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常规内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有胃黏膜平坦型病变者入组,共120例,入组患者首先完成常规内镜检查,根据普通白光内镜下病变特点分析病变性质并完成内镜诊断,然后用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对病变周围胃小凹及微血管形态进行观察后做出诊断,并根据黏膜像取病理组织检查,将普通白光内镜下诊断及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诊断分别与病例诊断结果相比较,观察符合率。结果 120例平坦型病变病理证实慢性炎症68例,炎症伴肠上皮化生24例,炎症伴不典型增生18例,早期胃癌10例,普通内镜下诊断总病理符合率为69.2%,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下诊断总病理符合率92.5%,两种情况下总病理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在诊断早期胃癌、炎症伴不典型增生、炎症伴肠上皮化生,窄带成像放大内镜明显优于普通白光内镜。结论窄带成像结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平坦型病变的诊断和组织病理学上较普通白光内镜有更好的一致性,且能有效提高胃平坦型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在上消化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0月至2009年7月间的上消化道病变患者,首先应用电子放大内镜及靛胭脂黏膜染色检查,对考虑位于黏膜及黏膜下层的148例患者进行内镜下治疗,随机分成二组,一组行黏膜注射法EMR治疗,对照组行普通的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术,切除后病变组织送病理。病理结果与放大内镜下病变特点进行比较分析,定期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EMR组均一次或分次切除病灶,普通治疗组有9人无法切除病灶而改为EMR治疗成功,与病理组织学比较,放大内镜结合靛胭脂黏膜染色对上消化道病变镜下诊断的符合率为81.8%。结论 EM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内镜下治疗方法,可提高上消化道病变的镜下切除率,放大胃镜结合靛胭脂黏膜染色可评价病变性质及浸润程度,提高胃镜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各种新的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普及与推广,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率不断攀升,但是对于早期病变的诊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微小型病变的发现与鉴别仍是难题.目前,为进一步提高早期病变检出率,已发展出了多种消化内镜辅助检查手段,如放大电子内镜、色素内镜、超声内镜、荧光内镜、近红外线电子内镜、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等,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分光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诊断中开始出现电子染色的身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及最新投入临床的智能分光比色技术(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y,FlCE).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内镜超声在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胃镜检查发现的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患者共78例行ESD治疗。内镜下明确病变边界,采用氩离子凝固术(APC)或针刀在病变周围电凝标记,行黏膜下注射,使病变完全抬起,用钩刀环形切开黏膜至黏膜下层,IT刀逐层分离,直至最终剥离病变组织。结果消化道黏膜下的良性肿瘤有8例,术后随机回访随访3~23个月,并无1例患者复发。宽蒂息肉的患者有7例,术后随进回访4~37个月,在原发部位上并未发现复发的迹象。手术治疗中并发出血2例、术后伴有出血1例,均在内科保守治疗或内镜治疗下成功止血。结论超声内镜检查能准确清楚地显示出消化道管壁的5层结构,指导临床医师对黏膜下肿瘤的治疗及诊断,但对与黏膜下肿瘤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目前仍存在有一定的难度。在色素内镜、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的指导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部分癌前病变、消化道早期癌及无蒂、亚蒂巨大息肉,是一项有效并且安全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放大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Barrett食管诊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色素放大内镜结合氩离子凝固术(APC)对Barrett食管(BE)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6例经病理确诊BE病例观察其放大内镜特点并行氩离子凝固治疗,于术后3个月、半年及1年复查,观察近期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APC治疗,无并发症出现,共随访1年其中5例再次发现柱状上皮。结论放大内镜结合APC治疗Barrett食管安全、有效易行,但有一定比例复发,须定期复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形态学和术后病理结果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浅表型胃肿瘤的内镜下形态、FICE和放大模式下及靛胭脂染色后病变黏膜结构的特点,结合病理结果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38例浅表型胃肿瘤表面结构、色泽、皱襞形态和组织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特点,结合内镜染色及放大技术,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结论充分认识浅表型胃肿瘤的形态学特点,结合组织学特征以及内镜不同诊断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色素放大内镜下Barrett食管(BE)微细结构的变化及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提高BE镜下诊断。方法应用放大内镜对疑似BE黏膜进行染色放大观察并做病检,记录67例经病理确诊BE病例的临床表现、内镜特点及病理分型。结果BE的内镜分型:岛型28例,舌型7例,全周型32例。放大内镜共分三型,其中Ⅲ型病理均为肠上皮化生,肠化生检出率与Ⅰ型、Ⅱ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P〈0.01)。结论色素内镜在Barrett食管的诊断和组织学较常规内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8.
