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生于肺动脉干及其分支的动脉瘤罕见,我院遇1例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多发性中央性肺动脉瘤病例,经血管造影和手术证实,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探讨腹部巨大肿块的CT定性诊断及定位诊断。方法:回顾分析73例腹部巨大肿块CT征象。结果:囊性病变18例,实质性病变40例,含脂肪的病变15例;腹膜前占位性病变30例,腹膜后占位性病变43例。结论:CT检查是对腹部巨大肿块作定位、定性诊断重要的必不可少影像学手段。  相似文献   

3.
患者 男 ,3 2岁。胸闷、咳嗽伴低热 10天。胸片示 :左下肺野均匀一致高密度影 ,上缘清楚 ,初诊左侧胸腔积液。CT检查 :示左侧胸腔内一卵圆形高密度影 ,约 6.0cm× 7.2cm大小 ,周边有环形壁包裹 ,其内密度均匀 ,CT值约 2 0HU。CT诊断 :左侧肺良性占位 (附图 )。手术探查 :开胸术中见胸腔内一巨大软组织肿物 ,边缘光滑 ,有蒂与纵隔相连。术后病理诊断 :纵隔神经鞘瘤。讨论 后纵隔神经鞘瘤较常见。一般CT诊断不难 ,表现为脊柱旁圆形软组织影 ,密度均匀。本例肿瘤巨大 ,自纵隔向外生长 ,占据胸腔大部 ,将左肺挤压向上 ,所以在C…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1岁,因“头痛,间歇性低热”3个月入院。病史:半年前从3m高处摔下,左头部着地,当时CT平扫示:左颞、顶骨骨折,有小骨片嵌插,治疗后恢复良好,3个月前,出现头痛并渐加重,伴呕吐,间歇性低热,多次治疗症状无改善。入院体检:体温38.1℃,意识模糊,左侧肢体肌力下降,眼底视乳头肿胀,边界不清。CT示:左额、颞、顶区一巨大占位性病变,肿块边界清楚,内缘光滑,内呈不均匀低密度影,  相似文献   

5.
前胸壁神经鞘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8岁。体检发现右纵隔肿块,无胸痛、咳嗽、发热。X线胸片:右下纵隔近膈面可见一软组织肿块,边缘清晰,考虑前纵隔肿瘤。CT平扫:右侧心膈角旁可见一巨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CT值25~70HU,边缘较清,大小8.1cm×6.5cm×8.0cm。肿块与心包分界清晰,向后推移肺组织(图1),紧贴胸壁,可见一乳头状结节影突入胸壁皮下脂肪层,肋骨未见破坏。邻近胸膜不肥厚,无胸水,纵隔居中,未见肿大淋巴结。增强扫描:肿块不均匀轻度强化,密度低于肌肉,中心可见更低密度区(图2)。CT意见:右心膈角旁软组织肿块(考虑来源于前胸壁),神经源性肿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6.
颅内发生在筛前动脉的动脉瘤非常罕见 ,笔者报告 1例如下。患者 男 ,6 4岁 ,因头晕 2周入院。患者于 2周前无诱因出现头晕伴前额胀痛 ,休息后不缓解 ,近 1周出现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血压 :180 / 130mmHg(1kPa =7 5mmHg) ,给予降压治疗后 ,症状稍缓解。神经系统检查 :言语流利 ,视力正常 ,眼底未见异常 ,瞳孔等大 ,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Ⅴ级 ,无不自主运动。生理反射存在 ,无病理反射。CT及MRI表现 :CT显示右额极椭圆形高密度影 ,CT值 5 6HU ,轮廓清晰 ,约为 1 9cm× 1 8cm× 2 7cm大小 ,周围无水肿 ,其内…  相似文献   

7.
患者 女,13岁.发现左乳腺肿块1年,渐进性增大,近1个月增大迅速,无畏寒、发热,遂入院治疗.体检:左乳腺明显增大,可触及一巨大肿块,大小约11 cm×10 cm×8 cm,质硬,活动度可,无触痛及压痛.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相似文献   

