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外科手术确诊的48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48例。临床分型叶内型44例(91.7%),叶外型4例(8.3%)。术前确诊或拟诊28例(63.6%)。叶内型病例行肺叶切除,叶外型病例行隔离肺切除,无手术死亡。结论肺隔离症术前诊断关键在于影像学揭示出病变异常血供,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53、癌胚抗原(CEh)在胃黏膜上皮内瘤变及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40例正常胃黏膜、68例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0例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以及80例胃癌中p53、CEA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胃黏膜组p53、CEA均为阴性表达;p53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阳性表达率为17.65%,明显低于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40.00%,P<0.05)和胃癌组(56.25%,P<0.05).CEA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阳性表达率为36.76%,明显低于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68.33%,P<0.05)和胃癌组(82.50%,P<0.05).p53、CEA共同表达在胃黏膜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为14.70%,明显低于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31.67%,P<0.05)和胃癌组(45.00%,P<0.05).结论 p53和CEA与胃癌关系密切,对胃黏膜上皮内瘤变联合检测p53和CEA,有助于发现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3.
肺隔离症的外科诊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外科诊疗方法.方法对1995年7月~2003年8月该科所收治肺隔离症患者共47例进行分析,总结其共性.结果所有肺隔离症患者中,13例术前确诊,19例高度怀疑为肺隔离症,15例误诊为肺脓肿、肺囊肿、支气管扩张、肺癌或纵隔肿瘤,所有患者均于术中确诊,均为叶内型;均采用手术治疗,行下叶切除术,术后均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结论肺隔离症在临床中较罕见,易出现误诊,应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一旦确诊,应采用手术行肺叶切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总结肺隔离症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确诊的肺隔离症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8例肺内型及1例肺外型肺隔离症患者均手术发现确诊手术治愈。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表现及影像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为肺癌、支气管扩张、肺脓肿、支气管肺囊肿等多种疾病,缺乏对该疾病的认识,容易误诊误治,术中损伤异常血管导致致命性大出血。有条件的医院对怀疑的病例应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其实质是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本病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左侧多于右侧,多见于肺下叶。如果被隔离开的肺在肺叶之内,为同一脏层胸膜所包被,称为叶内型肺隔离症;如果隔开的肺在肺叶之外,不包括在同一脏层胸膜内,称为叶外型肺隔离症。本文收集近年来在本院诊治的12例肺隔离症患者资料,均经临床及X线诊断,并经过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8例予选择性动脉造影及CT检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PCNA、p53和hTERT在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糜烂2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38例,宫颈癌20例中PCNA、p53和hTERT的表达。结果:PCNA、p53和hTERT在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CNA、p53和hTERT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它们的异常表达为宫颈癌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病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冬梅  赖圳宾  王雯  郑林福 《医学综述》2013,(24):4547-4550
目的研究细胞凋亡及相关的p53蛋白表达与巴雷特食管、食管腺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将2009年1~12月就诊于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消化内科的50例巴雷特食管患者及25例食管腺癌患者纳入研究,通过活检或手术取得食管病灶处黏膜组织,另取上述患者(各10例)的正常食管鳞状上皮作为对照组。采用细胞凋亡原位检测技术(TUNEL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快捷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法检测p53蛋白表达,并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巴雷特食管的凋亡指数与正常食管鳞状上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5),而食管腺癌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巴雷特食管和正常食管上皮(P〈0.01);p53蛋白在正常食管上皮不表达,在巴雷特食管上皮细胞核中呈弱表达,而在食管腺癌细胞核中呈强阳性表达,与正常食管及巴雷特食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蛋白在正常食管黏膜、巴雷特食管及食管腺癌中表达呈递增趋势(r s=0.621,P〈0.01)。在巴雷特食管与食管腺癌中,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呈负相关(r s=-0.660,P〈0.01)。结论巴雷特食管发生并向食管腺癌发展过程中,凋亡抑制机制可能起重要作用,而突变型p53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参与巴雷特食管及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51例儿童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0年1月-2013年7月5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变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资料、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支气管源性囊肿28例(54.90%),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9例(17.65%),肺隔离症11例(21.57%),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1例(1.96%),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合并肺隔离症2例(3.92%),36例(70.59%)患者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气管源性囊肿可表现为气囊肿、液囊肿、液气囊肿,其中以气囊肿最多见,占53.57%;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可表现为大囊型、小囊型、实性型,而以大囊型为主,占55.6%;肺隔离症者以肺部团块密度增高影为主,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表现为肺过度充气,内可见稀疏的肺纹理。