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塞因塞用”是反治法之一 ,其针对治疗证候表现为塞 ,而本质是虚的疾病。现择 2例介绍如下。1 产后癃闭 李某某 ,女 ,2 6岁 ,1991年 9月初诊。主诉产后 3天 ,小便点滴不出 ,腹部胀急疼痛。诊见 :患者面色白光白 ,少气懒言 ,舌质淡 ,脉缓弱。分析 :患者虽为顺产 ,但产程较长 ,考虑到产时用力过甚 ,耗气伤血 ,气虚下陷 ,不能升清降浊 ,以至小便不通。《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故急投补中益气汤加味。方药 :黄芪 2 0 g,党参、白术、当归各 15 g,陈皮 10 g,升麻 3g,柴胡 6 g,桔梗 9g,炙甘草 6…  相似文献   

2.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功效益气升阳,调补脾胃,是治气虚诸症之名方.临床上因脾虚气弱、中气下陷引起的腹胀、便秘、癃闭、闭经等均可在原方基础上采用,充分体现了"塞因塞用"的治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隗继武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中华全国中医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隗老从事临床工作50年,精于脾胃病及疑难杂病的中医治疗,治人无数,屡起沉疴,在难治性便秘(IC)的治疗方面,更是自出机杼,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验之于临床,无不应手取效。笔者有幸跟随隗老学习数载,言传身教,获益良多,现将隗老采用塞因塞用法治疗难治性便秘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温肾益精、滋阴增液、温肾助阳、滋阴补肾、补血调血、益气健脾等方面,论述方剂配伍中的塞因塞用方法及运用规律。  相似文献   

5.
塞因塞用法在耳鼻咽喉科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凤鸣 《新中医》2002,34(1):59-59
塞因塞用法,是临床常见的反治法之一,即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笔者以塞因塞用法治疗耳鼻咽喉诸疾,取得满意疗效,现举案例3则,介绍如下。1 耳闭 李某,女,53岁。右耳内胀闷堵塞,如有物阻,耳鸣如蝉,食欲欠佳,大便时溏,胸闷,体倦乏力。有反复感冒病史。检查:右耳鼓膜内陷、增厚,光锥消失,活动度差。音叉试验AC<BC,w偏右,ST延长。听力检查示右耳传导性耳聋。鼓膜穿刺吸出稀白色液体少许、舌淡、苔薄白,脉缓。证属脾气虚弱,气血不畅。治宜健脾益气通窍。方选补中益…  相似文献   

6.
塞因塞用,即用补益之品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病症的方法。痞满虽表现为脘腹满闷不舒之症,临床亦分虚实,依据李东垣、张介宾、叶天士、张璐等医家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痞满的经验,对于以中气不足为病机关键的虚痞或虚实夹杂痞,不可妄用疏通消导之品,当施以益气补中、温运通阳、益胃滋阴、补泻兼顾等方法,治宜求本,以补消痞。  相似文献   

