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6例胆道梗阻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与其他序列及影像学检查比较。方法通过Siemens 1.5T Vision Plus扫描仪,采用自控阵表面线圈,加脂肪抑制和图像预饱和技术,以HASTE序列重T2加权相多层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多方位观察。结果本组76例病人,胰胆管良性梗阻16例,表现为胆总管近端扩张,远端逐渐变细,边缘光滑,全层无中断,呈不全梗阻,胰腺的良性梗阻表现为“管道穿通征”阳性;恶性梗阻28例,梗阻端形态以截断状最多见,其次为乳头状和“鼠尾征”。另外胰头癌和壶腹癌可见“双管征”即梗阻平面以上胆总管和胰管均扩张。本组MRC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0%、96.5%、94.7%。确诊率:MRCP 94.7%,超声77.7%,CT76.3%,ERCP(逆行内镜胰胆管成像)90.0%。结论HASTE MRCP作为无创性技术,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能完整显示胰胆管系统结构,优于ERCP和PTC,是目前理想的成像方法。初步认为,“双管征”多见于恶性梗阻,“管道穿通征”见于良性梗阻,可作为鉴别良恶性梗阻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2.
76例胆道梗阻的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半傅立叶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HASTE)磁共振胆管成像(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并与其他序列及影像学检查比较。方法:通过Siemens1.5T Vision Plus扫描仪,采用自控阵表面线圈,加脂肪抑制和图像预饱和技术,以HASTE序列重T2加权相多层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多角度多方位观察。结果:本组76例病人,胰胆管良性梗阻16例,表现为胆总管近端扩张,远端逐渐变细,边缘光滑,全层无中断,呈不全梗阻,胰腺的良性梗阻表现为“管道穿通征”阳性;恶性梗阻28例,梗阻端形态以截断状最多见,其次为乳头状和“鼠尾征”。另外胰头癌和壶腹癌可见“双管征”即梗阻平面以上胆总管和胰管均扩张。本组MRCP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1.0%、96.5%、94.7%。确诊率:MRCP94.7%,超声77.7%,CT76.3%,ERCP(逆行内镜胰胆管成像)90.0%。结论:HASTE MRCP作为无创性技术,成像速度快,空间分辨率高,能完整显示胰胆管系统结构,优于ERCP和PTC,是目前理想的成像方法。初步认为,“双管征”多见于恶性梗阻,“管道穿通征”见于良性梗阻,可作为鉴别良恶性梗阻的重要指征。  相似文献   

3.
胆道梗阻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曲  杨海山 《吉林医学》2003,24(5):417-420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对胆道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4例良恶性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用自旋回波序列(SE)先进行常规腹部扫描,然后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重T2加权薄层扫描法及半傅立叶采集的单激发厚层投射(SSFSE)技术进行MRCP检查。前者所得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后者无需进行后处理。结果:MRCP对胰胆管结构显示清晰,图像类似于直接胰胆管造影,可以清楚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范围、形态特点以及扩张或狭窄的胆管数量。恶性梗阻胆管末端形态主要有不规则截断状、圆钝乳头状、鸟嘴状、逐渐变窄形等,分别占44.7%、23.7%、26.3%和5.3%。根据Guibaud的分类方法将胆管扩张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良性梗阻以轻、中度扩张为主,占85.3%(29/34);恶性梗阻多为中、重度扩张,约95%(38/40)。MRCP对梗阻检出和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达100%,对胆系结石诊断的准确性为95.8%,鉴别诊断良恶性梗阻的灵敏性为92.5%,特异性94.1%,准确性93.2%,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总的诊断准确性为89.2%,高于超声检查(75.0%),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5)。结论:MPCP是显示胆道系统解剖和病理变化的新技术,具有无创性、安全可靠、诊断准确等优点,是诊断梗阻性黄疸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 MRCP 对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6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胆管梗阻病例MRCP 资料,并与 B 超和 CT 结果进行对比。MRCP 采用 HASTE 重 T_2加权技术,冠状面成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后处理。结果MRCP 对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为87.3%,高于 CT 和 B 超的77.7%和61.9%。结论 MRCP 对胆管梗阻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区分胆管梗阻的良、恶性病因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MRCP影像学表现。【方法】 根据PTC或ERCP检查、病理结果及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胆管病变(ITBL)32例和吻合口狭窄(AS)9例患者,对其MRCP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根据胆管病变累及的部位和范围将ITBL分为肝门型(Ⅰ型)、弥漫型(Ⅱ型)和肝内型(Ⅲ型)。Ⅰ型15例,MRCP示胆总管、肝总管、汇合部、左右肝管及其二级分支胆管显影不良或不显影。Ⅱ型13例,MRCP示广泛性肝内、外胆管不规则狭窄或扩张,胆管间断显影。Ⅲ型4例,MRCP示仅肝内胆管不规则、节段性扩张,扩张不成比例、粗细不均呈“串珠”样。ITBL组中伴有供肝肝总管、汇合部及左和(或)右肝管管腔内胆泥形成25例(78.1%,25/32),MRCP上表现为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影。伴有肝门部积液4例,胆汁湖3例。MRCP上AS主要表现为吻合口处局限性狭窄,上段管腔不同程度继发性扩张。AS组中胆管管腔内伴有胆泥形成3例(33.3%,3/9)。【结论】MRCP可全面观察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胆管病变的部位和范围,提供胆管病变的整体信息。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中的诊断及分型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是临床工作中一种简单、实用、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8例经B超或CT检查怀疑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行MRI平扫及MRCP检查。