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与传统开放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4例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PN组),30例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N组)。结果 LPN组与OPN组的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进食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36个月,无局部复发、转移。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技术,临床疗效与开放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总结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治疗T1期肾癌的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手术的T1期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53岁.肿瘤直径2.7~5.1 cm,平均3.6 cm.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结果:39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125.8±34.6)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3.8±3.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46.9±41.5) ml.术后病理为32例肾透明细胞癌,5例颗粒细胞癌,2例嗜酸性细胞瘤,切缘均阴性.34例患者获随访,随访2~32个月,平均11个月,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安全可靠,短期随访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3年7月深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肾脏肿瘤患者58例,随机均分为2组(n=29)。对照组采用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为(141.78±30.25)min,术中出血量为(11987±10.11)mL,住院时间为(998±1.32)d,肠道恢复时间为(2.19±0.32)d;对照组手术时间为(1.132±21.98)min,术中出血量为(246.63±52.48)mL,住院时间为(14.72±2.75)d,肠道恢复时间为(3.51±0.28)d。实验组出现并发症2例(6.90%),对照组出现并发症8例(2759%)。结论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于治疗肾肿瘤具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安全可靠,创伤较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RLPN)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年来49例RLPN的临床资料。肿瘤位于左肾者23例,右肾者26例,肿瘤直径平均为3.9(1.5~6.3)cm。应用后腹腔镜下距肿瘤边缘0.5~1.0 cm处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49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及脏器损伤病例。平均手术时间82(45~130)min,平均热缺血时间27(13~4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0(50~500)mL。术后病理确诊肾透明细胞癌35例、乳头状肾细胞癌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9例、嗜酸细胞瘤3例,肿瘤切缘均阴性。术后尿漏者1例,肾周血肿者1例,肾功能不全者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平均住院时间9(7~12)d。随访时间4~4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RLPN具有安全、出血少、恢复快、微创等优点,值得在具备条件的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放肾部分切除术对局限性肾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局限性肾肿瘤的患者37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22)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LPN),对照组(n=15)行开放肾部分切除术(open partial nephrectomy,OPN),记录手术过程及术后情况。结果 OPN的手术时间相较于LPN的手术时间较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手术后止痛药使用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后1.5年对术后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观察,2组均无肿瘤复发状况出现。结论与开放性肾部分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疗效明显,出血量少,切口较小,术后的恢复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在临床的应用和实践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肿瘤直径小于4cm的肾肿瘤患者随机分组后,两组医师按照标准手术方法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分别研究其总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肾功能,并发症及切缘情况。结果:对于总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热缺血时间,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上述指标三个阶段间两两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均数显示第三阶段<第二阶段<第一阶段。两组术后肾功能均正常,均未发现切缘阳性情况;结论:对于体积较小的肾细胞癌,通过设置准入机制,建立标准手术方法,加上相关手术经验的积累,一定的技术培训,可以得到安全、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降低后腹腔镜入路的腹侧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难度,减少手术风险,总结归纳并发展后腹腔镜入路肾部分切除术的肾蒂旋转法及相关技术。方法:总结归纳并发展一整套针对腹侧肾门区肾肿瘤的肾蒂旋转法操作技术,包括肾蒂旋转、双层缝合、早期开放动脉等。该技术有助于实施后腹腔入路的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效果的评价由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缘、术后肾功能、手术并发症等组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8例腹侧肾肿瘤患者资料,其中15例为较复杂的肾门区肿瘤。结果:平均肿瘤大小为(3.8±0.5) cm,平均R.E.N.A.L评分为8(范围7~9)。手术中平均热缺血时间(23.8±4.7) min,缝合时间(26.2±6.5) min,估计失血量(139.1±54.0) mL,手术时间(124.1±12.1) min,中位住院天数为4 d。7例患者出现Clavien Dindo Ⅰ~Ⅱ级并发症,所有患者病理检查均示切缘阴性,中位随访7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对于腹侧肾肿瘤,尤其是位于肾门区的肾肿瘤,利用肾蒂旋转法行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短时间随访结果较乐观,但需长时间随访。 相似文献
10.
