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00例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DES组150例和CABG组150例,术后随访10个月。观察两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临床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CABG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高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患、再次血运重建率、MAC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情况,CABG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低于DE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总死亡率、非致死性心肌梗死、脑血管疾患、MACC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再次血运重建率低,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不同血运重建方式治疗冠心病三支病变的利弊。方法 63例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分为PCI组(35例)和CABG组(28例),随访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再住院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0.54±5.13)个月。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组(22.9%vs.3.6%)(P<0.05),再入院率亦高于CABG组(45.7%vs.17.9%)(P<0.05),而CABG组无事件生存率高于PCI组(78.6%vs.48.6%)(P<0.05)。结论冠心病三支病变患者2年后血运情况CABG组优于PCI组。  相似文献   

3.
任民  杨兴盛  吕树铮 《河北医药》2012,34(16):2461-2463
目的 研究药物洗脱支架(DES)和CABG比较治疗三支病变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至2009年1月在北京安贞医院行血管重运的患者340例,根据血运重建方式分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组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组.比较2组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 冠脉三支病变CABG与PCI两种血运重建方式比较,CABG手术病死率高于PCI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MACCE、病死率、MI、猝中、血运重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12个月比较,PCI组与CABG组MACCE发生率、病死率、MI、猝中率、再次血运重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三支病变CABG与PCI两种血运重建方式治疗后,患者的1年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因桥血管闭塞致心绞痛复发的冠心病患者行自体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0例实施介入治疗的CABG术后因桥血管闭塞致心绞痛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造影结果、介入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桥血管闭塞的CABG术后患者接受了PCI治疗,其中9例患者为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1例患者为左主干病变.1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自体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后均无心绞痛复发.结论 自体冠状动脉病变行PCI治疗CABG术后心绞痛复发是可行的、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治疗完全闭塞病变时安冠状动脉内支架的应用指征,我们将收治的31例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的患者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院自1998年7月至2001年4月,共为31例冠心病患者的31支完全闭塞的冠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糖尿病并发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血运重建方式的不同,117例接受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的糖尿病并发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DES)治疗。结果院内观察期间CABG组和DES组MACE发生率分别为7.2%、12.5%,随访期间MACE发生率分别为7.2%、12.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期间CABG组、DES组再次血运重建例数分别为1例(1.4%)、5例(10.4%),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BG治疗糖尿病多支病变患者近中期疗效肯定,是较为理想的血运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1月至2004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32例,发病时间在12小时内,前壁心肌梗死18例,下壁心肌梗死12例,侧壁心肌梗死2例,心源性休克3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和急诊PCI,并随访观察。结果冠状动脉造影发现,梗死相关动脉为前降支20例,右冠状动脉10例,回旋支2例;单支病变19例,双支病变11例,三支病变2例。植入支架29例,球囊扩张1例,冠状动脉内溶栓1例,植入IABP行急诊CABG术1例。术后31例患者症状缓解,恢复顺利,无心血管事件发生,1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结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被证实是一种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后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手术方式包括有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等[1]。OPCABG是在心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冠状动脉分叉病变边支药物涂层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 DCB)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DCB介入治疗患者,采用主支血管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 DES)置入或DCB成形术,边支血管行DCB成形术。共148例患者完成术后冠脉造影复查,按照边支造影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再狭窄组(55例)和无狭窄组(93例)。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和冠脉病变特征的差异,心血管不良事件(定义为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CABG和支架血栓复合终点)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再狭窄组患者吸烟史、饮酒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高于无狭窄组(70.91%vs. 89.09%,P=0.040;53.76%vs.73.12%,P=0.021;1.73±0.61vs.1.51±0.57,P=0.033),再狭窄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无狭窄组(70.90%vs. 52.70%,P=0.029)。logistic回归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完全闭塞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的成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80例83支完全闭塞病变施行了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加支架治疗。结果 :83支闭塞血管经PTCA及支架术后66支开通 ,成功率79.5%。手术成功与完全闭塞病变部位间无显著相关性。完全闭塞病变<3个月的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3个月闭塞病变 (P<0.01)。闭塞病变长度≤20mm的成功率 (88 7 % )显著高于闭塞长度>20mm者(63 3 % ,P<0.01)。钙化病变的成功率 (25 % )显著低于非钙化病变 (85 3 % ,P<0.01)。无桥侧支的完全闭塞病变成功率 (84 7 % )明显高于桥侧支丰富的闭塞病变成功率 (45.5 % ,P<0.01)。本组病例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冠脉闭塞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是一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方法。闭塞时间、闭塞部位钙化、存在桥侧支及闭塞长度≥20mm是影响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樊扬名  曹静  葛建军 《安徽医药》2021,25(9):1779-1782
