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抢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力  吴自强  邓小玲 《广东医学》2002,23(10):1011-101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征及救治重点。方法:收集31例老年人AMI合并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老年AMI病死率随受累脏器功能障碍数目增多而增加;老年AMI发生MODS患者中合并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和(或)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分别为64%、50%和29%。结论:老年AMI患者易出现MODS,心源性休克、肾功能衰竭和(或)呼吸衰竭是增加MODS,导致老年AMI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抢救重点。方法收集32例老年人AMI合并MODS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老年AMI病死率随受累脏器功能障碍数目增多而增加;老年AMI发生MODS患者中合并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的病死率分别为60%、36.8%和33.3%。结论老年AMI患者容易出现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是导致老年AMI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剑平 《华夏医学》2007,20(3):451-452
目的: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2例非糖尿病(DM)AMI患者入院早期的血糖水平进行测定,将其分为无应激性高血糖组和应激性高血糖组,观察两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感染及死亡情况。结果:AMI急性期应激性高血糖组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感染及病死率比无应激性高血糖组高(P〈0.05)。结论: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严重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感染和病死率均显著高于无应激性高血糖者(P〈0.05),应激性高血糖对AMI的预后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陈曼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05-106
目的:探讨血清肌酐增高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7年3月AMI病人98例临床资料,分为两组。肌酐正常组(≤133mol/L)62例,高肌酐组(〉133mol/L)3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住院病死率、随诊1年病死率的差异。结果:高肌酐组患者年龄大、心肌梗死病史多,且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住院病死率(33.3%:3.22%,P〈0.01)、1年病死率(44.4%:8.06%,P〈0.01)都比肌酐正常组明显增高。Cox回归分析结果提示,血清肌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1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结论:AMI患者血清肌酐水平增高,住院病死率及1年病死率均明显增加;高血清肌酐是AMI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杨辉  王邦宁  宋兵  程源 《安徽医学》2012,33(4):391-394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死亡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急性心肌梗死(AMI)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34例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住院期间死亡与否分成两组:死亡组和存活组。分别记录其一般情况、病史特征、心电图特征及诊断、化验结果、治疗及预后等方面,比较两组间差异及其原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加、入院心率加快、收缩压和舒张压较低、合并房颤、感染及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增加;急诊PCI术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应用阿司匹林、替罗非班和ACEI药物治疗患者病死率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入院CKMB明显升高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CKMB升高程度越高及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对预测的近期预后具有十分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住院死亡原因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月住院的AMI患者114例,分为死亡组21例和存活组93例,对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两组既往病史、梗死部位、并发症等特点,分析死亡高危因素。结果老年AMI患者住院期问总病死率36.7%。多部位、广泛前壁心梗、既往有糖尿病死亡率明显高于存活组。死亡方式:泵衰竭(心衰、心源性休克或二者并存)死亡率52-3%,心脏骤停死亡率28.6%。心脏破裂死亡率4.8%,心外因素死亡率14-3%。结论老年AMI死亡率高,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并发症。既往有糖尿病是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近期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病例资料完整,年龄60岁以上的AMI患者205例,采用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30天内死亡34例,累计生存率83.4%,95%CI:78.30%~88.50%。(2)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患者和死亡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AMI前心力衰竭、血液透析、血清肌酐( SCr)、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室颤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暴露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3)心源性休克(RR=3.351),高SCr(RR=2.740)和女性( RR=1.954)为AMI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心源性休克和非心源性休克者30天累计生存率分别是63.3%和86.9%,P=0.001,高Scr和正常SCr者累计生存率分别是66.1%和90.9%,P=0.000,女性和男性患者累计生存率分别是74.6%和88.1%,P=0.012。结论:合并心源性休克、高SCr和女性的老年AMI患者近期预后差,应重点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房颤动的临床和预后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伍广伟  林英忠  徐广马  袁军 《广西医学》2002,24(8):1143-1145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发生心房纤颤(AF)的临床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分析4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并发心房纤颤35例,根据房颤发生时间分为AF1组(于AMI后24小时内发生16例)和AF2组(于AMI后24小时后发生19例);合并窦性心律411例。回顾性分析三组临床特征及住院病死率。结果:窦性心律组患年龄明显小于AF1组(P<0.05)和AF2组(P<0.05);AF1组患下壁心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成AF2组;AF2组前壁心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F1组;35例并发AF住院病死率、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结论:AMI并发AF患住院病死率高于窦性心律,AMI患AF发作时间对评价心脏状态是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脏传导阻滞与心肌梗死部位的关系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15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合并心脏传导阻滞的57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心脏传导阻滞在AMI中的总发生率为38%;与前壁心梗比较,下壁AMI以房室阻滞(AVB)为主;相对于下壁、前壁以束支传导阻滞多见;有心脏传导阻滞者,其住院死亡率、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结论 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与心肌梗死的部位有关.心脏传导阻滞是影响AMI患者近期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血压变化及临床特征。方法:把1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A、B两组,合并高血压病人71例归入A组,无高血压病人79例归入B组,对比两组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的变化及临床特点。结果:A组有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慢性心肌缺血史者及女性患者的比例均较B组高(P〈0.05~0.01);AMI于饱餐后发病者,A组多于B组(P〈0.01),因劳累诱发者,A组少于B组(P〈0.05);A组无痛性AMI者较B组多(P〈0.05),出现脑卒中、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速与室颤等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均高于B组(P〈0.05—0.01)。结论:合并高血压的AMI患者具有更多的冠心病易患因素,严重心脏并发症较多,近期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 e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病死率的影响及其他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2004年4月的882例急性心肌梗死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住院期间病死率的区别。24h内发病的66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3组:直接支架术(pere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组、溶栓组和保守治疗组。