8.
患者 女 ,6 5岁。发现腹部包块 4年多。查体 :左上腹局限性隆起 ,有搏动 ,左上腹扪及一约 12cm× 10cm大小包块 ,质中偏硬 ,境界尚清 ,活动度不大 ,局部轻压痛 ,可闻及血管杂音。既往史 :患者 5年前曾有“左上腹外伤”病史 ,当时B超检查示 :脾脏旁有小团块影 ,予保守治疗后好转。CT表现 :左中上腹靠左侧有一巨大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大小约 12cm× 11cm× 10cm ,病灶包膜光整 ,大部分包膜已壳状钙化 ,瘤体大部分密度均匀 ,唯其前部有一椭圆形钙化 ,钙化灶附近密度较低 ,其CT值约 35HU ,大部分瘤体CT值为5 0HU。病灶对周…  相似文献   

9.
动脉导管未闭并左肺动脉缺如误诊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 ,女 ,2 5岁。患者出生后易“感冒” ,发育差 ,无发紫、蹲踞。查体 :心率 12 0次 /min ,律齐 ;血压 :左上肢10 5 / 5 0mmHg、右上肢 110 / 6 0mmHg、左下肢 180 / 6 0mmHg、右下肢 180 / 5 5mmHg ,胸骨左缘Ⅱ~Ⅲ肋间可触及双期震颤 ,听诊闻及连续性机械样杂音 ,P2 亢进 ,股动脉闻及枪击音。心电图 :大致正常 ;X线示 :两肺血多 ,主动脉结宽 ,漏斗征 (+) ,肺动脉段突出 ,左心室增大 ,心胸比例 0 6 1。超声示 :左房、左室及右室内径扩大 ,主肺动脉增宽 ,内径达 2 3mm ,左肺动脉与降主动脉间可探及一宽约 4mm ,…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27岁.因右眼突出6个月入院.体检:右眼球突出,右眼视野30°~60°上方缺损.CT示右前颅窝底见大小约3.5 cm×4.6 cm的占位性病变,其内呈低密度伴散在性点状高密度影,周边为膨胀性改变的骨样结构,外壁较光整,内壁欠光整(图1),骨窗显示瘤巢周围骨质增生硬化(图2).右眼眶上壁受压下移致上眼肌及视神经移位.CT诊断:右前颅窝底良性囊性占位性病变.  相似文献   

11.
孙振平   《放射学实践》2009,24(1):50-50
病历资料 患者,男,46岁,感胸闷不适渐重一周来诊。经胸部透视可见右肺中上野密度一致性透亮度减低,气管及上腔静脉无受压,纵隔无移位,诊断: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CT平扫:右肺上叶巨大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物阴影,最大经线10.95cm×10.89cm,其内呈多个分格状,高密度区CT值49.1HU,低密度区21.8HU。肿物边缘锐利,右中上纵隔略受压,纵隔间脂肪线存在,邻近骨质无破坏及受压征象,邻近肺组织未见充气不良及不张征象(图1a~c)。诊断:右上纵隔肿瘤;  相似文献   

12.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右肺动脉缺如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岁10个月。因有轻微活动后心率显著加快、气促,反复肺部感染入院;体格检查:发育尚可,无紫绀,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音;心律齐,肺动脉瓣区明显连续性杂音;胸部X线:左肺纹理增多;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脏超声:动脉导管未闭(PDA),右室稍扩大;心血管造影:PDA=18mm×6mm,降主动脉———左肺动脉(图1,主动脉造影);右肺动脉未显影,提示右肺动脉缺如(absence ofright pulmonary artery APA),左肺动脉发育正常(图2,右室造影,导管经PDA至左肺动脉再进入右心室);肺动脉压84/36/57mmHg,左、右肺静脉发育可。遂予以PDA试封堵,用…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21岁,因胸痛10余天就诊,CT检查示纵隔占位性病变,性质待查.患者胸骨后疼痛,咳嗽、少痰,痰中偶有血丝,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 ℃,易出汗.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13.0×10^9/L,中性粒细胞86%.  相似文献   

