远针近推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但是应采用长疗程治疗,大多数患者需要治疗至少2~3个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及骨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阐明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1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87例正常男性的BMD,并检测生化及骨代谢指标。结果: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组BMD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骨钙素(BGP),胰岛素(Ins)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尿脱氧吡啶啉(Dpd),空腹血糖(FPG)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症,BMD、BGP、Dpd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血糖和血脂的调控及尽可能的保护胰岛β细胞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程英雄  罗毅文  王斌  吴志方  庄洪 《新中医》2017,49(10):79-81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联合钙尔奇D治疗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转化的影响。方法:将5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治疗,实验组在钙尔奇D的治疗基础上加补肾活血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尿脱氧吡啶啉(DPD)水平的变化。结果:同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值及治疗后组间骨密度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BALP、BG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实验组的BGP水平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B-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TRACP、DPD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TRACP、DP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联合钙尔奇D能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转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身气功八段锦对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糖、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36)给予常规降糖、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n=36)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八段锦功能锻炼,总疗程均为6个月,观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腰椎(L_2、L_3、L_4)骨密度(BMD)及骨代谢生化指标[血清钙(Ca)、血清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骨钙素(BGP)、尿脱氧吡啶啉/肌酐(DPD/Cr)]。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FBG、2 hPG、HbA1c、DPD/Cr水平均明显下降,腰椎(L_2、L_3、L_4)BMD、BGP水平均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FBG、2 hPG、HbA1c、DPD/Cr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腰椎(L_2、L_3、L_4)BMD、BG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八段锦功能锻炼可降低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糖水平,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双固一通”针法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按随机原则将5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常规组、双固一通组和中成药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常规组、双固一通组、中成药组切除双侧卵巢后造成实验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测定血清Ca、P、ALP和尿Ca、P、Cr;测定血BGP;测定尿DPD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Ca值明显降低、血P值明显升高、BGP明显升高(P<0.01);血ALP值升高(但未达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双固一通组和中成药组血Ca明显升高、血P明显降低、BGP明显升高(P<0.01),双固一通组优于常规组(P<0.01);血ALP降低(但未达显著性差异).模型组尿Ca/Cr、P/Cr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组Ca/Cr、P/Cr比值均降低(P<0.01).模型组尿DPD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双固一通组尿DPD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双固一通”针灸治疗后,BGP显著升高,提示成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形成增加;血钙升高,血磷降低,尿Ca/Cr、尿P/Cr、DPD降低,提示“双固一通”针灸治疗可以通过增加胃肠吸收功能,促进对钙、磷等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调节Ca、P代谢,降低尿I型胶原分解产物DPD浓度,提高BGP浓度,从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说明中医药治疗可以调节Ca、P代谢,促进骨形成,减缓骨吸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0例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_3咀嚼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变化、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拆除时间以及血清钙、血清磷、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血清骨钙素(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GP)。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6.381,P=0.015);治疗前两组患者骨密度比较(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骨密度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拆除时间明显的长于观察组(P 0.05);治疗前两组血清钙、血清磷、BALP、BGP水平比较,P 0.05。治疗后血清钙、血清磷、BALP、BG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对创伤骨折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骨质钙盐代谢的相关血清生化指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针灸对去势大鼠骨代谢影响的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王艳  李平 《天津中医药》2008,25(1):26-28
[目的]探讨针灸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及艾灸组.造模后,针刺组及艾灸组每天分别针刺和艾灸肾俞、三阴交,以上各组处理60d,第61天取血及尿,检测碱性磷酸酶(ALP)、脱氧吡啶啉(DPD).[结果]针刺组和艾灸组血中ALP相对于模型组均明显提高,同时针刺组和艾灸组尿中DPD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针灸对去势后大鼠的骨代谢有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温针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及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温针灸与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探讨温针灸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药物组,各20例。针灸组穴取大杼、肝俞、肾俞、足三里、阳陵泉等,予温针灸治疗,隔日1次,治疗45次;药物组口服维丁钙片,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骨密度(BMD)及雌二醇(E_2)、骨钙素(BGP)和尿钙/尿肌酐比值(Ca/Cr)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针灸组各部位的BMD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P<0.01),药物组治疗后BMD无明显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1),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BG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灸组较药物组降低更明显(P<0.05);针灸组治疗后Ca/Cr比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药物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灸组临床控制率为35.0%,药物组为5.0%,针灸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1)。结论:温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优于口服维丁钙片,有提高激素水平、延缓骨丢失的作用,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和牵引与理疗和牵引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50例65岁以上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牵引配合针刺、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配合理疗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为70.7%,明显高于对照组533G(P〈0.05)。结论:针刺和推拿配合配合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观察双黄益骨方对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双侧卵巢切除和链脲佐菌素腹腔内注射复合造模法,建立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MDO)的大鼠模型,设中药预防组、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伪手术)组,治疗6周后,检测脱氧吡啶啉(Dpd,为Dpd与尿肌酐的比值)、血清骨钙素(BGP)及左后肢股骨、腰椎(L_4,L_5)生物力学等指标:结果 尿Dpd、血清BGP中药预防组均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L_4椎体凹入试验,模型对照组、中药预防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预防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值虽有所升高,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双黄益骨方能刺激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成骨细胞分泌,促进骨胶原的合成;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从而可能改善MDO大鼠的骨质量,预防绝经期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5.