结果48例中36例得到手术病理证实,其余12例与临床综合诊断相吻合。良性梗阻21例,其中胆总管结石18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以上胆总管均匀扩张,肝内胆管均呈枯树枝状扩张。恶性梗阻27例,肝门部胆管癌6例,胆总管癌7例,MRCP表现为梗阻端呈截断征,肝内胆管软藤样扩张;胰头癌8例,壶腹部癌6例,MRCP可见双管征。结论MRCP安全、简便、无创,结合MRI平扫对胆道梗阻}生疾病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graphy,MRCP)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快速自旋回波(TSE)、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和常规T1加权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FLASH)序列完成169例MRCP检查,其中74例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9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余为B超和CT证实。结果:全部检查均获得成功。MRCP技术结合B超和CT图像对胰胆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良、恶性胰胆管疾病在MRCP图像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MRCP定位及定性准确率分别为100%和95.8%。结论:MRCP是无创性的有效检查手段,能清楚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胰胆管结构,定位和定性准确率高,能为临床提供十分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胰胆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Siemens Symphony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上检查患者60例,扫描序列为横断位HASTE、冠状位TrueFisp、Turbo SE MRCP、HASTE MRCP.结果所有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对胆道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对结石诊断的准确率为93.3%(28/30),对恶性胰胆管梗阻诊断的准确率为83.3%(15/18).对其他良性梗阻诊断的准确率为83.3%(10/12).结论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是一种无创伤性的有效检查手段,能清楚显示正常或异常胰胆管结构,定性和定位准确率高,能为临床提供重要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MR I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肝内外恶性胆管阻塞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5例经手术病理和临床治疗证实的胆管恶性肿瘤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MR I检查采用T1W I和T2W I常规序列,所有病例均做MRCP扫描。结果:15例患者MR I均表现为肝内外胆管不同程度阻塞性扩张。阻塞性病变中,胆管腺癌9例,肝细胞癌4例,转移瘤2例。阻塞部位在肝门部7例,胰腺部2例,壶腹部及十二指肠乳头部6例。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结论:MR I与MRCP结合能显示胆管阻塞性扩张及阻塞部位,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壶腹部胆管癌的直接肿块征像较少,以间接阻塞征像为主要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肝门胆管狭窄常见病因并评价影像学检查对肝门胆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7年北京军区总医院143例资料完整的肝门胆管狭窄患者病因及超声(US)、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诊断结果,评价各影像检查对肝门胆管狭窄适应证及诊断价值。结果肝门胆管狭窄中恶性肿瘤占84.62%,良性病占15.38%。肝门胆管癌占72.73%,胆囊癌占6.98%,肝细胞癌并发门静脉癌栓2.80%,大肠癌肝门转移2.10%。良性狭窄以损伤性胆管、胆管囊肿、硬化性胆管炎、胆管结石及Mirizzi综合征多见。US、ERCP、PTC及MRI+MRCP诊断肝门胆管狭窄的准确率分别为84.62%、92.71%、100.00%、100.00%。结论现代影像学检查在鉴别肝门胆管狭窄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对其良恶性病灶可切除性进行准确的术前判断。  相似文献   

11.
石建平  朱勤 《海南医学》2008,19(7):42-43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与防治。方法主要诊断方法为B超、瘘管造影、MRCP和ERCP检查。术中确诊后行胆管对端吻合或胆管空肠Roux-Y型吻合术。结果本组6例行胆管对端吻合,效果最好;17例行胆肠吻合,其中7例效果较好,5例偶有腹痛,2例反复发生胆管炎,1例死亡。结论应重视医源性胆管损伤,合适处理是避免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姜洪  蔡崧  赵国华  崔兴宇 《黑龙江医学》2004,28(12):906-908
目的 评价低场磁共振胆管成像 (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7例临床疑诊恶性胆管梗阻的患者进行了MRCP检查 ,并与ERCP/PTC和手术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 对恶性胆管梗阻MRCP总的诊断价值为敏感度 86 5 7% ,特异度 10 0 % ;ERCP/PTC总的诊断价值为敏感度 91 0 4 % ,特异度 10 0 %。两者相比 ,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 (χ2 =0 4 7,P >0 0 5 )。MRCP对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率为 10 0 % ,定性诊断准确率为 91 2 8%。结论 低场磁共振MRCP检查成功率高 ,对恶性胆管梗阻的定位、定性准确 ,可为外科手术或临床保守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价值及良、恶性梗阻性疾病的影像表现。方法:对45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的MRCP和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MRCP定位诊断准确率100.0%,定性准确率88.9%;胆道结石表现为胆管内充盈缺损、周围有胆汁包绕或为"杯口状"阻塞,胆管炎表现为胆管节段性扩张和狭窄,恶性病变表现为胆管突然截断或偏心性狭窄。结论:MRCP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MRCP采用SSFSE序列重T2W1扫描,对53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良性梗阻23例,恶性梗阻30例)进行MRCP检查,并与临床综合诊断或手术和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全部53例MRCP检查一次成功,均获得较满意的MRCP图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6%。结论 MRCP对肝  相似文献   

15.
