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颅脑损伤是高原地区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由于受高原严寒低氧、低气压等恶劣环境影响,患者病情危重,病程进展快,以致高原颅脑损伤致残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平原地区。已有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颅脑损伤后表达水平增高,且与损伤程度成正比,并加重颅脑损伤。  相似文献   

2.
预适应是指预先给予机体某种刺激诱使机体产生对该刺激的耐受性或适应性,1996年Wada等发现高压氧预适应对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利用大鼠高原颅脑损伤(TBI)模型,观察高压氧预适应对高原TBI大鼠神经功能、局部脑血流(rCBF)、局部脑组织氧分压(PbtOz)和脑组织病理形态的的影响,探讨高压氧(HBO)预适应对高原TBI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高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特点与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以来收治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伤情特点、治疗特点、手术方式及预后等。结果恢复良好24例,轻度残疾16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3例。结论高原重型颅脑损伤有不同于平原地区的特点,高原缺氧是影响其救治与预后的关键。分秒必争的早期手术、充分有效的给氧与抗高原脑水肿治疗是影响康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是常见的神经外科急症。在高原地区由于受到低温、低氧、低气压等特殊环境影响,颅脑损伤后病情往往发展更加迅速。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病情也随之加重。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颅脑损伤后表达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后脑内中性粒细胞浸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大鼠颅脑损伤后脑内中性粒细胞聚集、浸润的时间过程,并探讨与继发性脑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进的Feeney法复制大鼠颅脑损伤模型,将3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致伤组和致伤组,致伤组于伤后7个不同时相点断头、取脑,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测定和HE染色。结果 致伤组大鼠脑组织MPO活性表达从伤后3小时开始出现,伤后12~48小时达到高峰,但伤后72小时开始下降,伤后7天降至假致伤组水平。随着中性粒细胞的出现、聚集及浸润,此现象逐渐明显,损伤灶脑组织病理改变加重。结论 颅脑损伤后脑内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和浸润是颅脑损伤后脑内炎症反应的主要表现,其在继发性脑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高压氧预适应对大鼠高原颅脑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预适应对高原颅脑损伤(TBI)大鼠行为学、局部脑血流(rCBF)、局部脑组织氧分压(PbtiO2)和脑含水量的影响,探讨高压氧预适应对高原颅脑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平原组、高原组和高压氧预适应组,各组按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造成TBI模型,采用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Moor DRT4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LDF)和LICOX CMP组织氧分压监测仪分别监测伤区rCBF和PbtiO2变化。结果:伤后24h高原组较平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升,rCBF和PbtiO2下降,脑组织含水量增加,高压氧预适应组较高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P〈0.05),rCBF和PbtiO2升高(P〈0.05和P〈0.05),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1)。结论:高压氧预适应对高原颅脑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使rCBF和PbtiO2升高,脑组织水肿程度减轻。神经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抑制剂西维来司钠对缺血再灌注造成的星形胶质细胞损伤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用缺氧复氧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乳酸脱氢酶(LDH)试剂盒,AQP4蛋白表达等方法检测。结果西维来司纳药物干预组与缺血组、缺血 中性粒细胞损伤组比较,离体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程度有明显的改善,并在1×10-8~1×10-6mol·L-1的浓度之间存在量效关系。结论NE抑制剂西维来司纳在星形胶质细胞缺血性损伤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旭萍 《高原医学杂志》2005,15(3):F0004-F0004
研究证实丹参(Salviamihiorrkiza,SM)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本文采用缺血再灌注(Ischemic Reperfusion,IR)模型,探讨丹参(SM)对大鼠缺血再灌注(1R)肝细胞凋亡和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为临床进一步开展抗1R损伤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作者选取体重(180—230)g的SD大鼠20只,随机将动物高原实验组和平原对照组,然后再将其分为分成2组,  相似文献   

9.
