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浙江省慈溪市癌症早期诊断防治研究所和慈溪市瑞生医疗仪器厂共同研制的肿瘤异常蛋白检测系统,近日获得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   这个系统是在由科技部牵线、浙江省慈溪市从乌克兰医学科学院引进的“癌症早期诊断技术”的基础上,由慈溪市癌症早期诊断防治研究所和慈溪市瑞生医疗仪器厂,结合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研制成的医学检验仪器。据专家介绍,癌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排放出一种结构异常的物质,叫做肿瘤异常蛋白 (TAP),当这种物质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用这一技术就能在指端血液中检验出这种物质。由于这种技术可以为临床的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2.
张颖  杨颖 《针灸临床杂志》1996,12(11):52-53
穴位反应在癌症普查及癌症诊断中的意义200032上海医科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张颖杨颖众所周知,癌症的防治其基本要点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如能做到“三早”,则癌症并不可怕,大部分癌症病人均可获得90%的疗效。但如何才能做到“三早”则是目前医学界普遍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多功能显微诊断仪,根据氧化自由基学说建立的干血分析,对54例肝病、癌症患者的观察,进行了回顾性小结,在这类病人的干血试验中“肝刺”、“病毒桥” 的出现、Rots团惊人地大量生成、唾液酸颗粒增多等,印证了Dr.Bradfofd对肝病、癌症诊断的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4.
日本和美国3所大学研究人员发现,蛋白质“CRD—BP”在大肠癌恶化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他们在实验器皿中培养大肠癌细胞,发现蛋白质“CRD-BP”可促进“贝塔连环蛋白”等3种蛋白质结合,使3种蛋白质协调发挥作用,而“贝塔连环蛋白”等此前就被证实和大肠癌恶化相关。在验证实验中,他们依靠基因操作破坏“CRD—BP”的功能,在不施加其他任何外因的情况下,癌细胞的自然死亡率约上升2.5倍,其增殖也被控制在原先的约1/3内。同时,对比多名大肠癌患者病灶周边组织和健康部位可发现,病灶周边存在较多“CRD-BP”,证明了这种蛋白质确实对癌症恶化产生影响。他们认为,半数大肠癌患者的病情恶化与“CRD—BP”蛋白质相关。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学家研究开发出一种检查癌症的新方法,只要在人们手指上抽取一滴血进行化验,便可得知此人是否患癌。美国杨伯翰大学微生物学教授奥尼尔发明的这种方法,是通过测试血液中“胸苷激酶 (TK)”的水平,精确地诊断癌症的。 奥尼尔解释说, TK是遗传基因 (DNA)生产与修复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因为 TK是细胞分裂的标记,其浓度的上升预示着细胞分裂加速,而癌细胞是快速分裂的细胞。因此癌症患者血液里的 TK浓度相对地较健康的人高。他说,目前用以检验癌症的血清肿瘤试剂,一般而言,只能检测出第三或第四阶段的晚期肿瘤,所以不能…  相似文献   

6.
智利塔尔卡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在运用纳米技术诊断癌症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他们研发出的一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可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据参与研究的塔尔卡大学生物信息与分子模拟中心主任冈萨雷斯.尼罗介绍,这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能够识别、标记癌细胞分子,从而使癌症早期诊断更加有效;此外,这种纳米复合材料还可将抗癌药物直接运送至病灶细胞,使患者对药物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尼罗说,这种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由3种分子组成,其中  相似文献   

7.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科学家发现,人体细胞中线粒体内的突变与癌症有关,通过探测这些突变,可以诊断癌症。现在,这个研究小组利用这种方法通过验尿能查出膀胱癌,化验唾液可查出头颈部的癌症,检测肺部的体液则能查明肺癌。研究人员认为体液检查可替代复杂的活组织切片检查癌症将能用体液检测  相似文献   

8.
《养生月刊》2004,25(10):947-947
据统计资料透露,近20年来,我国癌症每年新发病人数从90万上升到160万,死亡人数从70万上升到130万。现在全国平均每5个死亡人口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世界卫生组织预测,21世纪癌症取代心血管病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病理学研究表明,癌症起始于突变,防癌关键在于防突变。  相似文献   

9.
气功博览     
《气功》1998,(8)
癌症的“自我毁灭”5年前格哈德被诊断为“晚期肺癌”,看来他的生命只能一分一秒地计算了。但格哈德拒绝化疗,自我设计新的生活方式,他要抓住生命的瞬间与死神抗衡。于是奇迹出现了,恶性肿瘤从他的身体中消失了,他远远地跨越了生命的极限。在过去,这类癌症的“自我毁灭”现象为许多人所困惑,有些人总把它归结为“误诊”,更有甚者将它唾弃为‘“骗术”。然而,1997年4月在海德尔堡举行的国际癌症学术研讨会上,专家们公认:“‘人的机体存在着这种治愈力”。德国经30多年的临床研究证实:依靠人体本身的内力治愈癌症的人数达10万余例…  相似文献   

