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血钾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69例AMI患者根据发病后血钾水平分为低钾组84例(血钾〈3.5 mmol/L)、正常血钾组147例(血钾3.5-5.5 mmol/L)及高钾组38例(血钾〉5.5 mmol/L),观察三组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梗死部位、并发症(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病死率。结果低钾组CK-MB水平高于正常血钾组、高钾组,LVEF低于其余两组;低钾组前壁心梗、非ST段抬高心梗发生率高于正常血钾组、高钾组,下壁心梗发生率低于其余两组(P〈0.05或0.01);低钾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高钾组(P〈0.01)。结论AMI后低血钾易并发心力衰竭和恶性心律失常,是判断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任海舟  马龙乐 《山东医药》2009,49(41):50-5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梗死部位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96例AMI患者(AMI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BNP、左室舒张末期横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分析BNP与AMI不同梗死部位相关性。结果AMI组血浆BNP、LVE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前壁梗死者较非前壁梗死者BNP、LVEDD显著升高而LVEF显著降低(P均〈0.05);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687,P〈0.01),与LVEF呈负相关(r=-0.639,P〈0.01)。结论BNP水平与AMI患者不同梗死部位密切相关,对AMI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入院时QRS波宽度(QRSw)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左室功能的关系。方法测定132例老年AMI患者入院时的体表心电QRSw、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 Tn I)、血浆B型脑钠肽(BNP)、hs-CRP;记录入院时的心脏超声指标等;记录住院期间发生心力衰竭情况。按照不同QRSw(Ⅰ组:60~80 ms、Ⅱ组:80 ms且100 ms、Ⅲ组:≥100 ms)、不同hs-CRP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分组。结果与Ⅰ组及Ⅱ组比较,Ⅲ组梗死面积、hs-CRP、BNP及c Tn I明显升高(P0.05)、而LVEF则降低(P0.05);与hs-CRP6.68 mg/L组相比较,hs-CRP≥6.68 mg/L组QRSw、BNP明显升高(P0.05),而LVEF则降低(P0.05);与LVEF≥48.6%组相比较,LVEF48.6%组QRSw、hs-CRP、BNP明显升高(P0.05);QRSw与hs-CRP、BNP、梗死面积呈正相关(P0.05),而与LVEF呈负相关(P0.05);血浆hsCRP、BNP水平增高、LVEF降低与QRSw增宽密切相关;QRSw增大、血浆hs-CRP、BNP水平增高、LVEF降低、梗死面积较大是患者心肌梗死后发生左心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AMI患者随着QRSw增大,血浆hs-CRP逐渐增高,而左心功能下降,QRSw亦是AMI后发生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左心室重构(LVRM)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首次AMI住院患者112例,均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梗死相关动脉(IRA)开通69例(开通组)、未开通43例(未开通组).入院时检测心肌损伤指标[CK、CK-MB、肌钙蛋白I(cTnI)],入院第7天超声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测定入院时、AMI后24 h、入院第7天血浆BNP(记为BNP1、BNP2、BNP3);术后随访2 a,记录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入院时血清CK、CK-MB、cTnI、TG、LDL-C比较,P均>0.05;入院后第7天,开通组较未开通组LVEF升高(P<0.05);两组BN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NP2明显高于BNP1、BNP3(P均<0.05),未开通组BNP2、BNP3较开通组明显升高(P均<0.01).AMI患者3个时点血浆BNP与LVEDVI、CK、CK-MB、cTnI均呈正相关(P均<0.01),与LVEF呈负相关(P均<0.01).开通组2 a内发生MACE 10例,未开通组16例,P<0.01;BNP2预测AMI急诊PCI患者2 a内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1,P<0.05;其分界值为332 ng/L时,预测MACE的敏感性为76.9%、特异性为73.3%.结论 AMI急诊PCI术后血浆BNP水平升高,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IRA开通情况;AMI后24 h血浆BNP水平可预测患者MACE,有助于更早了解LVRM情况,以阻止或减缓AMI后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痛风患者血清脂联素(APN)、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EH合并痛风患者60例(EH合并痛风组)、EH患者30例(EH组)、痛风患者30例(痛风组),健康体检者30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APN,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组、痛风组、EH合并痛风组血清APN明显降低,hs-CRP明显升高(P均〈0.05);EH组、EH合并痛风组血清APN水平与hs-CRP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542、-0.896,P均〈0.01)。结论 EH合并痛风患者血清APN降低,炎症反应标志物hs-CRP升高;随着血清ANP降低,hs-CRP水平有升高趋势。提示血清hs-CRP水平与EH合并痛风的发病和病情发展有相关性,患者可能存在明显的血管壁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尹浩晔  马梅  周馨 《山东医药》2009,49(41):48-4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脑钠肽(BNP)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43例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组、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采用Leaman积分法评价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同时测定患者血浆BNP、hs-CR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血浆BNP、hs-CRP水平与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及冠脉造影Leaman积分之间的关系。