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常用的抗高血压药有六大类,包括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α-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2.
ACE与AT1R基因多态性及其相互作用对心衰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 Ⅱ type 1 receptor.ATlR)基因多态性及其相互作用对未行心脏移植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良敏  梁芸 《四川医学》2023,44(7):748-751
目的 调查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的基本资料及药物治疗的现状,探讨心衰药物对于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5月就诊于我院并住院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础资料及住院期间的一般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心衰药物对慢性心衰患者的射血分数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206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以男性居多(57.3%),主要病史为高血压(78.2%)、冠心病 (51.5%)和糖尿病(38.8%),住院期间心衰患者主要治疗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 NI(57.3%),利尿剂(75.7%),β受体阻滞剂(68.0%)等;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出醛固酮拮抗剂和利尿剂的使用也是和患者主观症状(NYHA分级)呈正相关(P<0.05),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NI则和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10),钙通道阻滞剂与射血分数呈正相关(P=0.002)。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N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临床上治疗慢性心衰的常用药物;醛固酮拮抗剂和利尿剂对改善心衰患者症状有一定意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NI能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  相似文献   

4.
常用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包括噻嗪类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s)、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和α受体阻滞剂.  相似文献   

5.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rennin- angiotensin system)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调节血压﹑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以及血管内皮发育,其水平受遗传因素影响.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血浆ACE水平密切相关,因而对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容易发生心血管事件。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和高血压最佳治疗(H OT)研究的结果提示维持较低的血压水平对这部分患者具有更好的心血管疾病预防作用。大多数针对降压药物的对比研究结果均显示不同药物之间的差异很小。临床研究的证据提示,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滞剂(CCBs)、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能够有效降低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最大的降压药物对比研究,即抗高血压降血脂治疗预防心脏病发作(ALLH AT)研究显示,与CCB和ACE抑制剂相比,利尿剂具有更…  相似文献   

7.
刘建  贺红焰  李友芸 《医学综述》2005,11(2):118-120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将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的关键酶.该酶的基因位于17号染色体,Rigit等于1990年发现其16内含子存在插入/缺失(I/D)多态性,人群中共存在三种基因型,即纯合子插入型(Ⅱ型)、纯合子缺失型(DD型)、杂合子插入/缺失型(ID型).ACE基因的这种多态性决定血浆和细胞ACE水平,依次为DD型>ID型>Ⅱ型.之后,各国学者对ACE基因I/D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DN)、高血压病及其他肾脏疾病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现仅就近年来该基因多态性与非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血清ACE和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关系。方法应用PCR技术测定518例高血压患者的ACE基因型,并测定其ACE、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 II、ID、DD型患者血浆ACE浓度分别为33.84±15.99 U/L、41.1±16.8 U/L、50.34±18.92U/L,三种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在三种基因型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CE基因多态性与血浆ACE浓度相关,而血浆血管紧张素Ⅱ浓度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目前WHO推荐用于抗高血压治疗的一线药物共分6大类:利尿剂、β1-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α-受体阻滞剂[1]。下面介绍常用6大类抗高血压药的合理选用。1降压药物的作用特点1.1利尿药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保钾利尿剂三类。近期ALIHAT发表的结果再次证实价格低廉的利尿剂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的地位。但其长期应用会导致不良反应,如电解质紊乱、糖代谢及脂代谢异常及所谓“心脏毒性作用”。长期使用,要…  相似文献   

10.
AC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CE的主要功能是在血浆及内皮细胞表面催化无活性的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转变为有缩血管及刺激醛固酮分泌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因此ACE是RAS的关键酶.了解AC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将对这些疾病的诊治和早期预防起到帮助作用.近几年研究表明机体ACE水平受遗传控制即受控于ACE基因,而且发现ACE遗传变异与体内某些系统间疾病的发生有关联.本文就近几年的ACE基因多态性与疾病发生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高血压具有患病率高、血压波动大、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高,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等特点,是高血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有六大类: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及α受体阻滞剂,这六大类除α受体阻滞剂外均可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一线治疗.……  相似文献   

