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总结急诊创伤性气道损伤围术期的麻醉处理方法,挽救伤者的生命,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根据13例气道损伤患者的受伤情况,及时清理创面及口、鼻、呼吸道血液、分泌物、异物,保证气道畅通,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对血气胸患者麻醉诱导前做胸腔闭式引流。结果 13例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麻醉平稳,手术顺利。1例复合伤患者因多脏器衰竭,术后7d死亡,余12例术后6个月随访呼吸功能正常,生活自理。结论急诊创伤性气道损伤患者,在术者和麻醉师的协调配合下,如能及时解决呼吸道梗阻,尽早手术治疗,可大大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对84例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麻,经静脉通道给予咪达唑仑,同时给予舒芬太尼、维库溴铵、异丙酚,对患者进行麻醉监测.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均平稳,没有出现严重低血压、呛咳和躁动等异常情况,麻醉效果满意,麻醉期间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 麻醉前恰当评估患者病情、积极控制颅内压和加强麻醉期间管理是降低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麻醉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煤炭、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颅脑损伤的患者明显增加,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手术治疗是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主要治疗方法,麻醉管理也是颅脑损伤手术治疗的关键步骤,现就我院2007-2010年收治的36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麻醉处理进行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手术中麻醉处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全身麻醉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以微量泵静脉注入异丙酚3~8 mg/(kg·h)、芬太尼2~6 μg/(kg·h)维持麻醉,维库溴铵间断静脉注射,控制呼吸,维持循环呼吸功能稳定. 结果 32例诱导期均较平稳,无严重低血压、呛咳、躁动等现象,气管插管呼吸机控制呼吸后患者麻醉期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为97%~100%,手术期无死亡患者;患者均带气管导管入ICU,术后9例行气管切开,4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脑部并发症.结论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药物,加强麻醉监测和控制颅内高压,减轻脑水肿,是降低手术麻醉风险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疾病,常需手术治疗以挽救病人生命.开颅手术对麻醉处理有特殊要求,有学者认为,此类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应为:麻醉诱导迅速、对心血管功能抑制较轻和无明显的气管插管反应[1].我院从2003年1月到2005年12月共收治了100例急诊外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开颅手术.现将麻醉处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急诊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的麻醉处理措施和体会.方法 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交通事故导致64例急性颅脑损伤手术麻醉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4例患者麻醉平稳,麻醉效果均满意,诱导过程平稳,术毕能迅速恢复苏醒状态.手术期间无死亡病例,术后因颅脑损伤过重或者合并有其他部位严重损伤,出现死亡5例(占7.81%);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占4.69%),并发肺部感染4例(占6.25%);其余患者轻残疾10例(占15.63%);重残3例(占4.69%);植物人2例(占3.13%);其余37例(占80.43%)康复出院.结论 对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术前必须做全面的诊断和评估,积极控制颅内高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严格麻醉管理,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血压平稳,维持颅内压稳定避免加重病情.使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用于颅脑外科手术,麻醉效果及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气管损伤的急诊麻醉和手术处理。方法:清醒条件下应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方法,在利用气道伤口插入气管导管或气管套管。结果:无病例死亡,术后3个月内呼吸功能正常。结论:及时正确的围术期治疗不仅能挽救伤者的生命,还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和救治措施。方法对79倒重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麻醉方式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大部分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维持相对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中死亡1例(1.3%)。术后经治疗治愈好转43例(54.4%),轻、中残8例(10.1%),重残5例(6.3%),植物生存3例(3.8%),死于术后并发症19例(24.1%)。结论开通“绿色通道”,争分夺秒做好术前准备;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药物;术中妥善脑保护。维持有效的脑灌注压;加强术后监护和防治并发症,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改善其生存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脊柱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115例脊柱损伤患者的护理措施作出总结.结果 32 例Ⅰ型患者无1 例在急诊科死亡或发生神经损伤加重.29例Ⅱ型患者无1 例加重神经损伤,均顺利入院.17 例Ⅲ型患者中,6 例脊柱的稳定性差,有神经损伤倾向,转入骨科治疗;4 例出现迟发性神经症状转入骨科治疗;另9例经72h 观察无异常变化,回家进行保守治疗,预后良好.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认真实施各项护理措施,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62例结肠损伤,选择手术方式,行一期手术39例,其中单纯修补缝合19例,切除吻合2例,18例来用修补缝合加伤部近端蕈状管造瘘,疗效满意。二期手术23例,其中行结肠外置修补术6例,造口术17例,1倒造口术患者术后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文章认为只要病例选择、处理恰当,适当放宽一期手术的适应征是安全的。造口术的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应严格掌握其适应征。笔者对一、二期手术的原则做了详细介绍。创伤性结肠损伤的处理@陈光安 相似文献
11.
<正> 1995~2000年我院共收治各类创伤性休克患者356例,现将上述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14例,女142例;最大71岁,最小7岁。18~50岁273例,交通事故创伤261例,摔伤或砸压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的最佳方法。方法对18例该类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进行分析。结果麻醉处理和术中治疗是否妥善直接影响病人的愈后和死亡率。结论合理进行容量治疗,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减轻麻醉药物对循环的抑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的最佳方法.方法 对18例该类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进行分析.结果 麻醉处理和术中治疗是否妥善直接影响病人的愈后和死亡率.结论 合理进行容量治疗,维持有效循环容量,减轻麻醉药物对循环的抑制,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6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困难气道的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全身麻醉困难气道患者60例,通过术前评估困难气道后进行针对性的处理。结果所有患者经对症处理,困难气道均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喉头水肿、缺氧等并发症。结论全身麻醉术前,通过对患者的气道进行准确评估,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不仅能减少困难气道通气,还可以提高麻醉手术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全身麻醉困难气道的处理经验和方法。方法:术前评估困难气道30例,并进行相应处理。结果:30例患者全部短时间内控制气道,无一例出现喉头水肿、缺氧等并发症。结论:全身麻醉手术前对气道进行合理评估,有利于选择合适的插管方式,做好处理困难气道的准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17.
我院从1993年7月至1998年7月,共行颅脑手术麻醉24例,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24例,男21例,女3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71岁,平均33岁。其中硬脑膜外血肿12例,硬脑膜下血肿4例,混合性血肿6例,高血压性脑血管破裂2例。手术时间16-35小时。Glasgo W昏迷评分:6分以上18例,6分以下6例。1.2 术前准备认真检查病人,了解病情,昏迷程度和手术方式,检查病人有无呼吸道阻塞和其它系统损伤,确定麻醉方案。术前开通二条静脉,保证输液畅通,常规备血和留置导尿。术前用药: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苯巴比妥钠110mg或安… 相似文献
18.
19.
20.
心脏破裂抢救成功的关键是迅速诊断,及时手术,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恰当处理心脏停搏、失血性休克,并纠正内环境紊乱,保护重要脏器功能。麻醉医师与术者的密切协作也是抢救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