色素内镜技术目前常用方法包括对比法、吸收法、反应法和荧光法。本研究采用的技术是吸收法,利用胃病变粘膜对美蓝吸收能力的不同.从而显示出不同的颜色对比,利于肉眼下观察病变的形态。指导活检。我们通过直接喷洒法美蓝色素胃镜和普通胃镜检查,观察染色后胃粘膜着色情况,有针对性的活检,比较病理结果对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的不同.评价和探讨美蓝色素内镜在胃癌及胃癌相关性疾病诊断中临床适应证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放大内镜的最大特征就是将通常内镜所看到的影像放大 (可放大 10 0倍 ) ,重点观察隐窝或腺管开口形态 (pitpattern) ,其诊断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内镜。但是 ,其缺点是“见树不见林”。因此必须熟悉普通内镜诊断基础 ,放大内镜只是作为辅助诊断 ,在普通观察的基础上结合放大观察 ,做出综合判断。本文旨在普通肠镜观察的基础上 ,进行粘膜染色、放大观察 ,结合文献报道 ,作一综合论述。1 放大内镜的目的及意义消化道放大内镜开发研制是从纤维内镜问世后开始的。虽然大肠放大内镜的观察晚于上消化道内镜 ,但是由于大肠运动较少 ,受心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结合染色放大内镜对提高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结肠炎性相关癌(UC-CRC)检出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1年1月~2016年12月间,在我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治的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结肠炎性相关癌30例,其中2例肠道准备不佳(未进行清晰显像)、2例无完整的白光与NBI下活检结果被删除,最终共26例纳入回顾性研究。男14例,女12例;年龄45岁~70岁,平均(49.8±4.6)岁。分别在普通模式以及内镜NBI模式+染色放大内镜下行电子内镜观察结肠黏膜的变化,比较两种检查模式对UCCRC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数据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26例UC-CRC诊断年龄距UC诊断时间为14~21年;UC-CRC部位分别为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升结肠;既往UC均为全结肠炎、慢性复发型。内镜下UC-CRC表现为癌变病变部位均有溃疡形成和不同程度的肠腔狭窄,其他肠段呈活动性UC表现。病理诊断均为腺癌,分化程度以中-低分化为主,其中5例术后病理发现两个部位癌灶。2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CRC分期为T4N1M1,T3N1M0,T2N0M0,T4N1M0;12例患者术后5、27个月死于CRC广泛转移;另14例术后随访8、44个月健康生存。内镜NBI模式+染色放大内镜对溃疡性结肠炎并发结肠炎性相关癌诊断符合率92.3%,NBI普通模式诊断符合率为46.2%,内镜NBI模式+染色放大内镜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NBI普通模式(χ2=4.17,P<0.05)。结论 UC-CRC的诊断较晚,预后差;内镜下不规则的溃疡和狭窄可能提示CRC病变;NBI放大内镜和染色放大内镜能更为清晰地显示病变轮廓、微血管形态,且操作转换简单快捷,两种检查方法互补可作为当前鉴别大肠病变是否为肿瘤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晓玲  胡霁 《江西医药》2006,41(3):161-163
目的对术中消化道出血而不能确定病灶部位的患者,应行紧急内镜检查。方法经口或胃切口入路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经肛门人口或肠道切口进行观察下消化道出血。结果经30例紧急内镜检查,对溃疡型疾病,血管畸形或胃Didoellgafoy病以及肠癌伴梗阻等病变在术中不能确定病灶,经内镜检查确定了部位及性质。结论术中紧急内镜检查.能更好地为外科医师及患者服务,且方法简便,效果明显,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对早期食管癌诊断的优势和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100例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依次进行白光、NBI、碘染下放大观察,获取清晰图像,评价每一种检查方式下患者病变部位的轮廓、浅表性毛细血管结构形态图像的可见度及清晰度,后由操作者对NBI观察到的上皮乳头内毛细血管袢(IPCL)进行分型,并在病变最为明显的地方取2~4块活体组织送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病变形态清晰度方面,NBI放大>染色放大>白光放大,与后两者比较,NBI放大的清晰度评分均显著较高(P=0.000、P=0.005)。IPCL对食管炎症组的诊断特异性为96.8%,灵敏度为87.7%,阳性预测值为92.8%,IPCL分型主要见于Ⅱ型(12/18)。IPCL对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的诊断特异度为96.5%,灵敏度为87.7%,阳性预测值为85.7%,IPCL分型主要见于Ⅲ型(22/3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IPCL分型均见于Ⅳ型(24/24)。IPCL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特异度为87.4%,灵敏度为84.3%,阳性预测值为78.9%,主要见于V-1、V-2型(14/23)。结论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ME-NBI)与白光放大、染色放大下NBI放大内镜观察病变形态的清晰度较高,借助NBI放大观察的IPCL分型,可准确判断病变的性质及癌组织浸润的深度,具有良好的诊断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检查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91例患者均行B型超声、CT及超声内镜检查,部分行ERCP检查.并将超声内镜及超声内镜联合ERCP与B型超声、CT、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内镜、ERCP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94.5%(86/91)、90.2%(74/91).超声内镜诊断胆总管结石及慢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为100%,超声内镜联合ERCP检奁对结石及肿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100%、97%.