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肠道淋巴瘤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全部病例均作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并做多平面重建后处理。结果该组病例来源于十二指肠1例,小肠4例,结肠3例,平扫病灶密度较均匀,增强后出现轻至中度强化,5例出现不同程度肠梗阻征象,但未出现肠管完全梗阻,肠管壁增厚明显,厚度约1.8~5cm,5例增厚的肠管周围可见多发增大的淋巴结。结论肠道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肠壁增厚,很少向周围直接浸润,肠壁周围增大淋巴结常见,轻度至中度强化,结合多平面重建,螺旋CT肠道淋巴瘤定位定性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何升校 《江西医药》2009,44(3):269-271
目的探讨螺旋CT充气结肠造影及后处理对肠腔良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比较多层螺旋CT与结肠镜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诊断手段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7例结肠镜检失败、加做结肠充气造影的病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7例病例中,CT发现肠壁肿块导致肠腔狭窄的15例,肠外病变压迫结肠壁的2例。结论多层螺旋CT不仅能发现肿块来自肠壁,对肠外病变的判断明显优于结肠镜;在病变定性上,CT也有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临床证实的41例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多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41例,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呈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以肿块/结节型表现为主16例(39.0%);以团片状阴影表现为主17例(41.5%),其中典型的曲霉菌球有7例(占总数的17%);以类似肺炎表现为主8例(19.5%)。结论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可以作为该病的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4.
多层螺旋CT在小肠肉瘤类肿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春  郭亮  沈海林  胡春洪  张文  陈卫昌  康苏娅 《江苏医药》2006,32(7):664-665,F0005
目的 分析病理证实小肠肉瘤类肿瘤的多层螺旋CT资料,探讨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6例均做CT平扫,32例增强CT扫描。结果 小肠平滑肌肉瘤6例,间质肉瘤11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19例。CT扫描均确诊为原发性小肠肿瘤,定位诊断符合率为100%。平滑肌肉瘤的主要CT表现为腔内或腔内外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间质肉瘤表现为腔外不规则肿块,肿块内有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或溃疡;淋巴瘤表现为肠壁增厚或肠腔内外息肉状肿块。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清楚地显示小肠肉瘤类肿瘤的全貌以及病灶与周围脏器的关系,是主要的定位诊断方法,对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对指导临床治疗和估计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IL)多层螺旋CT(MSCT)的表现,提高对PI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IL的MSCT资料。结果 MSCT均表现为肠壁增厚,6例肠腔表现为动脉瘤样扩张,其余表现为肠腔狭窄。8例肠壁增厚的同时局部伴有软组织肿块形成,1例合并肠梗阻,5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1例累及脾脏。讨论MSCT能更清晰地显示PIL病灶特征和范围,有利于肿瘤的定位,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的CT表现,探讨影像学对其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病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术前均行CT检查。结果15例黏膜相关型淋巴瘤病例,其中小肠黏膜相关型淋巴瘤8例,鼻腔鼻窦黏膜相关型淋巴瘤5例.肺黏膜相关型淋巴瘤2例。小肠黏膜相关型淋巴瘤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扩大;鼻腔黏膜相关型淋巴瘤表现为鼻甲增大、鼻甲骨质虫蚀状破坏,鼻窦骨质破坏以及窦腔内软组织肿块;肺黏膜相关型淋巴瘤表现为同一部位不易消散的、缓慢进展的节段性炎症,炎症区域支气管气像正常。结论黏膜相关性淋巴瘤影像表现特异性不强,但有一些影像表现可提示诊断,有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法(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对肠管及肠系膜血管显示的优势,以及对肠壁血运障碍程度征象(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肠腔扩张积液、肠壁积气、腹腔积液)的显示,明确螺旋CT在对急性肠扭转诊断上的重要作用,这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都有重要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2年6月23例急性肠扭转病例在螺旋CT影像上的特点及病理发展过程,找到急性肠扭转影像在多层螺旋CT上最佳显示方法。本组病例均经手术所证实。结果多层螺旋CT显示肠管及肠系膜血管的“漩涡征”和肠管的“鸟喙征”为急性肠扭转主要特征表现,在“漩涡征”和“鸟喙征”已显示的情况下,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肠腔扩张积液、肠壁积气及腹腔积液的出现是肠壁血运障碍及其严重程度的重要影像依据。其中肠壁增厚、肠系膜水肿最为敏感,也是发生肠壁血运障碍后最早出现的征象。