补肾壮骨方抗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补肾壮骨方治疗摘除卵巢所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方法:选用12月龄雌性SD大鼠摘除双侧卵巢,造成骨质疏松,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肾壮骨方大,中,小剂量组乙烯雌酚组。检测血钙,血磷,尿钙,骨钙素含量,骨密度,骨小梁计数及性激素等。结果:补肾壮骨方可明显提高E2水平,降低FSH,LH水平;大剂量组使尿钙排出量降低,血清骨钙素增加,股骨X光片图象分析表明,补肾壮骨方可提高股骨远端骨骺端骨密度骨干皮质厚度,皮质密度,骨干髓质密度及骨密度,改善骨组织形态使骨小梁个数增多。结论:本研究证明补肾壮骨方可改善摘除卵巢大鼠所致的骨质疏松,其作用机理为提高E2水平,具有性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加味二仙汤对阳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体质状态、腰背部及关节处疼痛、肢体活动状况、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对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将符合要求的100例阳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用加味二仙汤联合基础治疗,为期6周。记录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腰背部与关节处疼痛评分、阳虚症状积分及肢体活动状况(short physical performance battery,SPPB)评分;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腰椎1-4(L_(1-4)),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钙素(osteocalcin,BGP)及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type 1 procollagen amino terminal peptide,P1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腰背及关节处疼痛评分,阳虚症状积分,肢体功能活动评分,L_(1-4)及股骨颈骨密度,Ca,P,BGP及P1N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6周后,治疗组肢体活动状况评分,L_(1-4)及股骨颈骨密度,血清C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腰背部及关节处疼痛评分,阳虚症状积分,BGP及P1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二仙汤可以显著减轻阳虚质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部及关节处疼痛,增强肢体功能活动状况,改善患者体质状态,提高骨密度,降低骨转换,对阳虚质骨质疏松有良好的治疗与改善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AS)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及机理.方法 应用补肾强督方治疗50例AS骨质疏松症患者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骨保护素(OPG)、骨密度,血清骨钙素(BGP)、降钙素(H-CT)、甲状旁腺激素(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Ⅰ型胶原羧基端延长肽(CICP)、尿脱氧吡啶啉(DPD)、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CTX)、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功能指数(BASFI)、病情活动指数(BASDI)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OPG水平、骨密度、BGP、BAP显著升高(P<0.05或P<0.01),DPD、CTX显著下降(P<0.01);ESR、CRP、BASFI、BASDAI、症状、体征等明显改善.结论 补肾强督方可以提高AS患者的血清OPG、骨密度水平,调节AS患者的骨代谢及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8.
马界  胡运光  张达惠 《针刺研究》2008,33(4):235-239
目的:研究针刺对去卵巢大鼠骨代谢生化指标及雌二醇的影响,探讨运用针刺方法对骨质疏松症模型进行干预治疗的机制。方法:采用6月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和己烯雌酚对照组,每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切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造模2月后开始治疗,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用生理盐水灌胃,己烯雌酚组以己烯雌酚生理盐水混悬液(2.25μg/ml)灌胃,均以1ml/100g的标准灌服,每日1次,连续灌服2月;针刺组针刺双侧"大杼"肾俞"脾俞"穴,每日1次,每次持续30min,每隔10min轻捻转行针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用常规生化法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骨钙素(BGP)、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子宫湿重、E2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ALP、BGP、TRA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及己烯雌酚组能明显抑制子宫萎缩(P<0.01),血清E2显著增高(P<0.01),ALP、BGP及TRAP水平显著降低(P<0.01),体重显著降低(P<0.01);针刺组与假手术组比较,ALP、BGP及TRAP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体重增长水平相当(P>0.05)。结论:针刺能明显阻止去卵巢大鼠体重的增加,提高血清E2水平,显著控制ALP、BGP与TRAP的增高,可能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