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比较针刺手三阴经穴与手阳明经穴改善脑卒中软瘫期手指屈伸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阳明组45例给予针刺手阳明经诸穴,三阴组44例给予针刺手三阴经诸穴,均治疗10d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价手指屈伸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三阴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阳明组(P〈0.05);阳明组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优于三阴组(P〈0.05)。结论针刺手阳明经诸穴能够调整患肢气血,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2.
同名经配穴治疗牙痛(250032)山东黄河医院欧阳学手经与足经有“同名经”的组合关系,这种远道选穴方法,是手足上下联系规律的运用,根据这一特点,我在临床治疗时,对30例牙痛患者选用手阳明经原穴合谷、足阳明经穴解溪进行针刺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  相似文献   

3.
通过敦煌遗书《灸经图》要旨的研习,及其对《灸经图》图4、图8、注文11要旨的剖析,对敦煌古穴髓孔、手髓孔、颊车髓孔的穴名、定位、主治疾病进行考证、归纳及总结。为敦煌古穴髓孔、手髓孔、颊车髓孔在针灸临床中应用提供重要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4.
内关穴的临床应用赵宜群(江苏省铜山县马坡乡卫生院铜山221144)关键词内关穴临床应用针灸手法内关穴,属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位于前臂屈侧之腕横纹上2寸处,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别走手少阳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其主要作用为宁心镇痛、疏肝...  相似文献   

5.
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的神经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临床针刺“远肢优势规律”的可能传入途径。方法:拟观察肘膝关节以下腧穴的循经分布与浅层和深层神经分布之间是否存在某些规律。结论:十二经四肢远端穴位神经浅层分布规律为:手太阴经以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为主,手厥阴经和手少阴经以前臂内侧皮神经为主。手阳明经以桡神经浅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为主,手少阳经以前臂后皮神经分布为主,手太阳经以尺神经手背支为主。足三阴经均有隐神经分布。足阳明经以足背内侧皮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为主,足少刚经以足背中间皮神经、腓肠外侧皮神经为主,足太阳经以足背外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股后皮神经分布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病例6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联合普通针刺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VAS评分、上肢FMA评分、水肿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等)。结果 经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上肢FMA评分较治疗前增加,水肿评分较治疗前将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整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五一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68-1469
小柴胡汤在临床中使用非常广泛,关键在于把握病机,理解方药,结合临床,才能拓宽使用范围,而获得满意疗效。 1把握病机 小柴胡汤为少阳经的主方。少阳经包括足少阳胆经和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循行于身体之侧,外为一身之表的太阳经,内为主胃家实的阳明经,故主半表半里。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现代文献的分析,研究整理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通过从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出1986—2017年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相关的临床文献,建立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的处方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归纳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在临床上的选穴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发现,现代医家治疗腕管综合征选取的腧穴主要为大陵、合谷、内关、外关、阳溪和鱼际;腧穴所属经脉主要为手三阴经中的手厥阴心包经和手三阳经中的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所选腧穴的所在部位主要为上肢部;五输穴是主要选取的特定穴,其次是原穴和络穴,再次是八脉交会穴。结论:针灸治疗腕管综合征对于早期、轻症效果明显,临床选穴以局部取穴为主,循经取穴为辅,重用特定穴,并且常在病变部位选穴。  相似文献   

9.
对58例肩周炎患者根据经络辨证,分手太阳经病、手阳明经病、手少阳经病、手太阳经病、混合经病5型,采用药罐配温针治疗。结果:治愈44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8.28%。  相似文献   

10.
翳风穴在临床中的运用概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翳风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位于头项部。在临床中常用于治疗头面部疾病,近年来以翳风穴为主治疗全身性疾病,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把翳风穴的临床运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内关穴的临床应用刘云霞(河北省人民医院050051)申淑敏(石家庄市第二毛纺织厂050021)内关属于手厥阴心包经,为络穴,通于阴维脉。“关”指在寸口关脉的斜后方,意指此为经气出人之处,似关隘,而“内”仅对于外而言,合名内关。主治本经经病和胃、心、心...  相似文献   

12.
内关穴源于《灵枢·经脉》:“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2寸,出于两筋之间,”“内”指内面,“关”指关口,本穴是手厥阴心包经之穴,通于阴维,并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其中焦为脾胃,针内关可镇静安神,宽胸利膈,舒肝理脾,降气和胃,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穴治疗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手三阳经穴为主,经针刺、锻炼治疗本病30例。结果:总有效率93.3%,痊愈率20%。提示:针刺为主治疗本病具有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致残率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细辛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辛临床应用体会上海普陀区中医院(200233)梁金凤,陆在圣关键词细辛;用量;临床应用细辛出于《本草神农经》,气味辛温无毒,入足厥阴、足少阴两经,为手少阴引经之药。张仲景主要用于治疗痰饮病、少阴病及痹病。成无己曰:“水停心下不行,则胃气燥,宜辛以润...  相似文献   

15.
内关穴在心系疾病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文章从心包络与心关系、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阴心经关系、手厥阴心包经病候及内关穴主治特点4个方面探讨了内关治疗心系疾病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黎明全 《吉林中医药》2013,33(2):191-192
目的:探讨应用电针手阳明经五腧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主被动运动及上肢和手的功能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电针手阳明经五腧穴治疗,疗程为14 d.结果:2组治疗后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表、功能疼痛量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结果显示,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电针手阳明经五腧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经络的三阴三阳称谓及其临床意义/王居易(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所,北京100700)主题词经络/历史,阴经/历史,阳经/历史,手经/历史,足经/历史经络的称谓指;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后世多称: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  相似文献   

18.
汪崇淼主任医师运用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提倡分经辨证,认为诊断上必须贯彻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上必须重视针刺手法,分经施治,强调治神与得气,选穴上须规范,且从足太阳膀胱经证、手阳明大肠经证、手少阳三焦经证、手太阳小肠经证四个方面介绍了具体选穴手法,临床运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手三阴经皮部经脉线的生物物理学全息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测定手三阴经皮部经脉线的生物物理学全息特征。方法应用隐性循经感传、低阻抗和高振动声三种生物物理学方法,对手臂阴面,即手三阴经皮部范围进行全息测定。结果20例受试者均能测出与经典手三阴经相符合的实验经脉线。三种方法所测三种实验经脉线相互重合,其宽度1毫米。结论实验表明,手三阴经均有支线分出。支线出现情况与手三阴经各条经脉测试时结果一致,从而进一步表明在手三阴经皮部范围内,手臂部共有7条实验经脉线存在,其中心包经3条,肺经和心经各2条  相似文献   

20.
手十二井穴为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等诸穴综合的总称,因其位置特殊,对某种急症有着特殊治疗作用。所出为井,是手三阴、三阳经的经气汇聚之穴,又是分别开始所出指端的腧穴。阳经井穴五行属金,是手三阳经的起始穴;阴经井穴五行属木,是手三阴经的终止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