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对肾脏损害,早期最重要的临床特征是蛋白尿.文献认为,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20 μg/min为正常,UAER>20μg/min为微量白蛋白尿,可诊断为早期高血压肾病[1].本研究对15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测定和动态血压检测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脉压与早期高血压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与氯沙坦联用治疗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伴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氯沙坦、依那普利两药联用为治疗组(n=30),单用依那普利为观察组(n=30),疗程16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血压,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两组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血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16周后平均UAER水平分别由(108±30)μg/min、(114±31)μg/min降至(74±28)μg/min、(92±26)μg/min(均P<0.01),治疗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氯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提示有早期肾损害患者应尽早联合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肾功能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蛋白尿组30例(UAER<20μg/min),微量蛋白尿组(UAER20~199μg/min)30例和大量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30例。测定各组Cys-C、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UAER。结果随着UAER的增加,Cys-C、Scr和BUN明显增加,GFR逐渐下降;Cys-c与BUN、Scr和UAER呈正相关,与GFR呈负相关,但以Cys-C与GFR相关性最强(r=-0.72,P<0.05)。结论 Cys-C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损伤有明显的相关性,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尤其是在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中具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的关系。方法按照收缩压和/或舒张压≥140/90mmHg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将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微蛋白尿组66例(UAER<30mg/24h)和微量白蛋白尿组例40例(UAER30~300mg/24h),并选取47例体检无明显心、肺、肝、肾及血管疾病的年龄相近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其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UAER、血压等指标。结果①高血压组hsCRP、UAER高于正常对照组,微量白蛋白尿组hsCRP、UAER高于正常微蛋白尿组,正常微蛋白尿组hsCRP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②偏相关分析显示,在高血压组中UAER与SBP、PP、Hr正相关(r=0.332,r=0.192,r=0.017,P均<0.05),在微量白蛋白尿组中UAER与hsCRP、SBP、BMI正相关(r=0.291,r=0.174,r=0.330,P均<0.05)。③在微量白蛋白尿组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AER的因素为年龄、收缩压与hsCRP。结论高血压患者UAER、hsCRP浓度增高。炎性因子hsCRP在高血压患者发生微量白蛋白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晨峰血压(MBPS)的相关性。方法将150例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分为 MAU 正常组(n =76)和 MAU 异常组(n =74),测定患者动态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MAU)水平,之后分析晨峰血压与 MAU 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 MAU 与 MBPS 升高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晨峰血压升高是导致 MAU 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对于高于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在整体血压达标及控制血糖的同时,还应关注晨起血压达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 41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200μg/min≤UAER<200μg/min)被随机分为两组,A组(18例)为常规治疗,B组(23例)为常规+舒洛地特(600LSU,iv,qd)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4周后,B组UAER降低(41.7±0.4)%明显高于A组(5.1±0.2)%.B组治疗前后以及两组治疗后UAER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而A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洛地特4周治疗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尿白蛋白/尿肌酐及颈动脉斑块与心-踝血管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纳入119例行心-踝血管指数(CAVI)检测并具有血脂、血糖、颈动脉斑块等指标的老年住院患者,根据是否高血压及尿白蛋白/尿肌酐是否升高,分为对照组(无高血压且尿白蛋白/尿肌酐30mg/g,n=16)、单纯高血压组(高血压且尿白蛋白/尿肌酐30mg/g,n=73)及早期高血压肾病组(高血压且尿白蛋白/尿肌酐≥30mg/g但≤300mg/g,n=30)。根据CAVI是否升高分为CAVI升高组(CAVI≥9.0m/s)及CAVI正常组(CAVI9.0m/s)。结果 (1)早期高血压肾病组24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CAVI高于对照组及单纯高血压组。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AVI与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呈直线相关(P0.05)。(2)颈动脉斑块发生率:对照组(37.50%)单纯高血压组(63.01%)早期高血压肾病组(80.00%)(P0.05)。CAVI升高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高于CAVI正常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提示CAVI升高的高血压老年患者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更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CAVI与尿白蛋白/尿肌酐及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早期肾脏损害心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37例,其中血压非晨峰患者71例为对照组,血压晨峰患者66例为观察组,均行动态血压、心率、肾功能指标检测。结果两组患者动态血压、心率、肾功能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24 h收缩压、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晨峰收缩压、尿微量白蛋白、静息心率、晨峰舒张压、尿α_1-微球蛋白、24 h平均心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与早期肾脏损害心率存在明显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老年高血压尿常规检验中常用四项指标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高血压分级不同分为Ⅰ级组(34例)、Ⅱ级组(46例)、Ⅲ级组(20例);根据病程不同分为A组(0~10年, 35例)、B组(11~20年, 45例)和C组(>20年, 20例)。比较不同分级、病程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结果Ⅰ级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低于Ⅱ级、Ⅲ级患者,Ⅱ级患者低于Ⅲ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0.26±0.12)g/L,尿微量白蛋白为(8.86±0.69)mg/L,尿β2微球蛋白为(146.42±20.31)μg/L,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为(2.56±1.21)μmol/L;B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0.47±0.06)g/L,尿微量白蛋白为(30.50±1.40)mg/L,尿β2微球蛋白为(479.27±21.53)μg/L,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为(4.49±1.53)μmol/L;C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0.81±0.03)g/L,尿微量白蛋白为(65.45±1.42)mg/L,尿β2微球蛋白为(1078.52±29.53)μg/L,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为(7.72±2.21)μmol/L。B组、C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水平高于A组,C组患者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通过尿常规四项指标可以及早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情况,其指标的变化状况与高血压患者的分级、病程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静息心率(resting heart rate,RHR)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老年高血压患者155例,平均年龄(67.9±7.3)岁,分布于60~85岁.尿白蛋白排泄率在30~300mg/24h定为尿微量白蛋白尿阳性.按收缩压(SBP)水平分为三组:SBP<160mmHg(1mmHg≈0.133KPa),160mmHg≤SBP<180mmHg,SBP≥180mmHg.在以上每一组中,又按RHR水平分为:RHR1组,RHR<70次/min(48例);RHR2组,70次/min≤RHR<80次/min(62例);RHR3组,RHR≥80次/min(45例),比较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结果 各组中随RHR增加,尿白蛋白排泄率依次增高(P<0.01);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依次增高(P<0.01).结论 随着RHR的升高,尿白蛋白排泄率及微量白蛋白尿阳性率均相应升高.RHR的增加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早期肾损害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高血压前期患者体内血尿酸水平与早期肾损伤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体检中心人群156例,测定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肌酐、血尿酸、尿素氮,根据血压水平分为高血压前期组(75名),健康对照组(81名)。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结果高血压前期组的血尿酸水平及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309±13)与(273±12)μmol/L和(11±5)与(8±4)mg/g](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是影响UACR的重要因素。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存在血尿酸水平的异常变化,血尿酸水平升高与早期肾损伤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2.