术前误诊率为15.70%,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肺叶切除术39例(76.47%),囊肿摘除术者7例(13.73%),行隔离肺切除术5例(9.80%),总体预后良好。结论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变以支气管源性囊肿为主要类型,临床表现以肺部感染为主,临床上误诊率较高,影像学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的重要依据,手术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诊断肺隔离症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螺旋CT增强扫描及血管造影对显示肺隔离症供血血管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8例肺隔离症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18例术前均做了CT平扫与增强、血管造影(主要采用最大密度投影法)检查。18例肺隔离症中,14例为肺叶内型,4例为肺叶外型。病灶12例位于左肺下叶,6例位于右肺下叶。CT平扫示降主动脉后方或右肺下叶软组织密度肿块11例,囊肿样病变7例,病灶周围伴有肺气肿。增强CT显示了13例供血动脉。而血管造影明确显示了16例异常供血动脉,其中自发于胸主动脉10例,腹主动脉3例,冠状动脉1例,肋间动脉2例。此与术中所见的血管起源、走行和形状基本一致。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和螺旋CT血管造影能很好地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此有利于确诊该病和制订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自1978年1月至1985年5月,作者对22例先天性肺芽畸形作了肺切除治疗,其中19例为支气管源性囊肿,2例肺隔离症,1例先天性肺大叶性气肿。除了胸部平片外,B型超声、CT检查和血管造影有助于本症的诊断。作者认为:一俟诊断明确应早期作囊肿或肺切除,以减少呼吸窘迫症和病肺反复感染。小儿肺切除术后肺功能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肺囊性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儿童先天性肺囊性病的诊治经验,探讨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1993年1月至2006年5月,手术治疗52例先天性肺囊性病患儿,男26例,女26例,平均年龄3.5岁,包括新生儿16例。术前诊断主要依靠X线胸片和胸部CT。病种包括:先天性肺囊肿37例,先天性肺大叶气肿6例,肺隔离症10例。肺囊肿行肺叶切除27例、囊肿摘除8例、肺楔形切除2例;肺大叶气肿中5例有呼吸窘迫,均行肺叶切除术。肺隔离症中包括叶内型3例,叶外型7例,均手术切除。结果无手术死亡,近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反复气胸1例、少量胸腔积液1例、肺炎2例。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随访病人中1例肺囊肿复发,术后3年再次行左下肺叶切除术。其余病人均恢复良好,肺功能正常。结论小儿先天性肺囊性病应早诊断、早手术,对有明显压迫症状和呼吸窘迫者应急诊手术。手术是先天性肺囊性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肺叶切除是标准术式,术后肺功能均可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肺隔离症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至2005年间22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叶内型12例,叶外型9例,双侧1例,手术者18例。叶内型手术方法为病变肺叶切除术,叶外型为隔离肺叶切除,无手术死亡,近中期随访手术效果良好。结果叶内型与叶外型肺隔离症在发病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差异,均常见于左下肺,叶内型多以反复呼吸道感染起病,但叶外型肺隔离症的症状不典型(P=0.021),血供变异较多(P=0.022),临床合并畸形更为常见(P=0.021)。结论肺隔离症诊断方法以CT、MRI和血管造影为主,叶外型较叶内型临床发现困难,一旦确诊两型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3.
Background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 is a rare congenital lung malformation. In this study, we evaluated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S in 31 adult patients at a single institution.Methods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all patients 16 years of age and older with PS in a single institution between January 1985 and January 2011 was conducted. The following data were analyzed for all patients: major symptoms, diagnostic procedures, operative findings, operative techniques,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and outcome.ResultsOur study involved 31 patients, 17 male and 14 female, with an average age of 32.1 (17–57) years, who underwent surgical intervention for PS. The preoperative symptoms of these patients included cough, hemoptysis, fever, pneumonia, and chest pain. Thirty (96.8%)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by thoracic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31 patients, 29 were diagnosed with in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and two had ex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Surgical procedures for in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included lobectomy in 22 patients (including one thoracoscopic lobectomy), segmentectomy in six, and wedge resection in one of the patients. Thoracoscopic simple mass excision was performed on the two patients with extralobar pulmonary sequestration. Two patients had a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prolonged air leak in 1 patient and postoperative hemothorax in the other). The average hospital stay for all study patients was 6.4 (4–18) days, and there was no mortality.ConclusionDiagnostic tools may enable the clinician to obtain a definitive diagnosis in patients where there is a strong suspicion of PS via a noninvasive procedure.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may be the diagnostic imaging method of choice for optimal evaluation of the sequestrated lung and its vascular supply.  相似文献   

14.