结果ACS各组hs-CRP、BNP值、冠脉Leaman积分均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ACS各组LVEF低于SA组,AMI组hs-CRP、BNP显著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ACS组血浆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9 0,P〈0.01),与血管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0.347 0,P〈0.05),与冠脉积分呈正相关(r=0.798 4,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hs-CRP与冠脉病变程度存在相关性,BNP、hs-CRP水平可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10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根据ACC/AHA指南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5例,单纯高胆固醇血症(对照)组25例。分别采用循环酶法检测LPA、免疫比浊法检测hs-CRP。结果 AMI组、UAP组、SAP组LP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AMI组、UAP组LPA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均〈0.01);AMI组、UAP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均〈0.01);LPA的表达水平与hs-CRP、LDL-C呈正相关(r分别为0.689、0.802,P均〈0.01)。结论 LPA、hs-CRP在高胆固醇血症合并冠心病患者中表达升高,两者联合检测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张树锋  段小嬿  关浩增  陈英 《内科》2013,8(1):4-6,10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A组和治疗B组,三组患者均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A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B组患者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d,均在入院48 h内开始用药,治疗8周。分别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TNF-α和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三组患者TC、LDL-C、hs-CRP、IL-6和TNF-α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A组和B组下降更显著(P〈0.05或P〈0.01);三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均显著改善(P〈0.05或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B组TC、LDL-C、hs-CRP、IL-6、TNF-α显著降低治疗A组TC、LDL-C、hs-CRP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B组的LCL-C、hs-CRP显著低于治疗A组(P〈0.01);治疗B组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比治疗A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管炎症反应,明显提高血管内皮舒张功能,20 mg/d剂量比10 mg/d剂量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脂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8例AMI患者为AMI组,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测定血脂和hs-CRP水平,并将存活的96例和死亡的37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和hs-CRP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I组hs-CRP明显升高(P<0.01),TC、TG和LDL-C明显降低(P<0.05),HDL-C虽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存活患者hs-CRP明显降低(P<0.05),TC、TG、HDL-C和LDL-C升高(P<0.05);而死亡患者hs-CRP明显升高(P<0.01),TC、TG、HDL-C和LDL-C明显降低(P<0.05)。存活者与死亡者血脂和hs-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AMI患者血脂和hs-CRP早期即出现异常改变,其持续性改变与病情变化相关,并有利于观察治疗和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血液透析中心治疗的MHD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以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其透析前空腹hs-CRP2次,2次时间间隔3周,同时测定所有患者透析前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 lb)、总白蛋白(PA)、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h)、纤维蛋白原和肌钙蛋白T(TnT)等。用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心房前后径(LA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前后径(LVD)、左室重量指数(LVM 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hs-CRP水平分为升高组(hs-CRP≥3 mg/L)及正常组(hs-CRP〈3 mg/L),分别观察hs-CRP与心室结构、功能及血生化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升高组较正常组透析剂量低(P〈0.01)。纤维蛋白原和TnT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1)。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升高组心室结构指标LAD、IVST、LVD、LVM I均大于正常组(P〈0.05);而LVEF低于正常组(P〈0.05)。血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纤维蛋白原和TnT呈正相关(r=0.376,0.285,P〈0.01,P〈0.05);与IVST、LVD、LVIM呈正相关(r=0.317,r=0.312,r=0.307,P值均〈0.05),而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386,P〈0.01)。结论持续增高的hs-CRP是心脏结构功能变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可预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左室肥厚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1.
孙云飞  郎济艳 《心功能杂志》2013,(6):673-674,680
目的:探讨发病初期醛固酮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资料完整的AMI患者160例,进行分析。按入院时醛固酮水平分为3组:最低值组(〈123.4 pmol/L),中值组(123.4~160.3 pmol/L)和高值组(〉160.3 pmol/L)。比较各组心肌酶水平,心功能指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住院及3年病死率。结果:①3组间住院病死率和3年病死率分别为低值组:4%,8%,中值组:5%,12%,高值组:12%,32%,高值组3年病死率与中低值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3组间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高值组分别与中低值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I初期时高醛固酮水平患者的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2.