早期肾癌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相关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临床上对越来越多的早期肾癌病例采取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微创、安全、而生存率相当的特点.但其相应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较为匮乏,仍沿用传统腹腔镜和开放手术的实验数据,缺少系统、全面的研究.本文针对一直以来令泌尿外科手术医生感到困惑的一些问题,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并结合作者所做工作进行分析,提出3个假说,并希望通过基础和临床的研究来加以证实或解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辅助下不阻断肾蒂血管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 RF-LCPN)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采用RF-LCPN治疗肾肿瘤14例,共14个肿瘤。肿瘤直径平均3.1(2.2 ~4.0) cm。临床分期均为T1aN0M0。术前常规查血肌酐(SCr)(87±36)μmol/L、患肾肾小球滤过率(GFR) (45±11) ml/min。结果 1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平均手术时间( 152±46) min,平均出血量(89±52)rnl,术中快速病理提示标本切缘均阴性。术后出现短暂漏尿1例,通过放置输尿管双J管及留置导尿后治愈。术后平均住院(5±2)d。术后SCr(90±38)μmoI/L,患肾GFR(41±12) ml/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例平均随访17(6 ~25)个月。无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结论 RF-LCPN安全有效,并能减少肾脏热缺血时间,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后明确。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评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经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取肾的经腹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分析12例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由同一术者应用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左侧9例,右侧3例;年龄44~72岁.患侧卧位,腰部垫高,向背侧倾斜,于脐旁作一约2 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直至腹膜,直视下置入11 mm穿刺器(trocar)建立气腹.放入30°腹腔镜,监视下于右侧腹直肌旁肋缘下3 cm处、髂棘内侧、肋缘下腋前线处穿刺分别置入穿刺器,左侧于前2点置入2枚穿刺器.用Hem-o-lok处理肾蒂,切除标本后置入取物袋,在患侧耻骨上2 cm沿皮肤横纹切口(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取出.结果:手术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及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106~ 234 min,出血量20 ~ 500 mL.病理结果:肾透明细胞癌10例,Ⅱ型乳头状肾癌1例,透明细胞癌与乳头状肾癌并存1例,1例术后5个月因远处转移死亡,余病例术后随访9~ 20个月至今无复发.结论:经腹途径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后通过耻骨上改良Pfannenstiel切口取出标本安全可行,美观效果好,术后疼痛更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经术后病理确诊的T1-2N0M0肾癌患者分别行后腹膜腔镜根治性肾切除术(后腹膜腔镜组)32例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开放手术组)58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后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6±17) min,术中出血量为(80±28) ml,术后禁食时间(28±7)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2.8±1.4) d,术后住院时间(7.3±3.6) d,30例随访3-18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脑血管疾病1例;开放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6±32) min,术中出血量为(140±57) ml,术后禁食时间(39±11) h,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7±1.1) d,术后住院时间(9.3±2.8) d,51例随访3-24个月,无复发及远处转移,死于心、脑血管疾病3例.结论 与开放根治性肾癌切除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对T1a期肾癌(小肾癌)行肾部分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2005年7月至2008年12月,对我院59例小肾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并对临床疗效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59例小肾癌施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均顺利完成.经腹腔途径27例,腹膜后途径32例,手术时间60~95 min,平均72 min.肾动脉阻断时间15~32 min,平均19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均未输血.术中需缝合集合系统2例.无大出血、尿漏等并发症发生.应用Hemo-lok钛夹替代缝线打结13例,其肾动脉阻断时间10~18 min,平均13 min,与传统缝线打结比较热缺血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病理:肾透明细胞癌55例,颗粒细胞癌3例,嗜酸性细胞癌1例,切缘均阴性.术后住院时间5~10 d,平均6.2 d.术后复查双肾肾小球滤过率核素扫描及肌酐均正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3~42个月,平均24.6个月,肿瘤无复发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熟练的腹腔镜技术有助于此术式的开展.应用Hemo-lok钛夹替代缝线打结可明显缩短肾脏热缺血时间,减少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比较分析后腹腔镜下肿瘤吸除术与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又称肾错构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6年8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行手术治疗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入组患者121例,能有效搜集资料并完成随访者共74例。将74例患者根据实施术式的不同分成两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肿瘤吸除术治疗的共43例(A组),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共31例(B组),将两组患者的围术期及术后复查数据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基本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相比,手术出血量(48.7 mL vs. 102.9 mL)、热缺血时间(21.2 min vs. 28.5 min)、手术时间(70.1 min vs. 103.6 min)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围术期无并发症发生,B组患者发生出血2例、漏尿1例,均经保守治疗好转,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平均肌酐水平1.13 mg/dL,B组患者术后平均肌酐水平1.08 mg/d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平均52.6个月的随访期内,A组患者复发3例(7.0%), B组患者复发2例(6.5%),两组患者无瘤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腹腔镜下肿瘤吸除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出血量更少、手术时间更短,与传统的肾部分切除术相比,安全性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且肿瘤复发率低、无瘤复发生存期长,能取得与肾部分切除术相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腹解剖路径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09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60例T2N0 M0至T3 N0 M0期,经腹解剖路径根治性肾切除术的手术过程及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止痛剂用量、引流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日等。结果 60例手术全部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及输血者,手术时间(106±23) min,估计失血量(112±37)ml;恢复饮食时间(2.1±0.7)d、下床活动时间(1.9±1.1)d,哌替啶用量(65±25) mg,引流量中位值100(50~300) ml,引流管拔除时间(3.6±1.3)d,术后平均住院日(9.4±2.1)d。结论 经腹解路径根治性肾切除术具有解剖层次清晰、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损伤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