何永新  袁新  刘子波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3):1587-1590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2例肺隔离症CT资料,全部病例术前均行CT平扫和增强检查。结果:12例肺隔离症中,11例为肺叶内型,1例为肺叶外型。9例位于左肺下叶,3例位于右肺下叶。呈囊性病灶3例,囊实性病灶7例,实性病灶2例。病灶周围伴有局限性肺气肿6例。9例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其中发自胸主动脉7例,腹主动脉2例,CTA清晰显示了其起源、形状及走形。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能很好的显示肺隔离症的异常供血动脉,有利于确诊本病和制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并总结肺隔离症的有效外科诊治方法,从而更好地提高肺隔离症的确诊率、减少和避免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33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结果 1989年1月-2010年12月结合温岭市中医院(10例)和上海市胸科医院(23例)共收治的33例肺隔离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叶内型26例,均行病变肺叶切除术;叶外型7例,行肺局部隔离病变切除。术前明确诊断25例,误诊6例,手术死亡1例,余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随访6个月~15年,3例失访,其余29例无复发,均健在。结论肺隔离症诊断方法主要为多排螺旋CT,其增强扫描及三维重建可显示异常供血动脉,是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外科手术治疗是本症最佳治疗方法,术中注意异常动脉的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6.
12例少见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隔离症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肺隔离症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共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病人12例,8例术前强化CT发现异常供血动脉而确诊,4例术前误诊.叶内型10例,行肺叶切除;叶外型2例,行隔离肺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强化CT扫描是肺隔离症的主要诊断方法,手术治疗肺隔离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3例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临床特点,总结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1月共收治的13例P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和随访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单纯咳嗽、咳痰11例,伴喘累及咯血各1例,病程3个月~12年。(2)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的病变部位均为肺叶内型,且位于肺下叶,其中左下肺10例,右下肺3例。13例患者均接受了胸部X线检查和胸部CT平扫+增强检查。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部圆形、椭圆形团块影或分叶状或三角形阴影。胸部CT检查提示: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或囊液性密度影。2例螺旋CT肺血管成像(spiral CT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提示:患者供血动脉来源于降主动脉。(3)所有患者均行经胸腔镜手术治疗,手术顺利,术后康复出院。随访6个月~2年,1例失访,其余12例随访期间均无复发。结论:较低的发病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和临床医生较低的认识度是导致PS诊断困难的重要因素。胸部CT增强是诊断PS常规的诊断方法,SCTPA则可用于确诊。明确诊断后,可首选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正>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肺先天畸形,一般均行外科切除。由于其血液供应是来自主动脉或其分支,因此术前诊断甚为必要。我院收治的肺隔离症10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又有较完备的X线检查资料。现着重X线诊断等问题,报告和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BCL - 2 ,p53蛋白在乳腺原位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 15例正常乳腺组织 ,10例小叶原位癌及 4 5例导管原位癌 (DuctalCarcinomainsitu ,DCIS)。结果 :BCL - 2蛋白在正常乳腺组织及小叶原位癌中的表达均阳性 ,p53蛋白均阴性 ,基因表型呈BCL - 2 /p53-。4 5例DCIS中 ,BCL - 2蛋白阳性率 77.8% (35/ 4 5) ,p53蛋白阳性率 2 4 .2 % (11/ 4 5)。BCL - 2蛋白表达与DCIS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 (P <0 .0 1)。DCIS中有 6 6 .7%呈BCL - 2 /p53-表型 ,多为高分化和中分化病例 ,还有 33.3% ,多为差分化病例 ,坏死出现率比呈BCL - 2 /p53-表型的病例高 (P <0 .0 1)。结论 :正常乳腺组织及小叶原位癌均呈BCL - 2 /p53-表型 ;6 6 .7%导管原位癌与正常乳腺组织具有相似的凋亡调控基因 (BCL - 2 /p53- ) ,非正常表型DCLS病例多代表分化差的病例 ,可能这些病例不受正常凋亡调控基因的控制 ,结果导致肿瘤细胞的存活和生长。  相似文献   

20.
对 3 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ML)患者阿霉素诱导前后的 p53及 p2 1蛋白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 ,发现 7例在阿霉素诱导前即有 p53蛋白高表达 ,多为CML进展期患者 ,其中 6例对应的 p2 1蛋白在阿霉素诱导前后均为弱表达或不表达。 1例慢性期患者 p53及 p2 1在阿霉素诱导前后均无表达。此 7例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