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88例诊断为新生儿窒息并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维生素C和辅酶Q10常规治疗;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和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降低心衰发生率、心率缓慢恢复正常时间、血肌酸磷酸激酶心肌同功酶(CK-MB)降至正常时间、心电图ST-T恢复正常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窒息并心肌损害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磷酸肌酸辅助治疗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效果及对肌酶谱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者,所有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者的收取时间(2016年1月2日至2017年2月1日),电脑随机分为观察组一组(50例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者)、对照组一组(50例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者),分别实施磷酸肌酸辅助治疗和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者的AST(31.31±10.21)U/L、HBDH(136.51±102.11)U/L、LDH(173.21±52.04)U/L、CK-MB(20.12±11.01)U/L、CK指标(121.51±52.12)U/L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通过对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新生儿实施磷酸肌酸辅助治疗,能显著改善肌酶谱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颗粒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临床疗效。方法将诊断为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芪颗粒口服。观察比较两组CK-MB、LDH、HBDH。结果黄芪颗粒组和对照组治疗后CK-MB、LDH、HBDH分别为(19±6),(51±15),(166±25)U/L和(28±7),(78±20),(216±30)U/L,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同时观察到治疗组CK-MB、LDH、HBDH改善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未发现副作用。结论黄芪颗粒能够促进心肌细胞损伤的恢复,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有明确的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cTnI和CK-MB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轻度窒息新生儿40例(轻度组)、重度窒息新生儿20例(重度组).采用ELISA法和酶动力法检测新生儿血清TnI水平和CK-MB活性.结果 出生1d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在轻度组和重度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度组(P<0.01).治疗后7d窒息新生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轻度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 窒息新生儿伴心肌损伤时血清cTnI和CK-MB水平升高;动态观察可用于窒息新生儿微小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中国药房》2015,(18):2481-2483
目的: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安全性及对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76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吸氧、镇静、强心、丹参注射液、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果糖二磷酸钠100~150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注射用维生素C 250 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儿疗程均为10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T(c Tn I)、CK-M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 Tn I、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大剂量维生素C联合果糖二磷酸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儿的CK-MB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用于新生儿心肌损伤治疗中的效果及对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82例心肌损伤新生儿,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对症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血清标志物[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80.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K(91.91±9.27)U/L、CK-MB(18.39±1.25)U/L、LDH(53.95±2.78)U/L均低于对照组的(182.83±11.42)、(28.48±2.69)、(82.45±4.28)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RP(2.35±0.35)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2±0.67)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用于新生儿心肌损伤治疗中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心肌酶指标,缓解炎性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 127例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予以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TnI)]、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CK、CK-MB、cTnT、cTn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K-MB为(20.71±3.46)U/L、CK为(55.93±5.66)U/L、cTnT为(0.34±0.10)μg/L、cTnI为(0.75±0.08)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31.68±3.82)U/L、(77.25±6.14)U/L、(0.50±0.12)μg/L、(1.14±0.1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97%高于对照组的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心肌损伤应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可帮助患儿减轻心肌损伤,对患儿心肌进行有效保护,是整体治疗效果和预后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李勇志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0):1515-1516
目的:评价左卡尼汀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在2017年1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41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作为观察组,常规治疗时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选取同期治疗的41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作为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K-MB、cTnI表达低于对照组,AST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浆游离肉碱水平高于对照组,具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心率恢复正常(2.94±0.82)d,对照组心率恢复正常(4.51±1.08)d,具显著性差异(t=7.414,P=0.000)。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采取左卡尼汀治疗,可减轻心肌损伤,起到保护心肌功能的作用,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陈炎 《海峡药学》2016,(5):168-169
