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肺复苏期家兔血浆内分泌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在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损伤前后含量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取家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制作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模型,观察心肺复苏期各时相血浆ET、CGRP、NO、血压及心电变化。结果:在心脏骤停及复苏初始血浆ET未见明显升高(P〉0.05),心肺复苏5min血浆ET含量升高血浆CGRP、NO水平降低(P〈0.05),复苏后0.5h血浆ET明显升高(P〈0.01),复苏后2h血浆ET、CGRP、NO均较复苏前有明显上升(P〈0.05)。结论:在心脏骤停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期血浆ET变化是机体的应激过程和代偿反应,但持续高浓度对机体重要器官将造成进一步损伤,而CGRP、NO有明显拮抗ET异常升高所致的损伤作用.这可能是一种调节机制并在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变化与Graves病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Graves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心钠素对心血管的影响。方法:对30例GD治疗前,20例GD治疗后临床缓解和30例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1,ANP,结果:GD治疗前血浆ET-1,ANP明显高于对照组,GD治疗后临床缓解与对照组,同时Graves病患者FT3,FT4,ET-1,ANP之间均存在着相关性。结论:GD患者甲状腺激素进行作用于心血管,参与产生和释放ET-1,ANP。  相似文献   

3.
严重烫伤豚鼠休克期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川芎嗪对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严重烫伤豚鼠休克期血浆内皮素(ET)的含量变化及中药川芎嗪(TMP)对其影响。方法复制30%TBSA三度烫伤动物(脉鼠)模型,随机分成复苏组和治拧组,每组均在烫伤后2、4、8、12、24、48小时六个时相点,抽腹腔静脉血2—3m1、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浓度。另设正常对照组。结果两组血浆ET均在烫伤后各时相点显升高(P<0.01),8小时达高峰。两组比较,治疗组升高幅度较低,在前8小时内相比有显意义(P<0.05)。结论证实了烧伤休克期血浆ET的异常分泌,中药川芎嗪可抑制ET的分泌,提示中药川芎嗪对治疗重度烧伤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近年来,发现血浆内皮素(ET)在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和靶器官损害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实验性高血压动物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血压和ET呈明显正相关性。但报道多限于成人,罕有儿童高血压与ET关系的研究报道。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旨在探讨血浆内皮素在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发病过程中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5.
内皮素(ET)系产生于血管内皮细胞,含有21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ET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作用的活性肽,可通过与受体结合后发挥其生物学效应,主要生理功能是缩血管和升压作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探讨ET与肝病的关系,我们检测了住院的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浆ET水平变化,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临床确诊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30例,男29例,女1例,平均年龄42.5岁(29~70岁);临床确诊为原发性肝癌15例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浆ET、CGRP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圆 《江西医药》2002,37(1):9-10
目的 探讨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免法同步动态测定A-MI组(n=44)、正常对照组(n=38)的血浆ET、CGRP的浓度水平。结果 AMI组即刻、第7d天ET、CGRP比值明显降低,且ET与CGRP均明显高于AMI恢复期和正常对照组;但ET/CGRP比值明显降低,且ET与CGRP呈显著正相关。至第14天ET、CGRP明显下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T与CGRP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塞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观察血浆内皮素(ET)与肾小球族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儿童肾小球疾病患血浆内皮素水平。结果:肾小球疾病患E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ET的水平与肾脏的迁延,肾性高血压呈正相关。结论:ET参与肾脏病的发生和发展,与肾脏病理有一定的关系。ET的测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韩青  葛传生 《江苏医药》2003,29(2):105-107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干预对哮喘脉鼠血浆和肺组织中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42只脉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6只、哮喘组(A)18只,干预组(T)18只。后两组依次分为4小时组(A4、T4)、8小时组(A8、T8)及慢性组(A2w、T2w),每组6只。建立哮喘模型,放免法测定血浆和肺组织ET—1。结果A4、T4、A8组肺组织ET—1显高于血浆,C、T2w组血浆ET—1显高于肺组织。较C组,A4、T4、A8、T8、A2w组肺组织及A8、T8组血浆ET—1显增加。各干预组肺组织ET—1显低于哮喘组。结论推测抑制肺组织ET—1的合成与分泌及其生物学效应等,可能是雷公藤治疗哮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缬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缬沙坦80mg/d,连服2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浆ET含量。结果:40例CHF患者经缬沙坦治疗,治疗前平均血浆ET浓度为(90.7±10.6)pg/mL,治疗后为(78.2±13.1)pg/mL(P<0.001)。结论:内皮素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病理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六六  褚衍林 《江苏医药》1996,22(7):448-450
对20例小儿先心病围术期的血浆内皮素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先心病组术前血浆ET-1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术中麻醉后转流前血浆ET-1无明显升高(P>0.05),CPB开始后升高至术前2倍并持续至结束(P<0.01),术后1天内恢复至术前水平,一周内未见再度升高。本文探讨了CPB中血浆ET-1升高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共14 d,舒血宁组用基础治疗加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20 mL静滴,q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ET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8),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05 2)。结论:舒血宁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水平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共14 d,舒血宁组用基础治疗加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20 mL静滴,q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ET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8),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05 2)。结论:舒血宁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水平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浆内皮素(ET) 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脑梗死急性期患者206例随机分为舒血宁组104例和对照组102例,对照组应用基础治疗,共14 d,舒血宁组用基础治疗加生理盐水250 mL+舒血宁20 mL静滴,qd,共14 d。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取静脉血2 mL测定血浆ET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舒血宁组治疗14 d后血浆E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 8),NIHSS评分显著改善(P=0.005 2)。结论:舒血宁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ET水平和NIHSS评分。  相似文献   

14.