贺涛  陶建虹  刘明江  李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1588-1589
目的:探讨微量白蛋白尿(MA)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81例和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54例,检测两组的尿白蛋白滤过率(UREA)及相关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结果:冠心病组尿白蛋白滤过率水平显著高于时照组(127.67±61.43)μg/min与(62.55±54.71)μg/min(P<0.01);相关分析显示尿白蛋白滤过率与冠脉狭窄指数呈正相关(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发病与尿白蛋白滤过率有关。结论:微量白蛋白尿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微量白蛋白尿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晨峰现象,明确其对肾脏结构及功能的潜在损害.方法 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分析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确认晨峰组与非晨峰组,并测定血糖、血脂、肌酐、尿微量白蛋白(UALB).结果 晨峰组的24 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动态血压监测水平,晨峰组的UALB指标高于非晨峰组(P<0.05).结论 血压晨峰使肾脏损害增加,因此遏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晨峰反应对降压达标和减缓肾脏损害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早期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测定尿UAER,依据UAER将患者分为A组(UAER<20μg/min,42例),B组(UAER20~200μg/min,30例),同时用超声波多普勒血流计检测踝肱比值(ABI),进行组间比较,对两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ABI与尿UAER、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显著负相关。结论ABI可作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下肢血管病变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单独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氮素(BUN)、血肌酐(Scr)]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08.3±4.3)、(81.6±5.2)mm Hg(1 mm Hg=0.133 kPa),均低于常规组的(125.6±5.1)、(94.5±4.7)mm 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常规组的2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Scr、BUN、UAER分别为(73.0±11.5)μmol/L、(6.8±0.4)mmol/L、(102.3±6.4)μg/min,均低于常规组的(80.6±10.2)μmol/L、(7.7±0.9)mmol/L、(125.5±8.0)μg/min,差异具有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尿mALB)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关系,评价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60例孕25~42周孕妇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定性均为阴性),其中30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作为观察组,另30例正常孕妇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尿微量白蛋白(26.01±7.28)mg/L,超过参考值阳性率60.00%。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8.17±2.98)mg/L,超过参考值阳性率1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明显升高,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可用于及早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肾损伤,对及时干预,阻止病情发展有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舒洛地特对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尿微量白蛋白排泌率(UAER)的疗效。方法 93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被随机分为三组,常规组29组,舒洛地特组33例,福辛普利组31例。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舒洛地特组UAER(63.54±23.39)μg/min较正常组(110.74±37.52)μg/min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较福辛普利组(69.56±21.47)μg/min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洛地特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尿微量蛋白排泌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方法90例接受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血尿酸正常组(A组)与血尿酸升高组(B组),每组45例。按照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分成C组56例、D组34例, C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200μg/min, D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为20~200μg/min,比较患者的病程、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析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A组、B组与C组、D组患者的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回归分析后发现,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血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显著性相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尿酸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内膜病变密切相关,临床可以检测血尿酸、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作为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病变的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金梅  丁蔚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0):3083-3084
目的:探讨血清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高血压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92例高血压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蛋白尿组(Ⅰ组)(UAER<20 μg/min)30例,微量蛋白尿组(Ⅱ组)(UAER 20~199μg/min)33例和大量蛋白尿组(Ⅲ组)(UAER≥200 μg/min)29例,设立对照组(健康体检合格者).测定各组Cystatin C、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进而对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高血压患者中所测的Cystatin C平均值高于对照组(P<0.05),而Scr在Ⅰ组和Ⅱ组中所测的平均值并无明显差异,且Cystatin C与Ccr的相关性较Scr与Ccr的相关性好,随着尿蛋白的增加而增加.结论:Cystatin C是临床上评定高血压肾病的敏感指标.在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较血清肌酐更敏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收治的118例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血压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24 h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R)为(73.8±10.8)μg/min、血肌酐(Scr)为(67.4±5.9)μmol/L,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86.2±11.4)μg/min、(78.2±6.6)μmol/L,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SBP)为(129.4±5.7)mm Hg、舒张压(DBP)为(79.2±4.1)mm Hg,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139.6±6.3)mm Hg、(86.3±4.8)mm Hg,组间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8%,稍低于对照组的10.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老年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其可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血压水平,同时副作用也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