[结果]3组中,PCI组的患者年龄低于溶栓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9.71±11.06)岁,(65.36±10.98)岁,(67.394±12.27)岁,P〈0.05。男性比例较大。PCI组他汀类和氯吡格雷等药物的使用比例明显高于其它两组。急诊PCI组住院死亡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分别为1.6%,13.4%,13.5%,P〈0.01。尤其是在男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优势更加明显。在高龄的亚组、女性前壁心肌梗死PCI降低住院病死率的优势不明显。[结论]急诊PCI可以显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死率,同时药物治疗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右柬支传导阻滞(CRBBB)的临床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近5年收住我院的AMI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为新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270例,为同期收住院的无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两组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心肌梗死部位、心肌酶水平、心功能情况、并发症、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经过及住院病死率比较,观察组中的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出现持续性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预示病情严重、并发症发生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源性休克(CS)患者临床特征和院内病情转归。方法:对12年来收治的1733例A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S患者转归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年来共收治CS患者118例,占总AMI患者6.8%,早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15例,存活13例,死亡2例。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期行PCI治疗是影响CS转归的保护因子(P〈0.05),可以降低AMI后CS患者的死亡率。患者女性、陈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糖尿病、广泛前壁梗死为AMI后CS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AMI后CS患者有上述相关危险因素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明显增高,而早期行PCI治疗可以降低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持续新活素应用治疗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9月-2012年9月间接诊的85例ST段抬高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n=42)与对照组(B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持续泵入48-72 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功能恢复状况及两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差别。结果 1住院期间持续新活素应用治疗(A组)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增加,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率(HR)、NT-pro BNP降低,与对照组(B组)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随访一年,A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LVEF值优于B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室壁瘤发生率和总死亡率无差别。结论在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中持续新活素应用,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对其左心功能的改善有益。  相似文献   

15.
高龄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介入与药物治疗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高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08年1月诊断为AMI且年龄〉75岁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6个月随访。其中分为直接PCI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以及住院与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率。结果:直接PCI治疗组62例患者住院死亡7例、再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2例、平均住院12.4±5.2d.随诊期间再发心绞痛9例、心肌梗死4例、猝死2例。药物治疗组70例患者住院死亡14例、再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8例、平均住院20.1±7.4d,随诊期间再发心绞痛20例、心肌梗死11例、猝死5例。结论:高龄AMI行介入治疗者住院及随访期间病死率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药物治疗者,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左心室功能减低的临床特征,为AMI的救治提供依据。方法116例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69例)与异常组(47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既往史及临床特征。结果2组患者性别比、吸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病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功能异常组年龄高于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组中糖尿病患者明显多于心功能正常组。2组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心功能异常组前壁心肌梗死比正常组更常见,心功能异常组CK峰值及CK-MB峰值均显著高于心功能正常组。心功能异常组急性肺水肿、心原性休克、心律失常和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结论AMI患者如年龄大、有糖尿病病史,前壁心肌梗死且梗死面积大者,易并发左心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对策。方法将4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按有无心源性休克分为无休克纽(n=32)和休克纽(n=8),无休克纽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类注射液(鲁南欣康注射液)静脉滴注,休克组患者休克纠正后给予鲁南欣康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其疗效。结果T2DM并发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倦怠乏力、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9例患者低血糖后发生AMI;休克组患者急性期病死率(62.5%)显著高于无休克组(13.6%)(P〈0.01)。结论低血糖是重要的可预防的诱发因素之一。积极控制血糖,预防低血糖,及时确诊无痛性AMI,并及早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类药物和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王妮  王晨霞  白延平 《陕西医学杂志》2010,39(12):1635-1637
目的:探讨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特征构成,探讨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8例住院期间死亡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诱因、危险因素、并存疾病、梗死部位、发病至死亡时间、致死原因等资料。结果:因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的住院患者中,男性20例(71.4%),女性8例(28.6%);28例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并存疾病中,高血压病16例(57.1%),吸烟者18例(64.3%),血脂代谢异常者18例(64.3%);最常见的梗死部位为广泛前壁共16例(57.1%);主要死亡原因中,致命性心律失常11例(39.3%),泵衰竭10例(35.7%)。结论:因急性心肌梗死致死的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8例患者均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并存疾病;最常见的梗死部位以广泛前壁多见;恶性心律失常及泵衰竭是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日常生活对危险因素积极干预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有效措施,在发病时间窗内及时再灌注治疗是挽救生命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与心肌酶、Killp分级的相关意义。方法:分别以干化学法、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5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体内血浆DD、GPⅡb/Ⅲa、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含量并记录Killp心功能分级。结果:GPⅡb/Ⅲa、DD与CK-MB呈明显正相关(r=0.410、0.441,P〈0.05),GPⅡb/Ⅲa、DD与CK、CTnT无相关关系(P〉0.05)。AMI患者血浆GPⅡb/Ⅲa水平,Killp分级Ⅱ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Killp分级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D水平,Killp分级Ⅰ、Ⅱ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各Killp分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结论:血浆DD、GPⅡb/Ⅲa与判断AMI预后有一定相关,可作为AMI临床观测指标,应用于AMI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