气管插管对血浆内皮素的影响及干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插管是麻醉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插管往往对机体造成较大刺激。使机体发生过度的应激反应。造成组织器官损伤。目前发现内皮素(endothelin,ET)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降低气管插管所造成的应激反应以及如何降低应激反应中ET的不利影响,是目前麻醉工作研究的一个热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坎地沙坦西酯对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5例,在原抗高血压治疗药物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西酯8 mg qd,共8周。对照组30例,为健康正常人。两组病例于试验前和试验后8周测定血浆内皮素(ET)水平及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浆ET水平明显下降,血浆NO浓度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P<0.001);治疗后ET及NO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后收缩压下降(19.43±9.01)mmHg,舒张压下降(9.36±3.12)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坎地沙坦西酯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同时,降低ET水平,升高NO水平,提示其具有改善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血浆内皮素在Ⅱ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量血浆ET含量.结果4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ET显著高于正常人组(P<0.01),血ET含量在不同并发症排列依次为对照组<NIDDM组<伴高血压组<伴肾病组.结论血浆ET含量增加可以作为糖尿病病理过程中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变化。方法 :选取121例2型糖尿病患者 ,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 ,空腹状态下取肘静脉血5ml,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ET及CGRP。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ET值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 01) ,CGRP值则明显下降(P<0 01)。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升高 ,血浆CGRP水平显著降低 ,而ET、CGRP是影响血管舒缩功能的重要指标 ,说明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可能性大 ,改善血循环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血浆由皮素(ET)在慢性肾衰(CRF)中的意义.将38倒CRF病人根据血清肌酐水平(Scr)分为两组:甲组终末期肾衰组(Scr≥707.2 umol/l)18例;乙组中度肾衰组(Scr<707,2umol/L)20例。对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ET,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甲组的ET、MAP、IVST、PwT及LVMI水平均显高于乙组;甲组ET升高.高血压及左心室肥厚(LVH)的发生率亦高于乙组。另外,表现为高血压及LVH的血浆ET水平明显高于无高血压(P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血浆内皮素 1(ET 1)的变化及其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 ,评价吲达帕胺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这类病人血浆ET 1水平的影响 ,探讨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的影响机制。方法 将 30例轻、中度原发高血压病人和 30例正常人的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 1水平 ,对高血压病人给予吲达帕胺治疗 2周 ,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研究。结果 高血压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 ,平均舒张压降低 9 8mmHg ,P <0 0 1,降压有效率为 6 0 %。高血压组治疗前血浆ET 1较正常组显着升高 ,平均升高 34 5 5 3pg/L ,P <0 0 0 1,治疗后ET 1水平显着下降 ,平均降低 35 5 5 0pg/L ,P <0 0 0 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ET 1较正常人高 ,这类人群存在内皮细胞分泌活动的紊乱 ,是原发性高血压疾病发展的重要环节。吲达帕胺 (2 5mg/d)对轻、中度原发高血压病人降压疗效显著 ,同时可降低血浆ET 1水平 ,从而可抑制内素促进高血压进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予川菊止痛汤治疗,对照组予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E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川菊止痛汤治疗偏头痛疗效确切,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血浆ET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