结论 超声内镜对胆总管壶腹区病变的诊断率高于腹部B型超声、CT及ERCP,联合ERCP对病变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较高的价值,指导规范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早期胃癌诊断中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于我院接受白光内镜检查疑似早期胃部病变的患者56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利用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诊断符合率、准确度、灵敏度均明显高于白光内镜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检查方式在特异度方面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对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诊断时,使用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诊断能够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更好的指导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窄带成像技术(NBI)、碘染色结合超声内镜(EUS)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可疑食管病变的患者分别进行NBI及碘染色检查,并对病灶进行活检,统计NBI及碘液染色法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及联合检出率。对食管癌和癌前病变的患者进行EUS检查,判断病变的浸润深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内镜下微创治疗或手术治疗),术后将切除的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比较病变浸润深度与超声内镜判断的浸润深度的符合率。结果单独采用NBI与单独使用碘染色法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结合碘染色方法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显著优于单独应用NBI或碘染色法(P<0.05)。EUS判断食管病变浸润深度的准确性与病理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I结合碘染色法可以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超声内镜可以对病变的浸润深度做出准确判断,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放大内镜联合光学染色评估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病情与组织学检查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诊断为UC患者31例,放大内镜与光学染色内镜在同一个放大倍率下进行和评价,内镜检查由主治及以上职称医师进行肠镜检查,组织学评分时3名主治及以上职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和分析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入我院确诊为上消化道黏膜及黏膜下病变的患者共7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进行超声内镜联合ESD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胃镜联合ESD治疗,对两组的一般手术情况和随访记录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病灶切除率更高,随访复发情况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超声内镜结合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黏膜及黏膜病变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从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到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斌 《云南医药》2007,28(5):500-504
内镜下剥离胃粘膜治疗胃肿瘤最早源于1968年高频电胃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最初为粘膜剥脱活检术(strip biopsy),主要用于常规活检难以确诊的病变或对肿瘤浸润深度难以估计的病例进行大块活检的方法,后来逐步运用到早期消化道肿瘤的切除。近年来,内镜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更多新的内镜下治疗器具不断开发,内镜粘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就此发展而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内镜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肠镜检查发现的LST 35例,记录所有LST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及内镜下大体分型,所有病例均行放大内镜观察病变表面的黏膜腺管开口(pit)形态,35例LST患者中,33例接受内镜下治疗,其中17例行黏膜剥离切除术(EMR)切除病变,11例黏膜剥离分片切除术(EPMR)切除,5例经内镜黏膜剥离术(ESD)切除,2例有恶变行手术治疗。结果:常规肠镜检查中LST病变检出率为0.7%。病变分布:35个LST病变中,直肠17例,乙状结肠11例,横结肠1例,升结肠6例。35例中腺瘤27例,其中绒毛状腺瘤19例,管状腺瘤8例;增生性息肉8例。6例绒毛状腺瘤伴有癌变,直径均>20 mm,24例病理表现为异型增生,其中中度以上异型增生17例。结论:大肠LST病变在我国有较高的检出率,其内镜形态具有一定特殊性,癌变率较高,EMR,EPMR或ESD治疗LS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方法:对5年来肠镜检出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及内镜下表现复杂多样,急性活动期占71.4%,病变以直,乙状结肠型和左侧结肠型多见,结论:内镜检查可确定溃疡性结肠炎病变的范围、程度、分期和无癌变,为临床治疗提高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