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后路内固定在胸腰结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估应用前后路内固定对胸腰结核手术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 7例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再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植骨融合手术;5例行前路结核病灶清除、神经减压、植骨融合。同时椎体间内固定。结果 12例患中11例获得十分满意的疗效,1例固定欠稳后遗部分神经压迫症状,优良率达到91.7%。结论 有效可靠的脊柱内固定是保证胸腰椎结核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治疗不同病变节段及病变程度胸腰椎脊柱结核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对23例患者中,10例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13例行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其中2例分二期手术,21例一期手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23个月。23例均一期愈合、无复发。X线片显示骨性愈合,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8个月,后凸畸形平均纠正29°,随访期间丢失2°。瘫痪均恢复,Frankel神经功能达E级。结论:前路内固定适宜于病变节段1~2个椎体且破坏严重,后凸畸形明显,结核处于静止期,无混合感染,寒性脓肿较大及脊髓压迫伴截瘫患者;后路内固定适宜于多椎体长节段病变,尤其跳跃性脊柱结核,病灶主要位于后方,局限于单侧椎体破坏形成寒性脓肿或伴有混合感染,年龄大、体质较弱的患者。  相似文献   

3.
前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理想的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总结2000年1月~2005年6月期间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51例。所有病例分为:A组(24例)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治疗组,B组(27例)一期后路钉-棒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组;每个组又分为累及单个椎体组(A1,B1)及累及多个椎体组(A2,B2)。分别对比研究A1、B1及A2、B2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矫形率、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植骨融合时间、并发症等。结果A1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B1;B2组矫形率、稳定性及并发症发生率优于A2组。结论胸腰段脊柱结核累及单个椎体时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钉-板(棒)矫形内固定术是较佳的选择;累及多个椎体尤其脊柱后凸角度偏大时一期后路钉-棒矫形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中前后路内固定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在胸腰椎结核手术治疗时选择前后路内固定系统的指征。方法:全组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1~72岁,平均32.6岁。手术方案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一期前路或后路内固定。结果:前路内固定器械:椎体钉4例,Z-Plate钢板6例;后路内固定器械有鲁氏棒1例,AF系统4例,多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2例。平均随访3.5年,无复发和植骨不愈合。结论:前路内固定方式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但对病灶区干扰大,适宜于胸椎结核,或者是病史相对较长、后凸畸形严重有骨性融合的胸腰椎结核病例。后路内固定方式特别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适用于腰椎结核造成的各种弹性畸形;或者预计术中需切除两个以上病椎的多节段结核、伴有窦道形成、病情严重、病灶不易清除彻底的胸腰椎结核病例。  相似文献   

5.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2001年1月至2005年2月,我科对11例脊柱胸腰段结核患者,采取胸、腹膜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行Z-plate内固定治疗。结果11例患者经过1.5-4年的随访,腰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植骨块全部融合,融合时间5-6个月,后凸角矫正8°-17°。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同期内固定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可较彻底清除病灶,有效椎管减压,部分矫正畸形,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固定牢靠,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是一种可行的、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方法2003年2月至2011年2月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23例,应用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体结核,根据术前、术后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及术后畸形矫正效果。结果经14~54个月随访,脊髓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植骨融合满意,无内固定失败和脊柱结核病灶复发。结论一期后路内固定联合经前路结核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段椎体结核具有脊柱后凸侧弯畸形易于矫正、前路结核病灶减压彻底、内固定远离病灶等优点,是治疗脊柱胸腰段结核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其缺点是手术创伤较大、时间较长、操作相对繁杂。  相似文献   

7.
后路三柱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经后路椎体部分切除钛网植入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段不稳定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单纯后侧入路切除部分椎体植入钛网并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8例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男6例,女2例,平均39.3岁;T11骨折1例,T12骨折3例,L1骨折3例,L2骨折1例。根据Denis分型,本组8例均为三柱骨折。平均后凸成角26.6°,平均椎管占位77.4%,平均椎体高度丢失70.6%。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并发症以及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程度进行评价。结果5例术后神经功能较术前无明显改善;2例ASIA评分由D提高到E,1例由C提高到D,椎体正常序列基本恢复,术后局部后凸成角平均恢复到5°(0~14°)。所有病例均未出现严重血管损伤以及神经症状加重等并发症。手术时间129~230 min,平均168 min。术中出血量1 650~3 650 mL,平均2 594 mL。结论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可采用单纯后侧入路切除部分椎体植入钛网并联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发症较少并能提供三柱固定。  相似文献   