目的 评价分析左进胸微创多支冠状动脉搭桥术(minimally invasive cardiac surgery fo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MICS CABG)治疗冠心病的效果及其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自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以来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MICS CABG的冠心病病人1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病人术前基本信息、术中资料如搭桥数量及术后相关资料和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总结MICS CABG的效果和可行性.结果 10例病人行MICS CABG术共搭桥23支,平均2.3支/例.且病人无术中转正中开胸、主动脉球囊反搏植入;术后转回监护室治疗,无二次手术发生.术后呼吸机时间中位数为9 h,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中位数为47.75 h.术后首日引流量中位数为275 mL,输血病人为3例(30%).住院期间未发生房颤、肾功能损伤、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术后死亡以及术后脑梗死等事件.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9.5 d.结论 对于合适的病人,在配合围手术期精细管理的基础下,MICS CABG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的方法,且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方法及初步临床结果。方法 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286例CABG,其中左主干病变28例,单支、双支和三支病变分别为10例、98例和178例。283例经正中切口,3例经左前外切口行CABG,人均旁路移植3.3支(1~5支)。应用左乳内动脉284例,余为大隐静脉。结果 全组住院死亡3例,平均呼吸机辅助时间10h,二次开胸3例。结论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手术方法;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的病变或三支冠状动脉主干病变系统,需要作四支旁路或更多者应采用标准的体外循环下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体外循环可为手术医师提供了一个稳定而无血的术野,我院从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共完成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麻醉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搭桥术是目前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后最有效的方法。1997年10月至2007年10月,我院为152例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搭桥术,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52例,男115例,女37例。年龄27~83(58±17)岁。单支血管病变11例,2支血管病变63例,3支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左主干(LMCA)病变病人接受单支架术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收集2007年1月至2014年3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53例LMCA病变病人的临床资料,所有入选病人均完成了冠状动脉单支架植入术。随访病人术后1年、术后2年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23例在PCI术后1—12月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2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再狭窄率为8.7%。术后1年、术后2年时总体MACCE发生率分别为7.5%、9.4%。PCI术后1年、2年,SYNTAX积分低、中分组(≤32)和高分组(≥33)间无MAC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90.5%、100.0%,P=0.297;90.5%、90.9%,P=0.931)。结论 对经选择的LMCA病变病人,包括部分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及分叉病变病人,单支架术成功率高,中远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我院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治疗冠心病3例。均为男性,年龄40~61岁。病变血管1支、2支和3支者各1例,2例成功。  相似文献   

17.
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左主干狭窄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左主干病变(狭窄≥50%)者和非左主干病变者临床资料.结果1 275例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左主干狭窄74例(5.8%),非左主干病变180例(14.1%).左主干合并3支病变占66.2%,左主干病变组心绞痛发生率较非左主干病变组高.57例(77.0%)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移≥0.2 mV.左主干并3支组与单纯左主干组比较心肌梗死发生率高(P<0.05),左室射血分数低(P<0.01).23例行CABG 1年内心绞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3例行无保护左主干直接支架术,术后半年心绞痛明显减轻.结论左主干狭窄者多合并其它冠脉病变,心绞痛严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最佳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维持性血透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3例,在适当水化和强化透析的基础上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行CAG和/或介入治疗。结果 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例,双支病变1例,CAG同时植入支架;3支弥漫性病变1例,预行冠状动脉旁路搭桥(CABG)术。术后随访8个月,患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肾功能无恶化。等待搭桥病例,在等待手术中死亡(造影后2周)。结论 对血液透析患行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社区常见病,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有3种,药物保守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治疗.对于左主干病变、三支病变、合并糖尿病、长病变、复杂病变的患者,搭桥手术是更适合的治疗方法.为了提高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远期疗效,术后需服用抗血小板药物,β-阻滞剂及硝酸脂类药物,并进行定期复查和维持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预后情况.方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行介入治疗患者306例,分老年女性组126例,老年男性组180例,分析其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介入治疗预后情况.结果 老年女性组发病年龄晚,首发症状不典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多支病变均高于男性(P均<0.05);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治疗的即刻成功率两者相似,女性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率明显高于男性组;然而经多元回归分析校正年龄等因素后,性别不是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治疗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与男性在临床特征及病变特点方面存在显著不同,但PCI治疗预后却基本相似,性别不能成为预测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治疗临床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