10.
肺癌已成为人类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肺癌是第一大癌症,超过癌症死因的20%,且发病率及死亡率增长迅速。肺癌的预后与诊断时的临床分期密切相关,0期肺癌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Ⅰa期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为60%,而Ⅱ~Ⅳ期病人总的5年生存率则从40%下降到5%。因此,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部86名离休干部年龄最小的79岁,最大的96岁,患7种以上疾病占79%以上,患高血压的占80%,患冠心病的占58%,患癌症的占12%。他们正处于高年龄、高发病、高死亡期(以下简称“三高期”)。现就高龄老人保健工作中遇到的难点及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世界科学技术》2008,10(5):97-97
德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治疗早老性痴呆症的新药,这种药物在动物试验上取得明显成效,可以减少实验鼠脑中一种蛋白质沉积物的80%,这种蛋白质沉积物是导致早老性痴呆症症状的典型物质。新药是否对治疗人体早老性痴呆症也有特殊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试验,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自然-医学》(NatureMedicine)杂志上。  相似文献   

13.
《气功》1998,(6)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气功的奥秘,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精神调节。最近,美一国抗癌协会发布了一项令人欣喜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大约有10%的癌症’会自然消失,而且极少复发。研究人员认。为,尽管有十几种因素可能会使癌症自;然消失,但自我心理因素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抗癌源”。现代医学研究已经证明,‘大脑至少可以自我合成SO种神经系统i驱动性“药物”指令自身免疫功能,调节S生理平衡机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还表(明,用意识对大脑进行良性调节,就会促3使免疫功能的加强,而这种自我心理的:调节作用往往是药物无法取…  相似文献   

14.
英国“癌症研究运动”组织秘书长、专家麦克维教授近日预测,到2050年,虽然总体上人类可能仍无法完全治愈癌症,但科学家们将在抗癌之战中获胜,届时癌症“将像今天的糖尿病一样易于控制”。 他认为,目前人类正处于新的一轮“基因革命”的前夜,这场革命将产生一系列新的、有效的癌症疗法,并会带来癌症治愈率的大幅提高。他说,在过去12年中,英国癌症治愈率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  相似文献   

15.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在致癌基因研究方面获得突破,发现一种基因变异导致皮肤癌及脑癌两种常见的癌症。中大化学病理学系助理教授林青云医生与美国同行发现,一种基因变异会导致基底细胞瘤(一种常见皮肤癌)及髓母细胞瘤(一种常见儿童脑癌)。其研究的最重要发现,是从有关病例中鉴定出圆滑蛋白(SMOOTHENED)基因的一种活化突变,使圆滑蛋白基因变成肿瘤基因。其研究提供了治疗这些癌症的方法,圆滑蛋白是一种在激活时会引致癌症的基因,因此,使圆滑蛋白失去活性可达到控制此类癌症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还需继续研究,有  相似文献   

16.
癌症如能在早期发现,治愈率可达90%,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各地医院的首诊病人,早期癌不足10%,绝大多数患者是到了癌症中晚期才被诊断出来,这时的死亡率已高达90%以上。日前记者从全国防癌普查工作会议上获悉,一种在健康人群中发现早期癌症的方法,将随...  相似文献   

17.
《浙江中医杂志》2003,38(5):229-229
一名意大利医学家最近发明了一种能够捕捉人体内微小恶性肿瘤的扫描仪。它将有助于早期诊断癌症。这种新扫描仪能在几分钟内查出肿瘤细胞的类型 ,并帮助医生找到那些连 X射线检查和超声波检查都无法发现的微小肿瘤。这项被称作“TRIMPROB”的技术 ,最终将成为甄别多种癌细胞 ,甚至能诊断心脏病等其他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扫描仪的发明者韦德鲁齐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他发明的这种新诊断设备能发现小至半粒米大小的肿瘤 ,并作出迅速而可信的诊断。新型扫描仪将很快上市 ,为减少死于癌症的患者发挥作用。据意大利媒体报道 ,尽管科学家近…  相似文献   

18.
外泌体是一种大小约30~100 nm的膜性小囊泡,包含多种蛋白质、脂质、信使RNA(mRNA)和微小RNA(microRNA)等。外泌体作为细胞间交流的媒介在一些重要的生物学进程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外泌体在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于外泌体携带有来源细胞特异的蛋白质、mRNA和microRNA等成分,这些遗传信息能够反映癌症细胞遗传或信号改变,因此外泌体在癌症早期检测和预后检测方面大有可为。目前已发现多个肿瘤细胞外泌体来源的蛋白质和microRNA可以作为癌症诊断标志物。笔者对外泌体来源的分子诊断标志物在癌症检测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黑头蜈蚣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方红  邓芬 《中药材》1999,22(5):226-228
本文报道了黑头蜈蚣Scolopendra negrocapitis化学成分,并与中国药典收载的少棘巨蜈蚣S.subspinipes mutilans进行了比较。黑头蜈蚣含总脂18.7%,蛋白质63.4%,游离氨基酸11.9%;含有与少棘巨蜈蚣相同的12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64%),21种氨基酸和12种微量元素;蛋白质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出14条色带。表明黑头蜈蚣与少棘巨蜈蚣主要化学成分类同,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新药源。  相似文献   

20.
医学界早在100多年前就知道,一些细菌可杀灭癌细胞。但研究也显示,活细菌产生的毒素有时会给机体造成致命伤害。美国科学家最近为困扰癌症“细菌疗法”的这对矛盾找到了一个可能的解决办法,他们新分离出一种细菌蛋白质,既能抗癌,又不会产生有害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