7.
塞因塞用法治疗泻药性便秘42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塞因塞用法治疗泻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遵循塞因塞用之法则,采用益气养血温阳健脾的药物治疗泻药性便秘患者42例,药物选用生白术30g,肉苁蓉20g,黄芪20g,当归15g,生地15g,胡桃仁15g。水煎服,每日2次,疗程2周。结果:临床控制14例,占33.3%;显效18例,占42.8%;有效6例,占14.2%;无效4例,占9.7%。结论:塞因塞用法治疗泻药性便秘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8.
塞因塞用法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奇 《山西中医》1995,11(2):42-43
塞因塞用法临床应用体会晋中地区第一人民医院(030600)王中奇关键词塞因塞用,闭经,尿潴留,肠梗阻塞因塞用法,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以补治塞,实质上是疾病在特殊情况下临床表现和它的本质不相一致时,透过其假象,抓住其本质,进行治疗的方法。兹举笔者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正塞因塞用是中医学的治病大法之一。笔者在多年跟随我院名中医邹列纲老先生临床学习过程中,常见邹老治疗疑难杂症,辨证准确,思路清晰,选方用药恰当,收效满意。现对邹老运用塞因塞用一法治病的效验,举例数则,供同道分享,也是弘扬地方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10.
塞因塞用 ,通因通用法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属反治法范畴。笔者在妇科临证中 ,以此为大法 ,屡获良效。现举隅介绍于下。1 塞因塞用的运用1.1 闭经 (气血两虚型 ) :患者 ,2 1岁 ,未婚。 1999年10月 14日初诊 ,闭经 4月余 ,末次月经 1999年 5月 2 0日 ,量少色淡 ,4天净 ,至今未潮 ,无腹胀不适 ,肛查未见异常。诊得面色萎黄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滑 ,证属气血两亏、血海空虚。治则益气养血 ,佐以补肾调经 ,予圣愈汤加山萸肉、怀山药、制香附各 10 g。 10月 2 8日复诊 ,诉服上药后 ,月经于 10月 18日来潮 ,量中 ,6天净 ,继原方加减调经 …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搐鼻散塞鼻联合四虫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方法]使用前瞻性设计方法,对60例门诊患者使用搐鼻散(川芎、白芷、细辛、丁香、冰片各等分研细末),温开水调药末,制成小条状,医用纱布包裹塞鼻。四虫汤(全蝎研末吞服5g,蜈蚣研末吞服3g,水蛭研末吞服1.5g,土鳖虫、川芎各12g,白芍15g,生甘草6g,天麻、白芷各10g;头痛较剧加炒延胡15g,徐长卿30g;伴呕吐加姜半夏10g,陈皮6g;头痛偏于枕部加羌活、蔓荆子各10g;偏于左侧或右侧加柴胡、黄芩各6g;前额痛加知母10g,葛根15g;巅顶痛加藁本6g,吴茱萸3g),1剂/d,水煎300 mL,早晚口服。连续治疗2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9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搐鼻散塞鼻联合四虫汤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疗效满意,无副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余天泰 《北京中医》1998,17(3):30-30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二法者均属反治法范畴。由于它们均是顺从疾病的假象而治,并不同于常规的治疗方法,“从者反治”,故称反治法。究其实质,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笔者临证中灵活运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法”治疗男科疾病,收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遇到肛肠疾病术后因粪便嵌塞而引发尿潴留者12例,经明确病因后做相应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黏连性肠梗阻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西医治疗上常根据患者症状轻重程度不同,选择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外科常采用手术解除肠黏连,但术后又极易复发,且易形成新的黏连,造成广泛性黏连性肠梗阻,手术效果并不理想。中医学对于肠梗阻的认识相对完善,口服汤药配合多种外治法的治疗效果明确。马素平教授,女,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继承人,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学术继承人。马教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0余载,在中医药诊治肝胆脾胃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有幸师从马教授,受益匪浅,本文将马教授使用塞因塞用法治疗黏连性肠梗阻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5.
介绍朱生樑教授基于“塞因塞用”理论,运用“以补开塞”法治疗老年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临证经验。认为治疗本病应紧紧把握中医学“治病不忘人”的重要观点,人虚为本,病实为标,应宗“塞因塞用”之旨,从“以补开塞”立法,着眼于“脾”,以健运中焦、调畅气机为治疗大法,再视证情不同,或益气,或补血,或滋阴,或温阳,攻补兼施,使气血复充、运化复健、气机复畅,则疾病自除。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方法从治病求本的角度,探讨塞因塞用法治疗慢性便秘的理法方药。结果:塞因塞用法是治疗慢性便秘的常用方法。结论本文从塞因塞用的角度总结林禾禧主任塞因塞用治慢性便秘的临床经验,对临床治疗便秘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李友林教授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过敏性鼻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塞因塞用"法是中医反治法之一,阐述了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理论基础,并附医案加以说明,揭示李友林教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辨证及用药特点,以期对临床治疗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治法属于反治法。罗陆一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中医理论深厚,笔者有幸跟师罗教授,现将其在临床中应用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治法验案数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借鉴参详。  相似文献   

19.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治疗男科病举隅余天泰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南平353000)笔者在临证中体会到,男科疾病,多由心、肾、肝、脾功能失调所致,而以虚证为多,但在疾病的不同发生发展阶段,虚实真假之证亦不少见。此时若能遵循辨证论治法则,不为假象所迷惑,辨明病...  相似文献   

20.
塞因塞用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应用"塞因塞用"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用济川煎加味方,对照组36例用福松,2、3月后分别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2%,对照组总有效率73.4%,两组比较,P<0.01。[结论]济川煎加味的"塞因塞用"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