结论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肠扭转的影像诊断和评估扭转肠管的血运情况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法(MPR)及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应用,能大幅提高急性肠扭转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胃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特征,探讨其在鉴别诊断胃淋巴瘤和正确评估患者病情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胃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检查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患者全部于治疗前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经胃镜活检或手术证实为胃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多在胃体和胃窦部位,胃壁呈明显的不均匀增厚,厚度均超过8mm,胃壁侵犯范围均超过胃全周的60%。增强扫描,17例患者病变可见中度均匀强化(强化程度与周围肌肉组织相近),占77.27%;17例患者可见腹腔淋巴结肿大,占72.73%;12例患者有肾门下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占54.55%。结论胃淋巴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较明显的特征性,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些特征,有助于对胃淋巴瘤患者的鉴别诊断和对患者病情的正确评估。对胃淋巴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杨磊 《北方药学》2012,(10):48-49
目的:探讨X线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对小肠Crohn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2007年6月~2012年6月收治小肠Crohn病患者,对其分别给予X线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统计两种检查的影像学表现。结果:25例患者中,X线表现为:黏膜增粗24例,卵石征18例,多节段病变20例,线形溃疡19例,假憩室样改变8例,肿块/脓肿4例,肠腔狭窄16例,瘘管/窦道8例;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表现为:肠壁增厚25例,肠壁分层16例,多节段病变21例,强化增加24例,肠腔狭窄11例,蜂窝织炎18例,窦道/瘘管9例,肠系膜血管增多("梳征")14例,假憩室6例,病变肠管周围纤维脂肪增多9例,多发淋巴结肿19例,脓肿和炎性肿块7例。说明X线造影对黏膜病变敏感,CT诊断对肠壁病变敏感。结论:X线和CT对于病例的检出各有所长,通过X线和多层螺旋CT小肠造影结合应用,更加有利于对小肠Crohn病的正确诊断,能够帮助临床及时发现并发症全面评估病情。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小肠淋巴瘤(SIL)与小肠腺癌(SBA)的多层螺旋CT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近年在我院经多层螺旋CT检查并最终行手术治疗,病理证实为SIL患者17例和SBA患者13例,分别总结二者影像特征,及鉴别征象。结果 SIL与SBA的CT影像表现有交叉现象,但分别经方差分析、χ2检验分析发现,两组患者发病部位、病变范围、形态、密度、增强扫描强化后最高CT值、局部肠管扩张或狭窄情况、全身器官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方面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在SIL与SBA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相对特征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50例急性外伤患者均行X线摄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并行三维重建。结果所选病例X线平片均未显示明显骨折线,CT三维重建,均清楚显示骨折线。结论骨创伤性病变影像诊断中,X线平片是常规检查方法 ,但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存在局限性;CT检查,尤其是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对匿性骨折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平扫在小儿急腹症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2例经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的急腹症患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多层螺旋CT平扫对小儿急腹症诊断的准确性很高,经多层螺旋CT平扫发现病变所在区域,其中查出急腹症临床病因28例,病因诊断符合率为87.5%。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扫描速度快,对病变的原因、部位、性质均有较直观的显示,以其快速、简便、诊断的准确性高而成为小儿急腹症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子兵 《北方药学》2013,(2):110-111
目的:探讨小肠淋巴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淋巴瘤的CT图像资料。结果:CT表现为肠腔扩张的为10例;表现为肠壁增厚,肠腔狭窄的为2例;表现为"夹心面包征"的为3例。结论:小肠淋巴瘤的CT征象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提高小肠淋巴瘤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口服法小肠造影(MSCTE)检查对小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确诊为小肠病变的CTE影像资料,评估患者肠壁异常增厚,肠壁分层(靶征),肠黏膜异常强化,肠腔狭窄,木梳征、肠系膜淋巴结大小和数量及肠外并发症如瘘道、溃疡、脓肿等情况,并进行CTE综合评价。结果 100例患者中未发现异常10例,小肠肿瘤40例,小肠间质瘤20例,其中良性15例、恶性5例,十二指肠腺瘤5例,回肠淋巴瘤10例,回肠系膜淋巴管瘤2例,卵巢癌小肠转移1例,回盲部黏液癌1例,乙状结肠癌并穿孔、脓肿、溃疡1例;炎症性病变或小肠其他病变50例,克隆恩病(CD)16例,溃疡性结肠炎(UC)10例,回肠及肠系膜结核10例,十二指肠球部植物性粪石5例,2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并小肠缺血坏死,7例回肠憩室并脓肿形成。100例患者中外科手术、内镜检查或穿刺活检90例,10例影像检查患者为内镜检查并随访以上证实。结论多层螺旋CT口服法小肠造影检查是诊断小肠病变的重要手段,有着高度的准确性,此项检查提供内镜所不能提供的优势,包括观察黏膜等全层肠壁的结构和肠外并发症病变,也可透过近端肠腔扩张的表现以提示肠道狭窄的部位。  相似文献   

15.