李晓岚  王祥 《山东医药》2007,47(7):31-32
51例冠心病患者与23例正常对照者检测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TSH)及血脂(TC、TG、LDL-C、HDL-C、ApoA、ApoB)、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血FT3、FT4、HDL-C水平均较对照组下降(P〈0.01或〈0.05);TC、TG、LDL-C则上升(P〈0.01或〈0.05);冠心病组血hsCRP明显升高(P〈0.01),hsCRP与FT4、FT3呈显著负相关,与TSH无关。认为冠心病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降低及血脂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与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心内科因初发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治疗的患者108例,收集血糖、血脂、肾功能、肌酸激酶(CK)、脑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入院Grace评分和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事件组患者血清三酰甘油、尿素氮、尿酸平均水平均高于非事件组(P〈0.05,P〈0.01)。高三酰甘油、高空腹血糖发生率高于非事件组(P〈0.05);事件组各时间点BNP高于非事件组(P〈0.01),入院第2天两组BNP均明显升高(P〈001),非事件组CK显著升高(P〈0.01);入院1周时非事件组BNP明显回落(P〈0.05),事件组CK值降幅明显低于非事件组(P〈0.01)。事件组LVEF〈55%患者比例及入院Grace评分高危患者比例高于非事件组(P〈0.01),多支病变罹患率亦高于非事件组(P〈0.0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α= 0.1) 结果显示Grace分级、LVEF 、入院即刻与入院1周BNP、入院第2天CK为AMI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BNP、CK动态变化、入院Grace评分、LVEF 是AMI近期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64例ACI患者(ACI组)、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hs-CRP及血脂,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I组血清脂联素、HDL-C降低,hs-CRP、TG升高(P均〈0.01)。相关分析显示,脂联素水平与hs-CRP、LDL-C呈负相关(r分别为-0.358、-0.281,P〈0.01或〈0.05),与HDL-C呈正相关(r=0.286,P〈0.05);hs-CRP与LDL-C呈正相关(r=0.356,P〈0.01)。结论 ACI患者血清脂联素降低、hs-CRP升高、血脂异常,三者相互影响,在ACI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冠脉狭窄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性心绞痛(AP)患者30例,同期纳入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NT-proBNP浓度,hs-CRP浓度、空腹血糖(FBG)浓度及瘦素(LP)的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并对血清指标和心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AMI及UAP组的NT-proBNP、hs-CRP、FBG及LP均显著高于AP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②AMI组及UAP组的LVDD显著高于AP组及正常对照组,而LVEF显著低于AP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③AMI组和UAP组的NT-proBNP、hs-CRP、FBG水平均与LVD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④AP及对照组的LVDD及LVEF与NT-proBNP、hs-CRP、FBG及LP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NT-proBNP和hs-CRP与AMI及UAP患者的心功能和其预后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梗死前心绞痛对心肌梗死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129例首次AMI患者,按既往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分为3组:A组44例,梗死前无心绞痛史;B组40例,梗死前1个月内有心绞痛,且梗死前48h内至少有一次典型心绞痛发作;C组45例,梗死1个月前有心绞痛;监测心肌梗死后12~19个月的左室功能。结果:①C组患者双支以上血管病变多于A组和B组(P〈0.05);②CK-MB峰值水平B组患者低于A组患者和C组患者(P〈0.01);③组内比较,所有患者LVDd均降低(P〈0.05),B组患者LVEF增高(P〈0.01),A组和B组患者E/A增高(P〈0.05);组间比较,B组患者LVEDd低于A组(P〈0.05),B组患者LVEF、E/A均高于A组和C组患者(P〈0.01);④于3组患者中,梗死后主要心脏事件(除外严重心律失常)B组最少,C组最多(P〈0.05~〈0.01)。结论:梗死前1个月内心绞痛可保护梗死后近期与远期左心室功能、降低梗死后心脏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因临床特征及冠脉造影诊断AMI的3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A组)48例,非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B组)277例,应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AMI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果:与B组比较,A组年龄偏大,空腹血糖、尿酸、血肌酐、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右冠状动脉病变比例均明显升高(P0.05);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白蛋白、肌酐清除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下降(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右冠状动脉病变、hs-CRP水平升高是AMI患者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AMI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比例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右冠状动脉(RCA)病变、hs-CRP水平升高可能是AMI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9月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钙片强化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心功能指标[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ALT、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LDL-C、ALT、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TnI水平、CK-MB水平、LVDd、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TnI、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LVD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强化治疗相比,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AMI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和心功能,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DM)高危人群在糖耐量正常(NGT)、糖调节受损(IGR)和新诊断DM状态下血尿酸(SUA)水平及其与肌酐清除率(Ccr)的关系,验证在DM人群中SUA水平下降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升高相关的科学假设。方法对822例行糖耐量筛查患者按照糖代谢状态分成7组,比较SUA和Ccr的变化;用线性回归分析SUA和Ccr的变化趋势。结果(1)性别、BMI、TG、HbA1C和Ccr是影响SUA的独立因素。(2)IGR患者的SUA较NGT者高,DM患者的SUA较IGR患者低(P<0.01),且低于NGT。而DM组的Ccr高于IGR组和NGT组(P<0.01)。(3)当FPG<7.0mmol/L时,SUA水平与FPG的升高不相关,当FPG≥7.0mmol/L时,随着FPG的升高,SUA明显下降(P<0.01);而Ccr在FPG≥6.0mmol/L时显著升高,在一定的范围内与FPG正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肯定了先前报道的在中国新诊断T2DM人群中SUA降低的现象,并提示GFR的增高可能是导致该人群SUA降低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林进洪 《山东医药》2009,49(50):40-4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0例ACS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8例]和36例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的hs—CRP、血脂和心肌酶。结果血清hs.CRP水平UAP组、AMI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高于UAP组(P〈0.05);ACS患者hs—CRP水平与LDL-C呈正相关(r=0.460),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350,P〈0.05),与CK、CK-MB呈正相关(r分别为0.0.53、0.51,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升高,可作为诊断ACS及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