预处理对高原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丹参、地塞米松、L -精氨酸、维拉帕米在肝脏缺血预处理 (IPC)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在原位灌流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 ,经尾静脉注射丹参、地塞米松、L -精氨酸和维拉帕米 ,检测上述药物在IPC中的疗效 ;结果 :药物预处理组与对照组比较 ,药物预处理可阻止血清谷丙转氨酶 (ALT ,U/L) 1 3 7.7± 1 5.6、1 4 2 .6± 1 5.9、1 4 6.3±1 3 .7、1 4 2 .8± 1 5.7与 1 74.7± 2 3 .9;谷草转氨酶 ( (AST ,U/L) 2 63 .1± 2 3 .5、2 56.8± 2 8.7、2 72 .5± 2 2 .5、3 2 9.3± 3 6.5与 3 40 .2± 3 8.3 ;乳酸脱氢酶 (LDH ,U/L) 1 2 0 6± 1 3 7、1 2 96±1 1 8、1 2 2 0± 1 2 7、1 2 76± 1 2 3与 2 568± 1 53及脂质过氧化物 (MDA ,mmol/L) 2 9.7± 5.4、2 7.6± 4.5、2 7.8± 4.7、2 7.6± 5.7与 3 8.7± 7.6水平升高 (P <0 .0 1 ) ;而使超氧化歧化酶(SOD ,mu/L) 95.1± 1 0 .2、92 .4± 1 1 .4、92 .4± 1 0 .5、95.3± 1 0 .8与 73 .7± 5.4;一氧化氮(NO ,mmol/L) 81 .5± 7.9、86.4± 9.4、88.3± 9.6、76.3± 8.6与 64.2± 6.8保持在较高水平 (P <0 .0 1 ) ;药物预处理组肝脏病理改变程度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 ,但维拉帕米不如丹参、地塞米松、L -精氨酸的疗效 (P <0 .0 5) ;结论 :药物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高原环境下大鼠液压脑损伤后微循环的改变及vWF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成年健康SD雄性大鼠100只,以侧位液压冲击法建立平原和高原环境下大鼠脑损伤模型,应用光镜、墨汁灌注、ELISA方法,观察大鼠脑损伤后不同时间点脑微血管变化及vWF表达。结果:高原组外伤后脑水肿较平原组出现时间早,且同一时相有差异,高原组毛细血管损伤更严重。血清中vWF含量均明显增加,24h达顶峰。结论:高原环境下可加重颅脑损伤后微循环的破坏,引起早期脑缺氧、缺血。  相似文献   

11.
高原地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患者经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藏军区总院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167例经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的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去骨瓣减压手术相关并发症的类型和发生率以及相关临床因素.结果 35例(21.0%)减压术后6个月内死亡.78例(46.7%)发生去骨瓣减压术相关并发症,其中39例(23.4%)出现≥2种并发症.在术后并发症中,脑膨出的发生率最高(26.9%),其次是硬膜下积液(25.1%).入院GCS评分低和年龄高与并发症的发生相关.结论 高原地区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最常见的相关并发症为脑膨出和硬膜下积液.术者应考虑GCS评分和年龄等危险因素,预防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并发症,改善高原地区颅脑损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模拟高原条件下大鼠开放性颅脑创伤的动物模型,研究其伤情特点。方法用动物低压氧舱模拟高原,民用射钉枪射击大鼠建立开放性颅脑创伤模型,观察该模型动物行为学、病理学、脑含水量、血脑屏障开放程度和脑组织氧分压等,分析总结高原开放性颅脑创伤伤情特点。结果本实验中制备的开放性颅脑创伤动物模型伤情稳定,可重复性好;高原致伤组与平原致伤组均存在:(1)神经元细胞核、尼氏体和细胞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缺血性改变;(2)伊文思蓝荧光染料示踪血脑屏障通透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血脑屏障开放;(3)存在不同程度脑水肿;(4)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高原致伤组伤情更重,持续时间更长。结论本实验动物模型可模拟高原条件下大鼠低能低速投射物所致的开放性颅脑创伤;高原致伤组与平原致伤组比较,损伤程度更重.持续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重型颅脑伤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病特征及规律。方法 研究重型颅脑伤符合SIRS诊断标准两项以上,并对符合庐山(95)、Marshall(95)MODS评分分级诊断标准的病例进行粗筛,选择其中资料比较完整,原发损伤以颅脑伤为主的29例为研究对象。动态观察伤后各脏器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对死亡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高海拔地区急性重型颅脑伤合并MODS诊断治疗有差异。结论 对高海拔地区颅脑伤并发MODS诊断标准、治疗措施应与平原地区有所区别,不能沿袭同一标准。  相似文献   

14.