赖智民 《河北医药》2012,34(9):1339-1340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分析.方法 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5月胃间质瘤患者16例,回顾分析多层螺旋CT的影像表现,对病变位置、大小、形态、数量等观察指标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本组16例患者多层螺旋CT扫描体现,肿瘤体直径<5 cm 12例,直径5~10 cm 3例,直径>10 cm 1例;瘤体呈大小不等类圆形肿块;向腔内生长5例,向腔外生长11例;平扫时肿瘤边界清楚11例,边界不清5例;病灶密度不均、内部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囊变坏死15例;增强后扫描实性病灶呈不均匀强化、囊变坏死区不增强;未见淋巴结和周围脏器转移病例;1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本组病例CT诊断结果全部相符.结论 多层螺旋CT在对胃间质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对胃间质瘤的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尹生江  李静  刘由军 《江西医药》2012,47(10):928-929
目的评价普杰二氏综合征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并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普杰二氏综合征的MS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为同一家族成员.5例小肠、±弃肠腔内均地多发大小小一的肿块影。5例中有1例恶变伴小肠套骨,3例有肠梗阻表现,结论MSCT检查是诊断和泞查二氏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肠缺血性肠病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小肠缺血性肠病患者24例,对其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检查结果.结果 经CT检查,24例患者中发生肠壁增厚者20例,分层强化呈靶征者18例,肠壁菲薄、无强化者3例,肠腔扩张、存在积液与积气征象者18例,肠系膜浑浊者19例.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对小肠缺血性肠病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对肠壁病变、肠系膜缺血、肠系膜血管异常进行诊断,对于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系膜破裂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多层螺旋CT在肠系膜破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治疗证实为腹部外伤致肠系膜破裂的患者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总结分析肠系膜破裂的CT表现。结果11例患者中,交通伤8例,高处坠落伤2例,电锯伤1例。cT表现为肠系膜密度增高、浑浊9例,肠系膜血肿7例、腹腔及盆腔积血7例,肠壁增厚5例,伴肠坏死1例,伴肠道穿孔9例,腹腔游离气体6例。结论CT对肠系膜挫裂伤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能迅速准确地诊断肠系膜破裂,弥补常规检查不能发现肠系膜损伤的不足,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急性阑尾炎在16层螺旋CT下的表现和诊断效果。方法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2年6月采用16层CT平扫并手术证实为急性阑尾炎96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急诊病例,无经任何肠道准备。结果采用16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3.75%。结论16层螺旋CT具有平扫快速、敏感性高的特点,对临床疑诊为急性阑尾炎具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是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方便、快捷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肠系膜血管病变螺旋CT的影像特点,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肠系膜血管病变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临床怀疑肠系膜血管病变并经CT及DSA证实为肠系膜血管病变的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CT表现和治疗结果.结论 8例螺旋CT检查提示肠系膜血管病变,均经过手术探查及DSA证实.7例排除血管栓塞病例均经过临床证实非肠系膜血管病变,无漏诊及误诊病例.结论 螺旋CT在肠系膜血管栓塞疾病诊断中敏感性及特异性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