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超声刀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采用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超声刀组,n=38)和传统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n=35)治疗的73例扁桃体良性肿大或慢性扁桃体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超声刀组患者术中单侧平均手术时间、单侧平均出血量、术后出血率和术后平均咽痛时间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超声刀组患者清醒后伤口疼痛程度和10d内伤口疼痛程度都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术后创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疼痛轻等优势,可以作为在扁桃体切除术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超声刀与冷器械对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对比,了解超声刀在扁桃体手术中的优缺点。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5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双侧扁桃体手术的患者的资料,分2组:超声刀组用超声刀手术组,对照组用冷器械手术组,分别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患者疼痛持续时间,伤口白膜形成情况。结果:超声刀组比对照组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伤口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伤口白膜形成较对照组面积大。结论:超声刀是近几年来科技发展的新产物,被广泛用于医学外科领域,超声刀的独特优势给外科手术带来了飞跃性的发展,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但弊端也在术后得到体现,患者术后疼痛时间长,白膜生长时间长,权衡利弊,可以选择性地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 我科自1979年3月至1986年7月共行扁桃体切除术219例,其中发生各种并发症27例(占12.3%)。现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二、性別与年龄本组男性75例(34.2%),女性144例(65.8%)。年龄最小8岁,最大50岁。其中11~30岁179例(81.7%)。二、麻醉与手术方式局部麻醉剥离法211例(96%),表面麻醉挤切法8例(4%)。 相似文献
7.
8.
扁桃体手术是临床耳鼻喉科的常见手术,目的是通过手术摘除病灶扁桃体,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而使之获得痊愈的一个过程。然而扁桃体手术后出血的并发症却是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为提高对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的进一步认识,我科收集2003年1月~2009年12月扁桃体术后出血患者5例,对其出血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16例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 n=58)和对照组( n=58)。实验组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剥离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正常进食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出血情况及悬雍垂水肿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正常饮食时间更早(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1d、3d、5d、7d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继发性出血、悬雍垂水肿发生率比较(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原发性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手术损伤小、时间短、止血方便、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但患者术后出血及悬雍垂水肿发生机会有所增加,应高度重视并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张萍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2,5(5):427-427
扁桃体切除术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 ,此类手术英国多数住院手术 ,而美国和加拿大则常在门诊进行。从患者和家属的利益考虑 ,在门诊手术省时省钱 ,且术后照顾患者方便。但从医院和术者的利益考虑 ,术者不能随时了解患者的术后情况 ,在患者出现并发症时 ,有可能由于患者未能及时来院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不但给术者带来精神压力 ,影响正常工作 ,而且有时会造成医院的经济损失。为探讨门诊行扁桃体手术的安全性 ,对我院门诊进行的 40 2例扁桃体切除术患者进行研究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97年 1月— 2 0 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的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行手术治疗的过程及术后治疗情况。结果全部病例经扁桃体切除术后治愈出院,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扁桃体周围脓肿发作期间行扁桃体切除术能迅速解除患者痛苦,脓肿切开引流和扁桃体切除两次手术一次完成,节省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和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行扁桃体切除术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超声刀组和传统手术组各79例,超声刀组使用超声刀进行扁桃体切除,传统手术组采用剥离圈套术切除扁桃体,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出血以及术后疼痛评分。结果:手术时间超声刀组(21.99±7.30)min,传统手术组(39.90±11.19)min,前者手术时间较后者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超声刀组(3.97±3.36)mL,明显少于传统组(23.90±13.8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继发性出血超声刀组4例,传统组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天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6天超声刀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扁桃体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耗时短、术后疼痛缓解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14.
为观察电脑扁桃体切除术的疗效,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894例适应手术切除的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息肉和扁桃体囊肿患者分为3组,结果显示电脑扁桃体切除术法优于普通挤切法和剥离法。提示电脑切除扁桃体适合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近10年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0例患者中,出血33例,出血率5.5%.原发性出血27例,继发性出血6例.出血因素男(7.2%,26/360)高于女(2.9%,7/240);出血以20~30岁(8.2%,18/220)及30~39岁组(9.19%,10/110)发生率高;季节上以1~3月份(5.7%,8/140)最高;局麻剥离法(8.29%,31/380)高于表麻挤切法(2.5%,2/80)及全麻剥离法(140例均无出血).结论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与患者自身因素、技术操作因素及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宜视出血的部位、范围、性质及出血量的大小和局部有无感染等因素而采取不同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7.
18.
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出血3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的发生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对近10年在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出血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0例患者中,出血33例,出血率5·5%。原发性出血27例,继发性出血6例。出血因素:男(7·2%,26/360)高于女(2·9%,7/240);出血以20~30岁(8·2%,18/220)及30~39岁组(9·19%,10/110)发生率高;季节上以1~3月份(5·7%,8/140)最高;局麻剥离法(8·29%,31/380)高于表麻挤切法(2·5%,2/80)及全麻剥离法(140例均无出血)。结论扁桃体切除术后出血与患者自身因素、技术操作因素及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一旦发生,宜视出血的部位、范围、性质及出血量的大小和局部有无感染等因素而采取不同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扁桃体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收入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120例,行超声刀治疗;对照组选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收入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120例,行常规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三项指标进行记录。并记录患者术后感染率,统计学软件分析。结果:本研究中发现两组手术对比超声刀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仅为5.21±0.258mL,而对照组为25.32±6.32mL,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超声刀组手术时间为12.52±3.25min,也远低于与对照组的平均26.21±5.21min,结果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对比超声刀组患者术后出血为2例,对照组7例,两组对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在疼痛方面超声刀组患者疼痛情况要明显较对照组为佳。结论:超声刀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总结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86例扁桃体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对比组(全麻切除术)与观察组(局麻切除术)各43例,对比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观察组采用常规丁卡因表面麻醉后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活动性出血及扁桃体残留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中总出血量>100mL30例,手术时间>30min28例,活动性出血2例,术后扁桃体残留2例;观察组中总出血量>100mL18例,手术时间>30min15例,活动性出血有1例,术后扁桃体残留1例.结论:全麻扁桃体切除术与局麻扁桃体切除术相比,全麻扁桃体切除术相对安全、痛苦少,但术中出血较多术后易残留.局麻在扁桃体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