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以来,沈阳市出血热呈高发趋势,为掌握其流行情况,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现对沈阳市和平区2000~2005年出血热疫情进行统计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闫莉  唐岩 《职业与健康》2007,23(1):58-58
从1975年起,沈阳市新城子区每年都有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发生。我们对新城子区2005年的出血热疫情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引起的以鼠类携带和传播的乙类急性传染病,是本市重点传染病之一。为了解本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情况,掌握其流行特征,切实控制疫情,笔者针对本市2000—2007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汶上县1981~1990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山东省汶上县卫生防疫站(272501)何敬志,何庆循,蔡高岩,何树军为了解流行性出血热(简称EHF)在我县的疫情分布,探讨其流行规律,特将我县1981~1990年EHF流行病学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结...  相似文献   

5.
南汇县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分析徐庭昌,朱有才本文对南汇县卫生防疫站1981~1993年13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探讨南汇县开展春、秋两季室内、宅周、农田同步突击灭鼠等疫点处理工作和对EHF患者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等综合性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沈北新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探讨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2004--2013年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167例,年均发病率为5.45/10万,2005年发病率最高为14.06/10万;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农民多发;病例主要集中在4~6月份及12月份。结论疫情监测和灭鼠并重、健康教育与疫苗接种并重是当前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病例在辽源市不断发生,到2005年疫情不断扩大。为掌握本市流行性出血热上升原因、控制发病率提供科学的相关措施,笔于2005年9月对本市流行性出血热上升原因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6年哈尔滨市阿城区HFRS病例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年哈尔滨市阿城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2006年阿城区流行性出血热病例个案调查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年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例46例,发病率6.77/10万;发病高峰时点为5月5日,高峰时区为3月5日~7月12日;病例分布于15个乡镇及3个社区;患者主要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占78.26%(36/46).[结论]2006年阿城区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呈高发趋势,应采取以灭鼠、防鼠和出血热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东海县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东海县2005-2014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东海县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14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3/10万,共报告死亡病例3例,年均死亡报告率0.0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张湾乡、平明镇、白塔镇、黄川镇4个乡镇,2005-2014年共报告病例72例(占50.0%);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为3.11∶1;发病年龄集中在30~59岁(占68.1%),以农民为主(占86.8%),发病时间集中在10-12月(占68.8%)。结论针对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应采取科学灭鼠、防治知识宣传、预防接种、早诊断、早治疗等干预措施,开展疫情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流行性出血热在台安县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已成为我县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点工作.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该病在平原地区的流行特征,以便卓有成效地加以防治,我们对台安县1994~2003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近10年来扶风县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判断疾病发展的态势,以制定切合实际的控制疫情措施。方法疫情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1999~2008年流行性出血热个案卡的信息和1999~2008年年度疫情汇编。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和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扶风县1999~2008年出血热疫情资料予以分析。结果 1999~2008年间全县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病例813例,2002年发病率最高,为39.02/10万,之后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疫情呈散发状态,波及全县15个乡镇,以召公镇发病为最多(占20.05%);10~12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总发病人数的58.7%;男性发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比为3:1;在总发病人数中农民占84.6%,发病年龄集中分布在25~55岁,占总发病人数的67.16%。结论扶风县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有季节高峰,并与环境、职业等因素有关,应做好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卫辉市1983~2005年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卫辉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卫辉市1983~2005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983~2005年全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535例,年均发病率为7.42/10万。10~50岁为高发年龄,占发病总数的92.52%;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5.91%;全年均有发病,以3~6月为发病高峰,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9.81%。健康人群存在隐性感染情况。结论卫辉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春季灭鼠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山东省1963~2005年部分法定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防病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山东省1963~2005年19种乙类急性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世纪60年代,山东省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疟疾、流感、麻疹、痢疾、流脑;90年代后,山东省传染病发病率急剧下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2000年~2005年,发病率居前5位的是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麻疹、伤寒、猩红热。[结论]山东省乙类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大多数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灌云县流行性出血热发病规律,探讨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切实可行的流行性出血热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 2005-2009年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204例,年均发病率3.82/10万,2009年发病率最高为5.02/10万。发病人群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农民多发,病例主要集中于10月至次年1月。结论疫情监测和健康教育并举,灭鼠与疫苗接种并重是当前预防控制流行性出血热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2005-2010年宁波市流行性出血热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近年来宁波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概况及流行规律,为加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宁波市2005-2010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数据及宁海县流行性出血热监测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宁波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951例,年均发病率为2.45/10万。存在两个发病高峰,发病主要以成人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发病率比为3.40∶1,职业主要以农民和民工为主。宁波市中南部地区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地区,鄞州区、象山县、奉化市、宁海县各年度发病数和发病率均位居宁波市前4位。宁海县监测点鼠密度为1.66%,室内高于室外,褐家鼠、黄胸鼠为优势鼠种。结论:近年来宁波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中南部4个高发地区,应进一步加强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吴惠颖  戴路露 《职业与健康》2013,(22):2982-2983,2987
目的了解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促发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降低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分别为285、240、300、438和218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3.3013/10万;全区12个街道均有病例发生,其中浑河湾、南湖街道发病率较高;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5月、12—1月为流行性腮腺炎高发季节;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24岁。结论沈阳市和平区需进一步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监测,提高防控意识,积极开展流行性腮腺炎的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乡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为防治疾病提出建议和对策。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新乡市2005-2013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流行性出血热疫情资料进行分析,并采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全市共报告流行性出血热病例120例,13个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长垣县、封邱县、红旗区、卫辉市和原阳县等5个县区,其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2.50%。发病季节以10~11月最多,占全年发病数的33.33%。发病年龄集中在20~45岁,占全部病例的63.33%,男性多于女性,职业以农民、学生、工人为主。结论 2005-2013年新乡市流行性出血热疫情维持在较低水平,但近年有上升趋势,流行因素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陕西省加大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县疫苗投入后,西安市长安区对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2010—2014年西安市长安区的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和监测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陕西省加大高发区县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投入后,西安市长安区的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病死率明显下降,发病率由2010年的43.19/10万下降至2014年的5.19/10万,2010年HFRS死亡12例,病死率为2.4%;2014年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出血热疫苗接种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吴淑勤 《职业与健康》2007,23(16):1424-1425
目的了解天津市北辰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发病和流行的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997—2005年天津市北辰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情况和流行特点及流行趋势。结果1997—2005年全区共发生流行性出血热84例,呈散发状态,疫情波及全区13个乡镇街,3—5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集中分布在20~49岁,男性高于女性。居住环境经常有鼠活动,经常在外就餐和从事粮食等食物加工、贩卖等是出血热流行的危险因素。结论出血热发病有季节高峰、并与职业和环境有关,发病与鼠带毒指数相关联,灭鼠是控制出血热流行的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出血热是我市主要传染病之一,现将我市1975~2000年流行性出血热(以下简称EHF)进行疫情动态分析,以探讨发病与流行,流行年度、流行分期及有关流行规律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