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姚海  孙灵强 《贵州医药》2008,32(9):799-800
近年来,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性逐年增强,耐药种类日益广泛.由于沙门菌属中细菌质粒介导的β-内酰酶的产生,对氧霉素及氨苄青霉素耐药的伤寒菌株感染的发生率日益增多[1],传统的氯霉素及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在疗效、清除病原或不良反应等方面已不理想,应用于临床的喹诺酮类药物倍受重视.  相似文献   

2.
Sultamicillin在内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ltamicillin 是一种耐β-内酰胺酶的新型口服抗生素,由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克坦(Sulbactam)与氨苄青霉素酯化而成。在多种感染性疾病中,由于产β-内酰胺酶细菌日益增多,导致了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性增加,Sultamicillin 对氨苄青霉素耐药菌引起的感染有良效。作者通过开放性研究评  相似文献   

3.
Sultamicillin(舒他西林,STM)为舒巴克坦(Sulbactam,CP 45899)和氨苄青霉素缩合制成双酯甲苯磺酸盐,CP 45899为一半合成β-内酰胺抑制剂,与氨苄青霉素联用时,扩大了氨苄青霉素的抗菌谱,对一些产β-内酰胺酶并对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株也具有活性。经临床及细菌学证实,CP 45899和氨苄青霉素联用,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有效。STM不仅具有CP 45899与氨苄青霉素联用注射给药相似的药效和药动学,以及扩大了氨苄青霉素疗效的优点,且可口服给药。抗菌活性 CP 45899能有效地抑制Richmond和SykesⅡ、Ⅲ、Ⅳ及V型β-内酰胺酶,抑制Ⅰ型酶程度较弱。相同剂量给药,CP 45899活  相似文献   

4.
CP-45,899是一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具有有限的抗菌活性,对产生青霉素酶的细菌,本品能增强某些β-内酰胺药物的活性。在体外,氨苄青霉素和CP-45,899合并对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耐氨苄青霉素的菌敏感。为此,本报试图研究两药物联用的治疗作用、安全性和毒性试验。经涂片和培养后选择似有耐氨苄青霉素病原体引起的不危及生命的病人,静注含有500毫克氨苄青霉素和500毫克CP-45,899的0.5N生理盐水,每隔6小  相似文献   

5.
棒林的药理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棒林(Bang Lin又名克拉维酸钾羟氨苄青霉素干混悬剂.本品杀菌强、抗菌谱广、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克拉维酸独特的抗菌作用,不但扩大了羟氨苄青霉素的抗菌范围,且可产生协同作用,杀死耐羟氨苄青霉素的致病菌. 1 抗菌谱 本品属广谱抗菌素复合制剂,对G-、G-菌均有抗菌作用,对绿色链球菌和肠球菌的作用较优,G菌中淋球菌、脑膜炎球菌、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大肠杆菌、伤寒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奇异变形杆菌、布氏杆菌等对本品敏感.特别是对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国产青霉烷砜、进口青霉烷砜及克拉维酸对13种β-内酰胺酶的抑酶作用比较.以氨苄青霉素为底物,测定了当这种酶抑制剂存在与不存在时,β-内酰胺酶对氨苄青霉素的水解作用.结果表明: (1)各种β-内酰胺酶对氨苄青霉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解作用,水解率约在50~100%;(2)国产及进口青霉烷砜、克拉维酸对13种革蓝氏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除个别酶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浓度为1μg/ml时,对β-内酰胺酶的抑酶率分别为0~82.18%、0~80.08%和6.00~97.5%;浓度为10μg/ml时,抑酶率则分别为5.50~100%、9.76~100%和19.57~100%;(3)国产青霉烷砜及进口青霉烷砜对β-内酰胺酶的抑酶率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提出以氨苄青霉素为底物时两者对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相仿.但两者除对TEM-1和P-99酶的抑酶作用大于克拉维酸外,对其余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均小于或接近于克拉维酸.本实验结果显示青霉烷砜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提示了氨苄青霉素与青霉烷砜联合对氨苄青霉素耐药菌株可产生协同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言无疑,β-内酰胺酶是破坏β-内酰胺抗生素的重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在两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研究:生产对β-内酰胺酶稳定的抗生素和寻找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即使新的β-内酰胺抗生素,实际上也难以完全保证其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所以最引人关注的是已集中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β-内酰胺抗生素的联用,象Augmentin。Augmentin是羟氨苄青霉素与克拉维酸(7:1W/W)的复方制剂(译者注)。羟氨苄青霉素是一种广谱口服吸收的青霉素,受临床上许  相似文献   