12.
ACE基因I/D多态性与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关键酶,其基因I/D多态性在不同种族、不同民族等正常人群中分布存在差异,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易感性、严重性、药物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现就近年来关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飞行员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和血管紧张素受体1(ATR1)基因A1166C多态性情况,探讨三种基因多态性与飞行员耐力可能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产物酶切技术检测253例飞行员和236例健康对照者的三种基因多态性。结果:飞行员组ACE Ⅱ基因型(45.06%)和Ⅰ等位基因频率(0.67)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31.36%和0.52),而AGT和ATR1基因多态性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ACE Ⅰ基因有可能在飞行员的飞行耐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其他     
031016双胎反向灌注综合征一例/乔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一2003,20(1)一4031017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和血管紧张素11型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发病的关系/尚 涛…//中华妇产科杂志一2003,38(2)一102一103 对90例妊高征患者(妊高征组)及同期%例引产、早产、胎膜早破的孕妇(对照组)进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及血管紧张素Hl型受体(AT,R)基因检测。结果:妊高征组以DD型、ID型及AC型为主(P<0.01);ACE各基因型间,除水肿外,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AT:R各基因型间,除舒张压外,差异均无显著性(P>05);轻、中、重度妊高征表型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及ACE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mRNA表达与抗高血压药物降压效应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单盲设计,入选9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氯沙坦(Losartam)、赖诺普利(Lisinoprtl)及尼索地平(Nisodrpine),并测定患者ACE基因插入(I)/缺失(D)、AGT基因M235T多态及ACE、AT1 基因mRNA表达。结果①AT1 mRNA表达基础值在AGT基因MT及TT基因型明显高于MM型,而MT与TT型间无差异;②三种抗高血压药物在显著降低血压同时,也明显降低AT1 mRNA表达;③氯沙坦及赖诺普利降低ACEmRNA表达,且与舒张期血压(DBP)差值呈正相关,而尼索地平反使ACEmRNA表达升高,与DBP差值负相关。结论依据AT1 mRNA表达基础水平增高且同时为AGTT等位基因者或ACEmRNA表达基础高水平者均可优选作用于肾素系(RAS)的ACEI或AT1拮抗剂;而ACEmRNA表达基础低水平者则选择钙通道拮抗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I/D)基因多态性与雷米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病例选择:选择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AS患者,排除明显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疾病、严重感染或肝肾疾病、恶性肿瘤、影响随访、半年内有1个月以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用药史以及对ACEI过敏患者。样本量估计及分组:随机将患者分为ACEI组(雷米普利5mg,治疗组)99例和对照组(不用ACEI和ARB治疗)21例,其中ACEI组按ACE(I/D)基因型分为DD、ID、II组,每组保证最少20例。药物治疗方案:雷米普利2.5mg开始逐渐加至5mg,疗程至少3个月。收集所有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相关指标作为基线指标。PCR检测ACE(I/D)单核苷酸多态性的频率。ELISA法定量检测治疗前后入选患者hsCRP水平的变化。随访3个月。协方差分析ACE基因DD、ID、II三种基因型患者治疗后hsCRP水平。结果与结论 雷米普利5mg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AS患者3个月可降低患者hsCRP水平,按ACE(I/D)基因型分型DD、ID、II三组患者之间治疗后hsCRP水平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肾素系基因多态及表达与抗高血压药物降压效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及ACE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mRNA表达与抗高血压药物降压效应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单盲设计,入选9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氯沙坦(Losartam)、赖诺普利(Lisinoprtl)及尼索地平(Nisodrpine),并测定患者ACE基因插入(I)/缺失(D)、AGT基因M235T多态及ACE、AT1基因mRNA表达。结果 ①AT1 mRNA表达基础值在AGT基因MT及TT基因型明显高于MM型,而MT与TT型间无差异;②三种抗高血压药物在显著降低血压同时,也明显降低AT1 mRNA表达;③氯沙坦及赖诺普利降低ACE mRNA表达,且与舒张期(DBP) 值呈正相关,而尼索地平反使ACE mRNA表达升高,与DBP差值负相关。结论 依据AT1 mRNA表达基础水平增高且同时为AGTT等位基因者或ACE mRNA表达基础高水平者均可优选作用于肾素系(RAS)的ACEI或AT1拮抗剂;而ACE mRNA表达基础低水平者则选择钙通道拮抗剂。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常用的降压药主要有六类,分别为: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ACE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α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在某些地区,利血平和甲基多巴也较为常用。目前尚无可靠证据证明不同种类药物之间降压效果存在实质性差异。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 ,逆转高血压心脏 (特别是心肌肥厚 )和血管不良重构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目标。 WHO/ ISH推荐的一线抗高血压药物为利尿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通道阻滞剂 (Ca A )、α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 (Ang )受体拮抗剂等六大类。本文旨在比较 ACEI(包括AT 拮抗剂 )与其他四大类降压药物的作用特点 ,从而确定ACEI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位置。1  ACEI的药理作用1.1 治疗高血压ACEI的降压作用涉及多种机制 :1抑制循环内及组织内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2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及血管紧张素原 (AGT)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RFLP技术检测 3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正常对照组 189名健康受试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第 16内含子I/D多态性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第二外显子M2 35T多态。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病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和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ACE DD +AGT TT基因型频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和血管紧张素对抗基因在部分原发性高血压发生中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