目的 探究分析左卡尼汀对新生儿窒息后受损害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后心肌受损害患儿80例,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左卡尼汀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nI)水平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CK-MB (39.87±10.00)U·L-1、TnI(0.06±0.01)ng·mL-1均低于对照组的CK-MB(66.01±20.00)U·L-1、TnI (0.10±0.03)ng·mL-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67.50%)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卡尼汀能够有效保护新生儿窒息后受损害心肌,降低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水平,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86例新生儿窒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改善心肌代谢等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UTI,治疗后测定患儿血浆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N 末端B 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TnI、CK-MB 和NT-proBNP 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观察组CTnI、CK-MB、NT-proBNP 水平的降低可能与UTI 的使用有关,提示UTI 可能会减轻新生儿窒息后心肌的再灌注损伤,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对74例窒息新生儿和36例正常足月儿测cTnI、CK-MB的浓度并予以比较。结果cTnI比CK-MB诊断心肌损伤敏感性高、特异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病毒唑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选择的实验对象为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治疗于我院的85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黄芪注射液与病毒唑联合用药组)42例,对照组(单纯病毒唑组)43例,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率为64.3%,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谱值AST:(36.5±12.4)U/L、CK:(114.7±16.8)U/L、CK-MB:(12.6±7.4)U/L、LDH:(136.2±95.6)U/L、α-HBDB:(94.3±87.5)U/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明显,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应用病毒唑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小儿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明显降低心肌酶谱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心肌酶谱在窒息后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42例,按照窒息程度分为2组,分别于生后24h内和生后第3、7天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并将同期住院的非缺氧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轻度窒息组和重度窒息组患儿,出生后24h内及生后第3天的CK、CK-MB、LDH、α-HBDH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之间CK、CK-MB、LDH和α-HBDH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②24h内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CK-MB升高最为明显;生后第3天,CK和LDH、α-HBDH逐渐达高峰;第7天轻度窒息组CK、CK-MB、α-HBDH呈下降趋势,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而LDH仍呈升高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新生儿窒息早期即有心肌酶的改变,表现缺氧程度与心肌酶水平升高呈正相关;②缺氧性心肌损害与新生儿窒息程度有相关性;③心肌酶谱检测对进一步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有重要价值;④新生儿窒息应在及时复苏治疗同时进行心肌保护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行左卡尼汀治疗的效果。方法92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行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TnI)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3.48%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的肌酸激酶同工酶(7.41±6.21)U/L低于对照组的(11.77±6.42)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肌钙蛋白I水平为(0.05±0.12)ng/ml低于对照组的(0.10±0.1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8.70%低于对照组的26.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受左卡尼汀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可改善患儿临床疗效,且降低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与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58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患儿随机分成磷酸肌酸钠(34例)与环磷腺苷葡胺组(24例),两组病例均按照新生儿窒息作综合处理,磷酸肌酸钠组加用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剂量为0.5g/次,1次/d,环磷腺苷葡胺组加用环磷腺苷葡胺静脉滴注,剂量为3~5mg/(kg次),1次/d,7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症状、体征、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I(cTnI)的改变。结果环磷腺苷葡胺组与磷酸肌酸钠组在有效率、改善CK-MB和cTnI方面临床结果相近。结论磷酸肌酸钠和环磷腺苷葡胺作用于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不同环节,临床观察对改善心脏泵血功能、保护心肌细胞疗效相似,其预后相近,但环磷腺苷葡胺价格不及磷酸肌酸钠的1/5,能显著减轻患者负担,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FDP)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74例窒息后心肌损害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FDP.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症状消失、心率变化、ECG恢复、CK-MB改善及心衰纠正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11%,对照组6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临床症状消失、ECG恢复、CK-MB改善、心衰纠正的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FDP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有积极的、确切的治疗作用,可改善心肌能量代谢,促进心肌缺氧损伤恢复.保护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温县妇幼保健院82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磷酸肌酸钠与乌司他丁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5 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变化。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采用乌司他丁及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改善其心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并发心肌损害时心肌酶谱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 对70例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行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将CK-MB或AST升高的41例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VitC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结果 观察组血清AST、CK-MB分别为(70.25±8.92)U/L、(46.15±13.75)U/L.,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大剂量VitC组治疗后AST、CK-MB分别为(49.26±9.31)U/L、(24.32±10.1 2)U/L,较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有下降(P〈0.05).结论 手足口病可引起心肌酶谱的改变,治疗的同时注意心肌保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疗效.方法:将住院治疗的窒息后心肌受损的78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8 mL静脉滴注,2次/d,连用7~10 d;磷酸肌酸钠1 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5 d.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65.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数据(CK-M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治疗后心肌酶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对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HF)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窒息患者120例,根据有无HF分为HF组55例和无HF组65例。测定两组患儿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1(LDH1)、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结果:HF组NT-proBNP、LDH1、CK-MB和cTnI水平分别为27 944.73(18 042.12,30 981.10)ng/L、(463.29±54.29)U/L、192.04(62.74,223.16)U/L 和0.12(0.04,0.21)mg/L,明显高于无H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是新生儿窒息后发生HF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82,P<0.05);NT-proBNP诊断新生儿窒息后发生H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2,95% CI(0.908,0.995);当截断值为13 181 ng/L 时,诊断灵敏度为90.20%,特异性为100%。结论:血浆NT.proBNP对新生儿窒息后心力衰竭有一定诊断价值,对于早期发现窒息后心力衰竭、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