14.
方宏洋  郑伟 《放射学实践》2005,20(9):808-808
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外院CT平扫及B超示肝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即来我院要求行CT增强扫描。采用Siemens欢悦单排螺旋CT机,扫描层厚及层距为8mm。高压注射器为美国Medrad Vistron。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00mg I/ml),总剂量为75ml,注射流率3ml/s,扫描延迟时间为23s。行第1次增强扫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 ,5 2岁。无明显诱因发现右颈部包块伴胸闷15年。查体 :右颈部一拳头大小质软包块 ,无触痛。胸部正位X线片示 :右肺野呈大片均匀致密影改变 ,仅见右下肺近膈面处有少许含气的肺组织影 ,气管右移 (图 1)。CT平扫及冠、矢状位重建 :纵隔窗示右胸腔巨大低密度肿块与上中纵隔相连 ,气管、支气管被包绕 ,并推压上中纵隔大血管左移 ,气管向右、后移位变形 ,CT值 - 12 0HU ,呈典型脂肪密度 ,其内可见线样和斑点状高密度影钙化 (图 2~ 4 )。病灶延及双侧颈部、气管旁和咽喉旁 ,边缘清晰 ,密度均匀。手术所见 :右胸内见 2 0cm× 2 0cm× …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2 5岁。体检胸透时发现右侧肺门阴影增大 ,无咳嗽、咳痰、胸闷及发热等症状。实验室检查无异常。CT检查 :胸部平扫示右侧肺门部有一蚕豆形肿块影 ,密度尚均匀 ,CT值约 5 7.2HU ,内有小点状钙化 ,肿块最大径约5 .8cm ,边界清晰。增强检查见肿块呈均匀明显强化 ,CT值约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父母身体健康,母亲妊娠期无发热、感染史及接触毒物史,未曾服用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等类药物。妊娠22周、25周及30周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22周、25周时胎儿大血管结构未见明显异常仅显示动脉导管走形迂曲(图1),左心室内见3mm强回声光点;30周时大血管短轴切面及动脉导管弓切面,位于主动脉弓略下方肺动脉分叉  相似文献   

18.
患者 女 ,6 5岁。反复咳嗽、气促 2月余。体检 :右肺叩诊浊音 ,右肺呼吸音消失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X线平片示一巨大密度增高影充满右侧中下胸腔 ,上缘呈弧形隆起 ,外周隐约可见条片状钙化影。右心缘、右肋膈角及膈面均被掩盖。纵隔向左侧移位 (图 1 )。CT平扫示右胸腔内一自纵隔向外生长的巨大双房囊性病灶 ,壁厚并有条片状及弧形钙化灶。病灶约 1 6cm× 1 1cm× 2 1cm大小 ,囊内容物密度不均匀 ,以水样密度为主。纵隔向左侧移位 (图 2 )。手术见来源于纵隔的巨大囊性肿物占据右侧中下胸腔。肿物与周围紧密粘连 ,壁厚约 0 .5cm ,壁内有…  相似文献   

19.
病例资料 患,男,26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伴排尿困难半个月,且逐渐加重入院,体检:下腹部轻压痛,放入导尿管后见有淡红色尿液流出,尿常规检查,尿液呈洗肉水样颜色,镜检示红细胞样视野,CT平扫示膀胱内有一混杂密度灶,呈分层状,病灶形态规则,边缘光整,几乎填满膀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比探讨高海拔同平原地区巨大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特点及其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2011-04至2013-09来自海拔超过3500 m、氧气浓度小于沿海地区1/2的西藏地区巨大PDA患儿73例(高海拔组);同期来自海拔小于2000 m,氧气浓度大于沿海地区1/2的福建等省区巨大PDA患儿28例(低海拔组).使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封堵手术,术后随访3个月超声心动图评价其疗效.对比观察两组间巨大PDA的特点、介入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高海拔组造影结果示PDA最窄处直径(17.0 ±8.3)mm,右心导管测得封堵器肺动脉收缩压(76.8±18.3)mmHg,选择蘑菇伞封堵器直径(26.0 ±9.0)mm;低海拔组造影结果示PDA最窄处直径(13.0±2.4)mm,右心导管测得封堵前肺动脉收缩压(30.87±14.68)mmHg,选择蘑菇伞封堵器直径(23±6)mm.高海拔组患儿介入手术成功率97.26%(2例未成功),低海拔组成功率100%.术后残余分流高海拔组6例,低海拔组4例;高海拔组3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1例外科取伞后症状好转;低海拔组2例发生血小板减少症;无死亡并发症.结论 高海拔地区巨大PDA较多、合并肺动脉高压更重,介入治疗安全、可行;巨大PDA封堵器建议按(PDA最窄处直径×1.5~ PDA最窄处直径×2)选择;介入封堵术后需警惕单纯血小板减少症,封堵后无残余分流是避免并发症、保障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