雷志恒 《武警医学》2018,29(5):483-486
 目的 探讨控制性减压术对颅脑外伤患者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03至2017-03医院收治的颅脑外伤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控压组和标压组,每组50例,标压组给予标准减压术治疗,控压组给予控制性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白介素-6(IL-6)、缺血修饰蛋白(IMA)、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治疗疗效、并发症、死亡等情况。结果 控压组和标压组术后血清IL-6、IMA、NSE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控压组术后血清IL-6、IMA、NSE水平明显低于标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压组治疗有效率(96.0%)明显高于标压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压组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低于标压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4.0% vs 8.0%,P>0.05)。结论 控制性减压术可有效改善颅脑外伤患者脑氧摄取能力,减少再灌注损伤和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何海燕  王亚玲 《创伤外科杂志》2020,(3):239-240,F0003
本文从颅脑交通伤院前急救评估、专科护理评估和专科护理处置重点3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如何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如何通过管理呼吸、液体、颅内压、脑灌注压等维持颅脑交通伤患者大脑氧气供需平衡,防止和减少继发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周坤  高温杰  李宏 《武警医学》2020,31(10):888-892
 目的 探讨富马酸氯马斯汀(clemastine fumarate, CLE)对大鼠高原缺氧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高原缺氧肺损伤组(HH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XM组)、氯马斯汀治疗组(CLE组),每组10只。将HH组、DXM组和 CLE组以低压低氧模式放入动物实验舱,DXM组入舱前1 h开始每6 h肌注2 mg/kg DXM,CLE组入舱前2 h按0.9 mg/kg肌注CLE,入舱10 h后按0.9 mg/kg追加一次用药,完成造模。立即处死大鼠,测肺组织湿/干重比(W/D);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PCR检测肺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oll样受体4(TLR4)和核因子κB(NF-κB)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IL-1β、TNF-α、TLR4和NF-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HH组、DXM组、CLE组肺组织W/D比值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中IL-1β、TNF-α、TLR4、NF-κB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HH组比较,DXM组和CLE组肺组织W/D比值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中IL-1β、TNF-α、TLR4、NF-κB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富马酸氯马斯汀可以减轻大鼠高原缺氧肺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7.
杨斌  陈海龙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4):765-769,1004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急性肺损伤(SAP-ALI)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n=18)、SAP-ALI组(n=22)、NE处理组(n=20)。ELISA法测定血清NE、TNF-α、IL-1β含量,RT-PCR法检测肺组织中NE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NE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的NE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肺和胰腺组织湿/干质量比和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NE处理组肺组织、BALF和血清NE含量均较假手术组和SAP-ALI组大鼠明显增加(P<0.05或P<0.01),血清TNF-α、IL-1β含量也明显增加(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的大量激活及其NE、TNF-α、IL-1β的过度释放参与了SAP-ALI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严重多发性创伤有效可靠的救治方法,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GCS 3~8分重型颅脑损伤并严重多发性创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71例,恢复良好28例(39.4%)、中残11例(15.5%)、重残15例(21.1%)、植物生存1例(1.4%)、死亡16例(22.5%)。结论迅速查明伤情,早期诊断,妥善处理合并伤,迅速解除脑受压,多科室良好的协作,早期维持患者生命体征,是成功救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原冲击伤的伤情特点.方法 成年SD大鼠130只,雌雄各半,分别暴露于环境压力53.99、61.33、65.60、96.60kPa,然后用BST-1型生物激波管致伤,各组驱动段压力均为3.8MPa.观察现场至伤后6小时动物存活情况和大体形态学改变.结果 随环境气压降低,冲击波引起的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肺损伤程度明显加重.伤后6小时,53.99、61.33、65.60、96.60kPa暴露组的死亡率分别为40%、16.67%、0、0.肺出血和肺水肿的程度随环境气压降低而明显加重,平均肺体指数分别为1.17%、1.08%、0.92%、0.71%.结论 高原环境可降低动物对冲击波的耐受性,高原冲击伤的死亡率和肺损伤程度较低海拔地区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