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利巴韦林颗粒口服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7.86%、94.64%,高于对照组的46.43%、76.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能有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促进小儿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佐治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9%,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佐治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抗病毒药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方法将141例临床确诊为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6例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病毒唑,附以维生素C或B族维生素,对照组65例用单用病毒唑,附以维生素C或B族维生素。结果治疗组显效率79%,有效率25%,对照组显效率55.6%,有效率41.7%,两组治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热程、皮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缩短。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手足口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副作用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2组均给予抗病毒药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加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1周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热退时间为(2.32±1.12)d,皮疹消退时间为(4.10±1.13)d,对照组分别为(4.62±1.38)d和(5.89±1.56)d,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78.6%。2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
王丽青 《海峡药学》2010,22(10):154-155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服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50例)服用利巴韦林。平均3次/d,疗程3-4d。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临床应用效果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45例予利巴韦林喷雾剂。均为3次/d,疗程3~4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及咳嗽减轻等明显优于利巴韦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较好,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冲剂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中选出168例为对象,随机将患儿分入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冲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5 d后的白细胞计数和hs-CRP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成药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冲剂冲服联合西药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促进疱疹消退,控制炎性反应,且用药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夹滞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夹滞证患儿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予利巴韦林颗粒口服,体温>38.5℃者,口服布洛芬混悬液;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2组均3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2组主、次症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主、次症积分均显著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90/100),治疗组为97.00%(97/1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夹滞证,能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瑞杰  刘元辉  杨谦 《中国药房》2008,19(24):1902-1903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病例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照组58例给予利巴韦林片、儿童感冒颗粒。均每日3次,疗程3d。比较2组退热时间、临床有效率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总有效率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风热夹滞型外感发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探讨效果更佳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针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针对对照组,采取常规补液治疗的同时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进行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5天。疗程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功率,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及皮疹,疱疹消退的时间以及治疗后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皮疹,疱疹消退时间分别为(2.68±0.51),(2.89±0.67)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3.28±0.58)d,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P0.05),差异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均可用于治疗小儿手足口病,都在不同程度上起到了缓解患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症状,而通过采取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症状消退时间更短,并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蒲地兰消炎口服液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是一种有效正确的治疗方案,值得广泛应用于实际临床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门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及伐昔洛韦治疗儿童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方法进而观察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该病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4至11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为50例.两组患儿均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对症治疗,对照组加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组加伐昔洛韦抗病毒.两组患儿均规律口服药物治疗5天,并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4%,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病例WBC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超敏-CRP升高,心肌酶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两组各项血液指标相比,无明显差异;治疗5天后,治疗组WBC在正常范围,超敏-CRP和心肌酶水平明显降低至正常,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血液指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及伐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明显缩短其治愈时间,且服药方便,不良反应少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组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比较2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疱疹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疗效肯定,临床症状消失快,使用方便,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石燕 《天津药学》2009,21(3):56-57
目的:比较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使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42例(70%),好转16例(26.7%)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显效26例(43.3%),好转19例(31.7%),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的疗效显著优于利巴韦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INFα’2a)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29例。2组均予以常规雾化、止咳、平喘综合治疗,并发细菌感染以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和重组人干扰素α’2a,观察2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为86.2%,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为75.9%,对照组为48.3%,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a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及时控制症状,缩短疗程和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400例病毒性发热疾病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原则将受试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儿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各实验室指标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188/20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50%(157/200),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 <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体温复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0、TNF-α、N%及WBC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有助于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各实验室指标水平,疗效确切,在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林龙  魏大鑫 《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571-2572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将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96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92%,47/48)显著高于对照组(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具有疗效好、见效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在儿童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门诊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诊治的儿童流行性感冒138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5.51%,P <0.05;退热时间、咽喉肿痛缓解时间、咳嗽鼻塞缓解时间组间对比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 <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5%略低于对照组的5.80%,但P> 0.05,均未影响治疗疗程。结论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用于小儿流行性感冒治疗中疗效确切,有助于促进患儿临床症状缓解,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10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力生 《中国医药》2013,8(2):215-216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以病毒性发热疾病为主的患儿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4例予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根据患儿不同年龄给予1~6g,开水冲服;对照组54例予以利巴韦林颗粒10mg/(kg·d)。均为3次/d,疗程3d。观察2组疗效和症状好转时间。结果用药3d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50/54)和68.5%(37/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咽部充血好转时间、咳嗽好转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6±4)h比(38±6)h,(36±8)h比(48±6)h,(36±4)h比(47±6)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bJL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小儿病毒性发热疾病安全疗效较好,症状改善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流感)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8例甲型流感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治疗,观察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疗程5 d,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发热时间、咳嗽鼻塞好转时间、咽红肿痛好转时间和甲型流感病毒转阴时间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观察组发热时间、咳嗽鼻塞好转时间、咽红咽痛好转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5.18±2.70)d,短于对照组的(8.62±2.10)d(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甲型流行性感冒疗效优于单用磷酸奥司他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儿中应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到我院就诊的104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均分为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和治疗组(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每组各52例,均治疗4 d,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症状好转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②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86.54%)(P ﹤0.05)。结论采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外感风热证)患儿,退热快,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