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持续改进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减少差错。方法:对比我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流程改进前后的不同点,分析其利弊。结果:改进后的流程更符合实际操作,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合理用药。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流程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持续质量改进。我院的流程改进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合理化运行模式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运行中几个关键环节加以分析总结。结果通过工作流程的细化、岗位职责的明确分工,提高了PIVAS的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质量,为我院PIVAS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了帮助。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使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对药品使用环节的质量控制,加强合理用药监控,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加强职业防护,提高护理质量,笔者所在医院于2012年04月正式建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并投入使用。运行半年后随着开展业务的护理单元不断增多,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从人员配置、调配速度及调配准确率等方面出现了许多矛盾,原有的工作流程迫切需要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4.
杨培培  许元宝  余维  朱猛  夏玉环 《安徽医学》2015,36(10):1276-1278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保证用药安全。方法组建品管圈,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排药差错的原因,拟定和实施改善措施。结果排药差错由活动前平均每日1.47次降低到活动后的0.71次,达标率113%。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排药差错,提高了排药效率及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及探索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方法。方法在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管理当中,对所有的工作环节进行持续的质量改进,并将改进过程中所存在的隐患以及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从中找寻到关于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方法。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质量改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差错率显著降低,迟到、操作违规等现象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结论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显著提升配置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从而在提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保障了临床静脉输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张敏 《西部医学》2017,29(5):705-708
【摘要】 目的 探寻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损耗的有效方法,满足临床的用药需求。方法 分类汇总2015年1~6月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各个环节的药品损耗数据,将损耗原因分为院内可控和院外不可控两个方面因素,制订相关的改进措施;2015年7~12月实施这些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各个环节的药品损耗数据,评价干预的效果。结果 通过采取优化工作流程、完善工作细节、制定并落实各项制度等改进措施后,与改进前比较,可控因素各环节导致的药品损耗例数及占用期调配总例数的比例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药品损耗没有显著减少(P>005)。结论 通过对工作环节中的药品损耗采取原有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 、完善药品管理制度等措施干预后可以有效降低药品损耗,可控因素导致的药品损耗改善效果优于不可控因素导致的药品损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的医务人员和2400例药方进行研究,对照组为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的30例医务人员和1200例药方,实施常规管理方式;观察组为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的30例医务人员(与对照组为相同医务人员)和1200例药方,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方式.比较两组配药情况、配药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管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配药量多于对照组,审方时间、配药时间和配药后送至科室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配药质量和管理质量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P<0.05).结论 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可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药质量,减少药物配制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与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医院药品调配过程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了改善措施,引进了自动分包机、新建静脉药物配制中心,针对新的工作模式。设计了药品安全调配系统并应用于实际,主要对口服医嘱、静脉输液医嘱的调配流程进行了改进。提高了药品调配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静脉液体输注过程中,采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静脉液体所起到的改善临床工作,提升护理质量所起到的辅助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前收治的患者,以及实施开展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之后收治的患者进行对比,前者为对照组,后者为实验组。前者采取非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所配置静脉液体;后者采取静脉用药中心所配置的静脉液体。通过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配药的满意度情况,临床中护理工作的质量情况来对比临床配药调配中心所起到的效果。结果静脉用药中心投入使用后,通过实际的临床对比发现,采取临床静脉用药调配中心配置的静脉液体的实验组,其护理工作质量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治疗以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评分,均要明显高于非静脉中心调配药物的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实际工作中,采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所配置的静脉用液体,可以很好的起到改善临床治疗工作,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以及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感受,提升了患者对于治疗上的满意度情况,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六西格玛方法在降低病区药物医嘱执行过程缺陷发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中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5个步骤,对骨科病区药物医嘱执行过程缺陷现象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原因,改进用药执行流程,制定各类标准和制度,加大监控力度,减少差错的发生.结果:骨科病区药物医嘱执行过程缺陷发生率从14.05%降低4.16%.结论:运用六西格玛方法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易出问题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改善工作流程,从而减少了用药过程差错,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缺陷.  相似文献   

11.
孟燕 《中国现代医生》2013,(35):124-126
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行对促进合理用药、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以及加强药品管理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行效果及药学人员发挥的作用,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 结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成及运行,搭建了药师与医师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医师更为有效、合理地应用药物. 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运行,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加强药品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调剂工作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荣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7Z):5-96,63
目的 探讨医院调剂工作模式的转变。方法 综合分析门诊药房零距离调剂模式、住院药房单剂量发药与静脉药物配制中心的优势与不足。结果 调剂工作模式的转变,顺应了医院药学从药品供应调剂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要求,拓展了医院药学工作的服务内涵。结论 此模式有利于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院药学服务水平,体现药师的社会价值,但新工作模式的开展,需要高素质的药学技术人员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胡海燕  袁永清  刘微 《中国病案》2010,11(8):19-19,M0002
为了确保完全胃肠外营养制剂(TPN)在临床的正确及安全应用,于2009年开展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完全胃肠外营养液,以保证TPN的质量。通过一年的实施,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4.
刘平  鲁会侠  姚鸿萍  王小娟 《吉林医学》2011,32(23):4781-4782
目的:探讨PIVAS处方中抗菌药物合理性的审核。方法:以抗菌药物为例,对我院PIVAS处方用药的合理性进行审核,并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意见。结果:PIVAS处方中的抗菌药物在溶媒、给药次数、给药剂量、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医师确认核实或重新更改。结论:处方审核有助于促进合理用药,加强临床药师综合素质,有助于提高处方审核质量。  相似文献   

15.
静脉液体配制中心先进的设备增强了保护配置化疗药物人员的健康,同时为药师指导用药与医生合理用药提供了平台,保证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与有效性。PIVAs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行不仅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与配置人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对药品库存的管理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更规范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静脉药物配置工作中的不足,为能达到合理用药、无菌配置、降低输液不良反应、减轻临床护理负担的目的,提出基于B/s(Browser/server)模式Cache数据库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对B/S模式、Cache数据库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对PIVAS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工作流程和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室审方结果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药师审方,发现并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室的不合理用药,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12月静脉药物配置室审方结果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466张,包括配伍、溶媒、给药剂量、给药浓度、给药频次、给药途径、电脑录入失误等不当的问题。经反馈给临床,大部分不合理用药医嘱得到纠正。结论通过药师审核静脉药物配置室静脉用药医嘱,可提高静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的40897份抗肿瘤药物医嘱,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40897份抗肿瘤药物医嘱中,有187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0.46%。不合理用药原因前3位依次为溶媒选用不当,占比64.71%(121/187);溶媒用量不当,占比19.25%(36/187);药物用量不当,占比8.56%(16/187)。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常见原因为溶媒选用不当、溶媒用量不当和药物用量不当。  相似文献   

19.
介绍基于门诊医生工作站模式下的门诊药房流程改革并与传统流程比较,探索门诊药房工作流程。结果发现新流程明显减少病人等待时间,提高门诊药房工作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安全配置的实施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的具体实施和管理方法.方法:在PIVAS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护士的管理和培训,要求严格落实查对制度,正确使用超净层流台,严防微粒污染.结果:PIVAS实施6个月,配置液体170 000袋,无一例静脉输液反应,同时减少了不合理的用药现象,降低了医疗成本,加强了对护士的职业保护.结论:严格对人员和制度管理可以保障PIVAS的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