王玉成  单叔煤  徐敏 《医学综述》2009,15(13):2074-2075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MRCP和ERCP在肝内胆管占位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52例均经B超检查提示有肝内胆管占位的患者,行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后,对原始数据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及胆管三维容积重建(SCTC)处理,对胆管占位原因进行定位、定性诊断,其中有12例患者还进行了MRCP和ERCP检查,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和随访观察。结果64层螺旋CT对肝内胆管占位病变定位及定性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及94%,MRCP和ERCP对肝内胆管占位病变定位及定性的准确率分别为100%、100%及78%、80%。结论64层螺旋CT具有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可无创、清晰、立体显示胆管结构,提高术前对疾病的定性、定位诊断率,对肝内胆管占位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可进一步指导临床手术治疗,是一种很好的无创性检查方法,ERCP和MRCP对64层螺旋CT很难作出定性诊断的病例起到一个辅助诊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ERCP B超及CT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小江  周丹  余庆祥 《河北医学》2010,16(8):901-902
目的:总结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与B超及CT诊断的区别。方法:回顾分析168例临床经ERCP诊断的胆管和胰腺疾病。结果:ERCP对胆管癌、胆总管囊肿和壶腹部癌的确诊率均为100%,ERCP对胆管结石的确诊率为96.9%。而B超协同CT联合诊断胆管癌为33.3%;壶腹部癌57.1%,胆管结石为81.2%。结论:ERCP对胆管结石、胆管癌和壶腹部癌的诊断明显优B超和CT。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道良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胆道良性疾病患者22例,其中胆道结石15例,胆道狭窄1例,胆道蛔虫6例。对患者采用ERCP进行治疗。结果:本组患者22例,手术成功20例,成功率90.91%,失败2例,失败率9.09%。3例(13.64%)出现并发症,其中胆道感染1例,乳头切开口出血1例,急性胰腺炎1例,无死亡。结论:ERCP能够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胆道狭窄及胆道蛔虫等胆道良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治愈率高、并发症少、无相关死亡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ERCP、MRI、螺旋CT对胰胆管疾病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ERCP、CT、MRI对胰胆管疾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85例临床表现为黄疸,反复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者均行ERCP、CT及MRI检查。本组经过手术,活检,病理证实为胆总管结石44例。20例为胰腺癌,10例胆管癌,7例为慢性胰腺炎,4例胆道蛔虫。结果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ERCP97.7%.CT90%,MR146%;胰腺癌ERCP100%,CT90%,MRI93%;胆管癌ERCP80%,CT90%,MR160%;慢性胰腺炎ERCP85%,CT100%,MRI71%;胆道蛔虫ERCP100%,CT75%,MRI无病例。结论ERCP对胰胆管病变诊断准确率较高,是可靠的诊断手段。CT对恶性肿瘤定性诊断准确率也较高,且无创伤。MRI对梗阻型确诊率较高,且可观察周围组织情况有无创伤。所以,三种检查方法可以进行互补。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ERCP对各种胆胰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肝胆胰外科2007年3月~2010年12月完成的ERCP 1 003例,对其中175例(17.45%)常规影像学检查未能确定诊断而经ERCP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镜下可疑乳头或壶腹肿瘤局部活检,确诊后部分病人根治性手术.选择性胆胰管造影,动态观察胆胰管扩张情况并注意结石及占位特征及胆胰管造影剂排空情况,根据ERCP诊断结果采取相应内镜下治疗措施.结果 175例ERCP检查中,成功率98.29%(172/175).均经ERCP检查确定病因和/或定位诊断.61例胆总管结石行EST切开取石或碎石,其中60例胆总管结石及2例胆道蛔虫症一次取出成功;49例十二指肠乳头、胆管下段炎性狭窄行EST; 33例ERCP诊断十二指肠乳头壶腹癌中15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0例十二指肠乳头壶腹癌、6例胆管癌及胰腺癌、2例胆管良性狭窄及2例硬化性胆管炎行经内镜胆管内引流术(ERBD);15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中5例胆瘘病人经ENBD后痊愈,10例经胆肠吻合术后痊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ERCP对部分胆胰疾病的诊断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诊断的同时加做内镜下治疗是ERCP的突出优势,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CT对梗阻性黄疸的定性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CT上仅仅表现为胆道扩张的良、恶性梗阻性黄痘对照分析,发现恶性病变肝内胆管为中、重度扩张(73.1%)呈藤状(57.7%),肝外胆管绝大多数在近段区域突然中断(95.7%),良性病变的肝内胆管轻度扩张(63.6%),多表现为竹节状(68.2%),而肝外胆在远段逐渐变细(84.2%),认为根据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形态,以及肝外胆管扩张形态及梗阻部位改变,能够对梗阻的良、恶性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