8.
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内固定手术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分析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内固定失败的原因,探讨如何选择内固定手术。方法依据作者收集的14例内固定失败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典型病例的症状体征及X线片表现进行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仍留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症状,脊柱后凸Cobb's角度为12.5~34.2°。结论常见原因为(1)内固定手术适应证选择不当;(2)内固定选择错误;(3)内固定节段的选择错误;(4)内固定撑开过度;(5)植骨与否对内固定手术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手术效果。方法对75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后路内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其中后路采用AF内固定、前路采用自体肋骨支撑植骨8例,后路采用钉棒系统内固定、前路采用自体肋骨支撑植骨40例,后路用钉棒系统固定、前路采用钛网植骨27例。结果手术时间150~270 min;术中失血量750~2 100 ml。术中无大血管、硬脊膜损伤。术后并发症:前路切口感染1例,脊神经根激惹1例,交感神经激惹1例,均在3个月内恢复。75例均获随访,时间20~60个月。植骨融合率:术后6个月为91.5%,术后1年为100%。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B级6例均恢复至D级,C、D级37例均恢复至E级。两下肢感觉运动功能、括约肌功能均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结核病灶无复发。结论术前经过充分准备,以规范的全身抗结核治疗(化疗)为基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采用后路固定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1月~2014年1月收集23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并有后突畸形的患者,伴有椎管及椎旁脓肿形成。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30~69岁,平均(46.48±12.01)岁。脊柱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为17°~40°,平均(30.43±5.74)°。术前ASIA分级:B级2例,C级10例,D级7例,E级4例。均采用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通过研究患者ASIA分级、脊柱病变节段后凸Cobb角、术后并发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VAS疼痛评分、植骨融合时间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术后随访21~41个月,平均(29.30±4.97)个月,无脊髓损伤加重及脑脊液漏,无窦道形成。1例术后伤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皮下局部脓肿。术前有神经症状者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至末次随访,根据ASIA分级,2例由B级恢复至D级,8例由C级恢复至E级,2例由C级恢复至D级,7例由D级恢复至E级。术后测量后凸Cobb角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1)。末次随访时ODI、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本组无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所有患者均在术后5~8个月达到植骨融合,疗效满意。[结论]对于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一期后路单侧椎板开窗、经椎间隙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安全有效且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11.
作者自1996年1月开始,应用AF器械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52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总结有关临床资料,并就复位固定问题进行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19~56岁,平均35岁。受伤原因:坠落伤23例,车祸事故16例,重物压伤13例。损伤节段:T1211例,L125例,L211例,L35例。损伤程度:按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9例,C级10例,D级12例,E级13例。伴有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者38例,占73%。骨折类型:按McAffee分型:爆裂骨折41例,压缩骨折8例,骨折脱位3例。术前均作X线摄片和CT检查,骨折块椎管占位大于30%者44例,占84.6%。全部病…  相似文献   

12.
胸腰段骨折脱位并截瘫手术内固定疗效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1984-1997年242例急性胸腰椎骨折脱位伴截瘫所施行的后路Harrington棒,Luque棒和前路Armstrong钢板,Kaneta装置的病人进行回顾分析,旨在对各种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的利弊与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前,后路手术神经功能的恢复度分别为87%和74%,前路手术在解除椎管压迫和神经功能的恢复上明显优于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外科治疗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Z-plate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1例胸腰段脊柱结核患者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移植并前路内固定治疗。结果91例脊柱结核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均治愈,无局部复发,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融合时间平均3.7个月,平均后突矫正角度20°,治疗优良率达95.5%。结论在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中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体间自体骨移植并前路内固定是安全和有效的,在重建脊柱稳定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BASI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成如 《颈腰痛杂志》2008,29(5):441-442
目的评价BASI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方法2003年9月至2006年9月间采用BASIS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26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一年,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40%恢复到术后的95%,椎体后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80%恢复到术后的95%。结论BASIS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操作简便,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5.
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腰段脊柱活动度最大,最易发生骨折,而爆裂型骨折极易致脊髓损伤,目前对手术方法及内固定物的选择争议较多[1,2].本文对本院自1997年至2002年手术治疗的急性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并获得随访的56例,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即对54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进行细致的护理。具体是心理护理、术前营养支持、保证抗结核化疗、肺功能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合理体位、营养供给、切口及各管道的护理、呼吸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结果:54例患者平均住院18天,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功能训练、术后呼吸道管理、切口引流管的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对胸腰段脊柱结核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结核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即对54例胸腰段脊柱结核围于术期进行细致的护理。具体是心理护理、术前营养支持、保证抗结核化疗、肺功能训练,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合理体位、营养供给、切口及各管道的护理、呼吸功能的锻炼、肢体功能锻炼及康复训练。结果:54例患者甲均住院18天,护理治疗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加强心理护理及术前术后功能训练、术后呼吸道管理、切口引流管的管理、并发症的预防,对胸腰段脊柱结核下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GSS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骨科从1999年5月~2008年1月应用GSS(General Spine System)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43例。根据神经功能判定(Frankel法):B级2例;C级5例;D级29例;E级7例。结果病例随访平均14个月,末次随访时Franke分级:C级1例.D级12例,E级30例。临床疗效:术前胸椎平均后凸Cobb角优33例;良9例;可1例;差0例。角25.3度.术后后凸Cobb角3.4度,末次随访后凸Cobb角6.2度,平均丢失2.8度。结论GSS内固定系统可以三维矫形、三柱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的特点。对胸腰段椎体爆裂性骨折,应用GSS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并植骨,就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胸腰段脊柱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器械准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腰段脊柱椎弓根内固定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三维固定 ,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脊柱骨折脱位、腰椎滑脱、脊柱畸形等。器械种类发展繁多 ,但其共同点均采用椎弓根螺钉 ,从后柱经椎弓根达椎体 ,所不同的是连接固定椎弓根螺钉的器械 ,大体可分为钉板系统、钉棒系统、钉棒钩复合系统。椎弓根系列器械准备原则基本相同。现就器械准备中的若干问题阐述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 1 995~ 1 999年经椎弓根钉治疗骨折、滑脱、侧弯畸形等 2 87例。其中男 1 94例 ,女 93例 ,年龄 1 3~ 68岁。病种与选用的内固定器械见表 1。表 1 病种与选用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20.
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前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对6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前路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行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三联抗结核并观察其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年。X线、CT及MRI检查显示减压彻底,内固定位置满意、无松动,畸形矫正满意。植骨均骨性融合,时间2.8~5.2(3.7±0.8)个月,其中14例伴截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结论前路内固定治疗有效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植骨块的吸收、移位,能够提供植骨块骨性融合的力学环境,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