8.
硫苯咪唑青霉素(Mezlocillin,MZPC)为一种新的广谱青霉素,其对革蓝氏阴性细菌的抗菌力较氨苄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碳酸酯强,MZPC是青霉素类抗生素中,对各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的作用稳定者,其对绿脓杆菌亦颇为有效.  相似文献   

9.
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用药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曾珍  徐传合 《中国药房》2001,12(2):95-96
目的 :分析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在13城市所占 β-内酰胺类的比例和医院普及率 ,比较不同剂型所占的比例。方法 :统计了全国13城市入网医院中抗感染药、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及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总的用药金额。结果 :羟氨苄青霉素克拉维酸盐占β-内酰胺类18 3 % ,典型医院普及率为74 4 % ,其中口服制剂占41 7 % ,粉针剂占58 3 %。结论 :本文结果对医院合理用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用氧氟沙星加氨苄青霉素治疗伤寒26例,并以单用氨苄青霉素的对照组20例对比。前者退热天数为3.88±2.34天5后者为9.75±4.42天(P<0.05);前5者有效率100%,后者有效率45%(P<0.0001);前者复发率0,后者复发率15%(P<0.000013)。认为氧氟沙星加氨苄青霉素治疗伤寒疗效高,抗复发性强,可作为伤寒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优立新     
性状青霉烷砜为青霉素基核衍生物。化学上是磺酸青霉素钠,灰白色粉品,易溶于水,分子量为255.22。氨苄青霉素得自6-氨基青霉烷酸,化学上是D(-)-a—氨苄青霉素,分分子量为371.39。优立新为青霉烷砜和氨苄青霉素的组合物,为小瓶装配制用干粉。分别相当于1000 2000,500 1000,250 500,125 250毫克青霉烷砜和氨苄青霉素,联装盒则分别含有1000 2000,500 1000,250 500毫克青霉烷砜和氨苄青霉素。作用青霉烷砜虽不具备任何抗菌能力(萘瑟氏菌除外),生化研究已证实,它是耐青霉素菌所含β-内酰胺酶的不可逆抑制剂。青霉烷砜对防止抗药性菌株破坏青霉素的能力,业经耐药性菌株微生物整体研究证  相似文献   

12.
Sultamicillin是氨苄青霉素和舒巴克坦(Sulbactam)的聚合物(两者以1:1组成)。舒巴克坦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能有效地拮抗产生β-内酰胺酶的细菌,对氨苄青霉素治疗无效的细菌亦有作用。本文报道Sultamicillin治疗成人急性颌窦炎的疗效。 13例急性上颌窦炎病人,开始用SuIta-  相似文献   

13.
棒酸(clavulanic acid)是从带棒链霉菌分离得到的一个新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当它和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尤其是和羟氨苄青霉素联合应用时,呈现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作者联合应用棒酸和羟氨苄青霉素成功的治疗了三例产生β-内酰胺酶的卡他奈瑟氏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作者报道的三例病人均为退休的患有矽肺病的煤矿工人,具有慢性支气管急性加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特征为:咳脓性痰、咳嗽加剧、呼吸困难及发热。作者通过气管穿刺分离致病菌。用捧酸和羟氨苄青霉素的复合制剂——BRL25000(每片含羟氨苄青霉素25Cmg和棒酸  相似文献   

14.
CP-45899是一个半合成β-内酰胺酶抑制剂。国内外研究均已证明它和多种β-内酰胺抗生素联合应用,对产生户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耐药菌在体内外都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本品口服吸收不良,但在动物和人静脉注射可获得较高的血浓度。最近临床试用结果证明,CP-45899与氨苄青霉素联合对感染氨苄青霉素耐药菌病人的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 注射剂型的CP-45899钠盐和CP-45899一样具有相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且两者分别和氨苄青霉素联合对耐药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具有相同的协同抗菌作用。本文报告CP-45899钠盐与青霉素G或氨苄青霉素联合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和杀菌活性的比较及影响协同抗菌作用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5.
作者以改良琼脂平板双倍稀释方程法研究了两种新β-内酰胺酶抑制剂——6-β-溴青霉烷酸(6-B)和6-β-碘青霉烷酸(6-Ⅰ)及另外两种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Clavulanic acid)和青霉烷砜(Sulbactam, CP-45,899)的单独抗菌活性以及分别与氨苄青霉素联合的抗菌活性。接种菌量为10~3cfu(菌落形成单位)和10~6 cfu,氨苄青霉素浓度为0.08~128mg/l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0.5、2、8、32mg/l联合。氨苄青霉素单独及联合最低抑菌浓度为使菌量减少99.9%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克拉维酸的抗菌活性为酶抑制剂中最强者,全部肠杆菌和金葡萄可  相似文献   

16.
Sultanicillin甲苯磺酸盐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克坦(Sulbactam)和氨苄青霉素的酯结合物,由肠道吸收时被肠道壁的非特异的酯酶水解为氨苄青霉素和舒巴克坦在体内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作者收集了一些临床医师不合理用药资料,现介绍8例,旨在提高临床配药质量。 1临床资料 1.1氨苄青霉素0.5 g×12支、10%葡萄糖100 ml静脉点滴。患者系伤寒,故选氨苄青霉素静脉点滴,不合理之处是用葡萄糖作溶液。氨苄青霉素在葡萄糖溶液中极不稳定,易分解,使抗菌作用下降60%。应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氨苄青霉素。  相似文献   

18.
【化学名】α-磺基苯乙酰胺基青霉烷酸双钠盐【结构式】【作用特点】本品为一广谱半合成青霉素,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体内抗菌作用及临床疗效优于羧苄青霉素,对耐药的金葡菌的抗菌作用明显优于氨苄青霉素,对β-内酰胺酶比氨苄青霉  相似文献   

19.
黄靖  杨题柱 《贵州医药》1996,20(1):48-48
近年来的研究证实,由于沙门氏菌属中细菌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的产生,对氯霉素及氨苄青霉素耐药的耐药伤寒菌株感染的发生率日益增多。本文应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和氨苄青霉素的复方制剂—舒氨西林对30例伤寒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58例均系因发热收入院,经血及/或骨髓培养沙门氏菌阳性或肥达发应阳性滴度“O”1:80以上,“H”1:160以上,临床诊断伤寒的患者。1.2方法5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15~30岁,平均35.8±13.6岁,…  相似文献   

20.
国产舒它西林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舒它西林是由β-内酰胺抗生素氨苄青霉素(Ampicillin)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克坦(Sulbactam即青霉烷砜)组成的一种耐β-内酰胺酶的口服抗生素,它对大多数常见菌及产酶耐药菌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 本文报道国产舒它西林与氨苄青霉素等9种抗生素对511株临床分离菌体外抗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除绿脓杆菌外,舒它西林对常见的大多数细菌均有较好的杀菌作用,尤其对葡萄球菌属、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和肠杆菌属杀菌作用更为明显。 4mg/L~16mg/L的舒它西林可抑制9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作用比氨苄青霉素增强8倍;8mg/L~32mg/L的浓度可抑制50%的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枸椽酸杆菌、产气肠杆菌、阴沟肠杆菌、克雷伯氏菌属及沙雷氏菌属等,作用比氨苄青霉素增强4~8倍。MBC及杀菌曲线结果均证明舒它西林是一个明显优于氨苄青霉素的有效杀菌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